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討厭的人怎么相處-怎么跟討厭的人相處
摘要: 遇到討厭的人,我們總想著“躲遠點”或“懟回去”,但現(xiàn)實往往是——躲不開(比如同事、親戚),懟回去又惹一身腥。其實,和討厭的人相處,核心不是“搞好關(guān)系”,而是“減少內(nèi)耗”:不強迫自己喜歡對方,也不讓對方消耗你的情緒。這篇文章會從“為什么會討厭一個人”講到“分場景實操方法”,最后教你怎么把討厭的人變成“情緒修煉工具”,看完就能用。
一、先搞懂:你為什么會“忍不住討厭一個人”?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有些人明明沒做錯什么,但你一看到他就莫名煩躁?比如同事小王,說話總帶“你懂吧”“不是我說你”,明明大家平級,卻總像在教育你;或者親戚張阿姨,每次見面都要問“工資多少”“啥時候結(jié)婚”,語氣里的打探藏都藏不住。
其實“討厭”不是憑空來的,心理學里有個詞叫“投射效應”——我們討厭的,可能是對方身上“我們不喜歡的自己”。比如你討厭愛抱怨的人,可能是因為你自己也害怕變成“負能量載體”;討厭傲慢的人,或許是你曾因別人的傲慢受過傷。
當然,更多時候,討厭是因為“邊界被侵犯”。比如同事總甩鍋給你(責任邊界),室友不經(jīng)允許動你東西(空間邊界),親戚對我們的生活指手畫腳(心理邊界)。這些“越界行為”會讓我們本能地豎起防備,討厭也就成了保護自己的“警報聲”。
重點: 討厭一個人不是你的錯,不用逼自己“大度”。承認“我就是不喜歡他”,反而能減少“是不是我太小氣”的內(nèi)耗。
二、分場景實操:這3類人最常見,教你“不翻臉也能護好自己”
場景1:職場里的“討厭同事”——不得不合作,怎么減少摩擦?
職場最頭疼的是:討厭的人偏要天天見,還得一起干活。比如“搶功勞型”同事(你熬夜做的方案,他開會時說成自己的)、“甩鍋型”同事(出了問題先怪你沒提醒)、“陰陽怪氣型”同事(你穿新衣服,他來一句“喲,發(fā)財了?”)。
2個立刻能用的方法:
任務切割法:用“規(guī)則”代替“人情”
對“甩鍋型”“搶功勞型”同事,別指望“好好溝通”能解決,直接用“任務切割”劃清邊界。
比如接到合作任務時,主動在群里發(fā)消息:“這次方案分工我梳理好了哈:我負責數(shù)據(jù)部分(今天下班前給初稿),你負責案例收集(明天中午前給我),最后我們一起匯總。有問題隨時溝通~”
重點: 把分工、時間、交付物寫清楚,最好留文字記錄(微信/郵件)。對方想甩鍋?聊天記錄就是證據(jù);想搶功勞?分工明確,誰做了什么一目了然。
非暴力溝通:用“事實”代替“評價”
對“陰陽怪氣型”同事,硬碰硬只會吵起來,試試“非暴力溝通四步法”:觀察(說事實)感受(說自己的情緒)需求(說你想要什么)請求(說具體怎么做)。
比如同事陰陽你:“喲,新包啊,工資夠花嗎?”
別懟“關(guān)你屁事”,可以說:“你剛才問我工資夠不夠花(觀察),我聽了有點不舒服(感受),因為我不太喜歡聊收入話題(需求),下次我們可以聊聊別的嗎?比如最近的項目進展(請求)。”
效果: 不說對方“你真沒禮貌”(評價),只說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對方很難挑刺,反而可能覺得“哦,原來她不喜歡這個”。
場景2:家庭里的“討厭親戚”——躲不開的聚會,怎么少聽“廢話”?
過年過節(jié)回家,總有幾個親戚讓你想鉆桌子底下:催婚的、比孩子的、打聽工資的……他們不是壞人,但說話就是讓人不舒服。直接翻臉?爸媽會說“你怎么這么不懂事”;忍著?自己憋得難受。
2個“表面客氣,實際脫身”的技巧:
話題轉(zhuǎn)移術(shù):用“反問”把問題拋回去
親戚:“你都30了怎么還不結(jié)婚?眼光別太高!”
別解釋“我還沒遇到合適的”(越解釋她越有話說),直接反問:“阿姨,您家小明(她兒子)最近怎么樣啊?上次聽說他考大學,現(xiàn)在適應嗎?”
原理: 大多數(shù)愛打聽的人,其實更關(guān)心自己的事。你一提到她的家人,她立刻就忘了你的事,開始滔滔不絕。等她說夠了,聚會也差不多結(jié)束了。
物理隔離法:找“正當理由”暫時離開
如果實在聊不下去,別硬撐,找個“不得不走”的理由。比如:“媽,我去看看廚房湯好了沒”“爸,你上次說的那個工具放哪了?我?guī)湍阏艺摇薄鞍パ剑沂謾C落車上了,去拿一下”。
重點: 理由要具體(“看湯”比“我去趟廁所”更難拒絕),離開后別急著回來,在廚房/陽臺待5分鐘,等話題過去再出現(xiàn)。
場景3:社交里的“討厭熟人”——偶爾遇到,怎么保持距離?
比如朋友的朋友,第一次見面就對你評頭論足:“你這發(fā)型不適合你”“女孩子讀那么多書干嘛”;或者老同學,總在朋友圈陰陽你發(fā)的動態(tài)。這類人不算“必須相處”,但完全不理又顯得沒禮貌。
簡單一招:禮貌疏離法
不用刻意討好,也不用撕破臉,保持“客氣但不親近”的距離。
聊天時:少接話,多用“嗯”“還好”“是嘛”回應,不展開話題。對方說“你發(fā)型不好看”,你就笑一下:“是嗎?我覺得還行。”然后低頭玩手機,他自然就覺得沒趣了。
朋友圈:他陰陽你?直接無視(別刪評,顯得你在乎);他找你幫忙?如果不想幫,就說“最近太忙了,估計幫不上,不好意思啊”(語氣客氣,態(tài)度堅決)。
核心: 對不重要的人,你的時間和情緒更值錢,沒必要為了“面子”委屈自己。
三、終極心態(tài):把討厭的人,當成“情緒修煉冊”
說實話,我以前特別怕遇到討厭的人,覺得他們是來“折磨”我的。但后來發(fā)現(xiàn):真正厲害的人,不是身邊沒有討厭的人,而是能從討厭的人身上“學到東西”。
比如我曾經(jīng)討厭一個“控制欲強”的領(lǐng)導,他總改我的方案,還說“你這想法太幼稚”。一開始我天天吐槽,后來試著想:“他為什么總改我的方案?是不是我沒說清楚邏輯?” 于是下次匯報時,我加了“數(shù)據(jù)支撐”和“風險預案”,他果然沒再改——原來他不是針對我,只是對“不嚴謹”沒安全感。
后來我發(fā)現(xiàn),討厭的人就像一面鏡子:
他讓你煩躁?說明你的情緒邊界太容易被打破,正好練“情緒穩(wěn)定”;
他總否定你?說明你太在意別人的評價,正好練“自我認同”;
他愛占小便宜?說明你需要學會“拒絕”,正好練“邊界感”。
記住: 你沒辦法讓所有人都喜歡你,就像你也沒辦法喜歡所有人。和討厭的人相處,最高級的方式不是“讓他變可愛”,而是“讓自己不受影響”——他討厭他的,你過好你的,這就夠了。
最后想說:生活里遇到討厭的人,就像走路遇到石頭,你不用搬開它,也不用踢它(容易傷腳),只要跨過去,繼續(xù)走自己的路就行。畢竟,你的時間和精力,值得花在更重要的人和事上。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fangfa/749030.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