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準備英語四六級
備考英語四六級,真不用熬大夜刷題,也不用抱著單詞書死磕到天亮。我帶過3屆學弟學妹備考,見過太多人每天泡圖書館10小時,最后分數還是卡在400分上下;也見過有人基礎一般,3個月時間從420分提到520分。關鍵不在“努力時長”,而在“備考效率”——明確目標、拆解題型、針對性突破、科學復盤,這4步做好,哪怕你現在單詞量剛過2000,也能穩穩過線,甚至沖高分。
一、先搞清楚:四六級到底考什么?別瞎忙活!
很多人備考第一步就錯了:打開APP背單詞,一背就是3個月,結果上了考場發現“單詞都認識,題就是做不對”。不是你笨,是沒搞懂四六級的“底層邏輯”——它本質是“應試能力考試”,考察的是“在有限時間內,用基礎英語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你認識多少生僻詞”。
先看分值分布(以四級為例,六級類似):
聽力35%(短篇新聞7%+長對話8%+聽力篇章20%)
閱讀35%(詞匯理解5%+長篇閱讀10%+仔細閱讀20%)
寫作15%(短文寫作)
翻譯15%(漢譯英段落翻譯)
劃重點:聽力和閱讀占70%,是“提分大頭”。如果你現在分數在400分左右,優先抓這兩項,比死磕寫作翻譯效率高10倍。
再看難點:四六級的“坑”不在“難”,而在“快”。比如聽力平均每題僅8秒審題時間,閱讀每篇文章要在8分鐘內做完(包括讀題+定位+選答案)。很多人“做不完題”,不是因為不會,是因為“反應慢”——對題型套路不熟悉,導致浪費時間。
二、拒絕假努力:這3個備考誤區,90%的人都在踩
備考時別當“感動自己的努力家”,這幾個坑我當年也踩過,后來帶學生發現大家還是反復掉進去,一定要避開:
誤區1:“單詞背了就忘=白背?”
錯!單詞記不住很正常,關鍵是“怎么背”。我見過有人用APP每天背200個新詞,背完就劃掉,結果一周后看到“abandon”還是只認識它。正確做法:“高頻詞+語境記憶+重復”。
高頻詞:直接背“四六級真題高頻詞表”(網上搜“近5年四六級真題高頻詞”,大概500個詞,涵蓋80%考點),別背大綱5000詞,浪費時間。
語境記憶:背單詞時結合真題例句,比如背“sustain”,別只記“維持”,記真題里的句子“These measures can susta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這些措施能維持經濟發展),既記意思又記用法。
重復:每天花20分鐘復習前3天的詞,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網上有現成的),第1天背完,第2、4、7天復習,比一直背新詞有效10倍。
誤區2:“真題刷得越多越好?”
錯!真題不在“刷量”,在“精刷”。我有個學生考前刷了20套真題,結果分數比上次還低——因為他只對答案,不分析錯題,錯的地方下次還錯。正確做法:1套真題至少刷3遍:
第1遍:限時模考,按考試時間做,感受節奏(比如四級閱讀每篇控制在8分鐘內)。
第2遍:逐題分析,搞懂“為什么對”“為什么錯”。比如閱讀題,要找到原文定位句,標出來“題干關鍵詞和原文哪個詞對應”“干擾選項錯在哪里”(是偷換概念還是擴大范圍)。
第3遍:總結套路,比如聽力常考“轉折詞后是答案”(but/however),閱讀“因果關系處易出題”(because/so),把這些規律記在筆記本上,考前翻一遍。
誤區3:“作文模板背了就能寫?”
大錯特錯!每年都有學生背了“萬能模板”,結果作文分數10分都不到——因為模板太生硬,比如開頭永遠“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閱卷老師一眼就看出來,直接打低分。正確做法:“模板+個性化改寫”。
比如開頭段,別用固定句式,用“現象+觀點”:“Nowadays, 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are obsessed with online shopping. From my perspective, this trend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現象:大學生沉迷網購;觀點:有利有弊)。中間段用“論點+論據+例子”,論據可以從“個人、社會、科技”3個角度找(萬能角度,任何話題都能用),比如“科技讓生活更便利”,例子就寫“手機支付讓我們出門不用帶現金”。
三、各題型突破:從50分到500分,手把手教你操作
(一)聽力:別“盲聽”,學會“預判答案”
聽力是很多人的痛點,尤其短篇新聞和聽力篇章,總覺得“聽完就忘”。其實聽力的關鍵是“預讀選項+抓關鍵信息”,提前知道“要聽什么”,就不會慌。
具體步驟:
1. 預讀選項劃關鍵詞(考前5分鐘發卷后,立刻翻到聽力題,每題選項劃2-3個關鍵詞,比如名詞、動詞、數字)。
舉例:選項是“A. By taking a part-time job”,劃“part-time job”;選項是“B. He failed the math exam”,劃“failed math exam”。
2. 聽時抓“信號詞”:答案往往在這些詞后面——
轉折:but/however/actually(比如“我以為今天下雨,but其實晴天”,答案在“晴天”)
因果:because/so/therefore(比如“他沒去聚會,because他生病了”,答案在“生病”)
強調:most importantly/in
fact(比如“這個方法很多人用,but most importantly,你要堅持”,答案在“堅持”)
3. 聽不懂別糾結:如果某題沒聽清,立刻放棄,看下一題,別讓一道題影響后面10道題(我當年就是糾結一道題,結果漏聽了3道,血的教訓)。
練習方法:每天精聽1篇真題聽力(10分鐘),第一遍盲聽選答案,第二遍逐句聽寫(只寫關鍵詞),第三遍對照原文,把沒聽清的詞標出來,跟讀3遍(練發音和反應速度)。
(二)閱讀:“定位”比“讀懂”更重要
閱讀分3種題型,難度和技巧不同,分開突破:
1. 仔細閱讀(20分,最容易提分)
占分最高,每題2分,必須拿下!關鍵是“題干定位+選項比對”。
步驟:
先讀題干,劃關鍵詞(人名、數字、專有名詞),比如題干“ 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about online education?”,劃“author”“online education”。
回原文找定位句(關鍵詞所在的句子,一般在段首或段尾),不用讀全文,找到定位句就能做題。
比對選項和定位句:選項和定位句“意思一致”才選,注意“偷換概念”(比如原文說“部分人”,選項說“所有人”)、“無中生有”(原文沒提,選項自己加內容)。
舉例:真題原文“Online education can help students save time and money.”(定位句),選項A“Online education is cheap and convenient”(意思一致,選A);選項B“Online education is better than offline education”(原文沒比較,無中生有,不選)。
2. 長篇閱讀(10分,考“匹配”)
10道題對應10個段落,不用精讀,用“關鍵詞匹配法”:
先讀題干,劃3個以上關鍵詞(比如“climate change”“agricultural development”“government policy”)。
快速掃讀原文段落,看到題干關鍵詞或同義替換詞(比如“climate change”換成“global warming”),就標出來,大概率是答案。
注意:一段可能對應多道題,別看到一個關鍵詞就定死,看完所有題干再匹配。
3. 詞匯理解(5分,性價比低,最后做)
15選10,分值低且費時間,考試時放最后做。技巧:先給選項單詞標詞性(n./v./adj./adv.),再看原文空格前后的詞性(比如空格前是形容詞,就選名詞),最后結合意思選(不用糾結,5分拿3分就行)。
(三)寫作:3段式結構+萬能論據,不愁沒話說
四六級寫作一般考“議論文”(觀點類、現象類),記住“開頭+中間+結尾”三段式,每段有固定思路:
開頭段(3句話):
第1句:描述現象(用“Nowadays/Recently...”開頭,比如“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choose to work from home.”)
第2句:轉折/遞進(用“However/As a result...”,比如“However, this trend also brings some problems.”)
第3句:亮明觀點(用“From my perspective/In my opinion...”,比如“In my opinion,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中間段(4-5句話,分2個論點):
每個論點用“論點句+論據+例子”:
論點句:“First of all, working from home can improve work efficiency.”(首先,居家辦公能提高效率)
論據:“Because people can save time on commuting.”(因為能節省通勤時間)
例子:“For example, my friend used to spend 2 hours on the way to work, but now he can use this time to finish more tasks.”(比如我朋友以前通勤2小時,現在能用這時間做更多事)
結尾段(3句話):
第1句:總結觀點(用“In conclusion/To sum up...”,比如“In conclusion, working from home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第2句:提建議(用“We should...”,比如“We should balance work and life when working from home.”)
第3句:升華(用“Only in this way can we...”,比如“Only in this way can we make better use of this new working mode.”)
萬能論據庫(記3個,任何話題都能套):
個人角度: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提升能力
社會角度:促進交流/減少資源浪費/維護社會穩定
科技角度:科技發展帶來便利/提高生產效率/改變生活方式
(四)翻譯:別逐字翻,學會“拆分句子”
翻譯考漢譯英(中國文化、社會熱點類),很多人看到長句就懵,其實把句子拆成“小短句”就行,比如“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始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拆成:
1.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始于春秋戰國時期。
2.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步驟:
1. 拆分句子:找“逗號、句號、分號”,把長句拆成2-3個短句。
2. 確定主干:每個短句找“主謂賓”(比如“端午節始于春秋戰國時期”,主干是“端午節始于時期”)。
3. 補修飾:把形容詞、時間、地點等修飾成分加到主干里(比如“中國的傳統節日”修飾“端午節”,“春秋戰國”修飾“時期”)。
4. 用簡單詞:不會的詞換同義詞,比如“始于”不會寫“originated from”,就寫“started in”;“歷史”不會寫“history”,就寫“years”(“has a history of 2000 years”=“has 2000 years”)。
注意:翻譯不用追求“文采”,通順、無語法錯誤就行,比如“舞龍舞獅”不會寫,就寫“dragon and lion dancing”(閱卷老師能看懂)。
四、3個月備考計劃:零基礎/時間緊也能跟上
基礎期(1-4周:打基礎,每天1.5小時)
單詞:每天背50個高頻詞(用“真題高頻詞表”),早上背新詞,晚上復習前3天的詞(用艾賓浩斯表)。
語法:看“四六級核心語法課”(B站搜“劉曉燕語法”,挑“時態、從句、非謂語”3個部分看,這是閱讀和翻譯的基礎),每天1個語法點,做5道真題例句翻譯。
聽力:每天精聽1篇短對話(真題里的),按“盲聽聽寫關鍵詞跟讀”步驟練,培養“抓信息”的感覺。
強化期(5-8周:刷真題,每天2.5小時)
真題:每周刷2套真題(從近5年開始刷,比如2020-2024年),按“限時模考逐題分析總結套路”步驟精刷(重點刷聽力和閱讀)。
專項突破:
聽力弱:每天加1篇長篇聽力精聽,重點聽“信號詞”后的內容。
閱讀慢:每天限時做2篇仔細閱讀,強迫自己8分鐘內做完(用手機計時)。
寫作/翻譯:每周寫1篇作文+1篇翻譯,寫完對照范文改(重點改語法錯誤和表達,比如“very good”換成“excellent”)。
沖刺期(9-12周:模考+復盤,每天2小時)
模考:每周2次完整模考(用近2年真題,嚴格按考試時間:9:00-11:20考四級,15:00-17:25考六級),適應考試節奏。
復盤錯題:把前8周的錯題整理成“錯題本”,按題型分類(比如“聽力-轉折詞考點”“閱讀-偷換概念錯誤”),每天看10道錯題,搞懂為什么錯。
作文模板:整理自己的“個性化模板”(開頭/中間/結尾段各寫2個版本,避免和別人重復),每天背1遍,默寫1遍。
最后想說:四六級真的不難,它更像一場“方法測試”——只要你別用蠻力,找到套路,按計劃執行,一定能過。我當年帶的一個學生,高考英語89分(剛及格),用這個方法3個月四級考了498分,現在還在跟我學六級。備考時別焦慮,記住:你不是在和“四六級”較勁,是在通過備考,悄悄把英語能力提上去——等你過了級會發現,原來自己現在能聽懂英文歌了,能看懂美劇生肉了,這種“悄悄變厲害”的感覺,比分數本身更爽。
(注:以上備考方法基于當前四六級考試大綱,若官方后續有題型或政策調整,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cet4-6/502085.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