豬肉燉粉條的家常做法
一到天冷,我就總惦記著家里那口咕嘟冒泡的豬肉燉粉條。砂鍋里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燉得酥爛,筷子一夾就能脫骨,紅薯粉條吸飽了肉汁,滑溜溜地鉆進嘴里,帶著醬香和肉香,連湯都要泡著米飯吃兩碗才過癮。這道菜不像大菜那么講究技法,卻藏著最實在的家常味——是小時候冬天放學回家,推開家門就能聞到的香味,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筷子碰著碗沿的熱鬧,也是現在自己做飯時,最容易復刻的“媽媽的味道”。
不過身邊好多朋友說,自己做的豬肉燉粉條總差點意思:要么肉燉不爛咬不動,要么粉條煮成一鍋糊糊,要么湯寡淡沒滋味。其實這道菜看著簡單,從選料到火候都有小門道。今天就把我跟著我媽學了十幾年的做法整理出來,從食材怎么挑到步驟怎么操作,連容易踩坑的細節都給你說清楚,保證你看完就能上手,燉出一鍋肉香濃郁、粉條入味的家常版豬肉燉粉條。
一、先把食材選對,一半香味已經有了
做豬肉燉粉條,食材是基礎。別覺得隨便買塊肉、抓把粉條就行,選不對,燉出來的味道會差很多。
1. 五花肉:一定要選“三層肥瘦相間”的
燉肉的靈魂在五花肉,而且得是帶皮的三層五花肉。那種一層肥一層瘦、肥瘦均勻的“五花三層”,燉出來油脂能滲透到瘦肉里,肉香足還不柴;要是買成純瘦肉,燉出來會干巴巴的;太肥的又膩得慌。挑的時候按一按,肉質緊實、按下去能回彈的更新鮮;表皮白凈、沒有淤血的,燉出來賣相也好。我一般買500克左右,夠一家三口吃,人多就多買點。
2. 粉條:首選“紅薯粉條”,別買錯了
粉條是這道菜的“吸味擔當”,必須選紅薯粉條!紅薯粉條耐煮,不容易爛,而且吸湯汁特別厲害,燉出來軟糯又有嚼勁。別買成土豆粉條或玉米粉條,土豆粉條容易坨,玉米粉條沒那么入味。買的時候看顏色,自然的淺褐色、表面有點粗糙的是好粉條,太白或太亮的可能加了添加劑。另外,選“中粗”的粉條,太細的容易煮斷,太粗的燉不透。
3. 配料:簡單幾樣,提香增味
不用搞太復雜的配料,家里常用的就行:
生姜3-4片(去皮切片,去腥)
大蔥半根(切段,最好用蔥白部分,香味濃)
大蒜5瓣(拍扁就行,不用切太碎,燉久了會化在湯里)
八角1顆、桂皮1小塊(香料不用多,多了會搶肉香味)
干辣椒1-2個(不吃辣可以不放,放一點能提鮮,不會很辣)
冰糖5-6顆(炒糖色用,比白糖炒出來顏色亮,還帶點回甜)
生抽、老抽、料酒、鹽(調味必備,后面說具體怎么放)
二、預處理:這兩步做對,肉不腥、粉條不坨
食材準備好,別急著下鍋,先做預處理。好多人燉肉腥、粉條坨,就是這一步沒做好。
1. 五花肉焯水:冷水下鍋,加“去腥三件套”
五花肉買回來,先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別太小,燉久了會碎;也別太大,不好入味),然后冷水下鍋焯水。
重點:一定要冷水下鍋!讓肉里的血水慢慢滲出來,燉出來才不腥。水里加1勺料酒、2片姜、1段蔥(就是“去腥三件套”),大火煮開后撇掉表面的浮沫(這些浮沫就是腥味的來源,一定要撇干凈)。焯3分鐘左右,用漏勺把肉撈出來,用溫水沖掉表面的雜質(別用冷水,不然肉遇冷會緊縮,燉不爛),瀝干水分備用。
2. 粉條泡發:溫水泡軟,別用開水!
粉條提前泡發,不然直接下鍋會煮不熟,或者外面爛了里面還硬。用40-50度的溫水泡(摸著手不燙就行),泡30-40分鐘,直到粉條變軟、能輕松掰斷,但還帶著點硬芯(完全泡軟了下鍋容易爛)。泡好后撈出來瀝干,剪成長約15厘米的段(太長了不好夾),如果暫時不用,泡在冷水里,防止粘連。
三、詳細步驟:跟著做,保證肉爛、粉條入味
預處理做好,就可以開始燉了。全程用砂鍋或鐵鍋都行,砂鍋保溫好,燉出來更入味;鐵鍋導熱快,炒糖色方便。我家常用鐵鍋,步驟更順手。
1. 炒糖色:關鍵一步,決定肉的顏色和香味
燉肉想紅亮誘人,必須炒糖色!很多人怕炒糊,其實掌握火候很簡單。
鍋里放1勺油(五花肉本身會出油,油別多),小火,放入5-6顆冰糖,慢慢攪動,讓冰糖融化。
冰糖融化后會先冒大泡,然后顏色變成淺黃,接著變成深黃,最后冒小泡、顏色變成琥珀色,這時候趕緊關火(千萬別等變黑,變黑就糊了,會發苦)。
立刻把焯好的五花肉倒進鍋里,開中火快速翻炒,讓每塊肉都均勻裹上糖色(這一步要快,不然糖會凝固在鍋底)。炒到五花肉表面微微焦黃,油脂被逼出來一部分(這樣燉出來不膩),大概2-3分鐘。
2. 炒香配料,加調料調味
鍋里五花肉推到一邊,中間留空,放入姜片、蔥段、拍扁的大蒜、八角、桂皮、干辣椒(不吃辣的省略),小火炒1分鐘,炒出香味(注意別炒糊香料,會苦)。
然后加調料:1勺料酒(再去一次腥味)、2勺生抽(提鮮)、1勺老抽(上色,別多,多了發黑),翻炒均勻,讓肉都裹上醬汁。
3. 加熱水燉煮,肉才會爛
這一步最關鍵:必須加熱水! 加冷水會讓肉突然遇冷,蛋白質凝固,燉不爛。熱水要加夠,沒過肉2厘米左右(后面還要放粉條,所以水不能太少)。大火煮開后,轉小火慢燉。
用鐵鍋的話,蓋上鍋蓋,小火燉40-50分鐘;用砂鍋的話,轉小火燉1小時左右(砂鍋保溫好,時間可以稍長)。燉的時候別頻繁開蓋,讓熱量保持穩定,肉才容易爛。
燉到30分鐘的時候,可以開蓋用筷子戳一下肉,能輕松戳進去就說明快好了;如果還硬,就再燉10分鐘。
4. 放粉條,最后收汁
肉燉爛后,把泡好的粉條放進鍋里,用筷子把粉條扒拉到肉下面,讓粉條浸在湯汁里(粉條要貼著鍋底,更容易入味)。然后加適量鹽調味(之前加了生抽老抽,鹽別加多,先少放一點,嘗一下再補)。
蓋上鍋蓋,小火再燉10-15分鐘,直到粉條變軟、吸飽湯汁(注意別燉太久,粉條煮爛了會坨)。
最后開蓋,轉中火收一下汁,讓湯汁濃稠一點(別收太干,留一點湯泡飯超香),湯汁收到能掛在肉和粉條上就可以關火了。
四、3個“老廚子”才知道的技巧,讓你燉的比飯店還香
1. 想讓肉更嫩?燉的時候加1勺醋
燉肉時加1勺米醋(別多,多了會酸),醋能分解肉里的膠原蛋白,讓肉更容易燉爛,還能中和油膩,吃起來更清爽。我媽每次燉肉都會加,你試試就知道差別。
2. 粉條不坨、不粘牙?泡發后剪段,最后加鹽
粉條泡發后剪成長段,燉的時候分散開,不容易粘在一起;另外,鹽別太早放,等放粉條的時候再加,鹽會讓粉條脫水變硬,太早放粉條容易坨。
3. 湯汁更濃郁?最后加一把香菜或蔥花
關火后,撒一把切碎的香菜或蔥花,香味瞬間就上來了!不喜歡香菜的可以不放,但放了真的香很多,看著也有食欲。
最后說兩句
做好的豬肉燉粉條,肉是紅亮的,粉條是透明的,湯汁濃稠地裹在每一塊肉和每一根粉條上。夾一塊肉,輕輕一抿就化在嘴里,肥而不膩;挑一筷子粉條,吸溜一下就進了肚,帶著肉香和醬香,暖到心里。冬天里來這么一鍋,再配上一碗白米飯,真是怎么吃都不夠。
其實家常菜譜哪有那么多“標準答案”,你喜歡多放點粉條就多放,愛吃辣就多加點辣椒,家里有老人孩子就燉得更爛一點。重要的是,這道菜里藏著的煙火氣和溫暖,是外面飯店永遠比不了的。
今天的做法就說到這兒,你也試試吧。說不定做好的那一刻,你也會想起小時候,媽媽端著砂鍋從廚房出來,笑著說“快吃,剛燉好的豬肉燉粉條”的樣子。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edunews/20470.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