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怎么學做賬
摘要
零基礎學做賬,真沒你想的那么難。不用啃厚厚的會計教材,也不用死記硬背專業術語,只要抓住“理論打底+實操落地+工具輔助”三個核心,跟著步驟一步步練,2-3個月就能上手處理基礎賬務。本文會從心態調整、核心知識、實操步驟、工具選擇到避坑指南,手把手帶你從“看到發票就頭大”變成“記賬報稅門兒清”。
一、先別慌:零基礎學做賬,真不是“天方夜譚”
我見過太多人一提到“做賬”就打退堂鼓:“我數學不好,能學嗎?”“沒學過會計,是不是根本看不懂?”其實啊,做賬本質是“給錢和業務‘記流水賬’”,比你想象的更像“整理家庭收支”,只是多了些規范和流程。
我之前帶過一個學員小琳,她是開服裝店的,初中畢業,一開始連“借”和“貸”都分不清,覺得會計分錄像“天書”。后來我讓她別管術語,先從“錢怎么來、怎么花”開始記,三個月后她不僅能自己做流水賬,還能看懂利潤表——所以你看,做賬是“流程化技能”,不是“高智商專屬”,只要方法對,零基礎完全能學會。
二、理論不用學太多,抓住3個“核心概念”就行
很多人一開始就抱著《會計基礎》啃,結果被“權責發生制”“復式記賬”勸退。其實對新手來說,不用搞懂所有理論,先記住這3個“接地氣”的概念,足夠應付基礎做賬:
1. 會計要素:錢的“5種身份”
你可以把公司的錢和業務,想象成“5種角色”:
資產:公司“擁有的東西”(比如銀行存款、庫存商品、電腦設備);
負債:公司“欠別人的錢”(比如欠供應商的貨款、銀行貸款);
所有者權益:老板“真正擁有的錢”(資產-負債后的剩余,比如你投了10萬開公司,這10萬就是初始權益);
收入:公司“賺的錢”(賣貨收入、服務收入);
費用:公司“花的錢”(房租、工資、水電費)。
舉個例子:你花5000元買了臺電腦,這筆錢的身份變化是:“銀行存款(資產)減少5000”“固定資產(資產)增加5000”——本質就是“資產內部搬家”。
2. 會計科目:給“錢的身份”貼標簽
會計要素太籠統,比如“資產”包含銀行存款、庫存商品、電腦……這時候就需要“會計科目”來細化,相當于給每個“身份”貼個具體標簽。
新手不用記全所有科目(有幾百個呢),先記住小企業常用的20個就行,比如:
資產類:銀行存款、庫存現金、應收賬款(別人欠你的錢)、庫存商品(你賣的貨)、固定資產(電腦、設備);
負債類:應付賬款(你欠別人的錢)、短期借款(借的1年內要還的錢);
權益類:實收資本(老板投的錢)、本年利潤(今年賺的錢);
收入/費用類:主營業務收入(賣貨收入)、銷售費用(賣貨花的錢,比如快遞費)、管理費用(公司運營花的錢,比如房租、工資)。
小技巧:記科目時聯想生活場景,比如“應收賬款”就是“客戶買了你的貨沒給錢,相當于你‘暫時借給他’的錢”,這樣就好記多了。
3. 復式記賬:每筆錢都要“記兩筆”
很多人覺得“復式記賬”難,其實就是“一筆業務,影響兩個科目”。比如你賣了1000元衣服(收到現金),就要記兩筆:
“庫存現金(資產)增加1000”(錢進來了);
“主營業務收入(收入)增加1000”(收入多了)。
為啥要記兩筆?就像你記家庭賬,“工資發了5000”,既要記“現金+5000”,也要記“收入+5000”,這樣才能看出“錢從哪來、到哪去”。
三、實操5步走:從“建賬”到“出報表”,照著做就能上手
理論懂了皮毛,就得動手實操。下面這5步是做賬的核心流程,每步都配例子,你跟著練一遍,就能明白“做賬到底在做什么”。
第一步:建賬——給公司“搭個賬本框架”
就像你記賬前要準備個筆記本,建賬就是“給公司的賬務搭個框架”,確定要用哪些科目。
新手怎么做:
如果是小公司(比如個體戶、小規模納稅人),直接用“小企業會計準則”里的科目(網上搜“小企業會計科目表”就能找到,挑常用的20個記下來);
用Excel建個“科目余額表”,把初始金額填進去(比如公司剛成立,老板投了5萬現金,就填“庫存現金 50000”“實收資本 50000”)。
例子:小琳開服裝店,初始投入3萬元現金,建賬時科目余額表就是:
科目 | 金額(元) |
---|---|
庫存現金 | 30000 |
實收資本 | 30000 |
第二步:收集憑證——把“花錢/賺錢的證據”攢起來
做賬的依據是“原始憑證”,就是你花錢、賺錢時的各種票據,比如:
花錢時:發票(房租、水電費、進貨發票)、付款截圖(微信/支付寶轉賬)、工資表;
賺錢時:銷售發票(給客戶開的)、收款截圖(客戶轉的錢)。
新手注意:
發票一定要留好,尤其是蓋了“發票專用章”的(沒章的發票不能入賬);
平時把憑證按“日期”或“業務類型”分類放(比如“進貨憑證”“費用憑證”“收入憑證”各放一個文件夾),免得月底找不到。
第三步:做會計分錄——給每筆業務“寫記賬公式”
分錄是做賬的核心,其實就是用“借”和“貸”把業務記下來。新手不用糾結“借增貸減”的規則,記住一個簡單邏輯:“錢/東西增加記‘借’,錢/東西減少記‘貸’;欠的錢/賺的錢增加記‘貸’,欠的錢/賺的錢減少記‘借’”。
舉3個新手必學的例子:
1. 進貨:小琳用銀行存款2000元進了一批衣服(庫存商品)
借:庫存商品 2000(東西多了,記借)
貸:銀行存款 2000(錢少了,記貸)
2. 賣貨:小琳賣衣服收到現金1500元(成本1000元)
借:庫存現金 1500(錢多了,記借)
貸:主營業務收入 1500(賺的錢多了,記貸)
同時結轉成本(賣出去的貨減少了):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0(成本增加,記借)
貸:庫存商品 1000(東西少了,記貸)
3. 付房租:小琳用現金交了1000元房租
借:管理費用-房租 1000(花的錢增加,記借)
貸:庫存現金 1000(錢少了,記貸)
小提醒:剛開始寫分錄可能會錯,比如把“借”“貸”寫反,沒關系,對著科目表多練幾個例子,慢慢就有感覺了。
第四步:登賬——把分錄“填到賬本里”
分錄寫完后,要把數據填到對應的“賬本”里(現在基本用軟件,手動登賬很少了,但新手可以先了解邏輯)。
日記賬:記現金、銀行存款的流水(比如“3月5日收賣貨款1500元”“3月10日付房租1000元”);
明細賬:記每個科目的明細(比如“庫存商品”里有哪些衣服,各進了多少、賣了多少);
總賬:匯總每個科目的總金額(比如“庫存商品”這個月總共增加多少、減少多少)。
現在用財務軟件的話,錄完分錄后,軟件會自動登賬,不用手動填,所以新手重點學“錄分錄”就行。
第五步:出報表——看公司“賺了還是虧了”
做完賬,最終要出3張表(小企業重點看前兩張):
資產負債表:看公司“有多少錢、欠多少錢、老板有多少錢”(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利潤表:看公司“賺了多少”(收入-費用=利潤)。
舉個利潤表示例(小琳3月的賬):
項目 | 金額(元) |
---|---|
主營業務收入 | 1500 |
減:主營業務成本 | 1000 |
毛利 | 500 |
減:管理費用(房租) | 1000 |
凈利潤 | -500 |
(結果是虧了500元,說明這個月房租太高,得想辦法多賣貨)
四、工具選對,效率翻倍:新手用Excel還是財務軟件?
很多新手糾結“用什么工具做賬”,其實不用一步到位,分階段選工具就行:
1. 入門階段:用Excel模板(免費、簡單)
如果業務量小(每月憑證少于50張),直接用Excel模板做賬,網上搜“小企業做賬Excel模板”,下載帶公式的(比如自動算余額、自動生成簡單報表),把分錄填進去就行。
模板怎么用:
建一個“分錄表”,列好“日期、憑證號、摘要、科目、借方金額、貸方金額”;
再建一個“科目余額表”,用SUMIF函數匯總每個科目的借/貸方金額,算出余額;
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用VLOOKUP函數從余額表里取數,自動生成。
2. 熟練階段:用財務軟件(高效、規范)
業務量變大后(每月憑證50張以上),建議用財務軟件,推薦新手用這兩個:
金蝶精斗云/用友T3普及版:適合小企業,功能簡單(錄分錄、自動登賬、出報表),價格便宜(每年幾百到一千多);
免費工具:如果預算有限,試試“檸檬云”“浪潮云會計”(基礎功能免費,適合純新手練手)。
軟件優勢:不用記科目編碼(直接搜科目名)、自動校驗分錄是否平衡(借貸不平會提醒)、一鍵出報表,比Excel效率高50%。
五、新手避坑指南:這3個錯別再犯了!
我帶過的零基礎學員,剛開始常踩這幾個坑,你提前知道就能少走彎路:
1. 漏記“小額支出”,導致賬實不符
比如買辦公用品花了50元沒要發票,就不記賬了——結果月底盤點現金時,發現賬上的錢比實際多50元,怎么都對不上。
解決辦法:不管金額多小,只要是公司的支出,都記下來(沒發票可以用付款截圖當憑證,匯算清繳時再調整)。
2. 分不清“費用”和“成本”,利潤算不準
比如小琳進衣服的錢是“成本”(賣了才結轉),但她把進貨的運費也記成“成本”——其實運費屬于“銷售費用”,應該直接算到當月費用里,否則會導致成本虛高、利潤不準。
簡單區分:和“賣的貨”直接相關的是成本(比如進貨價),和“賣貨過程”相關的是費用(比如運費、廣告費)。
3. 憑證不貼附件,稅務局查賬慌了神
有些新手覺得“分錄做對就行,附件貼不貼無所謂”,結果稅務局查賬時,問“這筆1萬元的費用是什么錢”,拿不出發票,直接被認定為“虛增費用”,罰款不說還影響信用。
記住:每筆分錄后面必須附原始憑證(發票、付款單、合同等),按“憑證號+附件”順序整理好,放進檔案盒保存(至少保存10年)。
六、最后說句大實話:學做賬,“動手做”比“看書”重要100倍
很多人收藏了一堆“做賬教程”,卻從來沒動手做過一筆分錄——這就像學游泳只看視頻不下水,永遠學不會。
建議你:
找一套“模擬賬套”(網上搜“會計實操模擬賬”,很多免費的),從建賬到出報表完整做一遍;
做完后自己檢查:科目用對了嗎?分錄借貸平衡嗎?報表數據和分錄對得上嗎?
遇到不懂的,直接搜“XX業務怎么做分錄”(比如“付工資分錄”),看別人的例子,模仿著寫。
零基礎學做賬,難的不是知識,是“開始做”的勇氣。你不用成為會計專家,只要能看懂報表、記清流水、應付報稅,就已經超過90%的新手了——現在就找個Excel模板,試著把今天的開銷記成一筆分錄吧,第一步永遠是最難的,但跨過去,你會發現:原來做賬真的沒那么難。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698709.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