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念為核心的心理療法,以冥想、打坐、靜心等形式呈現,廣泛應用于治療和緩解焦慮、抑郁、強迫、沖動等情緒心理問題,在人格障礙、成癮、人際溝通等方面也有大量應用。
當自己離開家庭的溫室,不在父母家人的寵愛下生活真正踏入群體生活時,發現自己的素質、智力、能力不是“天下第一”時,自我產生的悲觀、失落等情緒逐步轉化成自卑,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發展,就會對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產生日益顯著的消極影響。
抑郁心理是中學生較常見的一種心理失調癥,是中學生感到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生的一種消極情緒。處于抑郁情緒狀態下的中學生,經常生活在焦慮的心境中,他們內心孤獨卻不愿向同學、老師和家長傾訴。
可以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有學校自閉癥、恐怖癥、社交困惑等心理障礙的孩子提供針對性輔導。同時可以促進和推動兒童、青少年的心理成長。
1、父母的指責。生活中一些父母奉行“棍棒教育”和“打擊式教育”,在教育孩子時總以貶低、棍棒相加、謾罵等手段,即使當孩子需要鼓勵的時候也沒有明顯的表示,習慣用貶低式的詞語來教育孩子,殊不知,壓倒駱駝的一根稻草就這樣被父母在生活中施行了出來,壓垮了孩子的心理。
2、父母控制欲太強。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成大材,所以在學習方面和生活方面都很嚴格,甚至是步步緊逼,讓孩子感覺自己沒有自由。恰恰相反,孩子承受壓力是應該的,但也應該把握一個度,不應該讓他長期處在高壓狀態下,從而造成孩子的心理問題。
以正念為核心的心理療法,以冥想、打坐、靜心等形式呈現,廣泛應用于治療和緩解焦慮、抑郁、強迫、沖動等情緒心理問題,在人格障礙、成癮、人際溝通等方面也有大量應用。
以心理學和藝術理論為基礎,以繪畫、黏土、音樂、舞蹈、卡牌、戲劇等為媒介進行創造性表達,幫助個體將自我的多個分離的部分進行全方面整合,從而促進兒童的心理成長。
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論及演變發展的精神分析體系流派,通過探索個人過去和現在的經歷,促進個體行為的改變,重建經驗及感覺的組織方式,使得個體去嘗試發現和擁有個人的力量。
通過游戲的方式,直接了解其行為內在的深層根源,過程中充滿歡樂,沒有壓力,讓孩子處于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主動、自主探索,調整身心狀態。
是一個系統的干預過程,治療師利用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作為治療動力的治療關系,幫助被治療者達到健康的目的。
沙盤為兒童提供一個“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通過象征、隱喻的形式在沙盤里再現出與創傷經歷相關的情景以幫助發現及解決問題。
增加陪伴孩子時間,創造高質量陪伴。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沒有哪個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在孩子身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特別是留守兒童的父母,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外出工作,放棄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時間。監測結果表明,和父母親在一起的時間越多,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水平越高;對留守兒童而言,母親在孩子身邊,更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水平。父母不常陪伴孩子,平常互動和交流少,不了解孩子的成長、煩惱和遇到的挫折、困難,不能及時安撫孩子緊張、焦慮的情緒,或者不能引導孩子正確處理這些問題,容易導致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與人交往時也會遇到困難,學習上也容易出現學習障礙。
課程背景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教育環境的不斷變革,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突出。為了幫助青少年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更好地面對各種問題,北京市教育局特別推出了北京青少年心理輔導課程。
課程特色
1. 個性化課程: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量身定制個性化的輔導課程,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和面對問題的能力。
2. 實踐性教學:輔導內容覆蓋了各種實際問題,通過實踐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3. 專業團隊授課:授課教師均為心理學專業人士,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
課程目標
1. 幫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和問題;
2.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狀態。
學習對象
1. 北京市內各中小學的青少年學生;
2. 面臨各種壓力和困境的青少年。
課程內容
1. 心理健康調查和評估;
2. 壓力管理和情緒調節;
3. 人際交往和溝通技巧;
4. 心理障礙和問題解決。
學習時長
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而定,一般為12-16周。
收費范圍
具體收費以到校咨詢為準,可聯系在線客服了解詳情。
學習收獲
1. 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有更深入的認識;
2. 能夠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3. 建立積極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狀態。
結語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實際情況以到校咨詢為準。可聯系在線客服,預約免費體驗課。希望通過此課程,能夠幫助更多的青少年朋友健康成長。
¥詢價3783人關注
¥詢價2597人關注
¥詢價2062人關注
¥詢價5872人關注
¥詢價770人關注
¥詢價1309人關注
¥詢價2132人關注
¥詢價714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