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如何選用備考資料
剛開始備考GMAT時,我跟很多人一樣,打開購物軟件搜“GMAT資料”,結果屏幕上全是“必備高分神器”“700+學霸同款”,光OG就有綜合冊、語文分冊、數學分冊,還有各種機構的講義、網課、雞精……當時我就懵了:這么多資料,到底該從哪本開始看?是不是買得越多越好?后來踩了不少坑(比如囤了3個版本的OG,結果發現90%內容重復),才慢慢摸出規律——選GMAT資料,關鍵不在“多”,而在“對”。今天就把我總結的“資料選擇攻略”分享出來,幫你少花冤枉錢、少走彎路,讓每本資料都用在刀刃上。
一、選資料前,先搞懂3個“反常識”原則
很多人備考第一步就是“瘋狂囤資料”,但GMAT這考試很特殊——它考的是邏輯思維,不是“刷題量”,資料選錯了,反而會浪費時間、誤導思路。選資料前,先記住這3個原則,能幫你避開80%的坑:
1. 官方資料永遠是“底線”,非官方資料只能“錦上添花”
GMAT是GMAC官方出題,所有的考點、題型、難度都藏在官方資料里。我見過有人一開始就抱著某機構的“邏輯秘籍”啃,結果做OG時發現思路完全對不上——因為非官方資料的出題邏輯可能和官方有偏差,練得越多,反而越容易“走火入魔”。
劃重點:不管你基礎多好、目標多高,OG(Official Guide)、PREP模考、Advanced Questions(難題300)這3個官方資料必須是“標配”。其他資料(比如曼哈頓、Bible)只能作為補充,用來幫你“啃透官方資料”,而不是代替官方資料。
2. 資料必須“匹配你的基礎和目標”,別盲目跟風“大神同款”
“大神用了XX資料考了750,我也買!”——這是最常見的誤區。比如我之前跟風買了《Manhattan 9冊》,結果數學部分看得云里霧里(里面很多知識點是美國高中數學,和GMAT數學考點重合度不高),浪費了半個月時間。后來才發現,基礎不同、目標分不同,需要的資料完全不一樣:
如果你基礎差(雅思6分以下,數學忘得差不多),先別碰難題,從“補基礎”的資料開始;
如果你目標650分,把OG吃透就夠了;
如果你目標700+,才需要搭配Advanced Questions和非官方難題資料。
3. 拒絕“囤資料”,先用完1套再考慮補充
我見過最夸張的同學,備考3個月,買了20多本資料,結果每本都只翻了前10頁。GMAT備考講究“精”,不是“廣”——1本資料吃透(比如OG的題目至少刷2遍,錯題分析3遍),比10本資料淺嘗輒止有用10倍。
建議:剛開始備考時,最多準備3類資料(基礎+核心+模考),用完、用透之后,再根據自己的薄弱項補充1-2本針對性資料。
二、分科目、分階段:這樣選資料,效率翻倍
GMAT備考一般分“基礎期(1-2個月)”“強化期(1-2個月)”“沖刺期(2周-1個月)”,每個階段的目標不同,資料也該“對癥下藥”。下面按科目和階段拆解,幫你精準匹配資料:
(一)基礎期:用“極簡資料”打牢基礎,別貪多
基礎期的目標是:搞懂GMAT考什么(題型、考點)、學會基本解題方法。這時候資料太多反而會混亂,選“最核心、最易懂”的就行。
1. 詞匯:別背“紅寶書”,聚焦“高頻核心詞”
GMAT對詞匯量要求不高(8000左右),但對“核心詞”的熟練度要求很高(比如邏輯題里的“assumption”“weaken”,數學里的“integer”“prime”)。
必選資料:《GMAT高頻核心詞匯》(網上有很多免費整理版,選按科目分類的,比如“數學高頻詞”“邏輯高頻詞”,背起來更有針對性)。
使用方法:每天背50個,早上背新的,晚上復習前一天的,重點記“熟詞僻義”(比如“course”除了“課程”,還有“航向”的意思,閱讀里可能考)。
避雷:別背GRE紅寶書或雅思詞匯,很多詞GMAT根本不考,浪費時間。
2. 語法(SC):先學“規則”,再練“應用”
SC是Verbal里最容易提分的部分,但很多人一開始就直接刷題,結果正確率忽高忽低。基礎期一定要先學“語法規則”,再用OG題目練手。
必選資料:
《曼哈頓語法》(第6版,中文版):公認的SC入門神書,把GMAT??嫉恼Z法點(比如平行結構、主謂一致、代詞指代)講得很清楚,例子也都是OG原題,適合基礎差的同學。
OG綜合冊(最新版2023-2024):SC部分前100題(簡單題),先按題型做(比如先做平行結構題,再做修飾題),熟悉考點。
使用方法:先花1周看完曼哈頓語法,每章做筆記(比如“平行結構的3個標志詞”),然后每天做10道OG簡單題,做完對照解析,把錯題涉及的語法點標在筆記上。
3. 數學:撿回“高中數學”,搞定“專用術語”
GMAT數學考的是“初中到高中難度”,但很多人因為“術語看不懂”“知識點忘光了”而丟分?;A期重點是“補知識點+記術語”。
必選資料:
《陳向東GMAT數學高分突破》:按知識點分類(代數、幾何、概率等),每個知識點有例題和練習題,適合撿回基礎。
OG數學分冊(簡單題部分):熟悉題型和出題思路。
使用方法:先花2周過《陳向東》,重點看“知識點講解”和“例題”,跳過難題;然后每天做15道OG數學簡單題,錯題一定要搞懂“是知識點不會,還是術語沒看懂”。
(二)強化期:用“分層資料”突破弱項,精準提分
強化期的目標是:找到自己的薄弱項(比如邏輯總錯、閱讀速度慢),用針對性資料提升。這時候可以在官方資料的基礎上,加1-2本非官方資料。
1. 邏輯(CR):先學“題型方法”,再練“邏輯鏈分析”
CR是很多人的痛點——“看懂了題,但選不對答案”。核心問題是沒掌握“題型方法”(比如削弱題、假設題的解題思路)。
必選資料:
《邏輯Bible》(中文版):按題型分類(削弱、加強、假設等),講每種題型的解題步驟,比如“假設題要找‘結論成立的必要條件’”,適合入門。
OG綜合冊CR部分(中等難度題)+ PREP 07/08邏輯題(免費模考軟件里的真題,網上有整理版):練“邏輯鏈分析”——每道題都要寫出“前提是什么,結論是什么, gap在哪里”。
使用方法:先看《邏輯Bible》對應題型的章節,然后做10道同類題,做完后用“邏輯鏈分析法”復盤錯題(比如“這道題的結論是‘A導致B’,削弱項應該是‘B導致A’或‘有其他原因導致B’”)。
2. 閱讀(RC):用“結構化閱讀法”代替“逐字翻譯”
很多人做閱讀時習慣“逐字翻譯”,結果時間不夠、記不住內容。GMAT閱讀考的是“找信息、理邏輯”,不是“讀懂每句話”。
必選資料:
《小安閱讀法》(網上免費整理版):教你“結構化閱讀”——讀文章時標“段落主旨”“作者態度”“對比關系”,做題時直接定位到原文找答案。
OG綜合冊RC部分(4篇一組,每天1組)+ 《經濟學人》(選和GMAT話題相關的文章,比如商業、科技,練閱讀速度)。
使用方法:用《小安閱讀法》分析OG每篇文章,比如“第一段講舊觀點,第二段講新觀點,作者支持新觀點”,然后總結“常見題型的定位技巧”(比如主旨題看段落首尾句,細節題找題干關鍵詞)。
3. 數學/語法:用“難題資料”突破瓶頸
如果基礎期后,數學正確率低于90%、語法正確率低于70%,可以用難題資料拔高。
數學難題:Advanced Questions(官方難題300,數學部分),里面的題和700+分庫的數學題難度接近,適合目標700+的同學。
語法難題:PREP 07/08 SC部分(比OG稍難)+ 《RON語法視頻筆記》(RON是GMAT大神,他的視頻會講“為什么這個選項對,其他選項錯”,網上有整理好的文字筆記,重點看“語義優先于語法”的思路)。
(三)沖刺期:用“模考+雞精”模擬實戰,調整pace
沖刺期(考前2周-1個月)的目標是:適應考試節奏(3小時7分鐘)、查漏補缺、熟悉“雞精”(真題回憶)。這時候資料要“貼近實戰”。
1. ??迹汗俜絇REP最準,別用“野??肌?/b>
模考軟件的“難度匹配”和“分數估算”必須準,否則會誤導復習。
必選資料:
官方PREP免費??迹?套,官網注冊賬號就能用):最接近真實考試的難度和界面,考前1周至少做1套。
官方PREP付費??迹?-6套,價格較貴,預算夠的話可以買,適合想精準估分的同學)。
避雷:別用某機構的“免費??肌?,很多難度和真實考試差太遠(比如數學太簡單,Verbal太偏),??挤謹堤摳撸搅丝紙鋈菀仔膽B崩。
2. 雞精:“看思路,不背答案”,別依賴
雞精是考生回憶的真題,可能會遇到原題,但GMAC會換題(“換庫”),所以不能全靠雞精。
必選資料:CD論壇(ChaseDream)或GMAT考滿分的“當月雞精”(免費更新),重點看數學和閱讀雞精。
使用方法:數學雞精看“解題思路”(比如這道題考“排列組合”,用什么方法算),別背答案(數字可能被改);閱讀雞精看“文章結構”(段落主旨、作者態度),到了考場還是要自己讀原文做題。
三、資料搭配避坑指南:這3件事千萬別做
最后提醒3個“血淚教訓”,很多人都踩過,你一定要避開:
1. 別用“大神筆記”代替自己總結
我之前買過一個750分大神的“全套筆記”,以為能直接用,結果發現他的思路和我的完全不一樣,越看越混亂。筆記是“自己思考的痕跡”,別人的筆記只能參考,不能代替自己總結。比如語法錯題本,你要寫“這道題我錯在哪(是沒看到平行標志詞,還是語義沒理解)”,而不是抄大神的“正確選項解析”。
2. 別用超過3年的舊資料(尤其是IR和數學)
GMAT雖然核心考點不變,但IR(綜合推理)偶爾會有題型微調,數學的“數據充分性題”選項順序也可能變(雖然概率低)。資料盡量用最新版(比如OG買2023-2024版,別用2020版之前的),如果預算有限,舊版OG也能湊合用,但IR部分建議用最新版的題練手。
3. 寫作(AWA)和IR別太早準備,也別完全放棄
很多人要么一開始就花大量時間練寫作,要么最后完全不看。其實AWA和IR不計入總分,但有些學校會看(比如Top50商學院)。考前1周準備就行:AWA背“七宗罪”模板(網上有整理好的,比如“無因果關系”“樣本不足”),練2篇;IR做OG分冊的50道題,熟悉“圖表題”“多源推理題”的解題步驟,目標拿5分以上(滿分8分,5分夠用)。
寫在最后
GMAT備考就像“拼圖”,資料是“拼圖碎片”,選對了碎片,才能拼出“700+”的完整圖案。記住:沒有“最好的資料”,只有“最適合你的資料”。剛開始可能會走點彎路,但只要記住“官方優先、匹配基礎、拒絕囤貨”這三個原則,慢慢就能找到自己的節奏。
最后想說,資料只是工具,真正決定分數的是“你有沒有把資料用透”——OG刷3遍、錯題分析清楚的人,大概率比買了10本資料卻只翻了幾頁的人考得好。所以,別再糾結“選什么資料”,現在就拿起一本OG,開始你的第一遍刷題吧。
(注:文中提到的官方資料版本以GMAC官方最新公布為準,建議備考時通過官網確認資料更新情況。)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206440.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