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研究生對英語要求高嗎-在職研究生英語難嗎
最近總收到私信:“老師,我想考在職研究生,但英語早就忘光了,高中畢業后就沒正經學過,能行嗎?”“聽說在職研英語比四六級還難,真的假的?”
說實話,這是我接觸過的在職考研黨里,90%的人都會糾結的問題。一邊是想提升學歷的野心,一邊是對英語的“童年陰影”,夾在中間確實難受。
今天就掏心窩子跟大家聊聊:在職研究生的英語要求到底高不高?難度到底有多大?普通人能不能搞定?全文都是干貨,看完你就知道該怎么準備了。
先搞清楚:你要考的“在職研究生”,英語到底考什么?
很多人上來就問“難不難”,但其實“在職研究生”不是一個統一的概念,不同的報考方式,英語要求天差地別。先搞清楚你要走哪條路,才能判斷自己能不能hold住。
1. 同等學力申碩:英語“門檻最低”,但別輕敵
如果你是本科畢業滿3年(或專科畢業滿5年),想先上課再考試拿學位,大概率走的是“同等學力申碩”。這種方式的英語考試叫“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外國語水平全國統一考試”(簡稱“申碩英語”),難度相當于大學英語四級左右。
具體要求:
詞匯量:約5500個,但高頻詞其實就2000多個,很多是高中到四級的基礎詞,比如“management”“analysis”這種職場常用詞,不是生僻的學術詞。
題型:沒有聽力!這點對在職黨太友好了(畢竟平時通勤、開會,很少有時間練聽力)。主要考閱讀(4篇,每題2分)、完形填空(1篇,10分)、翻譯(中譯英,10分)、寫作(15分,一般是書信或議論文,比如“給領導寫一封培訓申請信”“討論遠程辦公的利弊”)。
分數線:滿分100分,60分及格,而且單科成績可保留4年(部分院校保留5年),今年沒過,明年還能接著考,壓力小很多。
我之前帶過一個32歲的學員,大專畢業,英語基礎幾乎為零,連“because”和“although”都分不清。她就是走同等學力,每天早晚各背30個單詞,周末做2篇閱讀,最后考了63分。所以說,只要方法對,基礎差也能過。
2. 非全日制統考:英語“難度分層”,看你考什么專業
如果你是想拿“雙證”(畢業證+學位證),需要參加12月底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跟全日制一起考),這種叫“非全日制統考”。這里的英語難度,要看你考的專業:
考英語二:大部分專業(MBA、MPA、會計、教育等)
英語二是為“專業學位碩士”設置的,難度比英語一低,比申碩英語稍高,接近大學英語四級到六級之間。
詞匯量5500個,但更側重“商務場景”和“應用能力”,比如閱讀里常考“公司管理”“市場調研”“經濟趨勢”,寫作可能讓你“分析圖表數據”(比如某產品銷量變化)或“給客戶寫一封投訴回復信”。
分數線:國家線一般在40-50分(A區,比如北京、上海;B區低5分左右),但好學校會自己劃“單科線”,比如985院校的MBA,英語可能要求55分以上,甚至60分。
考英語一:部分理工科、文學類專業
英語一主要針對“學術型碩士”,但少數非全日制理工科專業(比如計算機、電子工程)也可能考。難度接近六級,甚至部分題型(比如閱讀理解的長難句)比六級還繞,詞匯量要求更高,還會涉及一些學術詞匯(比如“hypothesis”“methodology”)。
這種情況對英語基礎要求確實高,如果你本科不是相關專業,又多年沒碰英語,建議慎選——當然,如果你愿意花半年以上時間死磕,也不是沒可能(后面會說方法)。
難度對比:在職研英語,真的比四六級“更可怕”嗎?
很多人一聽“考研英語”就發怵,覺得比四六級難多了。其實未必,關鍵看“你的痛點”在哪。
跟大學英語四級比:
詞匯量:四級4500,申碩英語和英語二都是5500,但四級考的詞更“泛”,在職研考的詞更“精”(高頻詞重復率高)。
題型:四級有聽力(35%),在職研英語二和申碩英語都沒聽力;四級閱讀側重“校園生活”,在職研側重“職場/社會話題”,對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反而更容易理解。
難度感受:如果你四級擦線過(425分左右),認真準備3-4個月,申碩英語或英語二大概率能過線;如果四級考了500分以上,那基本不用太擔心,英語對你來說是“加分項”。
跟大學英語六級比:
英語二 vs 六級:英語二的閱讀和寫作比六級簡單(六級閱讀長難句更多,寫作更學術),但完形填空和翻譯難度接近。如果你六級沒過,英語二可能需要多花時間練閱讀技巧;如果六級500分以上,英語二沖70分問題不大。
英語一 vs 六級:英語一確實比六級難,尤其是閱讀的“邏輯推理”和“詞義猜測”題,坑很多。比如六級閱讀可能直接在原文找到答案,英語一需要你“繞個彎”,理解作者的潛臺詞。
最大的“難點”不是“難”,是“沒時間”
對在職黨來說,英語最大的敵人不是“題目難”,而是“沒時間學”。白天上班累成狗,晚上回家要陪娃、做飯,能擠出1小時看書就不錯了。我見過太多人,買了一堆資料,結果三個月過去了,單詞書還停留在“abandon”(放棄)那一頁。
所以,與其糾結“難不難”,不如想想“怎么在有限時間里高效學”——這才是在職研英語的核心。
3個“在職人專屬”英語備考方法,親測有效
結合我帶過的上百位學員案例,總結出3個最適合在職黨的方法,不用你辭職備考,每天1-2小時就能推進。
1. 單詞:別背“紅寶書”,就背“真題高頻詞”
很多人一上來就買本《考研英語詞匯紅寶書》,從A背到Z,結果背了半個月,前面的全忘了。在職黨時間寶貴,必須“功利性背詞”:只背真題里反復出現的高頻詞。
具體做法:
找近5年的真題(申碩英語/英語二/英語一,根據你考的類型選),把閱讀、完形里不認識的詞標出來,統計出現次數,整理成“高頻詞表”(前2000個詞足夠了)。
用“碎片時間+場景記憶”背:比如早上通勤時,用APP(推薦“墨墨背單詞”,可以自定義詞表)刷20個詞;中午吃飯時,把單詞和工作場景結合起來(比如背“negotiation”,就想“下午要跟客戶negotiation價格”);晚上睡前,用10分鐘在腦子里過一遍當天的詞。
我之前有個學員是做銷售的,他就把單詞和“客戶溝通”“合同條款”結合起來背,比如“terminate”(終止)對應“合同terminate條款”,“compensation”(賠償)對應“客戶要求compensation”,結果一個月就記住了800多個高頻詞。
2. 閱讀:別“逐字翻譯”,練“定位技巧”
閱讀占分最高(英語二40分,申碩英語30分),但很多人做題時喜歡逐字翻譯,一篇閱讀做40分鐘,還經常錯。在職研閱讀考的是“找信息”,不是“翻譯全文”。
正確步驟:
先讀題干,圈出“關鍵詞”(比如人名、數字、專有名詞),搞清楚題目問什么(是“細節題”“推理題”還是“主旨題”)。
帶著關鍵詞回原文找“定位句”(一般題文同序,第1題對應第1段,第2題對應第2段),找到后精讀定位句,不用看全文。
選項和定位句“比對”,注意“同義替換”(比如原文說“increase”,選項說“rise”)和“偷換概念”(比如原文說“部分人”,選項說“所有人”)。
舉個例子:2023年英語二閱讀真題有一題問“公司為什么要減少遠程辦公?”,題干關鍵詞是“reduce remote work”。回原文找,發現第3段有一句“Managers worry that remote workers are less productive”(管理者擔心遠程員工效率低),選項里有一個“concern about productivity”(擔心效率),直接選這個,不用管其他段落講了啥。
每天練2篇閱讀,每篇控制在15分鐘內,堅持1個月,正確率會明顯提升。
3. 寫作:別“自己瞎寫”,背“萬能模板+改3篇真題”
寫作是“投入少、見效快”的題型,只要提前準備模板,再結合真題練幾篇,拿10-15分(滿分15-20分)不難。
具體做法:
找2-3個通用模板(比如書信類:開頭“Dear XX, I am writing to...”, 結尾“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議論文:開頭“Nowadays, ... has become a hot topic”, 中間“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結尾“In conclusion...”)。
選近3年的寫作真題,用模板套著寫,寫完后找老師或英語好的朋友改(重點改語法錯誤和表達生硬的地方),改完再抄一遍,記住自己常錯的點(比如時態、單復數)。
我有個學員是行政崗,寫作基礎很差,一開始寫5句話有3句語法錯。后來她背了模板,把真題里的“投訴信”“建議信”各改了3遍,考試時直接套用,最后寫作拿了12分(滿分15分)。
3個真實案例:他們都不是“學霸”,但都搞定了英語
可能你還是覺得“別人能行,我不行”,那看看這3個普通人的故事,有沒有你的影子?
案例1:35歲寶媽,英語二72分(MBA)
張姐是全職媽媽,孩子4歲,備考時每天只有孩子睡后的1.5小時。她高考英語89分(150分制),四級考了3次才過。
她的方法:
單詞:只背MBA真題高頻詞(整理了1500個),每天背20個,用“聯想記憶法”(比如“strategy”記成“str(石頭)+ate(吃)+gy(故意):石頭故意吃策略”)。
閱讀:每天1篇,先看題干再找定位句,不認識的詞標出來,第二天背單詞時一起記。
寫作:背了2個模板(圖表分析+議論文),每周寫1篇,讓上大學的侄女幫忙改語法。
最后英語二考了72分,遠超目標院校55分的單科線。
案例2:40歲技術主管,英語一58分(計算機非全日制)
王哥是程序員,本科是普通二本,英語基礎幾乎為零(他說自己“26個字母都認不全”),但想考985院校的計算機非全日制,考英語一。
他的方法:
死磕高頻詞:把英語一近10年真題的閱讀生詞全抄下來,每天背50個,背到第3遍時終于記住了大部分。
閱讀只做“細節題”:放棄難的推理題和主旨題,主攻能在原文找到答案的細節題,保證這部分正確率80%以上。
作文套模板:考前1個月背了3個萬能模板,考場上硬套,雖然句式簡單,但沒語法錯誤。
最后英語一考了58分,剛好過了學校55分的單科線。他說:“我沒想考多高,只要過線就行,結果還真成了。”
案例3:28歲英語專業,英語二80分(教育學)
李同學本科是英語專業,但畢業后做了語文老師,5年沒碰英語,一開始以為“裸考都行”,結果第一次模考只考了55分(很多單詞忘了,寫作也沒思路)。
她的方法:
重新撿回“語感”:每天讀1篇英語二閱讀真題(出聲讀),培養語感。
針對性練“弱項”:發現自己完形填空錯得多,就每天做1篇完形,總結固定搭配(比如“take into account”“in terms of”)。
寫作“升級”模板:在通用模板基礎上,加入一些高級詞匯(比如用“facilitate”代替“help”,用“nevertheless”代替“but”)。
最后英語二考了80分,成了她的“拉分項”。
重點提醒:這些“隱藏要求”別忽略
除了考試本身,還有幾個細節可能影響你“能不能過”,提前知道能少走彎路:
單科線比國家線高:很多好學校(比如985/211)會自己劃“單科線”,比如國家線英語二是41分,某211院校MBA可能要求50分,甚至55分。報考前一定要去學校研究生院官網查“招生簡章”,別只看國家線!
復試可能有口語:部分專業(比如MBA提前面試、翻譯碩士)復試會有英語口語,一般是“自我介紹+日常問答”(比如“為什么考這個專業?”“你的職業規劃是什么?”),不難,但要提前準備稿子,別現場卡殼。
部分專業可考“小語種”:如果你英語實在太差,又不想放棄,可以看看目標專業是否接受日語、法語等小語種(比如很多院校的MBA接受日語203),但小語種資料少,備考難度可能更大,謹慎選擇。
最后說句大實話
在職研究生英語難不難?對基礎差、沒時間的人來說,確實有挑戰;但對愿意花時間、用對方法的人來說,絕對沒到“考不過”的程度。
我帶過的學員里,有40歲從零開始學的,有邊帶娃邊備考的,有每天加班到10點還堅持背單詞的……他們都不是“學霸”,但都用行動證明:英語不是“攔路虎”,而是“墊腳石”。
如果你真的想提升學歷,別讓“英語難”成為你放棄的理由。從今天開始,每天背20個單詞,做1篇閱讀,3個月后回頭看,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注:文中涉及的分數線、題型等信息均基于近年公開數據,2024年最新政策請以教育部及目標院校官方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xueli/2021/1101/725746.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濟南領創教育整理的在職研究生對英語要求高嗎-在職研究生英語難嗎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