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當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學術精髓,它是教我們怎樣行事為人的學說.從國家和民族層面來看,親近經典、承續傳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需要做的事情。
多播放古典音樂,尤其能開發右腦的音樂,如:《潛腦音樂》、古琴曲等。音樂能讓寶寶心情放松,同時更能對國學中的意境有所共鳴。寶寶在輕松的環境下就能體驗到自由,學國學的熱情也就更旺盛了。
多跟孩子一起讀經典,言傳不如身教,父母認可國學經典的教育價值,那就從自身做起,父母親的興趣也將會傳遞給孩子,這“內在的環境布置”比外在的環境重要得多!父母的陪同和支持是對孩子重要的鼓勵。
多參觀名畫,可選擇色彩比較亮麗的、莊嚴的、厚重的名畫,多熏陶不同風格的名家風范,這將直接提升孩子的審美標準。名畫不一定要是很貴重的,有時一張韻味十足的畫也是可以的,關鍵是畫的內涵和畫功。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家長在送孩子到國學班學習時,自己也應該了解一些國學知識。這樣一來,不僅自己收獲到了新的知識和思想,也可以跟孩子交流互動,促進孩子在學習上的的提高和進步。
記憶力是人生學習和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智力因素,記憶力好的人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高人一籌,即使是在交際場合,想要談吐文雅、引經據典也需要有較強的記憶能力。心理學認為,人的記憶能力在兩周歲前就已經開發了65%,到6歲時開發至80%,入學后的開發已經很有限了。因此,有效利用學前時間,通過誦讀國學經典來開發孩子的記憶力是很必要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人生很重要的能力之一,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做到聲音動聽,發音標準,是每個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追求。孩子們在誦讀國學經典的過程中積累大量的優美語句,隨著年齡增長和對經典的進一步理解,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秉承“學習經典、啟迪智慧、完善品格、成就人生”的宗旨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 |
啟蒙篇 | 《弟子規》附《常禮舉要》、《三字經》附《朱子家訓格言》、《千字文》附《百家姓》、《千家詩》 |
詩詞篇 | 《詩經啟蒙》、《唐詩宋詞節選》、《文言文精讀》、《幼學瓊林》 、《增廣賢文》、《禮運大同篇》、《笠翁對韻》 |
四書篇 | 《孝經》、《大學》、《中庸》、《孟子》、《論語》 |
善惡篇 | 《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 |
道學篇 | 《老子》、《莊子》、《古文觀止》、《孫子兵法》 |
百家篇 | 《易經》、《書經》、《黃帝內經》、《春秋》 |
根據每個學員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因材施教。
全程精品小班教學,老師全程一對一輔導,品質保障。
根據學生的時間自由安排合理的上課時間,隨到隨學。
多樣化課程讓孩子們學的更豐富,興趣第一快樂為本。
國學經典傳統文化承載著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理念和規范,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
課程背景
隨著國學在現代社會的復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學習國學的重要性。深圳國學培訓應運而生,致力于向廣大學子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課程特色
1. 大師授課: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國學講師團隊,傳授最真正的國學精髓。
2. 課程設計:根據學生的不同階段和需求開設不同的課程,包括經典著作學習、經史子集閱讀、經典誦讀等。
3. 教育方式:采用互動輔導和逐步練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在快樂學習中得到成長。
課程目標
1. 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國學修養。
2. 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養學生的品格和人文素養。
4. 開拓學生的視野和思維方式。
學習對象
1. 中小學生:希望通過學習國學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變得更有內涵和深度。
2. 成人學習者:希望能夠修身養性,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
3. 喜好國學的學習者:希望深入了解國學的源流和精髓,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美妙與博大。
課程內容
1. 《論語》、《大學》、《中庸》等經典著作學習
2. 《三字經》、《千字文》等經典誦讀
3. 《莊子》、《道德經》等經典閱讀
4. 書法、繪畫等相關課程
學習時長
根據不同課程設計,學習時長有所不同,最短可達10課時,最長可達50課時,具體時間可到校咨詢。
收費范圍
收費標準因課程不同而異,最低學費為500元,最高不超過5000元,具體金額可聯系在線客服了解。
學習收獲
學習國學,將不斷提高個人的文化素質和人文修養,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增加內涵和深度,為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語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實際情況以到校咨詢為準。可聯系在線客服,預約免費體驗課,提前了解課程內容和收費標準。深圳國學培訓將竭誠為廣大學子提供最優質的教育服務,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國學精神。
¥詢價1448人關注
¥詢價1016人關注
¥詢價2440人關注
¥詢價2795人關注
¥詢價2860人關注
¥詢價1449人關注
¥詢價1254人關注
¥詢價1316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