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怎樣判斷陽性名詞
很多德語學習者都會有這樣的經歷:背了一堆名詞,可一到用的時候還是搞不清它到底是der、die還是das,尤其是陽性名詞,感覺就像個“隱形殺手”,總在不經意間讓你犯錯。其實,德語名詞的性雖然沒有絕對的規律,但陽性名詞還是有不少“小暗號”的。今天這篇文章,就來手把手教你怎么通過詞義、詞形等蛛絲馬跡,提高判斷陽性名詞的準確率,讓你和“der”的關系不再尷尬。
一、先搞懂為什么要學“陽性”?這可是德語的“地基”
剛開始學德語的時候,我也曾天真地以為名詞的性就是個“擺設”,隨便記記就行。直到后來發現,冠詞、形容詞、代詞都得跟著名詞的“性”走,比如“一個好書”不是“ein gut Buch”,而是“ein gutes Buch”(這里Buch是中性),如果名詞是陽性,形容詞詞尾又不一樣了。要是性搞錯了,整個句子就像搭錯了積木,歪歪扭扭的。所以,搞定陽性名詞,相當于給德語學習打下了半壁江山。
二、從“詞義”入手:這些“身份”的名詞,大概率是陽性
德語里有一些特定“身份”的名詞,天生就和“der”更親近。記住這些“身份標簽”,能幫你快速鎖定一大批陽性名詞。
1. 表示“男性”的人或動物
這個很好理解,只要是指男性的,不管是具體的人還是雄性動物,基本都是陽性。比如:
der Mann(男人)
der Vater(父親)
der Sohn(兒子)
der Lehrer(男老師,雖然現在也有用die Lehrerin表示女老師,但Lehrer本身是陽性)
der Hund(公狗,雖然泛指狗也是der Hund,但如果特指母狗就是die Hündin)
小提示:有些職業名詞,以前只有陽性形式,現在為了體現性別平等,會有對應的陰性形式(通常加-in),但原始的名詞本身還是陽性。比如der Arzt(男醫生),die ?rztin(女醫生)。
2. 大多數表示“職業、頭銜”的名詞(傳統上男性為主)
雖然現在很多職業名詞有了陰性形式,但很多情況下,當我們不特指性別,或者這個職業在傳統上以男性為主時,名詞是陽性的。比如:
der Ingenieur(工程師)
der Professor(教授)
der Chef(老板)
der Student(大學生,男大學生;女大學生是die Studentin)
3. 表示“季節、月份、星期幾”的名詞
時間類的名詞里,這三類幾乎都是陽性,記起來很省心。
季節:der Frühling(春天), der Sommer(夏天), der Herbst(秋天), der Winter(冬天)
月份:der Januar(一月), der Februar(二月)... 以此類推,所有月份都是der。
星期幾:der Montag(周一), der Dienstag(周二)... 一直到der Sonntag(周日),全都是der。
我剛開始記的時候,就把“季節、月份、星期”打包記成“時間三兄弟,都是der字輩”,一下子就記住了。
4. 表示“方向、方位”的名詞
東南西北這些方向,還有一些表示方位的詞,也多是陽性。比如:
der Osten(東方), der Westen(西方), der Süden(南方), der Norden(北方)
der Nordenwind(北風)雖然是復合詞,但核心的Norden是陽性。
5. 表示“自然現象”的名詞(部分)
一些比較“陽剛”的自然現象,比如風、雨、雷、電(部分)等,也常是陽性。比如:
der Wind(風)
der Regen(雨)
der Donner(雷)
der Hagel(冰雹)
不過這個要注意,不是所有自然現象都是陽性,比如“雪”是der Schnee(陽性),但“冰”是das Eis(中性),“霧”是der Nebel(陽性),“云”是die Wolke(陰性)。所以這個類別要結合具體單詞記。
三、從“詞形”判斷:這些“后綴”是陽性名詞的“身份證”
如果說詞義是“內在氣質”,那么詞形后綴就是陽性名詞的“外在特征”。很多名詞只要看結尾,就能八九不離十地判斷它是不是陽性。
1. -er (der)
這個后綴太常見了!表示“人”、“物”、“工具”或者“……者”的時候,很多都是陽性。
表示人:der Arbeiter(工人), der Fahrer(司機), der Leser(讀者)
表示物/工具:der Computer(電腦), der Fernseher(電視機), der Kaffeeautomat(咖啡機,雖然長,但核心后綴是-er)
表示抽象概念:der Lehrer(老師,前面提過), der Redner(演講者)
注意:有少數例外,比如die Mutter(母親),die Tochter(女兒),雖然也是-er結尾,但表示女性,所以是陰性。這個要特別記一下。
2. -ig (der)
以-ig結尾的名詞,陽性概率非常高,而且很多是抽象名詞或者集合名詞。
der Hunger(饑餓)
der Durst(口渴)
der Krieg(戰爭)
der Sieg(勝利)
我當時背“der Hunger”的時候,就想“餓”得人都沒力氣了,得是個“der”撐著,哈哈,雖然有點無厘頭,但記住了。
3. -ling (der)
這個后綴也很有代表性,常表示“人”、“幼小動物”或者“具有某種性質的人或物”,基本都是陽性。
der Lehrling(學徒)
der Zwilling(雙胞胎之一)
der Jüngling(青年男子)
der Fink(麻雀,雖然不是ling結尾,但有些小動物名詞也是陽性,比如der B?r(熊))
4. -or (der)
這個后綴多來自拉丁語,通常表示“人”,尤其是“從事某種職業或活動的人”,陽性沒跑。
der Doktor(醫生,博士)
der Professor(教授,前面提過)
der Motor(發動機,這個是物,但也是陽性)
der Autor(作者)
5. -us (der)
同樣來自拉丁語,很多表示“學術概念”、“職位”或“神話人物”的名詞以此結尾,陽性。
der Campus(校園)
der Bonus(獎金)
der Status(地位,狀態)
der Jupiter(木星,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
6. 部分以 -en 結尾的名詞 (der)
注意是“部分”!不是所有-en結尾的都是陽性。但有一類,比如表示“男性”的名詞,或者一些特定的詞。
der Junge(男孩)
der Bote(信使)
der Wirt(店主,房東)
這個要和陰性名詞中以-en結尾的(比如die Frau, die Tante)區分開,主要還是看詞義。
四、那些“坑”:陽性名詞中的“例外”和“易混淆點”
德語嘛,最不缺的就是例外。知道了規律,也要警惕這些“調皮鬼”。
1. “看起來像陽性,實際不是”的詞
比如“das M?dchen”(女孩),雖然有-chen這個小后綴(通常中性),而且表示女性,但它就是中性!還有“die Frau”(女人),-rau結尾,陰性。這些都是需要單獨記憶的“硬骨頭”。
2. 同一個詞,不同詞性不同意思
極少數情況下,一個名詞的性不同,意思也不同。比如“der See”是“湖”,而“die See”是“海”。這種情況雖然少,但遇到了就要特別小心。
3. 復合名詞的性
復合名詞的性通常由最后一個組成部分的性決定。比如“der Zeitungsstand”(報亭),最后一個詞“der Stand”是陽性,所以整個復合詞就是陽性。這個規則對判斷復合名詞的性很有用。
五、我的“笨辦法”:記陽性名詞,不妨“聯想+場景”
說實話,我一開始記詞性也頭疼,后來發現“死記硬背”不如“理解+聯想”。比如記“der Apfel”(蘋果),我會想“蘋果是圓的,像個小太陽(陽性)”;記“der Stift”(鋼筆),我會想“我用鋼筆(der Stift)寫字”。把單詞和具體的場景、圖像或者一句話聯系起來,比孤立地背“der, die, das”效果好得多。
另外,多讀、多聽、多積累是王道。當你接觸的德語多了,很多名詞的性你會形成一種“語感”,看到它就知道該用哪個冠詞,就像我們說中文不會搞錯“的、地、得”一樣自然。
六、總結一下:判斷陽性名詞,你可以這樣做
1. 看“身份”:男性、雄性動物、季節、月份、星期幾、方向、部分自然現象等,優先考慮陽性。
2. 看“尾巴”:-er, -ig, -ling, -or, -us等后綴,陽性概率高。
3. 特殊情況:注意例外詞和復合名詞的性。
4. 終極武器:結合聯想記憶,多在語境中運用。
德語名詞的性確實是個磨人的小妖精,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再加上一點點耐心,你會發現陽性名詞不再那么難搞。記住,沒有一蹴而就的捷徑,但有規律可循的技巧。下次再遇到一個新名詞,不妨先從這幾個角度分析一下,說不定就能猜對它的“性別”哦!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xyzzx/German/12684.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