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造價師考試考什么-二級造價師題型有哪些
摘要
二級造價師考試主要考2個科目:《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知識》(基礎科目)和《建設工程計量與計價實務》(專業科目),后者分土建、安裝、水利、交通等專業(各省略有差異)。題型上,基礎科目全是客觀題(單選+多選),專業科目是“客觀題+主觀題”(單選+多選+案例分析)。想一次過線,不光要知道考什么,還得搞懂各科目重點、題型得分技巧,避開“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的坑——這篇文章幫你把這些都捋清楚。
一、二級造價師考試到底考什么?先搞懂這2大科目
很多人剛開始備考時,對著一堆教材和資料犯懵:“這么多內容,到底哪些是重點?”其實不用慌,二級造價師考試就考兩科,每科的定位和側重點完全不同,搞清楚這個,備考方向就對了一半。
1. 《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知識》:拿分“保底項”,偏理論但不難
這科是所有考生的“公共課”,不管你選土建還是安裝專業,都得考。內容偏理論,主要講造價工作中最基礎的“規矩”和“工具”,比如法律法規、造價構成、工程計價方法、合同管理這些。
為什么說它是“保底項”? 因為這科全是客觀題,只要把知識點記牢、理解透,拿分相對容易。但別掉以輕心——2023年就有考生反饋:“以為基礎科簡單,考前隨便翻了翻書,結果多選題錯了一大半,差2分沒過!”
核心考點集中在這3塊(根據近3年考情總結):
工程計價原理:比如清單計價和定額計價的區別,分部分項工程費怎么算(這個幾乎每年都考,公式要背熟);
法律法規與合同:《民法典》里關于工程合同的規定、招投標流程、竣工結算的時限要求(實務科案例分析也會用到,得學透);
造價構成:建安工程費的組成(人材機管利規稅),哪些屬于措施項目費,哪些是其他項目費(考單選多選的高頻區)。
2. 《建設工程計量與計價實務》:拉分“關鍵項”,偏實操且靈活
這科是“專業課”,分土建工程、安裝工程、水利工程、交通運輸工程4個專業(具體開考專業各省不一樣,比如有些省只開土建和安裝,想考其他專業得看當地人事考試網通知)。
為什么說它是“拉分項”? 因為這科不光有客觀題,還有占分60%左右的案例分析題——很多考生基礎科能過,但實務科栽跟頭,就是因為案例分析“踩不到得分點”。
各專業核心內容不同,但都離不開這2個核心能力:
工程計量:說白了就是“算量”。比如土建專業要算混凝土工程量、建筑面積;安裝專業要算管道長度、設備數量(得看懂圖紙,熟悉計算規則,比如“外墻保溫層算不算建筑面積?”“管道支架要不要單獨算量?”這些細節每年都有人錯);
工程計價:基于算出來的量,結合定額、市場價、政策文件算總價。案例分析題??肌熬C合單價組價”“投標報價調整”“竣工結算爭議處理”,需要你把基礎科的理論和實務操作結合起來(舉個例子:題目給你一份工程量清單,讓你算某分項工程的綜合單價,你得先判斷用哪類定額,再考慮管理費、利潤的取費基數,一步錯就全錯)。
二、題型分值大揭秘!不同題型的“得分密碼”
知道考什么內容后,還得搞懂“怎么考”——題型和分值直接決定你的備考策略:哪些題要“穩拿分”,哪些題“爭取多拿分”,心里得有譜。
1. 基礎科目(《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知識》):全客觀題,“會就得分,不會蒙也有概率”
題型及分值(以大多數省份為例,個別省可能微調,具體看當地考綱):
單項選擇題:60題,每題1分,共60分(4選1,選對就得分,錯選、不選不得分);
多項選擇題:20題,每題2分,共40分(5選2-4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得分,少選每個正確選項得0.5分)。
得分技巧:
單選題:別糾結!遇到不確定的先標記,做完會的再回頭。比如考“增值稅稅率”,記住“一般計稅方法9%,簡易計稅3%”,直接選,不用想太多;
多選題:“寧缺毋濫”!不確定的選項千萬別選。比如題目問“屬于措施項目費的有哪些”,你確定“安全文明施工費”“夜間施工增加費”是對的,“材料費”明顯不對,“二次搬運費”有點印象但不確定——那就只選前兩個,至少得1分,總比選了不確定的選項得0分強。
2. 專業科目(《建設工程計量與計價實務》):客觀題+主觀題,“案例分析是成敗關鍵”
題型及分值(以土建/安裝專業為例):
單項選擇題:20題,每題1分,共20分;
多項選擇題:5題,每題2分,共10分;
案例分析題:4-6題(各省題量不同),共70分(比如3道20分題+1道10分題,或4道15-20分題)。
得分技巧:
客觀題:和基礎科類似,但更側重“實操中的理論”。比如考“土方開挖工程量計算”,選項可能是不同公式算出來的結果,你得記準“挖溝槽工程量=溝槽長度×溝槽截面積”,還要注意“是否放坡、是否加工作面”;
案例分析題:“按步驟得分”!千萬別空著,也別寫一大段沒重點。比如考“竣工結算”,題目問“施工單位可索賠的費用是多少”,你得先列出來“索賠事件1:XX原因,費用X元;事件2:XX原因,費用Y元”,最后加總,公式和計算過程寫清楚——即使結果算錯了,步驟對了也能拿一半分。
三、備考避坑指南:這些“隱性考點”90%的人容易忽略
備考時,光看教材和真題還不夠,有些“隱性信息”直接影響你能不能過線,尤其是這3點:
1. “各省差異”要注意,別盲目用“通用資料”
二級造價師考試由各省自主命題(部分省份用全國統編教材,但出題方向有差異),比如:
實務科專業劃分:有的省只考土建、安裝,有的省還考水利、交通(比如江蘇、浙江就有水利專業);
定額依據:算量計價時,用的是“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還是“地方定額”?比如廣東用《廣東省建筑與裝飾工程綜合定額》,北京用《北京市建設工程預算定額》,這些細節直接影響案例分析的計算結果;
政策文件:比如人工單價、規費費率,各省每年都會調整(比如2024年某省人工單價從120元/工日漲到135元/工日,你按舊數據算,結果肯定錯)。
建議:備考時一定要看當地人事考試網發布的“考綱”和“考試用書目錄”,別光啃全國版教材,忽略了地方特色內容。
2. “實務專業”別瞎選,選對方向事半功倍
很多人糾結“選土建還是安裝”,其實不用跟風,按這2個原則選:
看工作經驗:如果你是做土建施工、裝修的,選土建;做水電安裝、暖通的,選安裝——有現場經驗,看懂圖紙、理解施工工藝會更容易;
看備考難度:土建算量規則多(比如混凝土、鋼筋、砌筑工程各有各的算法),但“看得見摸得著”;安裝算量涉及很多設備、管線型號(比如給排水管道的De和DN的區別),但計算量可能比土建小。根據自己的強項選,別盲目聽別人說“土建簡單”或“安裝好考”。
3. “案例分析”別只看不動筆,“手生”是大忌
實務科案例分析占70分,很多人備考時“只看答案不做題”,覺得“看懂了就會了”,結果上考場發現:“公式想不起來,數據算不對,步驟寫不全”。
正確做法:近5年真題的案例分析題,至少獨立做2遍。第一遍按考試時間做,逼自己在規定時間內寫完;第二遍對照答案改,重點看“得分點在哪里”(比如題目問“列式計算”,你只寫結果沒寫公式,就會扣分)。
最后想說
二級造價師考試不難,但想一次過線,得“方向對、方法對、肯動筆”。記住:基礎科靠“記+刷題”保分,實務科靠“理解+練案例”提分,別抱著“裸考碰運氣”的心態——畢竟報名費、備考時間都是成本,一次過才是最劃算的。
注:文中考試科目、題型分值等內容基于近年考情整理,各省具體要求可能略有差異,最新考試信息請以當地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fangfa/750902.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