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四六級該如何復習
最近后臺總收到私信:“還有30天考四六級,現(xiàn)在開始復習來得及嗎?”“單詞背了又忘,閱讀錯一半,到底怎么學啊?”作為帶過5屆學生的英語老師,我得說句大實話:四六級真沒你想的那么難,但前提是——別用錯方法。
每年都有學生基礎一般(高考英語90分左右),但用對技巧后一次過線;也有學生天天泡圖書館刷題,分數(shù)卻卡在380分不動。區(qū)別就在于:你是在“盲目努力”,還是在“針對性突破”。這篇文章會從“避坑指南”到“分題型技巧”,再到“30天沖刺計劃”,手把手帶你搞定四六級,看完就能直接上手練。
一、先搞懂四六級“考什么”——破除3個致命誤區(qū)
很多人復習了半天沒效果,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一開始就跑偏了。這3個誤區(qū),90%的人都踩過,快看看你中了沒:
誤區(qū)1:“單詞背得越多越好,紅寶書必須啃完”
真相:四六級考的是“高頻詞在真題中的用法”,不是“你認識多少生僻詞”。
去年有個學生,把紅寶書背了3遍,結果閱讀還是錯10個。問他“abandon”什么意思,張口就來;問“dilemma”在2023年12月真題里的考法(原文是“face the dilemma of choosing between work and study”),他卻只記得“困境”,不知道這里考的是“face the dilemma of doing sth”的搭配。
正確做法:別背大而全的單詞書,直接用《四六級真題高頻詞500個》(網上搜“近5年真題高頻詞”就能找到)。背的時候別只記意思,把單詞在真題里的搭配一起記,比如“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續(xù)發(fā)展,翻譯高頻)、“account for”(占比,閱讀高頻)。每天背50個,30天剛好過3遍,比背紅寶書效率高10倍。
誤區(qū)2:“真題刷得越多分越高,從2010年的題開始刷”
真相:近3年真題>所有舊題,盲目刷題=浪費時間。
四六級題型每年都在微調(比如2021年聽力取消短新聞,2023年翻譯新增“文化類”高頻話題),2016年以前的題很多考點已經過時了。有個學生刷了20套舊題,結果上考場發(fā)現(xiàn)聽力選項設置和舊題完全不一樣,直接心態(tài)崩了。
正確做法:只刷2021-2023年的真題(共6套左右),但要“刷透”:每道題不僅要知道“為什么對”,還要知道“為什么錯”。比如閱讀題,錯了之后標紅原文定位句,分析是“關鍵詞找錯了”還是“選項偷換概念”(比如原文說“部分人”,選項說“所有人”)。6套題刷透,比刷20套舊題有用得多。
誤區(qū)3:“聽力/閱讀聽不懂/讀不懂就沒法做,必須先練基礎”
真相:四六級是“應試考試”,不懂也能拿分,技巧比基礎更重要。
我?guī)н^一個學生,聽力幾乎聽不懂,但用“選項預判法”(后面會講),每次都能蒙對60%的題;還有個學生,閱讀文章一半單詞不認識,但靠“關鍵詞定位”,仔細閱讀能對8道(共10道)。四六級不是考你“英語水平有多好”,而是考你“會不會考試”。
二、分模塊攻堅——4大題型“保底+提分”實操法
四六級總分710分,聽力(35%)、閱讀(35%)、寫作(15%)、翻譯(15%)。想過線(425分),聽力+閱讀至少要拿240分(每題7.1分,大概各對17道),寫作+翻譯各拿80分就行。下面分題型說方法,基礎差也能跟著練:
1. 聽力:“聽不懂也能蒙對”的2個核心技巧
聽力分“長對話(8題)、短文(7題)、新聞/講座(10題)”,很多人覺得難,其實只要抓住“選項”和“開頭結尾”,保底能對15道。
保底操作:選項預判法(30秒搞定80%的題)
拿到聽力題,先別著急看題干,用Direction的3分鐘時間(就是放“聽力考試現(xiàn)在開始”那段廢話的時間),快速圈選項里的“重復詞”和“動詞”。
重復詞:如果4個選項都有“l(fā)ibrary”“book”,那聽力大概率講“圖書館借書”;
動詞:選項里有“borrow”“return”“renew”,基本能猜到問題是“做了什么事”。
舉個例子(2023年6月四級聽力題):
選項:A. She missed her flight. B. She lost her luggage. C. She had a car accident. D. She arrived late for the tour.
圈出重復詞:“she”“her”(講女性遇到的問題),動詞:“missed flight”“l(fā)ost luggage”“car accident”“arrived late”(都是“出意外”)。聽的時候重點抓“flight”“l(fā)uggage”“accident”“l(fā)ate”這幾個詞,聽到哪個選哪個,正確率80%。
提分技巧:精聽3遍法(沖刺180分+)
如果基礎還行,想聽力拿高分(180分以上,大概對25道),就用“精聽3遍法”:
第1遍:盲聽,選答案(像考試一樣);
第2遍:逐句聽寫,聽不懂的地方空著(別暫停太久,10秒沒聽懂就過);
第3遍:對著原文聽,標紅沒聽到的詞,分析原因:是“連讀”(比如“not at all”聽成“no tall”)還是“生詞”?把連讀短語記在本子上(比如“wanna=want to”“gonna=going to”),第二天早上跟讀3遍。
每天練1篇短文+1篇長對話,2周就能明顯感覺“能抓住重點”了。
2. 閱讀:“10分鐘做完1篇”的定位法則
閱讀分“選詞填空(10題,5%)、長篇匹配(10題,10%)、仔細閱讀(10題,20%)”。性價比最高的是“仔細閱讀”(每題14.2分,占比20%),必須優(yōu)先拿下;長篇匹配其次(每題7.1分);選詞填空最難提分(每題3.55分),基礎差的可以最后練。
仔細閱讀:“題干關鍵詞+原文定位句”=送分題
仔細閱讀不用通讀全文,直接“題干定位”:
1. 圈題干里的“專有名詞”(人名、地名、數(shù)字)或“動詞短語”(比如“solve the problem”“influence the decision”);
2. 去原文找一模一樣的詞(或近義詞),找到的句子就是“定位句”;
3. 定位句里的“名詞”和“動詞”,和選項里的詞對應上,基本就是答案。
舉個例子(2023年12月六級仔細閱讀):
題干: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about the use of AI in education?
圈關鍵詞:“author”“AI in education”。去原文找“AI”“education”,找到定位句:“AI can help teachers reduce their workload by grading homework automatically, but it cannot replace the emotional support that teachers provide to students.”
選項:A. It can replace teachers in grading homework. B. It may reduce teachers' workload but not replace them.
定位句里“reduce workload”對應B選項,“cannot replace”也對應B選項,直接選B。
長篇匹配:“先題后文+同義替換”,5分鐘搞定10題
長篇匹配的文章很長(1000詞左右),但不用通讀,直接看題干(10個句子),圈每個句子的“核心詞”(比如“online learn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然后去原文段落找“同義替換”(比如題干說“save time”,原文說“reduce the time spent”)。
小技巧:原文段落通常是“一段對應一題”,找到一題劃掉一段,避免重復找。
3. 寫作:“模板+個性化”,保底100分不難
寫作分“議論文(最常見)、應用文(書信、通知)”,很多人覺得難,其實背個模板,再改3處“個性化表達”,就能穩(wěn)拿100分(滿分106.5)。
保底模板(議論文通用)
開頭:Nowadays, the issue of...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Some people argue that..., while others maintain that...(引出話題+兩種觀點)
中間:From my perspective, the former/latter view is more reasonable. To begin with,...(理由1,比如“有利于個人發(fā)展”). Moreover,...(理由2,比如“對社會有好處”). For example,...(舉個簡單例子,比如“學生用手機學習”).
結尾:In conclusion, it is crucial for us to...(總結觀點). Only in this way can we...(升華主題,比如“創(chuàng)造更好的未來”).
關鍵:模板別直接抄,改3處“高級表達”
去年有個學生直接套用上面的模板,作文只拿了70分(及格線)。原因是“模板太爛大街,老師一看就知道是背的”。改3處就能提分:
把“Some people argue that”換成“A growing number of individuals hold the view that”;
把“Moreover”換成“Furthermore, what is worth noting is that”;
把結尾的“Only in this way can we”換成“Only by doing so can we ultimately...”。
這些“高級表達”不用多,背5個就能換著用,網上搜“四六級寫作高級替換詞”就能找到。
4. 翻譯:“說人話+抓主干”,別糾結“完美翻譯”
翻譯考“中國文化、社會熱點”(比如“春節(jié)”“人工智能”“環(huán)境保護”),很多人卡在用詞難、語法錯。其實翻譯評分標準是“踩點給分”,只要把“主干意思”翻對,就能拿80%的分。
核心方法:先翻“主干”,再補“修飾”
比如“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通常在一月或二月舉行,是家人團聚的時刻”:
主干:春節(jié)是時刻(The Spring Festival is a time);
修飾1: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放前面,變成“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 time”;
修飾2:通常在一月或二月舉行(usually celebrated in January or February)——放后面,變成“usually celebrated in January or February”;
修飾3:家人團聚的(for family reunions)——放最后,變成“for family reunions”。
連起來: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usually celebrated in January or February, is a time for family reunions.
這樣翻雖然不完美,但意思全對,語法沒錯,至少能拿10分(滿分15分)。
三、時間規(guī)劃:不同基礎的“30天沖刺表”
最后30天怎么安排?分3種情況,直接照著做:
基礎差(模考350分以下):抓“性價比最高”的部分
第1-10天:每天1小時背高頻詞(50個/天),1小時練仔細閱讀(2篇/天,只練定位),1小時背寫作模板(每天背1段,默寫1遍)。
第11-20天:每天1套真題(只做聽力+閱讀),分析錯題(重點看閱讀定位錯在哪),1小時翻譯(每天翻1篇真題,只翻主干)。
第21-30天:每天1套完整真題(掐時間3小時),重點練作文(用模板寫1篇,改3處高級表達),聽力用“選項預判法”刷題。
中等水平(模考400-450分):穩(wěn)基礎+提弱項
第1-15天:每天1套真題(全做),分析錯題時,把“高頻錯誤類型”記下來(比如聽力總錯“細節(jié)題”,閱讀總錯“推理題”)。
第16-25天:針對性練弱項(比如聽力細節(jié)題多練精聽,閱讀推理題多總結“原文暗示”的關鍵詞),寫作每周寫2篇,讓同學幫忙改語法錯誤。
第26-30天:模擬考試(用最新1套真題),嚴格掐時間,適應考試節(jié)奏。
沖刺高分(模考500分以上):摳細節(jié)+練速度
每天1套真題,重點分析“為什么這道題差點錯”(比如閱讀選項“偷換概念”的陷阱),聽力精聽時注意“語氣詞”(比如“but”“however”后面是重點)。
寫作嘗試“個性化開頭”(比如用一句名言:“As the saying goes, '...”),翻譯積累“文化類詞匯”(比如“四合院”“京劇”的固定譯法)。
四、最后7天“救命”細節(jié)——這些坑90%的人都踩過
1. 答題卡千萬別對折:去年有個考場,3個學生對折答題卡,機器掃不出來,作文0分。
2. 寫作開頭別空太多:開頭空4格就行,別空一行,不然寫到最后格子不夠,結尾潦草收尾,印象分扣5分。
3. 聽力播Direction時,趕緊看后面的題:別傻坐著聽,3分鐘能看10道題的選項,預判正確率翻倍。
4. 閱讀別糾結“選詞填空”:10道題才35.5分,花5分鐘隨便選(優(yōu)先選“動詞”“名詞”,副詞、形容詞少選),把時間留給仔細閱讀。
其實四六級就像一場通關游戲,掌握了規(guī)則和技巧,哪怕基礎一般,也能穩(wěn)穩(wěn)過關。最后提醒:考試大綱如有更新,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剩下的時間,別想“能不能過”,直接按上面的方法練,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四六級真的不難。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596057.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