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語法部分解析
摘要
SAT語法(Writing and Language Test)是很多中國考生的“提分突破口”,但也常被吐槽“規則細碎、陷阱太多”。不少同學刷了幾十套題,分數卻卡在500-600分不上不下——要么是看到長難句就頭暈,要么是糾結于“這個逗號到底該不該加”,要么是邏輯連接詞永遠選錯。其實,SAT語法考的不是“死記硬背的語法條文”,而是“在語境中準確、清晰、簡潔表達的能力”。本文會從“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學”三個維度,拆解語法部分的核心考點、題型陷阱和實戰技巧,幫你避開90%的備考誤區,從“憑感覺蒙題”到“有理有據秒選”。
一、SAT語法到底考什么?別再被“語法”兩個字騙了!
很多同學一看到“語法”就想到初中背的“時態表”“介詞搭配”,但SAT語法真不是這么回事。它全稱是“Writing and Language Test”,本質是“基于文章的編輯修改題”——給你一篇800-1000詞的短文(涉及科學、歷史、社會等話題),里面有44處“可能需要修改的地方”(以劃線或題號標出),讓你判斷“怎么改才更規范、更清晰、更符合邏輯”。
簡單說,它考兩大塊:
1. 標準英語用法(Standard English Conventions):占分約60%,就是我們常說的“純語法”,比如標點符號、句子結構、詞性、時態一致等;
2. 觀點表達(Expression of Ideas):占分約40%,更像“閱讀理解+寫作邏輯”,比如段落主旨是否明確、句間邏輯是否連貫、用詞是否簡潔準確等。
劃重點:SAT語法的所有題目都在“文章語境”里,孤立看一個句子做題,正確率絕對高不了!比如考“逗號”,不是問“逗號有幾種用法”,而是問“在這個段落里,這個逗號怎么用才能讓句子意思更清楚”。
二、3大核心題型拆解:從“看不懂題”到“秒選答案”
SAT語法的44道題,看似五花八門,其實可以歸為3類高頻題型。掌握這3類題的“解題公式”,至少能幫你多拿100分。
(1)句子結構題:別讓“長難句”嚇住你
痛點:“這個句子怎么這么長?主語在哪兒?謂語在哪兒?”
考點:句子完整性(避免run-on sentence/碎片句)、主謂一致、代詞指代、時態/語態一致。
舉個例子(真題改編):
原句:The team of researchers, after months of experiments, they finally discovered a new species of bacteria.
很多同學覺得“讀著挺順”,但其實是典型的“主語重復”——前面已經有主語“The team”,后面又加了“they”,導致句子結構混亂。正確改法:刪掉“they”,變成“The team of researchers, after months of experiments, finally discovered...”
解題步驟:
先找句子主干(主謂賓),忽略插入語(比如“after months of experiments”這種逗號之間的內容);
檢查是否有“兩個主語”“沒有謂語”“兩個獨立分句用逗號連接”(run-on)等問題;
時態/代詞要和上下文一致(比如全文用過去時,選項里的現在時大概率錯)。
(2)標點符號題:90%的錯誤都在“逗號”和“分號”
痛點:“逗號和分號到底有啥區別?什么時候用冒號?”
考點:逗號(分隔插入語、并列成分等)、分號(連接獨立分句)、冒號(引出解釋/列舉)、撇號(所有格/縮寫)。
最容易錯的2個點:
逗號不能連接兩個獨立分句:比如“I like coffee, she likes tea.” 這是錯的(run-on sentence),要么加連詞(I like coffee, and she likes tea.),要么用分號(I like coffee; she likes tea.)。
插入語前后逗號要對稱:比如“My brother, a doctor, lives in Beijing.” 中間“a doctor”是插入語,前后必須都有逗號;如果只加前逗號或后逗號,都是錯的。
舉個真題例子:
原句:The museum’s new exhibit which features ancient Egyptian artifacts has attracted thousands of visitors.
這里“which features ancient Egyptian artifacts”是修飾“exhibit”的定語從句,但沒有逗號隔開,會讓人誤以為“exhibit”后面直接跟謂語“has attracted”。正確改法:在“exhibit”后加逗號,變成“The museum’s new exhibit, which features ancient Egyptian artifacts, has attracted...”(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用逗號隔開)。
(3)邏輯連接題:別再“翻譯中文選答案”了!
痛點:“however和nevertheless有啥區別?為什么我覺得兩個都對?”
考點:句間/段間邏輯關系(轉折、因果、遞進、舉例等)。
很多同學做題時,習慣把選項翻譯成中文,比如“然而”“因此”“此外”,然后憑感覺選。但SAT考的是“上下文的邏輯關系”,不是“中文意思是否通順”。
正確做法:
先劃掉原文的連接詞,不看選項,自己判斷空格前后兩句話的關系:是“相反”(轉折)?“結果”(因果)?“進一步說明”(遞進)?還是“舉例”?
再看選項,排除明顯不符合邏輯的。
舉個例子:
前文:Traditional farming methods require large amounts of water.
后文:New drip irrigation systems use 30% less water.
空格處應填什么?
A. However B. Therefore C. For example D. Similarly
前后兩句話:“傳統方法用水多”和“新方法用水少”——明顯是“對比/轉折”關系,所以選A. However。如果翻譯成中文覺得“因此”也通順,那就是掉進了“中文語感”的坑。
三、90%的人都會踩的3個備考誤區,你中了幾個?
我帶過很多學生,語法從500分到700+,發現他們一開始都踩過這些坑:
誤區1:只背語法規則,不練“語境感”
有同學把語法書背得滾瓜爛熟,比如“逗號不能連接獨立分句”“which引導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但一到做題就錯——因為真題里的句子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上下文、段落主旨綁定的。
比如:考“時態”時,不是問“一般現在時怎么用”,而是問“在這個段落里,用過去時還是現在時更符合全文的時間線”(如果文章講的是“科學家過去的研究”,那謂語就該用過去時)。
怎么辦:做題時,先通讀段落,搞清楚“這一段在講什么”“時間背景是什么”,再看劃線部分——語境比孤立的語法規則更重要。
誤區2:刷題只看“正確率”,不分析“為什么錯”
有同學刷了20套題,錯題本空空如也,錯了就標個“C”,下次遇到類似題還是錯。其實,語法題的錯誤原因就3類:
知識點盲區(比如不知道“分號的用法”);
語境理解錯(沒看懂上下文邏輯);
粗心(比如漏看了“not”這種否定詞)。
正確的錯題分析步驟:
標出錯題考點(比如“邏輯連接詞-轉折”“標點-逗號分隔插入語”);
寫出錯誤原因(“沒看出前后是對比關系”“漏看了插入語后面的逗號”);
把同類考點的錯題整理到一起(比如專門用一頁記“邏輯連接詞”錯題)。
堅持1個月,你會發現“原來我總是在‘因果關系’的題上出錯”,針對性突破就容易多了。
誤區3:忽視“簡潔性”原則,覺得“復雜的表達更高級”
SAT語法有個隱藏考點:表達簡潔。選項里如果有“意思相同但更短”的表達,大概率是正確答案。
比如:
原句:In order to improve efficiency, the company decided to implement a new system.
選項:To improve efficiency, the company decided to implement a new system.
“in order to”和“to”意思一樣,但“to”更簡潔,所以選后者。別覺得“長的表達更正式”,SAT喜歡“用最少的詞說清楚意思”。
四、從500到700+的實戰備考計劃(附資源推薦)
最后說點實在的:怎么規劃備考?分3個階段,親測有效:
階段1:基礎期(1-2個月)——搞懂“考什么”
資料:《SAT官方指南》(OG)語法部分、Khan Academy語法練習(免費,按考點分類);
任務:每天1篇語法文章(11題),重點分析“標準英語用法”題(標點、句子結構、詞性等),把不懂的語法點記在筆記本上(比如“虛擬語氣”“獨立主格”),用語法書(推薦《English Grammar in Use》初中級)查漏補缺。
階段2:強化期(1-1.5個月)——突破“邏輯題”和“篇章題”
資料:SAT真題(2016年以后的,至少10套);
任務:每天2篇語法文章,重點練“觀點表達”題(段落主旨、邏輯連接、用詞簡潔)。做完后精讀文章,總結“不同話題(科學/歷史/社會)的常見邏輯結構”(比如科學類文章常考“實驗過程結果結論”的邏輯)。
階段3:沖刺期(2-3周)——模擬考試+錯題復盤
資料:最新5套真題(嚴格計時,35分鐘/篇);
任務:每天1套完整語法模考,然后花1小時分析錯題,重點看“重復錯的考點”,比如“總是選錯邏輯連接詞”,就集中刷10道同類題,總結規律(比如“看到‘過去vs現在’,優先選轉折詞”)。
寫在最后
SAT語法真的不難,它更像一場“找茬游戲”——只要你熟悉考點、讀懂語境、避開陷阱,提分比閱讀和數學快得多。記住:語法不是“束縛表達的條條框框”,而是“讓你的句子更清晰、更有邏輯的工具”。把每道錯題都當成“查漏補缺的機會”,堅持下去,700+真的不遠。
(注:本文涉及的考試內容基于現行SAT考試大綱,如有政策調整,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629992.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