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四級技巧新東方從500分到580分,我靠這6個“反套路”技巧逆襲了
摘要:
備考四級時,你是不是也遇到過“聽力像天書,閱讀做不完,寫作沒話說,翻譯瞎湊詞”的崩潰時刻?作為二戰才飄過四級的“過來人”,我踩過“狂背單詞書卻看不懂閱讀”“模板背了10篇作文還是低分”的坑,后來跟著新東方老師拆解真題規律,總結出6個能直接套用的實戰技巧——從聽力預讀“反預判”到閱讀定位“快準狠”,從寫作“模板+個性”到翻譯“拆句三步法”,每個技巧都有具體步驟和真題示例。親測用對方法后,30天提分80+,現在把這份“避坑+提分”指南整理出來,幫你少走彎路,高效備考。
一、聽力:別再“盲聽”!3個技巧讓你“還沒聽就知道答案可能在哪”
聽力最坑的不是“聽不懂”,是“聽完才反應過來問題問啥”——這是因為你忽略了“預讀選項”這個黃金30秒。新東方聽力老師反復強調:四級聽力70%的答案,都藏在選項的“蛛絲馬跡”里。
1. 預讀時圈出“信號詞”,提前鎖定考點
拿到聽力題后,不管是短對話、長對話還是短文,一定要用考前5分鐘+每道題播放前的間隙,快速掃讀選項。重點圈出這3類詞:
數字/時間:比如年份、價格、百分比(大概率考細節);
專有名詞:人名、地名、機構名(大概率是對話主題);
動詞/形容詞:選項中的核心動作或態度詞(比如“refuse”“satisfied”,暗示說話人觀點)。
舉個真題例子(2023年6月短篇新聞):
選項:A) It was built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B) It is a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 C) It was damaged in a fire. D) It is under repair now.
掃讀時圈出“built”“damaged”“repair”,都是“建筑相關的動作”,再結合“19th century”“tourist attraction”,基本能預判新聞主題是“某個建筑的歷史或現狀”,聽的時候重點抓“時間+事件”,答案很快就能鎖定。
2. 聽的時候記“關鍵信息”,別當“錄音機”
很多人聽力時拼命記筆記,結果啥都沒記住——其實四級聽力不需要逐字記錄,只記“信號詞后接的內容”。新東方老師總結過,聽力中80%的答案都出現在這些詞后面:
轉折詞:but/however/actually(比如“he said he would come, but...”,重點在“but”后);
因果詞:because/so/therefore(考原因或結果);
強調詞:especially/most importantly/in fact(說話人真正想表達的觀點)。
小技巧:記筆記時用縮寫,比如“important”寫成“imp”,“government”寫成“gov”,節省時間。
3. 遇到“聽不懂”別慌,用“同義替換”蒙題
如果某句話沒聽清,別糾結!四級聽力答案很少直接照搬原文,80%都是“同義替換”。比如原文說“the price is too high”,選項可能是“it's not affordable”;原文說“she has to work overtime”,選項可能是“she is busy with her job”。
考前練20篇真題,把選項和原文的替換詞整理下來(比如“solve=deal with”“important=vital”),考場上就算沒聽清,也能靠“替換詞直覺”選對。
二、閱讀:從“做不完”到“提前10分鐘寫完”,就靠“定位+排除”
閱讀占35%的分值,卻總有人卡在“一篇文章讀15分鐘”“選項看著都對”的坑里。其實四級閱讀80%是“細節題”,只要掌握“定位三步法”,就能又快又準地找到答案。
1. 細節題:“題干定位詞原文找對應比對選項”
做細節題別通讀全文!先讀題干,劃定位詞,再回原文找一模一樣或同義替換的詞,答案就在定位句前后1-2句內。
定位詞優先級:
數字、大寫字母(最顯眼,比如“2023”“NASA”);
名詞短語(比如“climate change”“online shopping”,不容易被替換);
動詞/形容詞(注意同義替換,比如題干是“improve”,原文可能是“enhance”)。
真題示例(2023年12月仔細閱讀):
題干:Why do some people prefer offline shopping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定位詞:“prefer offline shopping”,回原文找,發現對應句子:“Many consumers still value the experience of touching products and talking to salespeople, which online shopping can't provide.”
比對選項,直接選“they enjoy the in-person experience”(“touching products and talking to salespeople”就是“in-person experience”的同義替換)。
2. 長篇閱讀:“先題干后文章”,用“關鍵詞匹配”代替“通讀”
長篇閱讀(10道題匹配10段文章)最忌“逐段讀”,正確做法是:
讀題干時劃2-3個關鍵詞(比如“AI in educa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快速掃讀文章段落,看到題干關鍵詞或同義替換詞,立刻標上題號;
遇到“段落對應多個題干”時,優先選“關鍵詞重合度最高”的選項。
小提醒:長篇閱讀的題干和文章順序不一致,但每段通常只對應1道題,找到后就劃掉,避免重復看。
3. 選詞填空:“先標詞性,再看搭配”,5分鐘拿6分不難
選詞填空分值低(5%),不用花太多時間,掌握“兩步法”就能保底拿6分:
先給15個選項標詞性(n./v./adj./adv.),不確定的標“?”(比如“increase”可作n.也可作v.);
讀文章時,根據空格前后的詞判斷詞性(比如“a/an/the”后接n.,“very”后接adj.),再從同詞性選項里選。
舉個例子:空格前是“the”,后是“of”,那空格一定是n.,直接從n.選項里挑;如果空格前是動詞,后是名詞,那空格可能是adj.(比如“_____ problem”,填形容詞)。
三、寫作:別再背“萬能模板”!“骨架+血肉”才能拿高分
很多人寫作只背模板,結果分數卡在80分(總分150)——因為模板太“空”,閱卷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新東方寫作老師說:四級寫作要“模板搭骨架,細節填血肉”,既有邏輯又有個性。
1. 萬能“三段式骨架”,怎么套都不會錯
不管是議論文(比如“在線教育的利弊”)還是應用文(比如“建議信”),都能用這個結構:
開頭段:引入話題+觀點(2句話)。比如議論文:“Nowadays, XX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s far as I'm concerned, its advantages outweigh its disadvantages.”
主體段:2個論點+論據(每段3-4句話)。論點用“Firstly/Secondly”引出,論據可以是“舉例”(For example...)或“解釋原因”(This is because...)。
結尾段:總結觀點+建議/展望(2句話)。比如:“In conclusion, XX is beneficial to us.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it.”
2. 用“個性化細節”替換“空話”,瞬間提分
模板只是“骨架”,要想拿高分,得往里面填“血肉”——具體的例子、數據或個人經歷。
反例(空話):“Online education is convenient.”
正例(細節):“Online education allows students in remote areas to attend courses from top universities, like a student in Xinjiang learning English via live classes from Tsinghua teachers.”
閱卷老師看到這樣的細節,會覺得你“有思考,不是套模板”,分數自然更高。
3. 3個“低級錯誤”千萬別犯!不然直接降檔
主謂一致:第三人稱單數加“s”(比如“He likeHe likes”);
時態:描述現狀用一般現在時,過去的事用一般過去時;
冠詞:可數名詞單數前加“a/an/the”(比如“play pianoplay the piano”)。
考前花10分鐘整理這些高頻錯誤,寫作時留2分鐘檢查,至少能多拿5分。
四、翻譯:從“中式英語”到“流暢表達”,只需“拆句+替換”
翻譯最愁“長難句不會翻”“文化詞不會說”,其實用對“拆句三步法”,再積累20個高頻詞,就能輕松應對。
1. 長句拆成“短句積木”,逐句翻譯
遇到“又長又復雜”的中文,先拆成短句,再用“and/but/because”連接。
例子:“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僅是家人團聚的時刻,也是傳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拆句: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家人團聚的時刻。 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傳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翻譯: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are not only moments for family reunions, but also important ways to pass on culture.
2. “不會的詞”別硬翻,用“解釋法”救場
遇到“針灸”“四合院”這類文化詞,或“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這類難詞,直接解釋:
針灸“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reatment using needles”;
四合院“a traditional Chinese house with a courtyard in the center”;
基礎設施“basic facilities like roads and hospitals”。
記住:翻譯考的是“表達清晰”,不是“詞匯難度”,用簡單詞說清楚,比硬翻錯詞好得多。
3. 積累“高頻固定搭配”,避免“中式表達”
翻譯常考“動詞+名詞”“形容詞+名詞”的搭配,考前背20組高頻搭配,能少犯很多錯:
促進經濟發展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不是“increase economic development”);
保護環境protect the environment(不是“defend the environment”);
解決問題solve the problem(不是“settle the problem”)。
五、詞匯:別再“從A背到Z”!“場景記憶法”記得牢、用得上
很多人背單詞書從“Abandon”開始,結果背到“B”就放棄了——因為脫離語境的單詞,背了也不會用。新東方詞匯老師說:四級詞匯要“按場景記”,在閱讀、寫作、翻譯里遇到了再記,效率翻倍。
1. 按“閱讀主題”分類記:10個主題覆蓋80%高頻詞
四級閱讀常考“科技、教育、環境、健康、社會”5大主題,每個主題整理50個高頻詞,比如:
科技主題:AI(人工智能)、technology(技術)、innovation(創新)、digital(數字的)、online(在線的);
環境主題:pollution(污染)、climate(氣候)、protect(保護)、sustainable(可持續的)、recycle(回收)。
怎么整理:做真題時,把每篇閱讀的生詞按主題抄在本子上,同一個主題的詞放在一起,記的時候聯想“這篇文章講了什么”,記得更牢。
2. 寫作/翻譯“必背50詞”:用熟詞僻義“裝高級”
寫作和翻譯不用背難詞,把“熟詞僻義”用好,就能顯得表達更地道:
“develop”除了“發展”,還能表示“培養”(develop a habit)、“沖洗照片”(develop photos);
“course”除了“課程”,還能表示“航向”(change course)、“一道菜”(a course of meal);
“address”除了“地址”,還能表示“解決”(address the problem)。
這些“熟詞僻義”在真題里出現過很多次,整理下來,寫作時用一個就能加分。
3. 碎片時間“30秒閃記”:利用等車、排隊的時間記詞
背單詞不用專門花1小時,利用碎片時間效果更好:
等公交時,看1個單詞+1個例句(比如“abundant: China has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排隊時,在腦子里“過電影”:今天做閱讀遇到了“sustainable”,是什么意思?怎么用?
每天積累5個詞,30天就是150個,足夠應付四級了。
最后想說:
四級不難,難的是“用錯方法還死磕”。我一戰時每天背200個單詞、刷5套題,結果還是沒過;二戰時跟著這些技巧,每天只花2小時(1小時真題+1小時整理技巧),30天就從500分提到了580分。記住:技巧是“捷徑”,但“練習”才是“底氣”——把這些方法用在真題里,練3套就能找到感覺。
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370761.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