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MBA需要做些什么
摘要: 考MBA不是一場簡單的考試,而是一場需要提前規劃、系統準備的人生投資。從明確報考動機到制定備考計劃,從選擇院校到應對復試,每個環節都需要科學決策和高效執行。本文將結合真實備考場景,幫你梳理清楚考MBA的全流程關鍵點,避開常見誤區,讓你的備考之路少走彎路。
一、先想清楚:你真的需要讀MBA嗎?
別為了逃避工作去考研,這是最忌諱的
身邊見過太多案例:工作不順心就想考MBA“鍍金”,結果讀了兩年發現還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MBA的本質是“職業加速器”,不是“避風港”。如果你屬于這三類人,讀MBA可能更有價值:
職場遇到瓶頸:比如在技術崗干了5年,想轉管理崗但缺乏系統知識;
行業資源不足:創業或做銷售,需要拓展人脈和商業認知;
職業賽道轉換:比如從傳統行業跳互聯網、金融,需要學歷背書和思維轉型。
舉個反例:朋友小張在國企做行政,覺得工作無聊想考MBA,結果畢業后還是回了原單位,學費和時間成本打了水漂。所以,先問自己:讀MBA能解決我當前的核心問題嗎?
二、報考前必須搞懂的3個硬性條件
1. 學歷+工作年限雙達標
本科畢業滿3年,??飘厴I滿5年,碩博畢業滿2年(從畢業證日期到入學日期算)。比如2025年入學,本科需2022年及以前畢業,???020年及以前畢業。
重點提示:部分院校對??粕蓄~外要求(如發表論文、加試科目),報考前一定要查目標院校招生簡章。
2. 提前準備這3類材料
學歷認證報告(學信網可下載);
工作證明(需注明職位、工作年限,蓋公司公章);
收入證明(部分院校提面時需要,尤其是申請獎學金時)。
3. 避開“報考時間陷阱”
MBA分“提前批”和“正常批”,90%的名校名額都在提前批!比如清北復交,提前批面試通過后,筆試只需過國家線;正常批則要和全國考生競爭,分數線可能高50分以上。
建議:2025年考生,2024年3-10月就要參加目標院校的提前批面試,別等到10月網報后才準備!
三、筆試考什么?3個月上岸的復習攻略
管理類聯考就考2門,別被“聯考”嚇到
英語二(100分):難度介于四六級之間,重點是閱讀和寫作。
管理類綜合能力(200分):數學(高中難度)、邏輯、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論說文)。
分階段復習計劃(以3個月為例)
基礎階段(1個月):
數學:把《數學高分指南》過一遍,重點掌握應用題、幾何(占60%分值);
邏輯:用《邏輯精點》入門,每天做20道題培養手感,別糾結太難的推理題;
英語:背考研核心5500詞,每天2篇閱讀(真題從2010年開始做)。
強化階段(1.5個月):
刷真題!近10年真題至少做2遍,數學錯題整理成錯題本,邏輯總結常見題型(比如削弱題、支持題);
寫作開始練筆:論證有效性分析找邏輯漏洞(如因果倒置、以偏概全),論說文積累素材(企業案例、名人名言)。
沖刺階段(0.5個月):
全真??迹好恐?次,嚴格控制時間(管綜3小時,英語3小時),培養時間分配能力(管綜數學50分鐘,邏輯50分鐘,寫作60分鐘,留20分鐘檢查);
英語作文背模板:小作文準備道歉信、建議信等6類,大作文準備圖表描述、觀點分析模板。
避坑提醒:別買太多資料!數學1本教材+真題,邏輯1本教材+真題,英語真題+單詞書足夠,貪多嚼不爛。
四、擇校:別只盯著清北復交,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3步鎖定目標院校
1. 明確需求:
想提升學歷:優先985/211院校(如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想積累人脈:選本地知名院校(如深圳的中山大學、上海的同濟大學);
預算有限:考慮雙非院校或在職MBA(學費10-20萬,名校普遍30萬以上)。
2. 查院校數據:
報錄比:比如某校計劃招生200人,提前批通過180人,正常批競爭就很小;
復試淘汰率:正常批復試淘汰率可能高達50%,提前批一般不淘汰或少量淘汰。
3. 參加招生宣講會:
很多院校會在北上廣深等城市開宣講會,現場能問招生老師具體問題(如“??粕浫”壤薄笆欠窠邮芸鐚I”),還能認識校友,了解真實就讀體驗。
案例參考:小王在杭州做電商,糾結浙大還是浙江工商大學。浙大名氣大但學費42萬,浙江工商學費15萬且本地企業認可度高,最后選了后者,畢業順利跳槽到阿里做運營。
五、提前面試:比筆試更重要的“隱形門檻”
提面流程:材料申請個人面試小組面試(部分院校)
材料申請:簡歷要突出“亮點”,比如“帶領團隊完成1000萬項目”比“負責項目管理”更具體;職業規劃要清晰,避免“想成為管理者”這種空話,改成“3年內成為互聯網公司市場部經理”。
個人面試:常見問題有“為什么讀MBA”“職業規劃”“行業看法”?;卮饡r用“STAR法則”: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比如被問“最大成就”,可以說“2023年負責公司新產品推廣(S),需要在3個月內實現10萬銷售額(T),我通過抖音直播和社群運營(A),最終完成15萬銷售額,超額50%(R)”。
小組面試:6-8人一組討論商業案例(如“新能源汽車是否會取代燃油車”),記住“不是爭第一,而是做貢獻”,多總結觀點、推動討論,少打斷別人。
提面加分項:有國際交流經歷、創業背景,或在名企工作(如500強、行業龍頭)會更受青睞。如果背景普通,就突出“成長速度”,比如“3年從專員升到主管”。
六、備考心態:別把自己逼太緊,學會“戰略性放棄”
備考MBA的大多是在職人士,白天上班晚上復習,很容易焦慮。分享3個實用心態調整方法:
1. 每天只學4小時,效率比時長重要:早上通勤背30分鐘單詞,晚上8-11點復習(數學1.5小時+邏輯1小時+寫作/英語0.5小時),周末全天???。
2. 接受“不完美”:數學難題直接放棄(比如排列組合的復雜題,每年只考2-3道),把時間花在能拿分的基礎題上。
3. 找個研友互相監督:加MBA備考群,每周和研友復盤進度,避免孤軍奮戰。
真實經歷:去年帶的一個學生,35歲寶媽,邊帶娃邊備考,每天趁孩子睡后學3小時,最后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她說:“別總想著‘沒時間’,時間是擠出來的,關鍵是你有多想要。”
考MBA就像一場馬拉松,起跑前要看清方向,途中要合理分配體力,最后才能順利沖線。記住,它不是終點,而是你職業發展的新起點。只要明確目標、科學備考,你也能在明年收到心儀院校的錄取通知書。
(注:文中涉及的院校招生政策、考試大綱等內容,以教育部及各院校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mba_zx/442753.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