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英語怎么說
摘要
“演員”最基礎的英語表達是 actor(泛指或男性演員)和 actress(女性演員),但在實際使用中,這兩個詞的用法、適用場景,以及背后的文化細節(jié)遠比“背單詞”復雜。比如現(xiàn)在越來越多女性演員更愿意用“actor”自稱,而不同類型的演員(如配音演員、舞臺劇演員)還有專屬表達。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從基礎詞匯到場景應用,從文化差異到學習技巧,幫你徹底搞懂“演員”相關的英語怎么說,以后不管是看劇、聊天還是寫作文,都能準確又自然。
一、最基礎:“演員”到底是actor還是actress?
先直接給答案:日常交流中,說“演員”時用“actor”基本不會錯。
但要注意,“actor”和“actress”的區(qū)別,本質(zhì)是“性別指向”的差異。傳統(tǒng)上,“actor”指男性演員,“actress”指女性演員,比如我們說“Tom Hanks is a great actor”(湯姆·漢克斯是位優(yōu)秀的演員),“Meryl Streep is an amazing actress”(梅麗爾·斯特里普是位出色的女演員)。
不過近幾年,隨著性別中立語言的普及,越來越多女性演員開始傾向用“actor”自稱。比如艾瑪·沃特森在采訪中就說過:“I prefer to be called an actor, not an actress—it feels more inclusive.”(我更喜歡被稱為actor,而不是actress,這樣更具包容性)。所以現(xiàn)在在很多正式場合(如頒獎典禮、演員自我介紹),“actor”逐漸成為不分性別的通用詞,如果你不確定對方性別,或想表達更中立的態(tài)度,直接用“actor”更穩(wěn)妥。
當然,“actress”并沒有消失,在一些傳統(tǒng)語境或明確強調(diào)女性身份時仍會使用,比如“她是上世紀最著名的好萊塢女演員之一”,可以說“She w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Hollywood actresses of the last century”。
二、不止“演員”:不同類型的演員,英語怎么說?
如果你只知道“actor/actress”,那在遇到具體場景時可能會“卡殼”。比如看動畫時想夸配音演員,或者聊話劇時提到舞臺劇演員,這時候就需要更精準的表達了。
1. 配音演員:voice actor/voice actress
動畫片、游戲、紀錄片里的“配音演員”,核心是“用聲音表演”,所以英語里專門叫 voice actor(男性)或 voice actress(女性)。
舉個例子:“《瘋狂動物城》里朱迪的配音演員是金妮弗·古德溫”,可以說“The voice actress of Judy in Zootopia is Ginnifer Goodwin”。
如果你喜歡日本動漫,還會聽到“seiyū”(聲優(yōu))這個詞,不過這是日語發(fā)音的直接借用,英語母語者更常用“voice actor”。
2. 舞臺劇演員:stage actor/stage actress
和“電影演員”(film actor)相對,在劇院里表演話劇、歌劇的演員,叫 stage actor。
比如:“他原本是百老匯的舞臺劇演員,后來才進入好萊塢”,可以說“He was originally a Broadway stage actor before entering Hollywood”。
3. 特技演員:stunt actor/stunt performer
動作片里那些高難度動作(跳樓、飆車、打斗),很多時候不是主角自己做的,而是“特技演員”代勞,英語叫 stunt actor 或更通用的 stunt performer(“performer”強調(diào)“表演者”,不限于演員)。
比如:“這部電影的特技演員為了一個鏡頭從30層樓跳下來,太拼了”,可以說“The stunt actor in this movie jumped from a 30-story building for one scene—so dedicated!”
4. 臨時演員:extra
電影里那些“路人甲”“背景板”,比如街頭的行人、餐廳里的顧客,他們叫 extra(復數(shù)extras)。
比如:“我朋友在《流浪地球》里當過臨時演員,演一個逃難的市民”,可以說“My friend worked as an extra in The Wandering Earth, playing a refugee”。
5. 喜劇演員:comedian
專門演喜劇的演員,不分性別,統(tǒng)一叫 comedian。
比如:“卓別林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喜劇演員之一”,可以說“Charlie Chapli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comedians in the world”。
三、“演員”相關的高頻短語:這些表達比單個單詞更實用
知道了“演員”怎么說,還要學會怎么用。比如“當演員”“試鏡”“拍戲”這些場景,用短語表達會更自然。
1. “當演員”:be an actor/actress 或 work as an actor/actress
最直接的表達,比如:“她從小就想當演員”,可以說“She wanted to be an actress since she was a kid”;“他靠當演員謀生”,可以說“He works as an actor for a living”。
2. “試鏡”:audition for a role
演員爭取角色的過程叫“試鏡”,英語是 audition(動詞/名詞),搭配“for a role”(某個角色)。
比如:“她為這部電影的女主角試鏡了三次”,可以說“She auditioned for the lead role in this movie three times”。
3. “扮演角色”:play a role/character
“扮演”用 play,“角色”可以是“role”(更側(cè)重“戲份”)或“character”(更側(cè)重“人物形象”)。
比如:“他在《蝙蝠俠》里扮演小丑”,可以說“He played the Joker in Batman”;“這個角色很難演,需要很強的情緒控制力”,可以說“This character is hard to play—it requires strong emotional control”。
4. “拍戲/拍電影”:film a movie/TV show
演員“拍戲”的過程,英語用 film(動詞),比如:“他們正在云南拍一部古裝劇”,可以說“They are filming a costume drama in Yunnan”。
5. “獲得奧斯卡獎”:win an Oscar
演員的最高榮譽之一是“奧斯卡獎”,“獲得奧斯卡”直接說 win an Oscar,具體獎項可以加“for best actor/actress”(最佳男女演員)。
比如:“他憑借《國王的演講》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可以說“He won an Oscar for Best Actor for The King's Speech”。
四、別踩坑!這些“演員”相關的英語誤區(qū),很多人都犯過
學英語時,最容易“想當然”,結(jié)果說出來的表達不地道。關于“演員”,這幾個誤區(qū)尤其要注意:
誤區(qū)1:把“女演員”說成“female actor”
雖然“male actor”(男演員)是對的,但“female actor”(女演員)很少有人這么說,傳統(tǒng)上還是用“actress”。不過前面提過,現(xiàn)在“actor”逐漸通用,如果你說“female actor”,母語者能懂,但可能會覺得有點刻意,不如直接用“actor”或“actress”自然。
誤區(qū)2:“演電影”說成“act a movie”
“演電影”不是“act a movie”,而是“act in a movie”(在電影里表演),或者更簡單的“be in a movie”。比如:“她演過很多好萊塢大片”,可以說“She has acted in many Hollywood blockbusters”,或者“She has been in many Hollywood blockbusters”。
誤區(qū)3:“明星”和“演員”混為一談
“明星”是 celebrity,“演員”是“actor”,兩者不完全一樣。比如有些網(wǎng)紅是“celebrity”,但不是“actor”;而有些低調(diào)的演員可能不是“celebrity”。所以想說“他是個演員,不是明星”,可以說“He's an actor, not a celebrity”。
五、3個小技巧,讓你輕松記住“演員”相關的英語表達
很多人覺得記單詞難,其實是方法不對。分享幾個我自己試過的、超實用的記憶技巧,幫你把這些表達刻在腦子里:
技巧1:“場景聯(lián)想記憶法”——看劇時多留意臺詞
平時看美劇、英劇時,遇到演員相關的表達,別只看劇情,停下來記一下。比如看《老友記》時,瑞秋說想當“soap opera actress”(肥皂劇演員),這里的“soap opera”(肥皂劇)和“actress”就可以一起記;看《復仇者聯(lián)盟》時,鋼鐵俠的臺詞“Genius, billionaire, playboy, philanthropist”(天才、億萬富翁、花花公子、慈善家),雖然不是直接說演員,但“playboy”這種角色描述,也能幫你積累和“角色”相關的詞匯。
技巧2:“分類整理法”——把同類詞匯打包記
比如把“演員類型”歸為一類:actor/actress(演員)、voice actor(配音演員)、stage actor(舞臺劇演員)、comedian(喜劇演員);把“動作短語”歸為一類:audition for a role(試鏡)、play a character(扮演角色)、film a movie(拍戲)。分類后,記憶會更有條理,不容易混淆。
技巧3:“造句練習法”——用自己的經(jīng)歷造句
學了單詞不用,等于白學。比如你喜歡某個演員,可以造句:“My favorite actor is Jackie Chan. He is not only a great actor but also a famous stunt performer”(我最喜歡的演員是成龍,他不僅是優(yōu)秀的演員,還是著名的特技演員)。用自己熟悉的人和事造句,記憶會更深刻。
寫在最后
其實“演員英語怎么說”這個問題,看似簡單,背后藏著詞匯辨析、文化差異和場景應用的門道。從“actor”和“actress”的性別中立趨勢,到“voice actor”“stunt performer”這些細分表達,再到“audition”“play a role”這些實用短語,每一個點都能幫你更精準地用英語表達。
語言的魅力就在于細節(jié),下次再聊起演員或看劇時,不妨試試用今天學的表達,相信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英語可以這么“接地氣”。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226519.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