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數學詞匯化學詞匯物理詞匯
摘要
備考SAT的同學都知道,理科部分(數學、化學、物理)明明知識點不算難,但總有人因為“詞匯看不懂”丟分——比如把“circumference(周長)”當成“面積”,把“molar mass(摩爾質量)”記成“分子質量”,或者看到“velocity(速度)”和“speed(速率)”就混淆。這篇文章幫你梳理三科高頻核心詞匯,按“場景分類+易混對比+記憶技巧”拆解,附例題應用,幫你把“詞匯障礙”變成“提分優勢”。
數學詞匯:別讓符號翻譯成為你的絆腳石
SAT數學考的不是多難的公式,而是“用英文理解數學問題”的能力。很多同學公式背得滾瓜爛熟,卻栽在“題目說什么”上——比如題目問“the sum of the integers”,你卻看成“the product”(乘積),直接跑偏。
高頻核心詞匯(按場景分類)
1. 代數與函數(占比約40%)
基礎運算:integer(整數)、rational number(有理數)、irrational number(無理數)、absolute value(絕對值)、sum(和)、difference(差)、product(積)、quotient(商)、remainder(余數)。
例題應用:If the quotient of two integers is 3 and the remainder is 2, and the dividend is 14, what is the divisor?(關鍵詞:quotient商、remainder余數、dividend被除數、divisor除數,答案:(14-2)/3=4)
方程與不等式:linear equation(線性方程)、quadratic equation(二次方程)、inequality(不等式)、solution(解)、root(根)、variable(變量)、constant(常數)。
注意:“solution”在數學里不是“解決方案”,而是“方程的解”,比如“the solution to the equation”(方程的解)。
2. 幾何(占比約30%)
平面幾何:angle(角)、vertex(頂點)、side(邊)、triangle(三角形)、quadrilateral(四邊形)、circle(圓)、radius(半徑)、diameter(直徑)、circumference(周長)、area(面積)、perimeter(周長,多邊形專用)。
易混點:circle的“周長”是circumference,多邊形的“周長”是perimeter,別記混!
立體幾何:volume(體積)、surface area(表面積)、cube(立方體)、cylinder(圓柱體)、sphere(球體)。
3. 統計與概率(占比約20%)
mean(平均數)、median(中位數)、mode(眾數)、range(極差)、probability(概率)、frequency(頻率)、distribution(分布)、standard deviation(標準差)。
例題應用:The mean of 5 numbers is 10, and if one number 15 is removed, what is the new mean?(關鍵詞:mean平均數,原總和5×10=50,去掉15后總和35,新平均數35/4=8.5)
易混詞匯對比(附避坑指南)
易混詞1 | 易混詞2 | 區別 |
---|---|---|
radius | diameter | radius是半徑(r),diameter是直徑(2r) |
perimeter | circumference | perimeter是多邊形周長,circumference是圓周長 |
multiple | factor | multiple是倍數(如6是3的multiple),factor是因數(如3是6的factor) |
記憶技巧:把詞匯“綁”在公式上
別孤立背單詞!比如背“quadratic equation”時,直接記公式“ax2+bx+c=0 is a quadratic equation”;背“circumference”時,記“C=2πr, where C is circumference”。這樣看到詞匯就能聯想到公式,做題時反應更快。
化學詞匯:抽象術語?用“分類表”幫你串起來
SAT化學詞匯最讓人頭疼的是“前后關聯強”——比如“molarity(摩爾濃度)”涉及“mole(摩爾)”“volume(體積)”,“redox reaction(氧化還原反應)”要區分“oxidation(氧化)”和“reduction(還原)”。零散記等于白記,必須按“知識模塊”串成網。
高頻核心詞匯(按知識模塊)
1. 物質構成與性質
atom(原子)、molecule(分子)、ion(離子)、element(元素)、compound(化合物)、mixture(混合物)、density(密度)、melting point(熔點)、boiling point(沸點)。
劃重點:“compound”是“純凈物”(比如H?O),“mixture”是“混合物”(比如鹽水),考試??紖^分!
2. 化學反應與方程式
reaction(反應)、reactant(反應物)、product(產物)、balanced equation(配平的方程式)、redox reaction(氧化還原反應)、acid-base reaction(酸堿反應)、precipitation reaction(沉淀反應)。
記憶口訣:“失電子,被氧化,還原劑;得電子,被還原,氧化劑”(redox反應核心,對應“oxidation”和“reduction”)。
3. 化學計量與實驗
mole(摩爾)、molar mass(摩爾質量,單位g/mol)、molarity(摩爾濃度,單位mol/L)、titration(滴定)、filtration(過濾)、evaporation(蒸發)、crucible(坩堝)、beaker(燒杯)。
例題應用:What is the molar mass of H?SO??(H=1, S=32, O=16, molar mass=2×1+32+4×16=98 g/mol)
易混詞匯對比(附避坑指南)
易混詞1 | 易混詞2 | 區別 |
---|---|---|
atom | molecule | atom是原子(最小單位),molecule是分子(原子構成,如O?) |
oxidation | reduction | oxidation是失電子(化合價升高),reduction是得電子(化合價降低) |
molarity | molality | molarity是“摩爾濃度”(mol/L,體積濃度),molality是“質量摩爾濃度”(mol/kg,SAT考得少,但別和molarity混) |
記憶技巧:畫“知識關聯圖”
比如“摩爾”相關詞匯:molemolar mass(摩爾質量=質量/物質的量)molarity(摩爾濃度=物質的量/體積),用箭頭把公式和詞匯連起來,貼在書桌前,每天看一眼,一周就能記牢。
物理詞匯:公式里的“關鍵詞”,一個都不能錯
SAT物理題的“坑”往往藏在詞匯里——比如題目說“constant velocity”(勻速),你卻當成“constant acceleration”(勻加速),直接用錯公式。物理詞匯必須“和公式、單位綁定記”,看到詞就想到“它在公式里代表什么量,單位是什么”。
高頻核心詞匯(按公式模塊)
1. 力學(占比最高,約50%)
displacement(位移,s)、distance(路程)、velocity(速度,v,矢量)、speed(速率,標量)、acceleration(加速度,a)、force(力,F)、mass(質量,m)、weight(重力,W=mg)、momentum(動量,p=mv)、work(功,W=Fs)、power(功率,P=W/t)。
劃重點:“velocity”有方向(矢量),“speed”沒方向(標量),題目說“velocity is constant”意味著加速度a=0,受力平衡。
2. 電磁學(占比約25%)
electric charge(電荷,q)、electric field(電場,E)、voltage(電壓,V)、current(電流,I)、resistance(電阻,R)、Ohm&'s Law(歐姆定律,V=IR)、magnetic field(磁場)。
3. 熱力學與波動
temperature(溫度)、heat(熱量)、specific heat capacity(比熱容,c)、wave(波)、frequency(頻率,f)、wavelength(波長,λ)、amplitude(振幅)。
例題應用:A car moves with a constant velocity of 20 m/s for 5 seconds. What is the displacement?(關鍵詞:constant velocity,位移s=v×t=20×5=100 m)
易混詞匯對比(附避坑指南)
易混詞1 | 易混詞2 | 區別 |
---|---|---|
velocity | speed | velocity是矢量(有方向),speed是標量(無方向) |
mass | weight | mass是質量(kg,不變),weight是重力(N,隨g變化,W=mg) |
work | power | work是功(J),power是功率(J/s=W,單位瓦特) |
記憶技巧:“公式+單位”捆綁記
比如記“acceleration”時,直接背“a=Δv/Δt,單位m/s2”;記“power”時,背“P=W/t,單位W(瓦特)”。做題時看到“power”就想到“功除以時間”,想不起公式時,看單位也能反推(比如單位是W,對應功率)。
其實SAT理科詞匯沒那么可怕,關鍵是“別孤立記,別死記硬背”——數學詞匯綁公式,化學詞匯串模塊,物理詞匯連單位。每天花20分鐘,按“場景分類+例題應用”過一遍,兩周就能明顯感覺“讀題速度變快,錯題減少”。
(注:本文詞匯基于現行SAT考試大綱整理,如有考綱調整,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274561.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