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研究生考試分為幾種-類型-上課方式
摘要
在職研究生考試主要分為同等學力申碩、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辦學碩士、高級研修班四大類型,不同類型的考試門檻、含金量、適合人群差異很大;上課方式則以周末班、集中班、網絡班為主,可根據工作節奏靈活選擇。本文會詳細拆解每種類型的“報考條件、考試難度、含金量”,以及上課方式的“時間安排、優缺點”,幫你避開“盲目備考浪費時間”“選不對類型白花錢”的坑。
一、在職研究生考試的4種主流類型,你適合哪類?
很多職場人想讀研,但一搜“在職研究生考試”就頭大——又是“同等學力”又是“非全日制”,到底有啥區別?其實不用慌,這4類考試就像“不同難度的登山路線”,選對了才能“省力登頂”。
1. 同等學力申碩:“先上車后補票”的低門檻選擇
適合人群:工作忙、基礎弱(比如本科畢業多年)、想先學知識再考試的人。
報考條件:
想上課?本科有學位就能報名(部分院校接受大專,但申碩時需本科+學位滿3年);
想拿學位證?必須本科畢業滿3年(有學士學位),或已獲碩士/博士學位。
考試內容:
先參加院校的“課程研修班”(學制1-2年,周末/網絡上課),學完后參加“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全國統一考試”(簡稱“申碩統考”)。
科目少:只考2科——外語(英語、法語等可選)+ 專業綜合(比如工商管理考《管理學綜合》);
難度低:滿分100分,60分合格,單科成績可保留4年(部分院校保留5年),不用一次考完。
含金量:學位證受國家認可,學信網可查,和全日制碩士學位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找工作、評職稱、考博都能用);但沒有畢業證,學歷仍為本科。
真實案例:
張姐是國企行政,35歲想評高級職稱,需要碩士學位。她本科畢業10年,備考時間少,選了同等學力申碩(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先上了1年半網課,然后用2年時間分別通過英語和綜合考試,最后寫論文答辯,3年拿到學位證,評職稱時順利加分。
2.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同等待遇’”的雙證選擇
適合人群:需要“畢業證+學位證”雙證、愿意花時間備考、想提升學歷(注意:學歷會顯示“非全日制”)的人。
報考條件:
本科畢業就能考(無年限要求);
大專畢業滿2年(按畢業時間到入學年9月1日算);
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也能考。
考試內容:
和全日制研究生“統考+復試”流程完全一樣,難度也相同——
統考:每年12月底考,考4科(管理類聯考考2科:英語二+管理類綜合);
復試:次年3-4月,考專業課+面試,部分院校還考政治。
含金量:畢業拿“雙證”(畢業證+學位證),畢業證上注明“非全日制”,但國家明確規定“其學歷學位證書與全日制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效力”,考公、落戶、評職稱都認可。
注意:
別被“和全日制一樣”誤導!統考競爭激烈(比如MBA報錄比常達5:1),且學費較高(普遍5萬起,名校MBA幾十萬),適合有一定經濟基礎和備考時間的人。
3. 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免統考、拿外方學位”的國際化選擇
適合人群:英語基礎好、想讀國際院校、沒時間參加統考的職場人(比如外企高管、想出國交流的人)。
報考條件:
一般要求本科畢業+3年工作經驗,部分院校接受大專+5年經驗(具體看院校要求,比如中國人民大學與加拿大女王大學的金融碩士,要求本科+2年工作經驗)。
考試內容:
不用參加全國統考,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題——
通常考英語(難度類似雅思5.5-6.0)+ 專業課筆試/面試;
部分院校接受GMAT/GRE成績(比如同濟大學與法國國立橋路學校的MBA,可提交GMAT成績免筆試)。
含金量:
畢業拿外方院校的碩士學位證,需到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中留服)做學歷認證,認證后和國內雙證效力一樣(可用于考公、評職稱)。但要注意:必須選“教育部審批”的項目(可在“涉外監管信息網”查名單),否則證書無法認證。
4. 高級研修班:“學知識、拓人脈”的非學歷選擇
適合人群:企業高管、創業者,純為學高端課程(比如EMBA、領導力研修)、拓展行業人脈,不追求學歷學位的人。
報考條件:
無統一要求,由院校自主定,通常要求“本科+5年以上管理經驗”或“大專+10年以上管理經驗”(比如北大光華的高級管理研修班,要求企業副總以上職位)。
考試內容:
不用考試!提交申請材料(簡歷、推薦信、企業證明等),院校審核通過后直接入學。
含金量:
畢業拿“結業證書”(非學歷、非學位),不能用于考公、評職稱,但課程質量高(常請行業大咖、名校教授授課),人脈資源寶貴(同學多為企業高管)。
二、3類核心區別:幫你5分鐘鎖定“自己的菜”
對比維度 | 同等學力申碩 | 非全日制研究生 | 中外合作辦學碩士 |
---|---|---|---|
證書 | 單學位證 | 雙證(畢業證+學位證) | 外方學位證(可認證) |
考試難度 | 低(60分合格) | 高(統考+復試) | 中(院校自主考試) |
學費 | 2-5萬 | 5-50萬 | 10-80萬 |
適合人群 | 基礎弱、要學位 | 要雙證、能備考 | 英語好、國際化需求 |
三、3種主流上課方式:工作再忙也能“見縫插針”學
選對上課方式,比“硬擠時間”更重要!在職研究生的上課方式就像“外賣套餐”,可按自己的“時間口味”選。
1. 周末班:“每周一天,規律學習”
時間安排:周六/周日上課(通常每月2-4次,每次1-2天),比如“周六全天+周日上午”。
優點:學習節奏固定,能和老師、同學面對面交流,適合“坐班族”(周末能空出時間)。
缺點:來回通勤費時間(如果學校離家遠),遇到加班容易缺課。
適合人群:工作地點固定、周末基本不加班的人(比如公務員、教師)。
2. 集中班:“每月幾天,集中突擊”
時間安排:每月集中3-4天上課(比如五一、十一假期,或月底連續幾天),部分院校按學期集中(比如每學期集中2周)。
優點:不用每周跑學校,適合“經常出差但能集中調休”的人。
缺點:短期內學習強度大(一天上6-8小時課),需要提前和公司請假。
適合人群:銷售、項目管理等“平時忙但能攢假期”的崗位。
3. 網絡班:“隨時隨地,靈活聽課”
時間安排:線上看錄播課(部分院校有直播),可倍速、回放,學習時間自己定。
優點:完全不耽誤工作,適合“加班多、異地報考”的人(比如在三四線城市,想報一線城市院校)。
缺點:自律性要求高(容易拖到最后不學),缺乏同學互動。
適合人群:互聯網從業者(加班多)、異地考生、寶媽(需要照顧孩子)。
寫在最后
在職研究生考試沒有“最好的類型”,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想簡單拿學位?選同等學力;要雙證提升學歷?沖非全日制;想國際化?考慮中外合作;純學知識拓人脈?高級研修班就行。上課方式則根據工作節奏選——周末班規律、集中班省時間、網絡班靈活。
最后提醒:2025年部分院校的招生政策可能調整(比如非全日制專業增減),具體報考條件、考試科目等,請以院校當年官方招生簡章為準。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理清思路,早日踏上“邊工作邊讀研”的提升之路。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xueli/2021/1030/725529.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庫課教育整理的在職研究生考試分為幾種-類型-上課方式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