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快速通過英語四級
如果你點開這篇文章,大概率是被“快速通過四級”這幾個字戳中了——可能是備考時間只剩一個月,翻開真題還滿眼陌生;可能是第三次考了,分數(shù)總在380分左右徘徊,看到“未通過”三個字就頭皮發(fā)麻;也可能你基礎不算差,但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想知道有沒有“捷徑”能一次上岸。
說實話,“快速通過”不是投機取巧,而是用對方法、把時間花在刀刃上。我?guī)н^不少四級考生,見過有人用兩周從360沖到450,也見過有人刷了10套真題還在390分掙扎。區(qū)別在哪兒?前者知道“無效努力”的坑在哪兒,后者只顧著埋頭刷題,卻沒搞懂四級到底在考什么。
今天這篇文章,我會把“快速通過四級”的核心方法拆成3個部分:先避開90%的人都會踩的備考誤區(qū),再分題型給你能立刻上手的“救命技巧”,最后附上15天沖刺計劃表。如果你能認真看完并跟著做,哪怕現(xiàn)在基礎薄弱,過線真的沒那么難。
一、先避開這3個“無效努力”的坑,否則刷再多題也白搭
1. 別再“刷題=對答案”,錯題不復盤,等于白做
我見過最可惜的考生:考前刷完了近5年所有真題,錯題本記了滿滿一本,但成績還是沒及格。后來翻她的錯題本才發(fā)現(xiàn)——她只抄了題目和答案,旁邊寫著“這題粗心”“單詞不認識”,就沒下文了。
四級考的不是“你做過多少題”,而是“你有沒有從錯題里學會避坑”。 比如閱讀題,正確答案往往藏在“轉折詞(but/however)”“因果詞(so/therefore)”后面,如果你總在這類題出錯,不總結規(guī)律,下次遇到還是會錯。
正確做法:每道錯題至少問自己3個問題:
這題考點是什么?(詞匯?長難句?邏輯推理?)
我為什么錯?(單詞不認識?句子沒讀懂?被干擾項騙了?)
怎么避免再錯?(把不認識的單詞記下來?總結干擾項特征?)
舉個例子:閱讀題里有個選項“大學生兼職會影響學習”,原文說的是“過度兼職可能影響學習”,多了“過度”兩個字,意思完全不同。如果你錯了,就要在旁邊標上“干擾項:擴大范圍”,下次看到類似選項就會警惕。
2. 背單詞別只背“abandon”,高頻詞+搭配才是提分關鍵
很多人背單詞從A開頭的“abandon”背起,背到C就放棄了——不是你沒毅力,是方法錯了!四級大綱有4500個詞,但真正常考的高頻詞只有1500個左右(比如“sustain”“diminish”“perspective”這些,閱讀里幾乎每篇都出現(xiàn))。
更重要的是:四級考的不是“你認不認識單詞”,而是“你會不會用單詞”。 比如“contribute”這個詞,你只知道“貢獻”,但閱讀里常考“contribute to(導致)”,寫作里用“contribute to social development”比“help society develop”高級10倍。
正確做法:用“真題語境背單詞”。做真題時,把選項、原文里不認識的高頻詞標出來(比如每年都考的“dilemma”“ambiguity”),不僅記意思,還要記它在真題里的搭配(比如“face a dilemma”“avoid ambiguity”)。每天花20分鐘復習,比抱著單詞書背3小時有用。
3. 聽力別“泛聽磨耳朵”,精聽1篇比瞎聽10篇更有效
“聽力聽不懂,多聽聽就好了”——這是最大的謊言!我之前有個學生,每天睡前聽1小時BBC,結果四級聽力還是100分出頭。為什么?因為她只是“聽到了聲音”,根本沒聽懂內(nèi)容,相當于白噪音。
四級聽力的本質(zhì)是“抓關鍵信息”:對話里的“but后面的內(nèi)容”“數(shù)字時間地點”,新聞里的“開頭第一句”(新聞常開門見山說事件),這些才是考點。泛聽找不到重點,自然做不對題。
正確做法:精聽1篇真題聽力,步驟如下:
1. 第一遍盲聽,做題(像考試一樣,別暫停);
2. 第二遍逐句聽,聽不懂的地方暫停,倒回去再聽2遍,還是不懂就看原文;
3. 對著原文跟讀,注意連讀、重讀(比如“not at all”連讀成“no-ta-tall”,之前聽不懂可能是因為沒適應發(fā)音);
4. 最后把題目涉及的關鍵句標出來,總結“這題考的是時間/地點/觀點”。
每天精聽1篇(20分鐘左右),堅持2周,你會發(fā)現(xiàn)“耳朵突然能抓住重點了”。
二、分題型“精準突破”:每個題型都有“救命技巧”,照做就能提分
1. 聽力:2個技巧幫你“沒聽懂也能蒙對題”
聽力占35%,是提分最快的題型。除了上面說的精聽,這2個技巧能幫你多拿20分:
技巧1:選項預判,圈出“關鍵信息”
放音前有30秒看選項,別浪費!快速圈出選項里的“數(shù)字、地點、人名、動詞”,比如選項是“A. 9:00 B. 10:00 C. 11:00”,那聽力里肯定會提到時間,聽到時立刻記下來。
技巧2:聽到什么不選什么(適用于長對話/短文)
四級聽力的干擾項常“原詞復現(xiàn)”,比如原文說“小明喜歡打籃球”,選項A是“小明喜歡打籃球”,但正確答案可能是“小明的愛好是運動”(概括原文)。如果某個選項和你聽到的詞幾乎一樣,先打個問號,大概率是坑。
舉個真題例子:
選項:A. They have to spend more time studying. B. They have to participate in club activities.
聽力原文:“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join at least one club, which takes up a lot of their time.”
原文說“參加俱樂部占時間”,選項B“participate in club activities”是原詞復現(xiàn),但問題問的是“學生面臨的問題是什么”,正確答案其實是A(因為參加俱樂部導致“花更多時間”,A是結果,B是原因)。
2. 閱讀:3類題型“解題公式”,定位對了就能得分
閱讀占35%,分“仔細閱讀(2篇)”“長篇閱讀(1篇)”“詞匯理解(1篇)”,優(yōu)先級是“仔細閱讀>長篇閱讀>詞匯理解”(仔細閱讀每題14.2分,詞匯理解每題3.55分,先保高分題)。
仔細閱讀(2篇,10題):題干定位原文找答案句對比選項
第一步:讀題干,劃關鍵詞(人名、數(shù)字、專有名詞),比如題干“為什么作者認為線上學習有優(yōu)勢?”,關鍵詞是“線上學習”“優(yōu)勢”;
第二步:回原文找關鍵詞所在段落,答案句通常在關鍵詞前后1-2句;
第三步:對比選項和答案句,注意“同義替換”(比如原文“convenient”,選項“easy to use”),干擾項常“偷換概念”(比如原文說“部分學生”,選項說“所有學生”)。
長篇閱讀(1篇,10題):先題后文,找“同義替換”
這題考“匹配”,不用通讀全文。先看10個選項,劃關鍵詞(比如“人工智能對醫(yī)療的影響”),再快速掃讀原文每段首句、末句,找和選項關鍵詞意思相近的段落,匹配即可。
詞匯理解(1篇,10題):先猜詞性,再代入語境
15選10,先把15個詞的詞性標出來(n./v./adj./adv.),再看空格前后的詞(比如空格前是“a”,填名詞單數(shù);空格前是“very”,填形容詞),縮小范圍后代入句子,看意思是否通順。
3. 寫作:“模板+個性化”,30分鐘寫出120+高分作文
寫作占15%,很多人覺得“背模板會被扣分”,其實模板用對了反而能快速提分——關鍵是“模板框架+自己的話”,別生搬硬套。
第一步:記3個萬能框架(適用于“議論文、現(xiàn)象解釋、觀點對比”)
開頭:引入話題(These 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talking about...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as become a hot topic.)
中間:2個論點+論據(jù)(First,... For example,... / Second,... As we all know,...)
結尾:總結觀點(In conclusion,... / From my perspective,...)
第二步:積累5個“高級替換詞”,讓作文不“小學生”
比如“very important”換成“crucial”,“think”換成“hold the view that”,“help”換成“contribute to”,“many”換成“a large number of”,“good”換成“beneficial”。
第三步:用“個人經(jīng)歷”當論據(jù),避免空洞
別總說“眾所周知”,用“我身邊的例子”更真實。比如寫“兼職的好處”,可以說“我室友通過兼職,不僅賺了生活費,還學會了和客戶溝通,現(xiàn)在找實習特別順利”。
4. 翻譯:“拆分句子+換詞”,不會譯也能拿基礎分
翻譯占15%,考的是“把中文翻譯成英文”,很多人看到長句就慌,其實拆成短句就行。
技巧1:長句拆短句,找“主謂賓”
比如“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僅是家庭團聚的時刻,也是傳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拆成兩句:“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家庭團聚的時刻。它們也是傳承文化的重要方式。”(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are moments for family reunion. They are also important ways to pass down culture.)
技巧2:遇到生詞“換個說法”,別空著
比如“傳承”不會寫,用“pass down”或“keep alive”;“文化遺產(chǎn)”不會,用“cultural things left from the past”(雖然不高級,但能得分)。記住:翻譯踩點給分,寫出來總比空著好。
三、最后15天沖刺計劃:每天3小時,把時間花在刀刃上
如果現(xiàn)在只剩15天,別慌,按這個計劃走,效率最高:
上午(1.5小時):真題模考+精讀
9:00-11:20:用近3年真題模考(嚴格計時,別玩手機);
11:20-12:00:精讀閱讀錯題,把不認識的高頻詞、長難句抄到筆記本上。
下午(1小時):聽力+寫作/翻譯
15:00-15:30:精聽1篇真題聽力(按前面說的步驟做);
15:30-16:00:寫1篇作文/練1段翻譯(用模板框架,寫完自己改,重點看語法錯誤)。
晚上(0.5小時):復盤+背高頻詞
20:00-20:30:復習當天的錯題和生詞,重點記“閱讀里反復出現(xiàn)的詞”“寫作常用替換詞”。
其實四級真的不難,它考的不是“英語水平有多高”,而是“你有沒有掌握應試規(guī)律”。我?guī)н^一個基礎特別差的學生,高考英語60分,用上面的方法復習了20天,最后考了468分。她說:“原來我之前不是學不會,是沒人告訴我‘該往哪兒使勁’。”
現(xiàn)在距離下次四級考試還有一段時間,別再焦慮“時間夠不夠”,把每天的3小時用好,避開無效努力的坑,分題型突破——你要相信,方法對了,過線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注:四級考試題型及分值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cet4-6/486291.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