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會計怎樣做賬
剛入行的會計新人,是不是經常對著一沓沓發票、銀行回單和報銷單發呆?心里琢磨著“第一步該干啥?”“這個數記借方還是貸方?”“萬一記錯了會不會被罵?”其實做賬沒那么玄乎,它更像“按流程拼樂高”——掌握固定步驟,注意關鍵細節,新手也能快速上手。這篇文章就從“心態準備實操步驟避坑技巧常見問題”全流程拆解,帶你一步步搞定做賬,看完就能練!
一、新手做賬前,先搞懂這3個“反焦慮”認知
很多新人覺得做賬難,不是因為知識點復雜,而是一開始就把它想得太“高大上”。先糾正3個常見誤區,心態穩了,下手才不慌。
1. 做賬不是“瞎填數”,是“用憑證講故事”
你記的每一筆賬,都得有“證據”——發票、合同、銀行流水這些原始憑證,就是業務發生的“說明書”。比如老板給你一張餐飲發票,不能直接記“費用”,得先問清楚:“這是招待客戶的,還是員工聚餐?”前者是“業務招待費”,后者可能是“福利費”,兩者稅務處理完全不同。記住:做賬的核心是“還原真實業務”,憑證就是你的“證人”,沒憑證的賬寧愿不做,也別瞎猜。
2. 別等月底“突擊做賬”,日常就得“日清日結”
我帶過一個新人,平時單據堆在桌上不管,月底抱著一堆票熬夜趕工,結果不是漏記了銀行手續費,就是把收入和應收賬款搞混。新手最容易犯的錯就是“拖延”——覺得“反正月底一起弄”,但單據放久了,誰還記得這張發票是哪個客戶的?這筆轉賬是付貨款還是押金?建議每天花20分鐘整理單據:收到發票就貼好、寫備注(比如“XX客戶3月貨款”),銀行回單當天下載分類,月底只會輕松不會累。
3. “不怕出錯,怕的是不知道錯在哪”
新人總怕記錯賬被領導批評,其實會計工作里,“試錯”是常態。我剛工作時,把一筆“管理費用”記成了“銷售費用”,領導沒罵我,反而說:“你去看看這兩個科目對利潤表的影響有啥不同,下次就記住了。”做賬出錯不可怕,關鍵是學會“自查”:比如月底對賬時,銀行存款日記賬和網銀流水對不上,先從“未達賬項”(比如企業已收銀行未收的支票)查起,再核對每筆收支的金額和日期,90%的錯誤都能這么揪出來。
二、手把手教你7步做賬:從小白到獨立出表(附實操案例)
光說不練假把式,下面用“XX貿易公司2024年5月業務”當案例,帶你走完一整套做賬流程。這家公司是小規模納稅人(新手先從簡單的學起),5月主要業務如下,跟著步驟做,看完就能上手練!
步驟1:收集整理原始憑證——把“一堆亂票”變“有序證據”
核心:區分“外來憑證”和“自制憑證”,按業務類型分類。
外來憑證:發票(銷售發票、采購發票)、銀行回單(收款、付款、手續費)、車票、水電費單等;
自制憑證:費用報銷單(員工填的差旅費、辦公費)、工資表、出庫單等。
案例操作:
XX公司5月收到的憑證有:
銷售A商品給甲客戶,開了增值稅普通發票(金額10000元,稅額300元,價稅合計10300元,銀行轉賬收款);
向乙供應商采購A商品,收到增值稅普通發票(金額8000元,稅額240元,價稅合計8240元,銀行轉賬付款);
員工小張報銷差旅費(高鐵票500元、住宿費800元,合計1300元,現金支付);
銀行扣了5月手續費20元(回單一張)。
整理方法: 用文件夾按“收入、成本、費用、銀行”分類,每張憑證右上角寫編號(比如“收001”“付001”),方便后續查找。
步驟2:審核原始憑證——“過濾”無效憑證,避免埋雷
核心:3個審核要點——真實性、合規性、完整性。
真實性:發票是不是真的?(可以在“國家稅務總局全國增值稅發票查驗平臺”查);
合規性:發票抬頭是不是公司全稱?稅號對不對?有沒有蓋章?差旅費報銷單有沒有領導簽字?
完整性:附件齊不齊?比如采購發票后面有沒有附入庫單?
案例操作:
審核員工小張的差旅費報銷單時,發現高鐵票上的日期是4月(不是5月業務),這時候不能直接入賬,要讓小張換成5月的票據,或者注明“4月差旅費補報”(跨月報銷需要領導額外審批)。
步驟3:填制記賬憑證——“翻譯”業務,寫對借貸
核心:記住“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再結合業務判斷“誰增加誰減少”。
新手記不住會計科目?教你個土辦法:把科目分成“錢的來源”和“錢的去處”——
錢的來源: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借錢(短期借款)、別人欠我的(應收賬款);
錢的去處:買東西(庫存商品)、花費用(管理費用)、我欠別人的(應付賬款)。
案例操作(按5月業務填憑證):
銷售商品收款:
借:銀行存款 103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 (價稅分離,小規模稅額單獨記)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300
采購商品付款:
借:庫存商品 8240 (小規模不能抵扣進項稅,價稅合計入成本)
貸:銀行存款 8240
報銷差旅費(假設小張是行政部員工,記“管理費用”):
借:管理費用-差旅費 1300
貸:庫存現金 1300
支付銀行手續費:
借:財務費用-手續費 20
貸:銀行存款 20
小提醒: 記賬憑證要寫清楚“摘要”(比如“銷售甲客戶A商品”“支付乙供應商貨款”),方便以后查賬;附件張數要填(比如發票1張+銀行回單1張,就填2張)。
步驟4:登記明細賬和總賬——“分賬”和“總賬”都要記
核心:明細賬是“按科目記流水”,總賬是“按科目匯總總數”。
明細賬:比如“銀行存款明細賬”,要逐筆登記每筆收款、付款,每天結出余額(和網銀對賬用);“管理費用明細賬”要分二級科目(差旅費、辦公費等)登記,方便月底統計費用明細。
總賬:月底把記賬憑證匯總(用“T型賬”或“科目匯總表”),每個科目只記借方合計和貸方合計,比如“銀行存款”5月借方合計10300元,貸方合計8240+20=8260元,余額=期初余額+借方-貸方(假設期初銀行存款余額5000元,5月底余額=5000+10300-8260=7040元)。
步驟5:編制試算平衡表——檢查“借貸是否相等”
核心:所有科目的借方合計=貸方合計,如果不等,肯定有錯!
試算平衡表就像“會計的錯題本”,把總賬里的科目、借方發生額、貸方發生額、期末余額列出來,加總借方和貸方。
案例中5月試算平衡表(簡化版):
科目 | 借方發生額 | 貸方發生額 |
---|---|---|
銀行存款 | 10300 | 8260 |
庫存商品 | 8240 | 0 |
庫存現金 | 0 | 1300 |
主營業務收入 | 0 | 10000 |
管理費用 | 1300 | 0 |
財務費用 | 20 | 0 |
應交稅費 | 0 | 300 |
合計 | 19900 | 19900 |
借貸合計相等,說明記賬基本沒問題(但不代表絕對沒錯,比如“漏記一筆業務”或“借貸方向記反”可能不影響平衡,還需要結合明細賬核對)。
步驟6:結賬——“算清楚”本月利潤,結轉損益
核心:把收入、費用類科目結轉到“本年利潤”,算出當月利潤。
收入類科目(主營業務收入等)貸方余額轉“本年利潤”貸方,費用類科目(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借方余額轉“本年利潤”借方。
案例操作:
借:主營業務收入 10000
貸:本年利潤 10000
借:本年利潤 1320 (管理費用1300+財務費用20)
貸:管理費用 1300
貸:財務費用 20
5月利潤=10000-1320=8680元(注意:這里沒考慮成本結轉,實際銷售商品后,還要把“庫存商品”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案例中假設5月只賣了這批采購的商品,成本就是8240元,結轉后利潤=10000-8240-1320=440元,新手先掌握流程,后續再學成本核算細節)。
步驟7:編制財務報表——把“賬”變成老板能看懂的“表”
核心:新手先學編3張基礎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小規模可先重點學前兩張)。
利潤表:根據“本年利潤”和損益類科目填,比如“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10000元,“營業成本”=8240元,“管理費用”=1300元,“財務費用”=20元,“利潤總額”=440元。
資產負債表:根據總賬余額填,比如“貨幣資金”=銀行存款7040+庫存現金(假設期初現金2000元,報銷1300后余額700元)=7740元,“庫存商品”=0(假設全賣了),“應交稅費”=300元,“未分配利潤”=440元(5月利潤)。
三、老會計私藏:3個避坑指南+2個效率技巧
做完賬不代表結束,新手還要學會“避坑”和“提速”,這都是我踩過坑總結的經驗,記得記筆記!
避坑指南:這3個錯90%的新手都犯過
1. 發票“三流不一致”:比如A公司給你開發票,你卻把錢轉給B公司,這可能被認定為“虛開發票”,稅務局一查一個準!解決:付款前核對發票銷售方和收款方是否一致,不一致讓對方出“委托收款證明”。
2. 銀行流水漏記“小額支出”:比如銀行扣的短信費、賬戶管理費(可能只有幾塊錢),新手容易忽略,導致銀行日記賬和網銀對不上。解決:每月初下載上月完整銀行流水,逐筆和明細賬核對,用熒光筆標出已記賬的,沒標的就是漏記的。
3. 結轉損益“漏科目”:比如忘了結轉“銷售費用”,導致利潤算多了。解決:結賬前先列一張“損益類科目清單”(主營業務收入、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對著清單一個個結轉,確保不遺漏。
效率技巧:2個工具讓你少加班
1. Excel臺賬模板:做一個“收支明細表”,列上日期、憑證號、摘要、收入、支出、余額,每天登記,月底直接匯總數據填報表,比翻憑證快10倍(需要模板的可以留言,我發你)。
2. 財務軟件快捷鍵:用金蝶/用友的話,記住這幾個鍵:F7(查科目)、F11(保存)、Ctrl+F(查找),填制憑證時手指不用離開鍵盤,效率翻倍。
四、新手常見問題Q&A(你想問的都在這)
Q1:沒有發票的支出能做賬嗎?
A:能做賬,但稅務上可能“不能稅前扣除”。比如老板用現金買了辦公用品沒開發票,做賬時可以記“管理費用-辦公費”,但年底匯算清繳時要把這筆費用調增,多交企業所得稅。建議:盡量讓對方開發票,實在開不了的,用付款憑證(比如微信/支付寶轉賬記錄)+收據作為附件,并在憑證摘要注明“無票支出”。
Q2:小規模和一般納稅人做賬,最大的區別是啥?
A:主要在“增值稅處理”。小規模納稅人不能抵扣進項稅,采購發票價稅合計入成本;一般納稅人可以抵扣,采購發票的稅額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銷售稅額記“銷項稅額”,月底按“銷項-進項”交增值稅。
Q3:月底結賬后發現錯了,能直接改憑證嗎?
A:當月的錯賬可以直接作廢重填;跨月的錯賬(比如5月賬結完了,6月發現5月記錯),要用“紅字沖銷法”:先做一張和錯賬一模一樣但金額為負數的憑證(紅字),再做一張正確的憑證,不能直接涂改!
做賬就像學開車,一開始覺得方向盤難握,但練得多了,自然就順手了。記住:別害怕“慢”,新手期每筆賬都搞懂“為什么這么記”,比趕速度更重要。等你獨立做完3個月賬,再回頭看,會發現“原來我也能行”。
(注:本文涉及的會計處理方法基于最新企業會計準則,如遇政策調整,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403878.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