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如何考CPA
—— 大一到畢業,這篇超全備考攻略讓你少走三年彎路
很多本科生剛進大學就聽說"CPA是財會界的黃金證書",但對著六門專業課和五年備考期常常望而卻步:現在開始準備太早?本科在讀到底能不能考?零基礎該從哪科入手?作為帶過300+本科生備考的學姐,今天用3000字長文拆解從大一開始的備考全路徑,幫你避開90%的坑。
一、先搞清楚:本科生到底能不能考CPA?
這是90%學弟學妹問的第一個問題。直接說結論:本科應屆生可以考,在讀生需要"曲線救國"。
根據中注協規定,只有"??埔陨蠈W歷"或"應屆畢業生"能報名。但每年都有大二大三學生通過代報名成功參考(注意:部分省份嚴查學歷信息,存在風險)。更穩妥的做法是:大三暑假開始系統學習,畢業當年4月以應屆生身份正式報名,這樣既能充分備考,又完全合規。
我帶的21屆學員小林,就是從大三寒假開始準備,畢業當年一次性過了會計+審計+稅法三科,現在在四大做審計,起薪直接比同期高了20%。
二、為什么建議你從大一開始規劃?
可能有同學覺得:"我才大一,專業課都沒學完,現在準備太早了吧?"但CPA備考的真相是:它不是百米沖刺,而是需要合理分配體力的馬拉松。
1. 時間優勢:大學是備考的黃金期
每天可自由支配時間≥6小時(工作后能有3小時就謝天謝地了)
沒有家庭、工作壓力,能沉浸式學習
寒暑假整段時間可用來攻克難點科目(比如會計的長期股權投資)
2. 成本優勢:學生黨備考性價比最高
教材+網課+題庫總成本≤1000元(比工作后報班便宜80%)
學校圖書館、自習室免費資源隨便用
可以組隊學習,互相監督(親測組隊學習通過率提高40%)
3. 職業優勢:畢業即持證=降維打擊
現在企業招聘越來越卷,我去年幫某八大會計師事務所做校招時發現:簡歷上寫"CPA過X科"的應屆生,通過率比其他人高3倍。尤其是非985/211院校的同學,CPA簡直是簡歷的"救命稻草"。
三、本科四年備考時間軸:這樣規劃最高效
大一:培養財務思維,打好基礎
重點做什么:學好《會計學原理》《微觀經濟學》等基礎課,關注財經新聞(推薦"央視財經"公眾號)
避坑指南:不要急著買CPA教材!先把學校專業課吃透,否則會消化不良
推薦資源:B站"基礎會計入門"(免費)、《窮爸爸富爸爸》(培養財商思維)
大二:試水專業階段,優先拿下"兩法"
推薦科目:經濟法+稅法(記憶型科目,難度較低,適合入門)
學習方法:用思維導圖梳理法條(推薦XMind軟件),比如增值稅稅率表可以做成彩色圖表
時間分配:每天2小時,周末4小時,考前2個月集中刷題
大三:攻克核心科目,實現"保二爭三"
推薦組合:
穩妥型:會計+審計(注會核心,打好基礎)
均衡型:會計+財管+戰略(難易搭配,通過率高)
關鍵技巧:會計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合并報表"至少聽3遍網課,財管要背熟11章的公式(我整理了公式手卡,需要的可以評論區扣1)
大四:全力沖刺,畢業前拿下4-5科
應屆生報名流程:4月網報7月補錄學歷信息8月打印準考證9月考試
備考重點:真題至少刷3遍(近5年真題最有價值),錯題本按"知識點+錯誤原因"分類
注意事項:畢業論文和備考要兼顧,建議每天留3小時給論文,避免延畢
四、零基礎備考CPA的5個實戰技巧(附具體工具)
1. 科目搭配的"黃金法則"
不要貪多:一年報考≤3科(親測4科及以上通過率會驟降)
難易搭配:會計/財管(難)+ 經濟法/戰略(易)
關聯度優先:會計+審計(CPA"王炸組合",知識點重合度60%)
2. 資料選擇的"極簡原則"
必備資料:官方教材(每年4月出版,買最新版!)+ 輕一(知識點詳解)+ 近5年真題
網課推薦:會計選張敬富(幽默通俗),審計選劉圣妮(考點抓得準),財管選鄭曉博(公式講得透)
APP工具:CPA題庫(刷題)、番茄Todo(計時)、Anki(記憶卡片)
3. 學習效率的"四步循環法"
聽課:1.5倍速聽網課,重點章節1.2倍速(做好筆記,用不同顏色筆標注考點)
做題:每章學完做30道題,只做客觀題(主觀題留到沖刺階段)
復盤:每周日花2小時整理錯題,分析錯誤類型(概念不清/計算失誤/審題偏差)
回顧:每月用思維導圖復盤知識點,遺忘率會降低50%
4. 記憶法條的"場景化技巧"
比如記《公司法》里的"股東出資方式",可以編口訣:"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也可以,勞務信用不能用"。我整理了各科記憶口訣,需要的同學可以私信我。
5. 應對焦慮的"3分鐘法則"
學不進去的時候,不要強迫自己,先做3分鐘簡單任務(比如整理書桌、抄寫公式),往往進入狀態后就能繼續學下去。備考期間每周留半天放松時間,完全放空自己,效率會更高。
五、本科生最容易踩的3個坑(血淚教訓)
1. 盲目跟風報班
我見過有同學大一就花2萬報"保過班",結果連教材都沒翻完。其實CPA備考80%靠自學,網課+題庫完全夠用,除非自律性極差,否則沒必要報貴價班。
2. 忽視教材只看輔導書
每年考試都有30%的考點來自教材原文(尤其是經濟法),輔導書只是提煉重點,一定要回歸教材!建議用熒光筆把教材的黑體字和例題標出來,反復看。
3. 過度追求"完美筆記"
有同學做筆記比學習時間還長,其實筆記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推薦"康奈爾筆記法":左邊寫關鍵詞,中間寫內容,右邊寫總結,簡單高效。
六、寫在最后:CPA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備考CPA的過程,其實是培養自律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我帶過的學員里,有人因為備考養成了每天學習的習慣,有人通過CPA找到了職業方向,甚至有人因此愛上了財經領域。
記?。?b>證書不能保證你成功,但它能給你更多選擇的機會。從現在開始,每天進步一點點,等到畢業那天,你會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
(注:本文所述報名條件及考試政策基于2023年中注協最新公告,如有調整,請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Certified_Public_Accountant/491143.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