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GRE算分方法
如果你正在備考GRE,是不是也遇到過這些困惑:“為什么同樣錯了6道Verbal題,有人155分有人150分?”“Quant明明感覺做得不錯,分數卻沒達到預期?”“AW兩篇作文到底怎么打分,多少算‘夠用’?”
GRE算分規則一直是考生的“痛點”——它不像高考那樣“對一題得幾分”直白,反而藏著不少“彎彎繞”。今天這篇文章,我會用最通俗的話拆解新GRE的算分邏輯,從考試結構到計分細節,再到如何利用規則提分,幫你徹底搞懂“分數從哪來”,避免備考走彎路。
一、新GRE考什么?先搞懂基本盤
在聊算分前,得先知道新GRE考哪些內容。目前GRE General Test(普通考試)分三個部分:
Verbal Reasoning(文字推理):考詞匯、閱讀、邏輯,題型有填空(Text Completion)和閱讀(Reading Comprehension),共2個Section(部分),每個Section 20題,單Section時長30分鐘。
Quantitative Reasoning(數量推理):考數學,題型有單選、多選、填空,涉及算術、代數、幾何、數據分析,共2個Section,每個Section 20題,單Section時長35分鐘。
Analytical Writing(分析性寫作):考批判性思維和表達,包括“Issue”(議論文,30分鐘)和“Argument”(駁論文,30分鐘),各寫一篇。
注意:考試中可能會遇到“加試”(Unscored Section),即額外的Verbal或Quant Section,這部分不算分,但你不知道哪部分是加試,所以每部分都得認真做。
二、Verbal和Quant怎么算分?自適應考試是核心
Verbal和Quant是GRE的“重頭戲”,總分各130-170分,1分遞增(比如130、131…170),不像舊GRE是200-800分。很多人以為“錯幾題得幾分”,但實際上,新GRE是“自適應考試”,分數和錯題數沒關系,和“題目難度”“正確率”的組合直接相關。
1. 什么是“自適應考試”?像“打怪升級”一樣分難度
GRE的Verbal和Quant各有2個Section,第1個Section(Section 1)是“中等難度題庫”,電腦會根據你Section 1的正確率,決定第2個Section(Section 2)的難度:
如果Section 1正確率高(比如對15題以上),Section 2會進入“難模式”(Hard);
如果正確率中等(對10-14題),Section 2進入“中模式”(Medium);
如果正確率低(對9題以下),Section 2進入“簡單模式”(Easy)。
劃重點:不同難度模式的Section,同樣的正確率,對應的“量表分”(最終分數)天差地別。
2. 原始分量表分:難度越高,“容錯率”越大
每個Section做完后,電腦會先算出“原始分”(即正確率),再根據該Section的難度,轉換成“量表分”(130-170分)。舉個栗子:
Verbal簡單模式(Easy):Section 2錯5題,可能量表分148;
Verbal中模式(Medium):Section 2錯5題,可能量表分152;
Verbal難模式(Hard):Section 2錯5題,可能量表分155。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ETS(出題機構)覺得:能進入“難模式”,說明你基礎好,即使錯幾道難題,能力也比在“簡單模式”全對的人強。所以,目標是“沖進難模式”——哪怕Section 2錯得多,最終分數也可能比“簡單模式全對”高。
3. 具體怎么算?看兩個Section的“綜合表現”
最終分數不是簡單把兩個Section的量表分相加,而是電腦根據你在兩個Section的整體正確率+難度,通過復雜算法(ETS沒公布具體公式)得出。但根據考生實測和官方信息,我們能總結出幾個規律:
Section 1決定“分數上限”:比如Section 1正確率低,進入簡單模式,哪怕Section 2全對,Verbal最高也就150左右;如果Section 1正確率高,進入難模式,即使Section 2錯一半,也可能155+。
錯題“位置”比“數量”重要:比如Section 1前10題(簡單題)錯得多,比后10題(難題)錯得多更影響難度判定——電腦會認為你基礎題都沒掌握,直接降難度。
Quant比Verbal“分好拿”:Quant的題庫難度梯度沒那么大,且中國考生數學基礎好,通常Quant目標是165+,甚至170(錯1-2題也可能170)。
三、AW寫作怎么算分?兩篇文章共同決定
AW分數是0-6分,0.5分遞增(比如3.0、3.5、4.0…),由“Issue”和“Argument”兩篇獨立打分后取平均,四舍五入到0.5分。
Issue(議論文):題目是“觀點類話題”(比如“科技是否讓人更孤獨”),要求你提出自己的觀點并論證,考察“批判性思維+表達邏輯”。
Argument(駁論文):題目是“一段論證”(比如“某公司因為A原因,決定做B事”),要求你指出論證中的邏輯漏洞,考察“邏輯分析能力”。
兩篇文章各由1位人工閱卷官和1個AI(e-rater)打分:
如果人工和AI打分差距≤1分,取平均分(比如人工4.0,AI 3.5,平均3.75四舍五入4.0);
如果差距>1分,會有第2位人工閱卷官重判,取兩次人工的平均分。
注意:AW分數不影響Verbal+Quant總分(總分是Verbal+Quant,400-340分),但很多文科專業(比如教育學、社會學)會卡AW分數(通常要求3.5+),理工科要求低一些(3.0+夠用)。
四、新老GRE算分有啥區別?別被舊經驗坑了
2011年GRE改革后,算分規則變化很大,如果你看的是“舊GRE攻略”,很可能被誤導,這里說兩個關鍵區別:
分數區間不同:舊GRE Verbal和Quant是200-800分(10分遞增),新GRE是130-170分(1分遞增)。比如舊GRE Verbal 600分,約等于新GRE 153分(但不是絕對對應,ETS有轉換表,可官網查)。
取消“倒扣分”:舊GRE做錯倒扣分,新GRE做錯不扣分,所以不會的題一定要蒙,別空著!
五、算分規則藏著哪些“潛規則”?這些細節影響分數
知道了基本邏輯,再聊聊考生最容易踩坑的“潛規則”:
1. “前5題定終身”是謠言,但“前半Section很重要”
很多人說“Section 1前5題決定難度”,其實沒那么絕對。但根據ETS官方說明,電腦是“實時調整難度”的——前半Section(比如前10題)的正確率,對難度判定影響更大。所以做題時,前半Section別追求速度,確保正確率,后半Section再提速。
2. “加試”別瞎猜,認真做
加試可能是Verbal或Quant,和正常Section長得一樣,你完全分不清。有考生覺得“第3個Section肯定是加試”,結果正好是算分Section,分數直接崩了。穩妥的做法是:所有Section都按“算分Section”認真做。
3. AW別“裸考”,3.0分沒那么容易
很多人覺得AW“隨便寫寫就能3.0”,但實際每年都有考生因為Issue沒思路、Argument沒找對漏洞,只拿2.5分,導致申請被卡。建議考前至少練5篇Issue+5篇Argument,熟悉題型和模板(但別硬背模板,AI會判定“抄襲”)。
六、知道算分規則后,怎么備考更高效?
搞懂算分邏輯,最終是為了“針對性提分”,分享3個實用策略:
1. Verbal:優先保證Section 1正確率,沖進“難模式”
基礎階段:背單詞(重點是填空高頻詞)+ 練閱讀長難句,確保Section 1的“簡單題”(前10題)正確率80%以上。
強化階段:做“難模式”真題(比如《GRE官方指南》Hard部分),適應難題節奏——哪怕錯得多,也比一直做簡單題有用。
2. Quant:抓“高頻易錯點”,爭取“零失誤”
Quant考點固定,比如“排列組合”“標準差”“幾何面積”是高頻易錯點,把這些題型練透,錯題控制在1-2題內,168+沒問題。推薦用《GRE數學高分快速突破》,總結了所有考點和易錯點。
3. AW:Issue“列提綱”,Argument“找漏洞”
Issue:考前準備20個高頻話題提綱(比如“教育”“科技”“社會”),每個提綱包含“觀點+3個論點+例子”(例子用自己熟悉的,比如“愛因斯坦”“新冠疫情”)。
Argument:記住“邏輯漏洞模板”(比如“以偏概全”“因果倒置”“數據無效”),看到題目先圈出結論和論據,再套模板找漏洞,確保3個漏洞+分析,結構清晰即可。
以上就是新GRE算分方法的全部內容。記?。篏RE分數是“能力的體現”,算分規則只是幫你更科學地備考。與其糾結“錯幾題得幾分”,不如把時間花在背單詞、練數學、寫作文上——實力到了,分數自然不會差。
(注:文中關于原始分與量表分的對應案例,基于考生實測數據整理,具體轉換規則以ETS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487561.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