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養三年級英語的興趣
很多家長一提到三年級孩子學英語就頭疼:單詞背了又忘、課文讀得像天書、一提英語就躲躲閃閃……其實啊,三年級正是孩子英語興趣培養的“黃金期”,也是最容易跑偏的“關鍵期”。今天咱們就掏心窩子聊聊,怎么讓孩子從“怕英語”變成“愛英語”,親測有效的方法都給你整理好了,看完就能用!
一、先搞懂:三年級孩子為什么會討厭英語?
別怪孩子抵觸,咱們得先站在他們的角度看看。三年級英語和一二年級的“玩鬧式啟蒙”不一樣了,開始有課本、有單詞表、有考試壓力。我鄰居家孩子小雨媽媽就跟我吐槽:“以前看動畫片學英語挺開心的,現在一讓背單詞就哭,說像記電話號碼!”
真實痛點在這里:
1. 抽象符號太難懂:26個字母翻來覆去組合,對還在認漢字的孩子來說,就像看“密碼本”;
2. 開口怕犯錯:課堂上怕讀錯被同學笑,回家家長一糾正就更不敢說了;
3. 學習太“功利化”:上來就是背單詞、做習題,把活生生的語言學成了“死知識”。
記住啊,孩子不是討厭英語,是討厭“學英語的方式”。咱們要做的,就是把英語從“任務”變成“玩具”。
二、環境浸潤法:讓英語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
別一上來就端著“老師”的架子,先把英語變成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我兒子班級里英語最好的那個男孩,他媽媽的做法特別有意思——家里的冰箱貼、玩具箱、衣柜門上全貼著英語單詞貼紙,不是那種干巴巴的“apple”,而是畫著卡通蘋果的“yummy apple”。
具體怎么做?分3步走:
1. “有聲”環境:早上起床放10分鐘英文兒歌(推薦《Super Simple Songs》,語速慢、歌詞重復),晚上睡前聽5分鐘英語小故事(喜馬拉雅上搜“三年級英語睡前故事”,很多免費資源)。不用逼孩子“必須聽懂”,磨耳朵就行,就像咱們聽方言,聽多了自然就有感覺。
2. “可視”環境:把孩子喜歡的動畫角色、零食包裝上的英文單詞剪下來,貼在書桌旁;買一套英語字母磁力貼,讓孩子在冰箱上拼自己的英文名、拼“ice cream”(冰淇淋)。
3. “游戲”環境:玩積木時問:“Can you pass me the red block?”;吃水果時說:“This banana is yellow,your favorite!”。不用怕說錯,咱們不是英語老師,是“英語游戲伙伴”。
小提醒:每天累計20-30分鐘就夠,千萬別搞“沉浸式疲勞”。我試過周末帶孩子看2小時英文電影,結果他直接睡著,反而適得其反。
三、游戲化學習:把“背單詞”變成“玩闖關”
三年級要記單詞,但死記硬背肯定不行。我閨蜜是小學英語老師,她班上的孩子記單詞用“撲克牌法”:把單詞寫在卡片上,家長和孩子玩“比大小”——比如“cat”對“dog”,誰讀得快、發音準,誰就贏走對方的牌。一個月下來,班里孩子平均多認識了50個單詞。
這3個游戲親測有效,材料家里都有:
1. “單詞尋寶”:把單詞卡片藏在家里各個角落,讓孩子找出來,找到一個就讀出來,集齊5個換一顆小星星(10顆星換一次小獎勵,比如多看10分鐘動畫片)。
2. “角色扮演小劇場”:用課本里的對話編個小故事,比如買東西、問路。孩子演“店員”,你演“顧客”,臺詞就用課本里的句子:“How much is it?”“It's five yuan.”。我兒子第一次演“奧特曼賣能量棒”,把臺詞全改成了他喜歡的劇情,反而記得更牢了。
3. “英語猜謎大會”:你說英文謎面,孩子猜東西,比如“I have a long nose,I can drink water with it. What am I?”(大象)。反過來讓孩子編謎語考你,他會覺得超有成就感。
關鍵原則:游戲時間不超過20分鐘,輸了別批評,贏了要夸張表揚:“你居然認識‘giraffe’!媽媽都要查字典呢!”
四、成就感激勵:讓孩子從“我不行”到“我能行”
很多孩子討厭英語,是因為總覺得“我學不好”。我同事的女兒以前英語考試總不及格,后來她們用了個“進步筆記本”:每天讓孩子寫下3個“我今天學會的英語”,哪怕是“hello”“thank you”也行。一個月后,孩子指著本子說:“媽媽你看,我會這么多了!”
3個“低成本高成就感”的方法:
1. “英語小老師”計劃:每周讓孩子教你1個英語知識點,比如“今天我教媽媽顏色單詞:red、blue……”。你故意說錯,讓他糾正你,他會覺得“我比媽媽還厲害”。
2. “作品展示墻”:把孩子畫的英語手抄報、寫的單詞、錄的英語小視頻(比如用“英語趣配音”APP)打印出來貼在墻上,家里來客人時故意讓他“展示一下”。孩子的虛榮心,就是最好的動力。
3. “無壓力小測試”:別總拿考試分數說事,自己在家出點“趣味考題”:比如指著窗外問“天上的云用英語怎么說?”(cloud),答對了就擊掌。讓孩子覺得“英語考試也沒那么可怕”。
注意:表揚要具體,別說“你真棒”,要說“你今天把‘elephant’的發音讀得特別標準!”
五、選對“工具”:避開3個坑,興趣不踩雷
市面上英語學習資源太多,選錯了反而會讓孩子更抵觸。我見過有家長給三年級孩子買成人版的《新概念英語》,結果孩子直接把書撕了。
這些“避坑指南”記好:
1. 動畫片別亂看:選“語速慢、內容簡單、重復度高”的,比如《小豬佩奇》英文版(每集5分鐘,句子短)、《藍色小狗布魯伊》(講家庭故事,詞匯生活化)。避開《冰雪奇緣》這種語速快、劇情復雜的,孩子聽不懂會焦慮。
2. 繪本別貪多:優先選“圖畫大、字少、故事有趣”的,比如牛津樹分級讀物(從“Kipper的小故事”開始,貼近孩子生活)、《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重復句式多,朗朗上口)。每天讀1本,重復讀3天,比一天讀3本效果好。
3. APP別貪全:推薦2個親測好用的:“多納學英語”(游戲化闖關,適合低齡)、“ABCmouse”(美國幼兒園教材,畫面精美)。每天控制在15分鐘內,別讓孩子覺得是“任務”。
提醒:所有工具都是輔助,家長的陪伴比任何APP都重要。你拿著手機刷視頻,卻讓孩子學英語,換誰都不愿意啊。
六、家長心態:這3句話千萬別對孩子說!
最后想說,培養興趣,家長的心態最關鍵。有時候不是孩子學不好,是我們的話把孩子“嚇退了”。
這3句“禁語”一定要避開:
1. “你看XX都會背100個單詞了,你怎么才會20個?”——每個孩子節奏不一樣,比較只會讓他反感;
2. “這么簡單都記不住,你是不是笨?”——英語是拼音文字,對中國孩子本來就難,犯錯是正常的;
3. “趕緊把這10個單詞背完,不然不準看電視!”——把英語和“懲罰”綁定,孩子只會更討厭。
換成這3句試試:
“媽媽小時候學英語也總忘,我們一起想辦法記住好不好?”
“你今天比昨天多認識了2個單詞,進步好大!”
“我們先玩10分鐘英語游戲,再去看電視,怎么樣?”
其實啊,三年級孩子學英語,就像學騎自行車,一開始搖搖晃晃怕摔倒,但只要方法對了,加上咱們耐心扶一把,總有一天他會自己騎著車,開心地沖向更遠的地方。興趣不是天生的,是靠咱們用對方法“養”出來的。別著急,慢慢來,孩子眼里的光,比考試分數更重要。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413437.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