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裝基本紙樣的繪制步驟
摘要
想自己做裙子卻被“紙樣”難住?其實裙裝基本紙樣是所有裙裝款式的“地基”——學會它,A字裙、傘裙、鉛筆裙都能隨手改。這篇文章會從工具準備、尺寸測量到具體繪制步驟,手把手教你畫出能直接用的基礎紙樣,連新手常踩的“省道畫歪”“腰圍不服帖”等坑都幫你避開。跟著做,第一次畫紙樣也能成功!
一、先搞懂:為什么要學“基本紙樣”?
很多人想做裙子,第一步就卡在“紙樣”上——網(wǎng)上買現(xiàn)成紙樣怕不合身,自己畫又覺得“太專業(yè)”。但其實,裙裝基本紙樣就像數(shù)學里的“公式”,是所有裙裝款式的基礎:在它的基礎上收窄裙擺就是鉛筆裙,放寬下擺就是A字裙,加個褶子就是百褶裙……學會畫基本紙樣,等于掌握了“自己設計裙子”的鑰匙。
我剛開始學做衣服時,也買過現(xiàn)成紙樣,結果不是腰圍大了就是臀圍緊了(畢竟每個人的身材都有差異)。后來咬牙學會畫基礎紙樣,現(xiàn)在衣柜里80%的裙子都是自己改的——合身又獨特,成就感爆棚!
二、準備工具:這些“老伙計”缺一不可
別被“專業(yè)”嚇到,畫紙樣的工具在家就能湊齊。我列了個清單,新手照著準備就行:
繪圖紙:選稍微硬一點的(比如A3繪圖紙),太軟的紙容易畫皺,后續(xù)剪樣也不方便;
尺子:30cm直尺(畫直線)、軟尺(量尺寸)、曲線板(畫領口、袖窿等弧線,沒有的話用圓規(guī)或家里的杯子邊緣代替也行);
筆和橡皮:2B鉛筆(好擦)、黑色水筆(定稿)、橡皮(一定要軟,硬橡皮會擦破紙);
其他:大頭針(固定紙樣用)、剪刀(剪樣用,最好用專門的剪紙剪刀,別用裁布剪刀,會鈍)。
重點提示:別買太貴的工具!新手階段用普通文具店的尺子和繪圖紙完全夠,等熟練了再升級裝備也不遲。
三、關鍵第一步:尺寸測量,差1cm都可能不合身
紙樣準不準,全看尺寸量得對不對。很多人畫完紙樣穿著不合身,問題就出在“測量”上。記住這4個核心尺寸,少一個都不行:
1. 腰圍(W)
繞肚臍一圈測量,貼皮膚但別勒太緊(能塞進一根手指的松緊度剛好)。比如我腰圍70cm,量的時候就保持“能自由呼吸”的狀態(tài),記70cm。
2. 臀圍(H)
量臀部最豐滿的地方(不是胯骨,也不是大腿根!),同樣貼皮膚量。比如我臀圍90cm,直接記90cm。
3. 裙長(L)
從腰圍線(肚臍位置)往下量到你想要的長度。比如想做及膝裙,就從肚臍量到膝蓋,我量出來是75cm。
4. 臀高(即“腰臀距”,W-H)
從腰圍線到臀圍線的垂直距離,一般人是18-22cm(梨形身材可能更長,沙漏型可能稍短)。這個尺寸決定了“省道”的位置,非常重要!我量出來是20cm。
重點提示:量尺寸時最好穿緊身衣,或者空腹狀態(tài)(吃飽了腰圍會變哦),量3次取平均值,誤差能控制在1cm內(nèi)。
四、開始畫紙樣:分“后片”和“前片”,一步步來
裙裝基本紙樣分“后片”和“前片”,后片有省道(讓裙子貼合臀部),前片一般沒有省道(或省道轉移到其他位置)。我們先畫后片,再畫前片,最后拼合。
(一)畫后片紙樣:先搭“框架”,再填細節(jié)
1. 畫基礎矩形
縱向:長度=裙長(75cm),用直尺畫一條豎線AB(A是上端點,B是下端點);
橫向:寬度=臀圍/4 + 2cm松量(松量是為了活動方便,緊身裙可減到1cm,寬松裙可加到3cm)。比如我臀圍90cm,90/4=22.5cm,+2cm松量=24.5cm,從A點向右畫水平線AC,長度24.5cm;從B點向右畫水平線BD,長度24.5cm;連接CD,形成矩形ABCD。
2. 定腰圍線和臀圍線
臀圍線:從A點向下量“臀高”(20cm),畫一條水平線EF(E在AB上,F(xiàn)在CD上),這條線就是臀圍線;
腰圍線:就是最上端的AC線(A到C)。
3. 畫側縫線
后片側縫要稍微傾斜(因為臀部比腰部寬)。從D點(下擺右下角)向上畫斜線,到F點(臀圍線右端)時,向內(nèi)側收1cm(讓側縫更貼合身體),再連接到C點(腰圍線右端)。這條DFC連線就是側縫線。
4. 畫后中縫和省道
后中縫:AB線就是后中縫(裙子的背面中心線),保持垂直即可;
省道:后片需要一個“腰省”來收腰,讓裙子貼合腰部。
先找省道位置:在腰圍線AC上,從A點(后中縫上端)向右量“腰圍/4 0.5cm”(比如我腰圍70cm,70/4=17.5cm,17.5-0.5=17cm),標記點G;
畫省道線:從G點向下畫垂直線,長度=臀高-3cm(20-3=17cm,到臀圍線EF上方3cm處),這條線是省道中線;
定省道寬度:在腰圍線AC上,從G點向左、向右各量1.5cm(省道總寬3cm,胖一點的姐妹可以加到4cm),標記點G1和G2;
連接省道:從G1和G2分別連接到省道中線的下端點,形成一個三角形(省道)。
5. 畫下擺
下擺線就是BD線,保持水平即可(如果想做A字裙,這里可以向外放寬,基本紙樣先保持直擺)。
(二)畫前片紙樣:比后片簡單,注意“前中縫”
前片和后片的框架差不多,但前中縫(裙子正面中心線)需要稍微傾斜(因為人體前面有腹部,完全垂直會不服帖)。
1. 畫基礎矩形
和后片一樣:縱向長度=裙長(75cm),橫向寬度=臀圍/4 + 2cm松量(24.5cm),形成矩形A'B'C'D'(A'是上端點,B'是下端點,C'是右上角,D'是右下角)。
2. 定腰圍線和臀圍線
和后片相同:臀圍線E'F'(從A'向下20cm),腰圍線A'C'。
3. 畫側縫線
前片側縫和后片對稱:從D'點向上畫斜線,到F'點(臀圍線右端)時向內(nèi)側收1cm,連接到C'點,形成D'F'C'側縫線。
4. 畫前中縫
前中縫A'B'需要向右傾斜1cm(從A'點向下畫豎線,到B'點時向右偏1cm,讓前片更貼合腹部)。
5. 畫腰圍線
前片腰圍線A'C'需要調(diào)整:從A'點(前中縫上端)向右量“腰圍/4 + 0.5cm”(70/4=17.5cm,+0.5=18cm),標記點H,然后連接H到C',這條線就是前片腰圍線(前片沒有省道,所以腰圍線直接傾斜連接)。
6. 畫下擺
和后片一樣,下擺線B'D'保持水平。
(三)拼合紙樣:檢查“是否對齊”
前后片畫好后,用大頭針把側縫(后片的DFC和前片的D'F'C')對齊,看看腰圍線、臀圍線、下擺線是否順暢。如果側縫對不齊,可能是松量加錯了,或者臀圍/腰圍計算有誤,這時候別著急,用橡皮修改到對齊為止——我第一次畫的時候,前片腰圍線短了2cm,怎么拼都歪,后來發(fā)現(xiàn)是“腰圍/4”算錯了,改完立刻就對齊了!
五、新手必看:這些“坑”我替你踩過了
畫紙樣時,有些細節(jié)不注意,做出來的裙子就會“不對勁”。分享幾個我踩過的坑,幫你避坑:
1. 省道別太長也別太短
省道太長(超過臀圍線)會顯胯寬,太短(不到臀圍線)會讓腰部鼓包。記住:后片省道長度=臀高-3cm(比如臀高20cm,省道長17cm),剛好到臀部最豐滿的位置上方,最服帖。
2. 松量別亂加
臀圍松量2cm足夠日常穿(坐下不勒),加太多會顯臃腫;腰圍松量可以比臀圍少0.5cm(比如臀圍+2cm,腰圍+1.5cm),更貼身。
3. 曲線板一定要用
腰圍線、側縫靠近臀部的位置,最好用曲線板畫成弧線(不是直角!),不然穿著會有“棱角感”,不舒服。如果沒有曲線板,用家里的玻璃杯邊緣(選弧度自然的)比徒手畫強。
六、最后一步:剪樣、加縫份,就能用了
紙樣畫好后,用剪刀沿著輪廓線剪下來(前后片分開剪),然后在所有邊緣加1cm縫份(縫份就是縫衣服時需要折疊的部分,別忘加!)。這樣,一個能直接用的裙裝基本紙樣就完成了——接下來,你可以在它的基礎上改裙擺(加寬就是A字裙)、加褶子(在側縫或前中縫加褶),甚至改長度(剪短就是短裙)。
其實畫紙樣沒那么難,關鍵是“耐心”和“細節(jié)”。我第一次畫用了3小時,現(xiàn)在20分鐘就能搞定。你也試試?說不定下次穿的裙子,就是用自己畫的紙樣做的呢!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Costume_Design/35891.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