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作文寫作建議
摘要
GMAT作文(Analytical Writing Assessment,簡稱AWA)雖然分值占比不高(總分6分,不計入800分主成績),但不少頂尖商學院仍會參考這部分成績,尤其看重考生的邏輯分析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很多同學備考時容易忽視AWA,要么覺得“隨便寫寫就行”,要么對著題目不知道從何下手——“ Argument到底要分析什么?”“怎么在30分鐘內寫出一篇邏輯清晰的文章?”“模板用多了會不會被扣分?”
今天這篇文章,我會結合自己當年備考和后來輔導學生的經驗,從“考綱本質”“漏洞分析技巧”“高分結構模板”“時間管理”到“避坑指南”,手把手教你搞定GMAT作文,目標是“花最少的時間,穩拿4分+”(要知道,全球考生AWA平均分約4.3分,4分以上就夠用了)。
先搞懂:GMAT作文到底考你什么?
很多人以為AWA是“寫作能力測試”,其實大錯特錯。官方明確說:“AWA考察的是你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能否清晰地識別論證中的邏輯缺陷,并有條理地分析這些缺陷。”
簡單說,題目會給你一段“論證”(通常是某個人/公司的觀點+理由),你的任務不是“同意或反對這個觀點”,而是“分析這段論證有多爛”——它的邏輯漏洞在哪里?證據夠不夠充分?有沒有隱藏的前提假設?
比如有一道真題:“某咖啡店老板說:‘我們在A市開的第一家店利潤很高,所以在B市開第二家店也一定能賺錢。’” 你的任務不是討論“B市適不適合開咖啡店”,而是指出這個論證的漏洞:A市和B市的消費習慣、租金成本、競爭環境可能完全不同,不能直接類比;“利潤高”的原因可能是A市的特殊優勢(比如獨家地段),不一定能復制到B市……
搞懂這一點,你就不會跑偏——AWA不是“寫議論文”,是“找茬報告”,重點在“邏輯分析”,不在“文采”。
核心第一步:30分鐘內,怎么精準揪出論證漏洞?
很多同學讀完題目腦子一片空白:“好像說得挺有道理啊?哪里有漏洞?” 其實Argument的邏輯漏洞就那么幾種,記住下面4類高頻漏洞,基本上能應付90%的題目。
漏洞1:因果混淆(最常見!)
特征:把“相關”當成“因果”,或者忽略其他可能的原因。
例子:“某學校引進了新的教學設備,之后學生成績提高了,所以新設備導致成績提高。”
分析:成績提高可能是因為學生更努力、老師培訓到位,或者題目變簡單了,不一定是設備的功勞。
漏洞2:以偏概全(第二高頻)
特征:用小樣本/特殊案例推出普遍結論。
例子:“我們對100個年輕人做了調查,發現他們都喜歡喝奶茶,所以所有中國人都喜歡喝奶茶。”
分析:100個年輕人不能代表“所有中國人”,樣本缺乏代表性(年齡、地域、口味偏好都沒考慮)。
漏洞3:無根據假設(藏得深但很好用)
特征:論證里藏著一個“默認正確”但其實沒證據的前提。
例子:“某公司說:‘只要我們降低產品價格,就能提高銷量,因為消費者都喜歡便宜的產品。’”
分析:這里默認了“消費者只看價格”,但實際上,消費者可能更在意質量、品牌、售后服務,降價反而可能讓他們覺得“質量不行”。
漏洞4:類比不當(容易被忽略)
特征:把兩個本質不同的事物強行類比。
例子:“某城市市長說:‘A市搞了地鐵后交通擁堵緩解了,所以我們市也應該修地鐵。’”
分析:A市可能人口密度高、道路規劃差,而你們市可能是因為私家車太多,修地鐵不一定有用(甚至可能浪費錢)。
實操技巧:拿到題目后,先花3分鐘把論證拆成“結論+論據”,然后對著論據問自己:“這個理由真的能推出結論嗎?有沒有其他可能?有沒有隱藏的前提?” 比如剛才咖啡店的例子,結論是“B市開店能賺錢”,論據是“A市店利潤高”,直接套用“類比不當”漏洞就行。
結構定成敗:600字高分范文的通用框架
GMAT作文不需要“標新立異”,清晰的結構比華麗的辭藻更重要。我總結了一個“四段式模板”,簡單好記,而且能保證邏輯完整(字數控制在550-650字最佳,太多容易寫亂,太少顯得分析不充分)。
第一段:開頭(80-100字)—— 概括原文+指出問題
公式:原文結論+原文論據+“但這個論證有邏輯漏洞,因為它忽略了XX、假設了XX、混淆了XX”。
例子:“某咖啡店老板認為在B市開分店能賺錢,理由是A市的分店利潤很高。然而,這個論證存在多處邏輯缺陷,比如忽略了兩地市場差異,也沒有證明A市的成功因素可以復制到B市。”
第二段+第三段:主體分析(每段150-200字)—— 詳細拆漏洞
每段公式:指出漏洞類型+具體分析(為什么是漏洞)+舉例削弱(如果這個漏洞成立,會有什么后果)。
例子(第二段):“首先,論證犯了‘類比不當’的錯誤。A市和B市的市場環境可能完全不同。比如A市可能是大學城,學生消費能力強且喜歡喝咖啡,而B市可能是工業區,大部分人更喜歡喝茶;或者A市的租金只有B市的一半,即使銷量相同,B市的利潤也會更低。如果兩地差異很大,A市的成功就不能說明B市能賺錢。”
例子(第三段):“其次,論證假設‘A市分店利潤高’的原因是‘咖啡店本身受歡迎’,但這一點沒有證據支持。A市分店的高利潤可能有其他偶然因素,比如開業時搞了半價促銷吸引了大量顧客,或者旁邊剛好有一家競爭對手倒閉了。如果這些因素消失,B市分店可能無法復制這樣的利潤。”
第四段:結尾(80-100字)—— 總結+提改進建議(可選)
公式:總結漏洞+“為了讓論證更可信,作者需要補充XX證據/考慮XX因素”。
例子:“總之,這個論證因為忽略了市場差異和成功因素的偶然性,說服力較弱。要讓結論更可信,老板需要先調研B市的消費習慣、租金成本,以及A市分店利潤高的具體原因(比如是否有不可復制的優勢)。”
注意:模板是“骨架”,不是“標準答案”。比如如果題目有3個漏洞,就寫三段主體;如果只有2個,就寫兩段。關鍵是分析要具體,別干巴巴地說“有漏洞”,要解釋“為什么是漏洞”。
語言不是玄學:3個讓表達更地道的小技巧
很多同學擔心“英語不好寫不出高分”,其實AWA對語言的要求是“清晰準確”,不是“華麗復雜”。記住3個技巧,即使詞匯量一般,也能讓文章看起來更專業。
技巧1:用“學術化小詞”替代口語詞
比如“很重要”別說“very important”,說“crucial”“significant”;“證明”別說“prove”,說“demonstrate”“establish”;“說明”別說“show”,說“indicate”“suggest”。
例子:“The argument fails to demonstrate that A&'s success can be replicated in B.”(比“The argument can&'t prove A&'s success can be copied in B”更正式)。
技巧2:多用連接詞,讓邏輯更連貫
段落之間用“First/Second/Finally”“Moreover/Furthermore”“However/Nevertheless”;句子之間用“For example”“In contrast”“As a result”。
例子:“First, the argument ignores market differences between A and B. For example, A may have a younger population, while B&'s residents are mostly middle-aged. Moreover, A&'s rent is likely lower than B&'s, which c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profits.”
技巧3:避免絕對化表達
GMAT作文是“分析論證”,不是“吵架”,語氣要客觀。別用“the argument is totally wrong”“this is a stupid mistake”,改用“the argument is unconvincing”“this reasoning is flawed”“the evidence provided is insufficient”。
時間不夠用?4步急救法幫你穩拿4分+
30分鐘寫一篇作文,時間確實緊張。我當年模考時試過“前面磨磨蹭蹭想漏洞,最后10分鐘狂寫”,結果邏輯混亂,分數很低。后來總結了一個“時間分配表”,親測高效:
第1-5分鐘:審題+列提綱(最重要!)
讀題目,圈出“結論”和“論據”(用中文/英文關鍵詞都行,比如“結論:B市開店賺錢;論據:A市利潤高”)。
找2-3個漏洞,簡單寫在草稿紙上(比如“漏洞1:類比不當;漏洞2:忽略其他原因”)。
這一步千萬別省! 提綱列好了,后面寫起來像“填模板”,不會卡殼。
第6-25分鐘:寫正文(20分鐘足夠)
開頭(3分鐘):按模板套,概括結論+論據+總評漏洞。
主體(12分鐘):每個漏洞寫一段,先指出漏洞,再分析,最后舉例(例子不用復雜,簡單說“比如A市可能租金低”就行)。
結尾(3分鐘):總結漏洞,提一句改進建議(可選)。
第26-30分鐘:檢查(4分鐘救命)
重點看3類錯誤:
語法:主謂一致、時態(全文用一般現在時即可)、單復數。
邏輯:有沒有漏寫漏洞?分析是否清晰?
拼寫:比如“argument”別寫成“arguement”,“profit”別寫成“proffit”(這些小錯誤會拉低印象分)。
90%的人會踩的3個坑,現在避開還來得及
坑1:“字數越多分越高”—— 錯!
官方明確說“字數和分數沒有直接關系”。我見過寫了800字但邏輯混亂的,也見過500字但漏洞分析精準拿5分的。寧愿少寫一段,也要保證每段分析到位。
坑2:“模板直接背,不用改”—— 小心被判雷同!
很多機構會給“萬能模板”,但如果大家都用一樣的句子(比如開頭永遠是“The argument concludes that...”),可能會被ETS的查重系統識別為“雷同卷”,直接打3分以下。
正確做法:自己總結模板,把固定句式換幾個詞。比如開頭可以說“The reasoning presented in the argument is unconvincing because...”,也可以說“The argument fails to establish a causal link between... and...”。
坑3:“考前看幾篇范文,考場上直接套”—— 實戰才是王道!
AWA和數學、Verbal一樣,需要動手練。建議考前至少寫3篇完整的作文(用OG上的真題),然后對照范文(OG里有官方范文,從1分到6分都有)看看自己的漏洞分析是否到位,結構是否清晰。
我當年的笨辦法:把3篇范文的邏輯結構抄下來,總結“他們是怎么分析漏洞的”,然后模仿著寫,效果比單純背模板好太多。
實戰案例:用一道真題帶你走完全流程
最后,我們用一道OG真題(簡化版)來實操一遍,看看整個過程怎么落地:
題目:“某公司高管說:‘我們去年在產品包裝上增加了環保標識,之后產品銷量增長了15%。因此,環保標識是銷量增長的原因。為了進一步提高銷量,我們應該在所有產品上都加上環保標識。’”
第一步:拆“結論+論據”
結論1:環保標識導致銷量增長15%。
結論2:所有產品加環保標識能進一步提高銷量。
論據:包裝加環保標識后,銷量增長15%。
第二步:找漏洞(3個)
因果混淆:銷量增長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降價、廣告投放、競爭對手缺貨),不一定是環保標識。
以偏概全:即使環保標識對“這個產品”有效,也不一定對“所有產品”有效(比如奢侈品消費者可能不關心環保標識,反而覺得包裝太簡陋)。
無根據假設:假設“銷量增長15%”是“好結果”,但可能成本也增加了(環保包裝更貴),實際利潤沒漲。
第三步:按模板寫(簡化版)
開頭:“某公司高管認為環保標識導致了銷量增長,并建議所有產品都加環保標識。然而,這個論證存在因果混淆、以偏概全的邏輯漏洞,說服力有限。”
主體段1(因果混淆):“首先,論證錯誤地將‘環保標識’和‘銷量增長’當成因果關系。銷量增長15%可能有其他原因,比如公司同期推出了買一送一的促銷活動,或者競爭對手的產品出現了質量問題。如果沒有排除這些因素,就不能說環保標識是銷量增長的原因。”
主體段2(以偏概全):“其次,即使環保標識對‘這個產品’有效,也不代表對‘所有產品’都有效。比如該公司的高端護膚品,消費者更在意包裝的質感和品牌調性,加環保標識可能讓他們覺得‘不夠高端’,反而降低銷量。不同產品的目標客戶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結尾:“總之,這個論證因為忽略了銷量增長的其他原因,也沒有考慮產品差異,結論不夠可信。要支持建議,高管需要先證明環保標識是銷量增長的主因,并調研不同產品的客戶是否在意環保標識。”
最后想說
GMAT作文真的不難,它更像“邏輯題的變種”——只要掌握漏洞分析技巧,熟悉結構模板,再動手練3-5篇,拿4分+完全沒問題。記住:重點不是“寫得多好”,而是“分析得多準”。把時間省下來給Verbal和數學,但也別完全放棄AWA,畢竟頂尖商學院還是會看的。
按這個方法準備,你會發現:原來GMAT作文,真的可以“輕松拿下”。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629799.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