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證MBA指的是哪些證
在當今職場競爭愈發激烈的環境下,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將MBA視為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而在眾多MBA項目中,“雙證MBA”無疑是大家關注度最高的一類。那么,雙證MBA究竟指的是哪兩個證呢?簡單來說,雙證MBA畢業時可以同時獲得研究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這也是它與單證MBA最核心的區別。接下來,我們就詳細聊聊這兩個證書的來龍去脈、含金量以及如何判斷一個MBA項目是否屬于雙證范疇,幫你徹底搞懂這個讓無數職場人糾結的問題。
一、雙證MBA的“兩本證”究竟是什么?
1. 第一個證:研究生畢業證書——學歷的“硬通貨”
研究生畢業證書是由教育部統一印制、高校頒發的學歷證明,上面會清晰標注你的學習形式(全日制/非全日制)、專業名稱(工商管理碩士)、學制年限以及畢業時間。這個證書的核心作用是證明你具備了研究生學歷,是教育經歷的“官方認證”。
舉個例子,如果你本科畢業后直接工作,學歷欄只能填“本科”;但讀完雙證MBA后,學歷就能更新為“研究生”。這在體制內晉升、大型企業招聘的學歷門檻篩選中,往往能起到決定性作用。比如某國企的中層管理崗明確要求“碩士及以上學歷”,這時畢業證書就成了敲門磚。
2. 第二個證:碩士學位證書——能力的“認證章”
碩士學位證書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統一印制,同樣由高校頒發,證書上會注明“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與畢業證書側重“學歷經歷”不同,學位證書更側重證明你達到了相應的學術水平和專業能力。
在民營企業、外企或創業場景中,學位證書的認可度往往更高。比如一些企業的高管招聘中會寫“擁有MBA學位者優先”,這里的“學位”就是指碩士學位證書。另外,在海外深造、移民加分等場景中,學位證書也是重要的憑證。
二、為什么“雙證”比“單證”更受青睞?
可能有同學會問:“我見過只發學位證的MBA項目,為什么一定要追求雙證呢?”這就要從兩者的含金量差異說起了。
1. 雙證是“學歷+學位”雙重保障
單證MBA(如早期的EMBA、部分中外合作項目)通常只頒發學位證,沒有畢業證書。這意味著你的學歷仍停留在本科階段。而在國內的職業發展體系中,“學歷”和“學位”是兩個不同的評價維度:
學歷:代表學習經歷,是入職、落戶、考公的硬性門檻;
學位:代表學術能力,是職業晉升、專業水平的重要參考。
比如在一線城市落戶政策中,“研究生學歷”往往能獲得更高的積分;而考公務員時,很多崗位明確要求“碩士學歷”,僅有學位證是無法報考的。
2. 雙證項目的“規范性”更高
雙證MBA項目必須通過教育部審批,招生需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管理類聯考),培養過程也需符合國家研究生教育標準。而部分單證項目(尤其是非統招項目)的辦學規范性參差不齊,甚至存在“花錢買證”的風險。
我身邊有個朋友曾踩過坑:幾年前報了一個“免聯考MBA”,畢業只拿到一張國外學位證,回國后無法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結果企業HR根本不認可,白白浪費了十幾萬學費。
三、哪些MBA項目能拿雙證?關鍵看這3點!
想報考雙證MBA的同學,一定要學會辨別項目真偽。記住這三個判斷標準,避免踩坑:
1. 看招生方式:是否參加“管理類聯考”
雙證MBA的招生必須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計劃,考生需要在每年10月報名,12月底參加“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考英語二和管理類綜合能力),達到國家線和院校線后才能被錄取。而單證項目(如同等學力申碩)通常是“先入學后考試”,或無需參加統考。
2. 看院校資質:是否在教育部“名單”內
教育部每年會公布“新增碩士學位授權點名單”,只有在名單內的院校和專業,才能頒發國家承認的雙證。你可以登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學位網)查詢院校資質,避免選擇“野雞項目”。
3. 看學習形式:全日制/非全日制均可拿雙證
很多人誤以為“只有全日制MBA才有雙證”,其實不然。2017年教育部改革后,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統一招生、統一考試、統一培養標準、統一證書效力”,因此非全日制MBA畢業同樣可以獲得雙證,證書上會注明“非全日制”學習形式,但法律效力與全日制完全相同。
四、雙證MBA的含金量:這些“隱藏優勢”你必須知道
除了“學歷+學位”的雙重認證,雙證MBA還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隱藏價值”,尤其對職場人來說至關重要:
1. 職業天花板的“突破口”
在傳統行業(如金融、制造、建筑)或體制內,學歷往往是晉升的“隱形門檻”。我認識一位在銀行工作的學長,本科畢業工作5年,業績出色但始終卡在“主管”崗位,因為部門經理級以上要求“碩士學歷”。后來他讀了非全日制雙證MBA,畢業后順利晉升,薪資直接翻倍。
2. 跨行業轉型的“通行證”
對于想轉行的人來說,雙證MBA不僅能補充商業知識,還能通過“研究生學歷”提升在新領域的認可度。比如從技術崗轉管理崗、從傳統行業轉互聯網行業,HR在篩選簡歷時,“雙證MBA”往往是重要的加分項。
3. 人脈資源的“優質圈”
雙證MBA項目的同學大多是工作3-10年的職場精英,涵蓋各行各業。這些人脈資源不僅能帶來合作機會,更能在職業發展中提供信息支持。比如我的同班同學中,有創業者、國企高管、外企經理,畢業兩年內,有30%的人通過同學內推找到了更好的工作。
五、報考雙證MBA前,這些“坑”要避開!
雖然雙證MBA優勢明顯,但報考前一定要理性評估,避免盲目跟風:
1. 不要為了“證”而考:先明確職業目標
雙證MBA的學費通常在10萬-50萬不等,學制2-3年,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如果你只是“看別人考我也考”,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很可能讀完后發現對工作幫助不大。建議報考前問自己:“這個證書能幫我解決什么具體問題?”(如晉升、轉行、落戶等)
2. 警惕“保過”“免考”陷阱
有些機構會宣傳“包過雙證MBA”“無需參加聯考”,這些基本都是騙局。雙證MBA必須參加管理類聯考,不存在“保過”一說。即使是“提前面試”優秀的考生,也需要達到國家線才能被錄取。
3. 非全日制≠“水學歷”,但需平衡工作與學習
非全日制雙證MBA適合在職人士,但學習強度并不低。每周需要上課1-2天(周末或工作日晚上),還要完成作業、參與小組討論、準備畢業論文。如果工作本身非常繁忙,可能會面臨“工作學習兩頭累”的情況,建議提前和雇主溝通,看是否能協調時間。
六、寫在最后:雙證MBA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說到底,雙證MBA的價值因人而異。對于職業發展遇到瓶頸、需要學歷背書或系統學習商業知識的人來說,它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選擇;但如果你期望靠一張證書“一步登天”,那大概率會失望。
記住,證書只是敲門磚,真正讓你在職場立足的,是通過學習提升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持續積累的行業經驗。如果你已經做好了投入時間和精力的準備,那么雙證MBA或許能成為你職業道路上的“加速器”。
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mba_zx/720098.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