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成客戶簽單
摘要
促成客戶簽單,從來不是靠“口才好”硬說服,也不是靠“低價促銷”硬吸引。真正高效的簽單,是讓客戶從“猶豫觀望”到“主動選擇”的過程——核心在于精準匹配需求、深度建立信任、巧妙推動時機。本文結合100+真實簽單案例,拆解3個關鍵步驟和7個落地技巧,幫你避開“客戶說再考慮”“報價后沒下文”的坑,讓簽單從“碰運氣”變成“可復制”。
一、先搞懂:客戶為什么“不簽單”?
做銷售久了,你肯定遇到過這些場景:
聊了一個小時,客戶全程點頭,最后說“我回去想想”;
方案改了8遍,報價也壓到最低,客戶突然說“我再對比兩家”;
明明客戶需求和產品匹配度很高,就是遲遲不拍板……
其實客戶“不簽單”,本質就3個原因:需求沒被戳中、信任沒到位、時機沒成熟。
比如有個銷售朋友小王,賣企業ERP系統,第一次見客戶就滔滔不絕講功能:“我們系統能自動生成報表,還能對接財務軟件……”客戶聽完沒反應。后來才知道,客戶公司最近剛因為“數據出錯被罰了款”,真正的需求是“數據準確性”,而不是“功能多”。
記住:客戶買的不是產品,是“問題的解決方案”。 沒找到客戶的“隱性痛點”,說得再多都是白搭。
二、第一步:需求診斷——挖出客戶“非買不可”的理由
很多銷售習慣“上來就推產品”,但高手都懂:先當“醫生”,再開“藥方”。怎么診斷需求?分享2個實戰技巧:
1. 用“3層提問法”穿透表面需求
客戶說的“想要什么”,往往是表面需求。比如客戶說“我想要便宜的打印機”,可能不是真的缺錢,而是覺得“沒必要花高價”。這時候你要追問3層:
第一層:現狀提問(了解背景):“您現在用的是什么打印機?平時主要打什么文件?”
第二層:痛點提問(放大問題):“現在的打印機經常出故障嗎?耽誤過重要文件打印嗎?”
第三層:影響提問(關聯后果):“如果因為打印機故障,耽誤了給客戶的合同打印,會不會影響合作?”
我之前幫一個賣辦公家具的學員用這個方法,客戶本來只想“買張便宜的辦公桌”,結果聊完發現,客戶團隊經常加班,舊桌子高度不合適,員工總喊腰疼,甚至有人因為久坐請假。最后客戶不僅買了可升降辦公桌,還加購了人體工學椅——因為他意識到,“解決員工健康問題”比“省錢”更重要。
2. 用“場景化描述”讓客戶“身臨其境”
光挖痛點還不夠,要讓客戶“看到”用了產品后的改變。比如賣線上課程,不要說“我們課程內容很全”,而是說:“您現在每天下班花2小時研究行業報告,對吧?我們課程里有現成的‘每周行業數據解讀’,幫您節省1.5小時,多出來的時間陪孩子不好嗎?”
關鍵:把“產品功能”翻譯成“客戶的具體收益”,用細節讓客戶產生“我需要這個”的沖動。
三、第二步:信任構建——讓客戶覺得“你靠譜,產品也靠譜”
客戶就算需求被戳中了,也可能因為“怕踩坑”不敢簽單。這時候,你需要用“證據鏈”替代“空口承諾”。
1. 用“第三方背書”降低決策風險
沒人信銷售說的“我們產品最好”,但客戶信“和他一樣的人怎么說”。比如:
給客戶看同行業案例:“您看,隔壁XX公司和您規模差不多,用了我們系統后,庫存周轉天數從30天降到15天,您要不要聽聽他們負責人怎么說?”(附聊天記錄或視頻)
提權威機構認證:“我們的產品通過了國家XX檢測,安全性這塊您完全不用擔心,報告我發您看看。”
我見過最絕的一個銷售,賣裝修材料時,直接帶客戶去“正在施工的工地”,讓客戶摸材質、看工藝,還讓工長現場講解。客戶當場就簽了——因為“眼見為實”比任何話術都管用。
2. 用“風險共擔”消除客戶顧慮
客戶怕“買了后悔”,你就給他“后悔的底氣”。比如:
“您先付30%定金,系統上線后用1個月,覺得不滿意,定金全額退,我們不扣一分錢。”
“如果3個月內,我們承諾的效率提升沒達到20%,差額部分我們補。”
別擔心客戶真的會退款,數據顯示,敢做“風險共擔”的銷售,簽單率反而提升40%——因為客戶會覺得“你敢兜底,說明產品真的行”。
四、第三步:時機推動——讓客戶“現在簽,比以后簽更劃算”
需求和信任都到位了,客戶可能還會拖:“等下個月預算下來再說”“我和團隊再商量下”。這時候,你要給客戶一個“現在簽單的獨特理由”,但注意:不是逼單,是“幫客戶做對的選擇”。
1. 用“資源稀缺”制造緊迫感
人對“可能失去的東西”更敏感。比如:
“這個月我們有‘老客戶推薦優惠’,您今天簽單,能額外送3個月的免費維護,下個月就恢復原價了。”(強調“限時”)
“我們技術團隊這個季度的排期快滿了,現在簽單能插隊安排下周上線,再晚可能要等下個月。”(強調“限名額”)
注意:稀缺性必須真實,別瞎編“最后3個名額”,客戶一查就露餡。
2. 用“下一步行動”降低決策門檻
客戶說“再考慮”,往往是因為“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么”。你可以幫他拆解步驟:
“王總,其實您不用糾結,我們可以先簽個意向協議,我安排技術同事明天上門做個免費的需求評估,出個詳細方案。您看完方案,覺得合適再付定金,不合適我們就當交個朋友——這樣您也沒損失,對吧?”
把“簽單”這個大決策,拆成“簽意向協議評估需求看方案”的小步驟,客戶更容易接受。我之前有個學員,用這個方法把“考慮率”從60%降到了20%——因為客戶覺得“先試試也無妨”。
五、避坑指南:這3種行為,正在把客戶“推走”
最后提醒一句:有些銷售明明前面做得很好,卻在臨門一腳時搞砸了,比如:
過度承諾:“我們產品絕對不會出問題!”(結果客戶用了一周就故障,信任直接崩塌);
追問太頻繁:客戶說“考慮3天”,第二天就發5條微信催“想好沒”(客戶會覺得被騷擾);
貶低競品:“XX家產品質量差得很,他們客戶都后悔了”(顯得格局小,客戶反而會警惕)。
真正的簽單高手,都懂“克制”——不硬賣、不催促,讓客戶覺得“簽單是自己的決定”。
促成客戶簽單,就像談戀愛:你得先了解對方想要什么(需求診斷),再用行動證明你靠譜(信任構建),最后在合適的時機捅破窗戶紙(時機推動)。沒有什么“一招制勝”的秘訣,無非是把每個環節做細、做透,讓客戶從“需要你的產品”,變成“信任你這個人”。
畢竟,客戶買的從來不止是產品,更是“和你合作的放心”。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kczx/181305.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