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與GRE有什么區(qū)別,這5點分析很受用
最近后臺總收到私信:“想申請研究生,到底考GMAT還是GRE?”“聽說現(xiàn)在商學院也認GRE了,是不是考GRE更劃算?”“數(shù)學不好的話,哪個考試更容易拿分?”
說實話,我當年備考時也在這兩個考試里糾結(jié)了快一個月,差點因為選錯方向浪費了不少時間。其實GMAT和GRE的區(qū)別遠不止“商學院考哪個”這么簡單,從考試設計到適用場景,再到對考生能力的考察重點,都藏著影響你備考效率和申請結(jié)果的關鍵細節(jié)。今天就從 考試用途、內(nèi)容設計、難度側(cè)重、分數(shù)認可度、備考策略 這5個核心維度拆解清楚,幫你避開“選錯考試”的坑。
一、考試用途:商學院“傳統(tǒng)主場” vs 多領域“萬能鑰匙”
先明確最根本的區(qū)別:GMAT最初是為商學院設計的“專屬考試”,而GRE是覆蓋理工科、文科、社科等多個領域的“通用考試”。
但這幾年情況變了——隨著跨專業(yè)申請越來越多,很多商學院開始接受GRE成績。比如哈佛商學院、斯坦福GSB、沃頓商學院等頂尖MBA項目,官網(wǎng)都明確寫著“GMAT和GRE均可提交”。不過,傳統(tǒng)商科項目(如金融、會計碩士)對GMAT的認可度依然更高,部分學校甚至會在錄取數(shù)據(jù)里標注“提交GMAT的申請者平均分數(shù)高于GRE”,暗戳戳透露出偏好。
而GRE的優(yōu)勢在“通用性”:如果你申請的是理工科碩士(比如CS、EE)、文科碩士(比如教育學、公共政策),甚至是法學博士(JD),GRE都是更主流的選擇。舉個例子,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計算機科學碩士只接受GRE,而耶魯大學的MBA雖然接受GRE,但同校的國際關系碩士則明確要求GRE。
一句話總結(jié):目標純商科(尤其是MBA、金融碩士),優(yōu)先考慮GMAT;目標跨專業(yè)申請(比如商科+理工科),或非商科項目,選GRE更穩(wěn)妥。
二、考試內(nèi)容:“邏輯王者” vs “詞匯狂魔”
如果說考試用途是“選方向”,那考試內(nèi)容就是“看你適不適合這個方向”。GMAT和GRE的題型設計完全不同,簡直像兩個“性格迥異”的考官。
GMAT:把“邏輯”刻進DNA的考試
GMAT的核心是 “考察商業(yè)決策能力”,所以整個考試都在圍繞“邏輯思維”展開,分4個部分:
Analytical Writing Assessment(AWA,分析性寫作):給一段商業(yè)相關的論證(比如“某公司因為去年銷量增長,所以今年要擴張門店”),讓你找邏輯漏洞。這部分不計入總分(滿分6分),但部分頂尖商學院會看。
Integrated Reasoning(IR,綜合推理):給圖表、文字、數(shù)據(jù)等復雜信息,讓你分析數(shù)據(jù)關聯(lián)性、做決策(比如“根據(jù)市場調(diào)研數(shù)據(jù),判斷哪個產(chǎn)品方案更盈利”)。滿分8分,同樣不計入總分,但越來越多商學院重視(比如沃頓明確說“IR分數(shù)會作為參考”)。
Quantitative Reasoning(數(shù)學):分兩種題型——Problem Solving(常規(guī)計算題,比如“求三角形面積”)和Data Sufficiency(DS題,給兩個條件,判斷是否能解出答案)。DS題是GMAT數(shù)學的“靈魂”,考的不是計算能力,而是“判斷信息是否充分”的邏輯思維(比如“已知x>0,條件1:x=2,條件2:x2=4,問能否確定x的值”——答案是條件1充分,條件2不充分,因為x2=4可能x=-2,但題目說x>0,所以x=2?不對,條件2單獨看x2=4,x可能是2或-2,但題目里x>0是前提,所以條件2其實也能確定x=2?這里就需要嚴謹?shù)倪壿嬇袛啵耶斈昃驮赃^這種坑)。
Verbal Reasoning(語文):分Sentence Correction(SC,句子改錯)、Critical Reasoning(CR,邏輯推理)、Reading Comprehension(RC,閱讀)。SC考語法規(guī)則+邏輯表達(比如“不僅…而且…”的平行結(jié)構(gòu),時態(tài)是否符合語境);CR考邏輯鏈分析(削弱、加強、假設等,像“破案”一樣找論證漏洞);RC篇幅較短(通常300-500詞),但題材偏商業(yè)、經(jīng)濟,考細節(jié)推理。
GRE:把“詞匯量”卷到極致的考試
GRE的核心是 “考察學術(shù)潛力”,所以更側(cè)重“語言能力”和“學術(shù)思維”,分3個部分:
Analytical Writing(AW,分析性寫作):分Issue(議論文,比如“科技發(fā)展是否會導致人類創(chuàng)造力下降”)和Argument(駁論文,和GMAT的AWA類似,找邏輯漏洞)。兩篇各30分鐘,滿分6分,理工科對AW要求較低(3.5分夠用),文科可能需要4分以上。
Verbal Reasoning(語文):分Text Completion(填空,單空、雙空、三空題)和Reading Comprehension(閱讀,有長閱讀和短閱讀,還有“邏輯單題”)。填空是GRE的“老大難”——需要認識大量生僻詞(比如“ephemeral短暫的”“quintessential典型的”“l(fā)ugubrious悲傷的”),而且很多題考“語境邏輯”,不是認識單詞就能選對(比如“雖然他表面上很__,但內(nèi)心其實很敏感”,選項有“gregarious合群的”“stoic冷漠的”,需要根據(jù)“雖然…但…”的轉(zhuǎn)折邏輯選“stoic”)。閱讀題材更廣,除了社科,還有天文、生物、文學評論等,長閱讀可能有800詞以上,對耐力是個考驗。
Quantitative Reasoning(數(shù)學):題型和GMAT類似,有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但難度整體低于GMAT。比如GMAT的DS題需要判斷“條件是否充分”,而GRE數(shù)學是“直接計算答案”;GMAT數(shù)學會有“陷阱題”(比如單位換算、隱含條件),GRE數(shù)學更側(cè)重基礎知識點(代數(shù)、幾何、概率),但近年也在增加“坑題”(比如“問1到100中能被2或3整除的數(shù)有多少個”,容易重復計算能被6整除的數(shù))。
對比總結(jié):GMAT像“商業(yè)邏輯小測驗”,適合邏輯思維強、討厭背單詞的人;GRE像“學術(shù)詞匯大闖關”,適合詞匯量不錯、數(shù)學基礎一般的人。
三、難度側(cè)重:“誰更難”取決于你的“軟肋”
很多人糾結(jié)“GMAT和GRE哪個更容易考高分”,但這根本沒有標準答案——難不難,取決于你的短板是什么。
數(shù)學:GMAT“考邏輯”,GRE“考細心”
中國考生數(shù)學基礎普遍不錯,但GMAT和GRE的數(shù)學“坑點”不同:
GMAT數(shù)學:滿分51分(計入總分),題目數(shù)量少(31題,62分鐘),但DS題占比高(約15題),需要你不僅會算,還要“懂邏輯”。比如“x和y都是正整數(shù),x+y=10,問xy的最大值是多少”,常規(guī)計算不難,但如果換成DS題:“條件1:x=3,條件2:y=7”,問能否確定xy的值——這時候需要判斷“單獨條件1是否充分”“單獨條件2是否充分”“兩個條件一起是否充分”,稍不注意就會錯。
GRE數(shù)學:滿分170分(計入總分),題目數(shù)量多(2個section,每個20題,共40題,70分鐘),題型更常規(guī),但容易在“細節(jié)”上翻車。比如題目里說“a is a positive integer”(a是正整數(shù)),但你沒看到“positive”,默認a可以是負數(shù),結(jié)果算錯;或者單位換算(英尺和英寸、加侖和升)沒注意,導致答案差之千里。
結(jié)論:邏輯思維強、喜歡“動腦”的人,GMAT數(shù)學可能更順手;細心、耐心好,討厭“彎彎繞”的人,GRE數(shù)學更容易拿高分(中國考生GRE數(shù)學平均分165+,GMAT數(shù)學平均分約49-50分)。
語文:GMAT“語法+邏輯” vs GRE“詞匯+閱讀”
語文是很多人的“痛點”,直接決定總分上限:
GMAT語文:滿分51分(計入總分),36題,65分鐘。SC(句子改錯)占比最高(約12-13題),需要掌握大量語法規(guī)則(比如主謂一致、時態(tài)、平行結(jié)構(gòu)、修飾語位置),還要結(jié)合語境判斷“哪個表達更清晰、更簡潔”(比如“the company announced that they will launch a new product”和“the company announced it will launch a new product”,前者“they”指代不明,后者“it”更準確)。CR(邏輯推理)約9-10題,需要快速梳理“前提-結(jié)論”邏輯鏈,比如“削弱題”要找“他因”,“加強題”要補“隱含假設”,對思維敏捷度要求高。
GRE語文:滿分170分(計入總分),2個section(每個20題,30分鐘)。填空占10題,詞匯是“硬門檻”——如果你不認識“ubiquitous普遍的”“perspicacious敏銳的”這些詞,基本沒法選對。閱讀10題,長閱讀(400-500詞)可能考3-4題,涉及主旨題、細節(jié)題、推理題,還有“邏輯單題”(類似GMAT的CR,但更簡單)。
結(jié)論:英語語法好、邏輯感強的人,GMAT語文更容易提分;詞匯量大、擅長快速閱讀的人,GRE語文更有優(yōu)勢。比如我一個朋友,雅思閱讀8.5分,背單詞很快,GRE語文考了160(90% percentile);另一個朋友語法扎實,喜歡辯論,GMAT語文考了40分(91% percentile)。
四、分數(shù)認可度:“沒有絕對優(yōu)劣,只有是否匹配”
選考試時,“目標學校認不認”比“哪個更容易”更重要。這里有3個關鍵細節(jié)需要注意:
商學院對GRE的“隱性偏好”
雖然很多商學院說“GMAT和GRE都接受”,但錄取數(shù)據(jù)會“說話”。比如斯坦福GSB 2023年MBA錄取數(shù)據(jù)顯示:提交GMAT的申請者平均分為738(96% percentile),提交GRE的申請者平均分為339(Verbal 169+Quant 170,99% percentile)——GRE分數(shù)需要更高,才能和GMAT“平起平坐”。
為什么?因為GMAT是“商科專屬”,學校默認GMAT分數(shù)更能反映你的“商業(yè)潛力”;而GRE是“通用考試”,學校可能會覺得“你是不是拿GRE當‘備胎’,順便申請其他專業(yè)?”所以如果你目標是頂尖商學院,除非GRE能考到335+(Verbal 165+Quant 170),否則建議優(yōu)先考GMAT。
理工科對GMAT的“零容忍”
反過來,理工科、文科項目幾乎不接受GMAT。比如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電子工程碩士(EE)、斯坦福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碩士(CS),官網(wǎng)明確寫著“只接受GRE成績”;哥倫比亞大學的公共政策碩士(MPP),雖然接受GMAT,但錄取的學生里90%以上提交的是GRE。
所以如果你申請的是非商科項目,別浪費時間考GMAT——GRE才是“萬能鑰匙”。
“分數(shù)換算”的坑
有些同學想“先考一個,不行再換”,但GMAT和GRE的分數(shù)體系完全不同,沒法直接對比。GMAT總分800(數(shù)學+語文),AWA和IR單獨計分;GRE總分340(Verbal+Quant各170),AW單獨計分。
網(wǎng)上有“GMAT-GRE分數(shù)換算表”(比如GMAT 700≈GRE 325,GMAT 750≈GRE 335),但這只是民間統(tǒng)計,學校不會完全按這個標準看。比如同樣是GMAT 700和GRE 325,商學院可能覺得GMAT 700更有競爭力,而理工科可能覺得GRE 325更合適。
五、備考策略:“選對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最后說點實在的:怎么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考試?分享3個“實操步驟”,幫你快速定方向。
第一步:明確“目標專業(yè)”
打開目標學校官網(wǎng),查“申請要求”——
如果是商科(MBA、金融、會計、市場營銷):看是否接受GRE,以及錄取學生的GMAT/GRE分數(shù)分布(比如芝加哥Booth商學院MBA接受GRE,但80%的錄取者提交的是GMAT)。
如果是理工科/文科/社科:直接排除GMAT,專注GRE。
如果是跨專業(yè)(比如本科工科,想申商科+工科碩士):選GRE,一次考試覆蓋多個方向。
第二步:做“能力自測”
找一套GMAT和GRE的官方免費模考題(GMAT官網(wǎng)有2套免費模考,GRE官網(wǎng)有PowerPrep模考),各做一次語文+數(shù)學部分,感受難度:
如果你覺得GMAT的SC(句子改錯)和CR(邏輯推理)“能聽懂但做不對”,但GRE填空的單詞“大部分不認識”——說明你可能更適合GMAT(邏輯可以練,單詞硬傷難補)。
如果你覺得GRE數(shù)學“簡單到不用復習”,但GMAT的DS題“繞來繞去頭大”——說明你可能更適合GRE(數(shù)學優(yōu)勢能拉分)。
如果你詞匯量低于8000(用“百詞斬”或“墨墨背單詞”測一下),別碰GRE填空——先背3個月單詞再說。
第三步:制定“針對性計劃”
選GMAT:重點抓SC和CR。SC推薦《Manhattan SC》(語法規(guī)則講得超清楚),CR推薦《PowerScore GMAT Critical Reasoning Bible》(邏輯鏈分析方法論),數(shù)學刷《GMAT Official Guide》(OG)的DS題,每天至少20道。
選GRE:詞匯是“生命線”,先背《GRE核心詞匯考法精析》(再要你命3000),每天100個新詞+200個復習詞;填空刷《GRE填空機經(jīng)1500題》,閱讀刷《GRE閱讀機經(jīng)300篇》,數(shù)學做《GRE數(shù)學高分快速突破》(陳向東),確保基礎知識點不丟分。
最后說句大實話
GMAT和GRE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是否適合你”。與其糾結(jié)“哪個更容易”,不如花1天時間明確目標專業(yè)、做2套模考題,用數(shù)據(jù)幫你做決定。記住:選對考試,能讓你的備考效率提升50%——畢竟,時間才是申請季最寶貴的資源。
(注:部分商學院對GRE的接受政策可能隨年份調(diào)整,具體請以學校官網(wǎng)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745486.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