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怎么有效的提高成績-如何能提高英語成績
摘要
“刷了3本習題冊,單詞書背到第5遍,英語成績還是在及格線徘徊?”這是我最近收到最多的私信。其實英語提分真不是“死磕”就能搞定的——我見過每天背100個單詞卻連簡單閱讀都讀不懂的同學,也見過語法書倒背如流但寫作只能拿10分的“努力型選手”。今天這篇文章,我會結合自己從高三英語82分到高考125分的真實經歷,拆解“無效努力”的3個坑,再分享10個能立刻上手的提分方法,從基礎鞏固到應試技巧,幫你避開90%的彎路,3個月內看到成績實實在在的進步。
一、先搞清楚:你為什么總在“無效努力”?
很多人學英語就像“磨洋工”:每天花2小時刷題,卻從不總結錯題;單詞背了又忘,只怪自己“記憶力差”;語法課聽得懂,做題時還是一臉懵。其實問題不在“努力不夠”,而在“方向錯了”。
1. 誤區一:把“刷量”當“效果”
我高二時買過一本《53》,天天從早刷到晚,結果月考還是80多分。后來老師跟我說:“你這不是刷題,是‘抄答案’——遇到不會的就翻解析,看懂了就覺得自己會了,下次遇到同類題照樣錯。”后來我才明白:英語提分的核心是“解決問題”,不是“完成任務”。1道錯題搞透,比10道新題瞎做有用10倍。
2. 誤區二:孤立背單詞,等于白背
“abandon放棄,abandon放棄……”是不是你背單詞的日常?我以前也這樣,結果背了3個月,閱讀里看到“abandon”還是反應不過來。后來才發現:單詞不是“背拼寫”,而是“記用法”。比如“abandon”,你背10遍拼寫,不如記住一個例句:“He abandoned his plan because of the rain.”(他因為下雨放棄了計劃)——知道單詞在句子里怎么用,才算真的“記住”。
3. 誤區三:語法學“套路”,做題“憑感覺”
很多同學語法課上記筆記:“定語從句用that/which”“狀語從句表原因用because”,但做題時還是靠“讀著順不順”。其實語法是“規則”,不是“語感”。比如“非謂語動詞”,你只要記住“doing表主動/進行,done表被動/完成,to do表目的/將來”,遇到題套規則就行——我高三時用這個方法,語法填空正確率從50%提到了90%。
二、基礎差?從這3件事開始,30天重建英語能力
如果你的英語成績常年在80分以下(150分制),別著急刷題,先把基礎補起來。這3件事看似簡單,但只要堅持做,30天就能看到變化。
1. 單詞:用“場景分類法”背高頻詞,效率翻倍
別再從A背到Z了!高考英語大綱3500詞里,真正高頻的只有1000多個。你可以按“場景”分類背:比如“學校場景”(classroom, exam, homework)、“家庭場景”(family, parent, relative)、“購物場景”(shop, price, discount)。
具體步驟:
找一本分場景的單詞書(比如《高考英語高頻詞場景分類速記》),每天背1個場景,50個詞;
每個單詞搭配1個真題例句(比如背“discount”,就記“Students can get a 20% discount with their student ID.”);
晚上花10分鐘用“遮蓋法”自測:看著英文說中文+用法,看著中文說英文+拼寫。
我高三時用這個方法,2個月就把高頻詞背完了,閱讀時再也不用頻繁查詞典。
2. 語法:用“錯題溯源法”,把漏洞一個個堵上
語法差的同學,別去看厚厚的語法書!直接從錯題入手:
準備一個“語法錯題本”,按“語法點”分類(比如“時態錯誤”“非謂語錯誤”“從句錯誤”);
每道錯題旁邊寫清楚:“錯因”(比如“過去完成時和一般過去時混淆”)、“知識點”(比如“過去完成時表示‘過去的過去’,標志詞有before, by the time”)、“同類題舉例”(從真題里找1道類似的題抄下來)。
舉個例子:
錯題:I ______ (finish) my homework before my mom came back.(正確答案:had finished)
錯因:以為“came back”是過去時,前面也用過去時,忽略了“before”表示“過去的過去”。
知識點:過去完成時結構“had+done”,用于“過去某個動作之前完成的動作”。
同類題:By the time I arrived, the meeting ______ (start).(答案:had started)
這樣做1個月,你會發現自己總錯的語法點就那幾個,針對性補漏比盲目學語法書高效10倍。
3. 聽力:每天20分鐘“精聽+跟讀”,耳朵越來越靈
很多人聽力差,不是“聽不懂”,是“反應慢”。比如聽到“schedule”,腦子里要先想“s-c-h-e-d-u-l-e……哦,是‘日程表’”,等反應過來,后面的內容已經錯過了。
解決辦法:“精聽+跟讀”訓練
材料:用課本配套聽力或高考真題聽力(別用太難的,比如BBC,基礎差時聽不懂會打擊信心);
步驟:
第一遍盲聽,記關鍵詞(比如數字、地點、人名);
第二遍逐句聽,聽不懂的地方暫停,倒回去再聽2遍,還聽不懂就看原文;
第三遍跟讀:看著原文,模仿錄音的語音語調(尤其是連讀、重讀),比如“not at all”要讀成“no-ta-tall”。
我高三時每天早上7:00-7:20練聽力,2個月后聽力從15分(30分制)提到了25分,連老師都驚訝:“你現在聽力反應比以前快多了!”
三、應試提分:抓住這5個“性價比最高”的得分點
基礎補得差不多了,就該針對性攻克考試題型。高考英語(或其他英語考試)里,這5個題型“投入少、產出高”,優先搞定它們,提分最快。
1. 閱讀理解:用“題干定位法”,2分鐘鎖定答案
很多人做閱讀時,先通讀全文再看題,結果讀了半天,看題時又忘了內容。其實正確的步驟是“先題后文,題干定位”:
看題干,圈出關鍵詞(比如人名、地名、數字、專有名詞);
帶著關鍵詞回原文找對應段落(一般題文同序,第1題對應第1段,第2題對應第2段);
找到定位句后,對比選項和原文,注意“同義替換”(比如原文說“important”,選項可能用“significant”)。
舉個真題例子(2023年全國甲卷閱讀A篇):
題干:What can visitors do at the Centre?
關鍵詞:visitors, do, Centre
定位原文:“Visitors can tour the Centre’s exhibition halls, attend workshops, and join guided walks.”
選項:A. Attend workshops. B. Hold exhibitions. C. Give guided tours.
答案直接選A,因為原文明確提到“attend workshops”。
用這個方法,我以前做4篇閱讀要40分鐘,現在30分鐘就能搞定,正確率還從60%提到了85%。
2. 完形填空:“上下文邏輯”比“語感”靠譜
完形填空考的不是“會不會這個詞”,而是“這個詞在語境里合不合適”。很多人靠“讀著順”選答案,其實應該看上下文邏輯:
先通讀全文,不看選項,了解大意(1分鐘);
做題時,注意“前后呼應”:比如前面提到“she was sad”,后面可能選“tears”(眼淚);
遇到不會的空,先跳過,做完后面的題,可能前面的空就有提示了。
小技巧:完形填空里“高頻正確詞”要記下來,比如however, although, but(轉折關系)、because, so, therefore(因果關系)、first, then, finally(順序關系),這些詞出現時,往往是解題關鍵。
3. 語法填空:“空格前后3個詞”定答案
語法填空考的就是基礎語法,只要記住“空格前后3個詞”的規律,就能快速鎖定考點:
空格前是名詞,后面是動詞,可能填“非謂語動詞”(doing/done/to do);
空格前后是兩個句子,中間沒有連詞,可能填“連詞”(and, but, which, that等);
空格前是形容詞,可能填“副詞”(修飾形容詞);
看到“the”“a”“an”,注意“冠詞”或“名詞單復數”。
比如真題:“I found a book ______ (lie) on the ground.” 空格前是名詞“book”,后面是動詞“lie”,填“lying”(現在分詞作定語,表示主動)。
4. 書面表達:“三段式模板+亮點句”,保底20分(25分制)
寫作不用追求“文采斐然”,只要結構清晰、語法正確、有幾個亮點句,就能拿高分。分享一個萬能三段式模板:
開頭段(3句話):
引入話題:“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paying attention to…”(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自己的觀點:“As far as I’m concerned,…”(在我看來,……)
過渡句:“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原因如下。)
中間段(2-3個論點,每點3句話):
論點1:“First of all,…”(首先,……)+ 解釋(“Because…”)+ 舉例(“For example…”)
論點2:“What’s more,…”(此外,……)+ 解釋 + 舉例
結尾段(2句話):
總結觀點:“In conclusion,…”(總之,……)
提出建議/展望:“It’s high time that we…”(我們是時候……)
亮點句:背3-5個高級句型,比如“Only in this way can we…”(只有這樣我們才能……)、“As the saying goes,…”(俗話說,……),考試時用上1-2個,閱卷老師會眼前一亮。
5. 讀后續寫:“按‘情緒線’編故事”,避免跑題
讀后續寫的關鍵是“不跑題”,秘訣是“抓住原文主角的情緒”:
先讀原文,圈出主角的情緒(比如“happy”“angry”“worried”);
續寫時,讓故事圍繞這個情緒發展(比如主角“worried”,可以寫“他如何解決問題,最后不再擔心”);
每段開頭用“過渡詞”(比如“Suddenly,” “However,” “Finally,”),讓故事更連貫。
四、長期提分:避開這3個“隱形坑”,成績穩中有升
英語提分不是“突擊3天就能搞定”的,需要長期堅持。但很多人堅持不下去,不是因為“沒毅力”,而是掉進了“隱形坑”。
1. 別用“完美計劃”感動自己
“明天開始,我要5點起床背單詞,6點做閱讀,晚上學到12點……”這樣的計劃看似勵志,其實根本堅持不了3天。真正有效的計劃是“可落地”的:比如每天背30個單詞、做2篇閱讀、練10分鐘聽力,加起來不超過1小時。小目標更容易堅持,堅持比“完美”更重要。
2. 別只“輸入”不“輸出”
學英語就像學游泳:只看教程不下水,永遠學不會。很多人天天背單詞、看語法,卻從不開口說、動筆寫,結果“啞巴英語”越來越嚴重。每天花5分鐘寫3句英語日記(比如“Today I ate an apple. It was sweet.”),或者跟著錄音讀課文,“輸入+輸出”結合,英語能力才會真的提升。
3. 定期復盤:每周花1小時“回頭看”
很多人學英語“只顧往前沖,從不回頭看”,結果學了新的忘了舊的。每周日晚上花1小時復盤:
這周背的單詞,還記得多少?(用遮蓋法自測)
錯題本里的題,再做一遍還會錯嗎?
哪個題型進步了?哪個還需要加強?
復盤不是“浪費時間”,而是幫你找到“下一步該往哪走”,避免在同一個地方反復摔跤。
英語提分沒有“捷徑”,但有“方法”。你不需要每天熬到深夜,也不需要買一堆習題冊,只要避開“無效努力”的坑,把上面這些方法挑1-2個堅持做下去,3個月后再看成績,一定會有驚喜。記住:英語成績就像竹子,前3個月可能看不到變化,但只要扎根夠深,總有一天會突然拔高——你現在做的每一點努力,都是在給未來的自己“扎根”。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753372.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