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一說,產生于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名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普遍說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
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18個德目中,有三分之一是關于行為習慣的,如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勞節(jié)儉、誠實守信等待等,這些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既要靠家長和老師的正面引導,也要靠國學知識的熏陶。
幼兒識字理論歷來有兩大派別。一派是傳統(tǒng)識字派,講究的是音、形、義統(tǒng)一。另一派是現代識字派,講究的是整體認讀,快速識字,不求質而求量。如果將兩派綜合起來,幼兒階段識字的量就會增加。
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是家長和幼兒園的基本責任,孩子獨立能力培養(yǎng)得如何,直接關系到孩子一生的發(fā)展。國學經典中有許多教育孩子獨立自主的內容,學習國學,對孩子的獨立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一般說,古文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他們的興趣不會很大,但是集體誦讀這種形式,激發(fā)了孩子對古語的熱愛。接近一本新書,就是為孩子打開一個新世界,會激發(fā)孩子的閱讀愿望和養(yǎng)成閱讀習慣。
國學博大精深,是很多代人智慧的結晶。也有不少家長認為學不學國學,主要要看孩子是否感興趣。鼓勵孩子學國學,但不強迫孩子學。也有家長認為國學談的是忍讓、不爭。現在社會競爭這么激烈,孩子要學的是如何展示自我,堅持忍讓、不爭很可能就找不到工作,或者在單位平平淡淡一輩子。孩子從小學習和誦讀中華文化經典,有助于思想品質、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不斷地提升,并能自覺抵御不良風氣的毒害,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操。
秉承“學習經典、啟迪智慧、完善品格、成就人生”的宗旨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 |
啟蒙篇 | 《弟子規(guī)》附《常禮舉要》、《三字經》附《朱子家訓格言》、《千字文》附《百家姓》、《千家詩》 |
詩詞篇 | 《詩經啟蒙》、《唐詩宋詞節(jié)選》、《文言文精讀》、《幼學瓊林》 、《增廣賢文》、《禮運大同篇》、《笠翁對韻》 |
四書篇 | 《孝經》、《大學》、《中庸》、《孟子》、《論語》 |
善惡篇 | 《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 |
道學篇 | 《老子》、《莊子》、《古文觀止》、《孫子兵法》 |
百家篇 | 《易經》、《書經》、《黃帝內經》、《春秋》 |
根據每個學員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因材施教。
全程精品小班教學,老師全程一對一輔導,品質保障。
根據學生的時間自由安排合理的上課時間,隨到隨學。
多樣化課程讓孩子們學的更豐富,興趣第一快樂為本。
就人生意義與價值的層面來說,梁啟超說過,《論語》《孟子》等經典,“是兩千年國人思想的總源泉,支配著中國人的內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們全社會形成共同意識,我們既做這社會的一分子,總要仔細地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識生隔閡。”這就是說,《四書》等表達的是以“仁愛”為中心的“仁義禮智信”等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念,這是中國歷代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們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
蒙學階段使學生具備基本的學習能力和傳統(tǒng)文化常識;小學階段掌握國學學習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國學經典打下基礎;經學階段,以詩教為途徑,讓學生通經明史,學習中國文化精髓,成人成才。
國藝模塊包括書法、國畫、圍棋、茶藝、以古箏二胡琵琶笛簫等為主的民樂和京劇昆曲等課程,能夠陶冶情操,深入地領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體悟其中的種種韻味,感慨于前人的藝術創(chuàng)作。
通過親子人文通識教學,綜合物證實物觀摩、線下授課、在線圖文等方式,依托中華浩若煙海的文明物證,講述中華色彩斑斕的長情故事,夯實中華五千家寶貴的鄉(xiāng)土鄉(xiāng)愁,與道德根基。
深圳國學培訓課程
——傳承中華文化,喚醒深圳之魂
課程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潮在全國范圍內掀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中華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深圳這座國際化城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自身身份認同的重要性。因此,深圳不少國學培訓機構也開始涌現出來。深圳國學培訓在吸取傳統(tǒng)文化優(yōu)點的同時,更注重將其與現代生活進行融合,讓人們在學習中能夠得到實際的啟示,并有所收獲。
課程特色
1. 貫穿古今,注重實際應用。深圳國學培訓注重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社會相結合,重視實際應用和現實意義,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啟示,更好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 循序漸進,注重個性化。深圳國學培訓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將傳統(tǒng)文化分階段進行講解,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養(yǎng)生之道與文化知識。
3. 小班授課,注重交流互動。深圳國學培訓采用小班授課的方式,讓學生在課程中得到更多的互動機會和交流機會,體驗到文化的魅力,增強溝通交流能力。
課程目標
1. 引導學生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出發(fā)。在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塑造更高尚的精神世界。
2. 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與認同感。在深度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榮譽感和認同感,使其更好地認知“中國人”的身份認同。
3. 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與社交能力。通過國學智慧和文化心靈的深厚沉淀,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社交能力,將所學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學習對象
該課程面向所有愛好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人群,尤其適合中小學生、大學生和職場人士,無論年齡和職業(yè)背景都可以報名參加。
課程內容
1. 《論語》、《大學》、《中庸》等儒家經典要義的講解。
2. 古詩詞、名言警句、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學習。
3. 文化與生活、養(yǎng)生之道的結合。
學習時長
一門課程的學習時長為三個月,每周兩次課,每次兩小時,共計24次課。
收費范圍
收費標準會根據不同機構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收費在5000-8000元之間不等,具體價格以各機構為準。
學習收獲
1. 崇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形成自己的情感、認知和身份認同。
2. 提高個人的自我修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
3. 養(yǎng)成以文化人為榮的良好風尚和價值觀。
4. 提升自己的交流和溝通能力。
結語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實際情況以到校咨詢?yōu)闇省?陕?lián)系在線客服,預約免費體驗課,了解新的國學培訓課程動態(tài)。深圳國學培訓期待您的加入,與您一起探索中華文化的深度,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詢價1448人關注
¥詢價1016人關注
¥詢價2440人關注
¥詢價2795人關注
¥詢價2860人關注
¥詢價1449人關注
¥詢價1254人關注
¥詢價1316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