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英語四級的方法
摘要
英語四級難嗎?難的從來不是考試本身,而是你用錯了力氣——背單詞背到凌晨,聽力聽了30套還是錯一半,閱讀做到最后一篇永遠沒時間……這些“無效努力”正在消耗你的備考信心。作為過來人,我踩過“盲目刷題”“死記硬背”的坑,也試過“精準突破”“技巧+基礎”的組合拳,最終用3個月從420分提到520分。這篇文章不灌雞湯,只給干貨:從“搞懂四級到底考什么”到“各題型搶分技巧”,再到“最后30天沖刺計劃”,幫你避開90%的備考彎路,穩(wěn)穩(wěn)拿下四級證書。
一、先搞清楚:四級到底考什么?(別盲目刷題)
很多人備考第一步就錯了——拿起真題就刷,刷完對答案,錯了就標紅,下次繼續(xù)錯。其實,不了解考試規(guī)則的努力,都是白費力氣。
四級總分710分,聽力(35%)、閱讀(35%)、寫作(15%)、翻譯(15%),前兩項占了70%,這才是你需要“重兵把守”的地方。寫作翻譯加起來30%,但提分快、套路多,性價比極高。
舉個例子:我室友備考時每天花2小時背單詞書(從A背到Z),結果考試時閱讀里的高頻詞還是不認識——因為四級常考的核心詞只有2000多個,而單詞書里80%的詞是低頻詞,背了等于白背。記?。核募壙嫉牟皇恰澳阏J識多少詞”,而是“你能不能在真題里認出高頻詞”。
二、基礎薄弱?從這3個核心板塊補起(親測有效)
如果你高考英語低于100分,或者大學幾乎沒碰過英語,別慌,這部分專門救你?;A差不是原罪,用錯方法才是。
1. 單詞:別背“單詞書”,去“真題里撿詞”
我以前用APP背單詞,每天打卡200個,結果一周后看到“abandon”還是只會“放棄”。后來才發(fā)現(xiàn):四級90%的考點詞,都藏在近10年真題里。
正確做法:
拿10套真題,把閱讀、聽力原文里所有不認識的詞標出來(不用管超綱詞,比如專業(yè)名詞);
把這些詞按“高頻出現(xiàn)次數(shù)”排序(比如“sustain”“dilemma”這種反復考的詞,優(yōu)先記);
記單詞時別只背意思,把它在真題里的“搭配”一起記。比如“cope with”(應對),真題里常考“cope with stress”“cope with challenges”,記搭配比單記“cope=應對”好10倍。
我當時整理了1500個高頻詞,每天早晚各記30個,2個月就滾瓜爛熟了——比背單詞書效率高3倍。
2. 語法:不用學“語法書”,搞定3類“長難句”就行
很多人覺得“語法難”,其實四級閱讀里的長難句,翻來覆去就3種結構:定語從句、狀語從句、非謂語動詞。你不用搞懂“什么是定語”,只要會“拆分句子”就行。
舉個真題例句:“The study found that people who spend more time on social media a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feeling lonely, which may be because social media often shows an idealized version of others' lives.”
拆分步驟:
找主干:The study found that...(研究發(fā)現(xiàn)……)
拆從句:that后面是賓語從句,里面又套了“who引導的定語從句(修飾people)”和“which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修飾前面整個句子)”。
翻譯:先翻主干“研究發(fā)現(xiàn)”,再翻定語從句“花更多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的人”,最后翻結果“更有可能報告感到孤獨,這可能是因為社交媒體經(jīng)常展示他人生活的理想化版本”。
每天練5句真題長難句,2周后你會發(fā)現(xiàn):閱讀時再也不會“每個詞都認識,連起來看不懂”了。
3. 聽力:別“泛聽磨耳朵”,要“精聽摳細節(jié)”
“每天聽BBC/VOA就能提高聽力”——這是我聽過最大的謊言。四級聽力考的是“抓關鍵信息”,不是“聽懂每一個詞”。
精聽方法(以短對話為例):
第一遍:盲聽,記選項里的關鍵詞(比如數(shù)字、地點、動作),選答案;
第二遍:逐句聽寫(不用寫全,寫關鍵詞就行),比如聽到“but I have to finish my paper first”,立刻記“but+paper”;
第三遍:對照原文,標出錯漏處(比如沒聽到的“轉折詞but”“否定詞hardly”),這些都是考點。
我以前聽力總是錯8-10題,用這個方法練了20篇真題后,穩(wěn)定在錯3-4題——記?。郝犃Φ摹翱印庇肋h在“轉折、否定、反問”里,聽懂這些比聽懂全文更重要。
三、各題型“搶分技巧”: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避坑”
基礎打牢后,就得靠技巧“搶分”了。四級每個題型都有“套路”,學會了能少丟20分。
1. 閱讀:3類題型“解題公式”(親測正確率90%)
閱讀分“仔細閱讀(2篇)、長篇閱讀(1篇匹配)、選詞填空(1篇)”,優(yōu)先級:仔細閱讀>長篇閱讀>選詞填空(因為仔細閱讀每題14.2分,選詞填空每題3.55分,性價比差4倍)。
仔細閱讀:“題干定位+選項比對”法
第一步:先讀題干,圈出“定位詞”(專有名詞、數(shù)字、動詞短語,比如“2023年”“climate change”);
第二步:回原文找定位詞所在段落,答案一定在定位句前后2句內(nèi);
第三步:比對選項和原文,正確答案往往是原文的“同義替換”(比如原文說“reduce stress”,選項說“alleviate pressure”),而“原詞復現(xiàn)”的選項大概率是干擾項。
例題(2023年6月真題):
題干: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about the use of digital devices?
原文定位句:“The overuse of digital devices may lead to decreased attention span and poor sleep quality.”
選項A:It may affect people's sleep.(同義替換“poor sleep quality”“affect sleep”)
選項B:It reduces people's attention.(原詞復現(xiàn)“decreased attention span”,但原文是“may lead to”,選項少了“may”,絕對化,所以A對B錯)
長篇閱讀:“特殊詞匹配”法
長篇閱讀考“段落匹配”,不用通讀全文,直接找題干里的“特殊詞”(數(shù)字、大寫字母、人名、地名),這些詞在原文里幾乎不會換,一眼就能找到。
比如題干有“2025年”,原文某段出現(xiàn)“in 2025”,直接匹配;題干有“Professor Smith”,原文找“Smith”,大概率就是答案段。
選詞填空:“先詞性后語境”法
這部分分值低,放最后做。先把15個選項按“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分類,再讀文章,根據(jù)空格前后的詞判斷詞性(比如空格前是“a”,填名詞單數(shù);空格后是名詞,填形容詞),最后從同詞性選項里選最符合語境的。
2. 寫作:“三段式模板”+“替換詞”,輕松拿100+
四級寫作大多考“議論文”(比如“在線教育的利弊”“大學生是否該兼職”),用“三段式”萬能結構:
開頭段:現(xiàn)象+觀點(2句)
現(xiàn)象: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比如“the Internet”“technology”),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比如“choose online courses”“do part-time jobs”).
觀點: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e advantages of... outweigh its disadvantages / ... is beneficial to us.
中間段:原因/影響(3句,用“First/What's more/Finally”連接)
原因1:First and foremost, ... can help us...(比如“improve our skills”“save time”).
原因2:What's more, it provides us with a chance to...(比如“communicate with others”“broaden our horizons”).
原因3:Finally, ... contributes to...(比如“our personal growth”“social development”).
結尾段:總結+建議(2句)
總結:In conclusion, ...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比如“our daily life”“college study”).
建議:Therefore, we should...(比如“make good use of it”“balance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關鍵:把模板里的“基礎詞”換成“高級詞”,比如“very important”“crucial”,“think”“hold the view that”,“many”“a large number of”。我用這個模板,寫作從70分提到110分,親測有效。
3. 翻譯:“拆分句子+積累固定表達”,別讓“中式英語”扣分
翻譯考“中國文化、社會熱點”(比如“剪紙”“高鐵”“垃圾分類”),難點是“不會翻的詞”和“句子太長不會斷”。
拆分句子:把長句拆成短句,先翻“主干”再補“修飾”
比如“中國的高鐵網(wǎng)絡是世界上最大的,每天運送數(shù)百萬乘客?!?
拆分: 中國的高鐵網(wǎng)絡是世界上最大的。 它每天運送數(shù)百萬乘客。
翻譯:China's high-speed rail network is the largest in the world. It carries millions of passengers every day.
積累“高頻固定表達”:
傳統(tǒng)文化類:剪紙(paper-cutting)、京劇(Peking Opera)、絲綢之路(the Silk Road);
社會熱點類: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環(huán)境保護(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可持續(xù)發(fā)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考前背50個這類詞,翻譯至少多拿10分。
四、最后30天:這樣規(guī)劃,效率翻倍(附每日時間表)
很多人考前30天開始慌,其實只要規(guī)劃好,30天足夠提分50+。分享我的“30天沖刺表”:
第1-10天:“真題精讀+錯題復盤”
每天2篇閱讀(仔細閱讀+長篇閱讀),逐句翻譯,標出生詞和長難句;
每天1套聽力(精聽1篇短對話+1篇短文),分析錯誤原因(是沒聽到關鍵詞?還是單詞不認識?);
晚上花1小時整理當天的生詞和錯題,記在筆記本上(只記高頻考點,別什么都記)。
第11-20天:“題型專項突破”
周一/三/五:寫作練習(用模板寫2篇真題作文,找同學互相改,重點看“語法錯誤”和“邏輯是否連貫”);
周二/四/六:翻譯練習(每天翻1篇真題翻譯,對照答案改“中式英語”,積累固定表達);
周日:???套真題(嚴格計時,用答題卡,模擬真實考試氛圍)。
第21-30天:“查漏補缺+回歸真題”
重做前20天的錯題,尤其是“反復錯的題”(這些是你的“知識盲區(qū)”,必須搞懂);
每天背10個寫作高級詞+5個翻譯固定表達,考前過3遍;
最后3天:看錯題本+背作文模板,別做新題(新題只會增加焦慮)。
每日時間表參考:
7:00-7:30 背高頻詞(前一天整理的真題生詞)
9:00-11:00 做閱讀/聽力(模擬考試時間,讓大腦適應)
15:00-16:30 練寫作/翻譯(下午是大腦活躍期)
20:00-21:00 復盤錯題+整理筆記
五、過來人想說:別讓“焦慮”毀掉你的備考
我見過太多人,因為“背單詞總忘”“聽力錯太多”就崩潰,甚至放棄考試。其實你要知道:四級不是“選拔性考試”,是“合格性考試”,425分就過,大部分人只要方法對,努力3個月都能過。
我第一次考四級時,聽力錯了12題,閱讀錯8題,作文寫得像小學生日記,420分,差5分沒過。當時覺得天都塌了,后來才發(fā)現(xiàn):不是我笨,是我用錯了方法——死背單詞書、泛聽BBC、不總結錯題……
后來我調(diào)整方法,從“真題里撿詞”“精聽抓關鍵詞”“用模板寫作文”開始,每天按計劃學2小時,3個月后考了520分。出成績那天,我激動得給我媽打電話,她說:“你看,只要找對路,就不怕路遠。”
所以,別焦慮,別自我否定。把“我能不能過”換成“今天我要搞懂3個長難句”“明天我要背20個高頻詞”,一步一步來,你會發(fā)現(xiàn):四級真的沒那么難。
最后想說:四級證書只是大學生涯的一個小目標,重要的不是分數(shù),而是你在備考過程中學會的“規(guī)劃能力”“抗挫折能力”。這些能力,會比一張證書更有用。
現(xiàn)在就打開真題,開始你的“精準備考”吧——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shù)。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cet4-6/491097.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