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在職研究生考什么科目
最近后臺總有讀者留言:"工作三年想考日語在職研究生,到底要準備哪些科目?""白天上班晚上備考,時間根本不夠用,有沒有高效復習攻略?"作為帶過5屆在職考生的日語老師,今天就用3000字長文給大家掰扯清楚——日語在職研究生的考試真相,遠比你想象的更有"套路"。
一、先搞懂:兩類報考方式,考試科目天差地別
很多人上來就問"考什么",卻不知道在職研的報考方式直接決定了考試內容。目前主流的兩種路徑,適合不同需求的考生:
1. 非全日制研究生(雙證)
這是最硬核的選擇,拿的是和全日制一樣效力的畢業證+學位證。但注意了,考試難度和全日制完全相同,每年12月底參加全國統考。
我帶過的學員里,32歲的王姐去年就栽在這兒——她以為在職考試會簡單,裸考去試了水,結果日語專業課才考了58分。后來報了周末班系統復習,今年總算以總分362分上岸某211院校。
2. 同等學力申碩(單證)
先入學后考試,本科畢業滿3年就能報。這種方式要參加學校自主命題的入學考試(難度較低),讀完課程后再參加5月的全國統考,只考兩門:外語+學科綜合。
適合只想拿學位、不想辭職的上班族。但要注意,只有學位證沒有畢業證,考公、落戶可能受限。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四大科目詳細拆解(附真題示例)
如果目標是雙證,這四門科目必須逐個擊破。我們以某985院校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為例:
思想政治理論(100分)
很多日語專業的同學看到政治就頭大,但這門課是全國統一命題,不存在小語種特殊待遇。重點考馬原、毛中特、史綱、思修、時政這五塊。
劃重點:在職考生別死磕教材!我去年總結的《政治核心考點88條》,把1000頁大綱濃縮成20頁紙,學員平均復習20天就能穩定在65分以上。
真題示例:2023年考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征",這類時政結合理論的題,考前1個月突擊效果最好。
注意!這里的二外是給日語專業考生考的,如果你本科不是日語專業,可能要考203日語(公共日語)。以英語為例,難度介于四六級之間,重點考閱讀和寫作。
備考技巧:用《考研真相》做真題,把每篇閱讀的長難句都拆解翻譯,堅持3個月語感會突飛猛進。我帶的張同學就是用這個方法,從四級擦線到考研英語72分。
日語基礎(150分)
這門課各校自主命題,難度差異很大。比如北外側重文學翻譯,上外喜歡考語言學理論。但核心逃不出這三大塊:
詞匯語法:N1是基礎,很多學校會超綱到專八水平
閱讀理解:常考日本報刊社論、文學選段(去年某校考了村上春樹《1Q84》的節選)
寫作:800-1000字議論文,主題多與社會文化相關(如"少子化對策""AI對翻譯行業的影響")
日語翻譯與寫作(150分)
實務操作類科目,分筆譯和口譯方向。筆譯通常考:
日譯漢:政治經濟類文章(如日本首相施政演說)
漢譯日:中國特色詞匯翻譯(如"雙碳目標""鄉村振興",這些都有官方譯法,別自己瞎編)
口譯方向還要加試視譯和聽譯,對反應速度要求極高。我建議在職考生每天用NHK新聞做10分鐘跟讀練習,培養瞬時記憶能力。
三、同等學力申碩:兩門統考科目通關秘籍
如果選擇先讀后考,那5月的全國統考是重頭戲。這兩門課看似簡單,每年卻有30%的人栽在細節上:
1. 日語水平考試(100分)
難度相當于N2-N1之間,題型包括:
詞匯語法(20分):重點考助詞用法、敬語表達
閱讀理解(30分):4篇短文,每篇5道題
翻譯(30分):日譯漢200字,漢譯日150字
寫作(20分):400字短文,多考應用文(如郵件、報告)
劃重點:寫作要注意格式規范!去年有考生把商務郵件寫成了散文格式,直接被扣了10分。建議多背模板,比如請求類郵件的"ご多忙中恐縮ですが..."開頭。
2. 日語語言文學綜合(100分)
這門是專業課,涵蓋日本文學、語言學、文化三個方向。各校會指定參考書,比如《日本文學史》(葉渭渠)、《日語概說》(金田一春彥)。
記憶技巧:用思維導圖梳理脈絡,比如把日本文學史按"上古-中古-近世-近代-現代"分成模塊,每個時期記3個代表作家和作品。我整理的《文學考點速記表》,幫學員把復習時間從3個月壓縮到1個月。
四、在職備考避坑指南:這些"過來人血淚"你別踩
帶過200+在職考生后,我發現大家常犯這些錯誤:
1. 盲目買資料
某東上搜"日語考研"能跳出200多本書,但真正有用的不超過5本。建議先去目標院校研究生院官網,下載3年的招生簡章和真題,針對性備考。比如早稻田大學特別喜歡考古典日語,那《古典日語入門》就必須啃;而同濟則側重經貿日語,《日本經濟新聞》得多看。
2. 時間管理混亂
"每天下班學3小時"聽起來很勵志,但90%的人堅持不了一周。不如用"碎片化+沉浸式"結合:
通勤時:用"MOJi辭書"背10個單詞,聽NHK新聞
周末:抽出4小時整塊時間做真題,模擬考試環境
我學員小李是程序員,他把日語語法做成手機壁紙,上廁所都能看兩眼,3個月就把助詞用法吃透了。
3. 忽視院校差異
同樣是日語專業,北大和地方院校的考試難度差著三個檔次。去年有個學員本科二本,非要沖北外,結果專業課差了40分。后來調整目標,考上了家鄉的師范大學,現在邊工作邊讀研,壓力小多了。擇校一定要量力而行,在職考研不是用來圓名校夢的,而是提升職場競爭力的工具。
五、2024年最新政策解讀:這些變化要注意
今年部分院校調整了招生政策,給大家劃幾個重點:
北京語言大學:2024年起取消日語非全日制招生,想考的同學抓緊最后機會
上海外國語大學:新增"日本文化遺產保護"方向,考試科目里加了《文化遺產概論》
所有院校:同等學力申碩的外語科目,2024年起可考日語(往年只能考英語),這對日語專業考生是重大利好
不過要提醒大家,以上信息整理自各校官網2023年9月發布的招生簡章,具體請以2024年官方最終公布為準。建議10月報名前再核對一遍,避免政策變動影響備考。
最后想說,在職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凈沒有,只能一遍遍地洗。但只要堅持到天亮,就會發現每件衣服都潔白如新。我帶過的學員里,有35歲寶媽邊帶娃邊考上的,有程序員每天熬夜刷題上岸的,他們都不是天賦異稟,只是比別人多了一份"再堅持一下"的勇氣。
如果你正在備考路上,歡迎在評論區留下目標院校,我會盡量幫大家分析考試重點。記住,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方向對了,慢一點也沒關系。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xueli/2019/0726/610403.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上海新世界教育整理的日語在職研究生考什么科目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