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MBA有哪些科目
摘要
自考MBA(工商管理碩士)的科目設置,本質上是“理論+實踐”的結合,既要打好管理基礎,又要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統考MBA比,它更靈活,科目分“必考+選考”,核心圍繞“管理工具、業務邏輯、實戰能力”三大塊。如果你是在職想提升,擔心科目太難、沒時間學,這篇文章會拆透每個科目的“學什么、怎么考、難不難”,幫你心里有底。
先搞清楚:自考MBA和你想的“MBA”一樣嗎?
很多人一提MBA就想到“花錢買文憑”“全是大佬同學”,但自考MBA不一樣——它是國家承認的學歷提升方式,免試入學,修完所有科目、通過論文答辯就能拿畢業證(符合條件還能申請學位證)。適合在職黨、基礎一般但想系統學管理的人,比如做了5年銷售想轉管理崗,或小老板想補商業思維。
不過要注意:自考MBA的科目設置,不同院校、不同專業方向(比如金融MBA、人力資源MBA)會略有差異,但核心框架全國通用。下面說的是“大概率會遇到的科目”,具體以你報考院校的最新通知為準(文末會提醒)。
自考MBA科目大盤點:3大模塊,從“入門”到“實戰”
自考MBA的科目分三大類:公共基礎課(必考)、專業核心課(必考)、選考/實踐課(按需選)。就像蓋房子,基礎課是地基,核心課是承重墻,選考課是裝修風格——缺一個都不行,但可以根據自己的“戶型”(職業方向)選裝修。
一、公共基礎課:2門“硬骨頭”,但沒你想的難
公共基礎課是所有自考MBA考生都要考的,就兩門:英語二和管理類綜合能力。別被“綜合能力”嚇到,它其實是“數學+邏輯+寫作”的組合卷,考的是“思維能力”而非“死記硬背”。
1. 英語二:難度介于四級和六級之間,重點在“看懂、會寫”
很多人看到“英語”就頭大,尤其是畢業多年的在職黨。但自考英語二真沒那么可怕:
考什么:完形填空(10分)、閱讀理解(50分,占比最高)、新題型(10分,比如匹配段落大意)、翻譯(15分,中譯英,一般是經濟管理類短文)、寫作(15分,書信或議論文,比如“給老板寫一封關于團隊管理的建議信”)。
難在哪:詞匯量(大綱要求5500詞,但高頻詞也就2000多個)、閱讀速度(一篇文章800詞,要在15分鐘內讀完并答題)。
怎么學:別抱著單詞書死背!每天用“碎片時間”記10個高頻詞(比如“management管理”“strategy戰略”這種商科常用詞),真題至少刷3遍——第一遍看懂文章,第二遍分析選項為什么錯,第三遍總結答題套路(比如“轉折詞后是答案”)。
我見過一個35歲的會計考生,英語基礎幾乎為零,就靠“每天1篇閱讀+摘抄3個長難句”,最后考了72分。所以別慌,堅持比天賦重要。
2. 管理類綜合能力:數學不難,邏輯“反套路”,寫作要“接地氣”
這門課總分200分,是拉分的關鍵,分三部分:
數學(75分):考的是“初等數學”(小學到高中的知識),沒有高數!比如應用題(利潤問題、行程問題)、幾何(三角形面積、圓的方程)、概率(古典概型)。難在“題量大”(25道題,平均2分鐘1道),所以要練“解題速度”——比如記住“利潤=售價-成本”“相遇問題公式”,別現場推導。
邏輯(60分):30道選擇題,考的是“邏輯推理”,比如“所有A是B,所以非B是非A”這種三段論,或者“削弱/加強論點”。很多人一開始覺得繞,但其實有規律:把題干拆成“前提+結論”,選項看是否“搭橋”或“拆橋”。比如真題考過“某公司利潤下降是因為員工效率低,以下哪項能削弱這個結論?”答案可能是“公司今年原材料成本漲了50%”——這就是“另有他因”。
寫作(65分):兩篇作文,“論證有效性分析”(30分)和“論說文”(35分)。前者是“找邏輯漏洞”,給一篇有缺陷的短文(比如“因為某公司用了A方法利潤增長,所以所有公司都該用A方法”),你要指出“以偏概全”“因果不當”等問題;后者是“寫議論文”,比如“談創新對企業的重要性”,要結合管理案例(比如華為研發投入、柯達破產教訓),別空談大道理。
二、專業核心課:6-8門“管理干貨”,學完能直接用在工作上
專業核心課是自考MBA的“靈魂”,不同院校科目名稱可能不同,但內容大同小異,核心是讓你掌握“管錢、管人、管業務”的能力。挑幾個高頻科目說說:
1. 《管理學原理》:所有管理學科的“入門課”
學什么:管理的四大職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經典管理理論(泰勒科學管理、法約爾14項原則、馬斯洛需求層次)、組織架構設計(直線制、事業部制)。
怎么考:選擇題(考概念)、簡答題(比如“簡述領導和管理的區別”)、案例分析題(給一個公司管理問題,讓你用理論分析,比如“某團隊人心渙散,用赫茨伯格雙因素理論怎么解決?”)。
實用價值:幫你建立“管理框架”。比如你是部門主管,做年度計劃時,就知道要先“明確目標”(計劃職能),再“分配任務”(組織職能),最后“檢查進度”(控制職能)。
2. 《市場營銷學》:別以為“賣東西”簡單,這科能讓你看透商業本質
學什么:4P理論(產品、價格、渠道、促銷)、STP戰略(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市場定位)、消費者行為學(為什么有人寧愿多花錢買品牌?)、新媒體營銷(直播帶貨、私域流量怎么玩?)。
坑點提醒:很多人覺得“我做銷售的,這科肯定簡單”,結果掛科。因為它不僅考記憶,更考“應用”。比如真題考過“某奶茶品牌想進入下沉市場,用STP理論設計方案”,你得寫出“細分標準(年齡/收入)、目標市場(小鎮青年)、定位(高性價比健康奶茶)”,光背概念沒用。
3. 《財務管理》:管錢的“基本功”,看不懂報表的管理者都是“瞎指揮”
學什么:三大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怎么看、財務比率分析(流動比率、毛利率)、投融資決策(怎么算項目回報率?該不該貸款擴產?)。
難點:公式多(比如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但不用怕,重點記“高頻公式”(老師上課會劃重點),做題時套用就行。比如算“企業能不能還短期債務”,看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大于2就比較安全。
舉個例子:你是老板,財務說“今年利潤100萬”,但現金流量表顯示“經營活動現金流-50萬”,這時候別高興太早——可能是“應收賬款太多,錢沒收回來”,實際公司可能缺錢。學了這科,你就不會被“賬面利潤”忽悠了。
4. 其他核心課:按需重點學
還有《人力資源管理》(怎么招人、留人、績效考核)、《戰略管理》(公司長遠規劃,比如“成本領先還是差異化”)、《運營管理》(生產/服務流程優化,比如奶茶店怎么提高出餐速度)等。這些科目建議結合你的職業方向學:做HR的重點啃《人力資源管理》,創業的多花時間在《戰略管理》上。
三、選考/實踐課:根據“職業方向”定制,讓你成為“專才”
選考課一般有3-5門,不同院校方向不同,比如:
金融方向:《金融市場學》《投資學》《風險管理》;
人力資源方向:《組織行為學》《薪酬管理》《員工培訓與開發》;
創業方向:《創業管理》《商業模式設計》《小企業融資》。
實踐課通常是“案例分析”或“課程設計”,比如“給某公司寫一份市場調研報告”“設計一個員工績效考核方案”,需要你把學過的理論用起來,很多院校會讓企業導師指導,相當于“提前練手”。
最容易“踩坑”的3個科目,避開就能少走半年彎路
自考MBA不是“隨便考考就能過”,有些科目看似簡單,實則“坑很多”,我總結了3個高頻掛科科目,附避坑指南:
1. 《管理信息系統》:別被“系統”嚇到,重點在“怎么用工具解決管理問題”
這科講“用計算機系統輔助管理”,比如ERP系統(企業資源計劃)、CRM系統(客戶關系管理)。很多人覺得“我不會編程,肯定學不會”,其實它不考代碼,考的是“系統能做什么”“怎么選系統”。比如“某制造企業想優化庫存,該選什么功能的ERP模塊?”(答案:庫存管理模塊+采購管理模塊)。避坑方法:多看看企業實際案例(比如海爾用ERP降低庫存成本),理解“系統是工具,管理是目的”。
2. 《企業戰略管理》:別空談“大戰略”,要會“落地”
這科容易掛科,是因為很多人答題時“喊口號”,比如“企業要創新”“要國際化”,但沒說“怎么創新”“怎么國際化”。正確做法:用“SWOT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威脅)、“波特五力模型”(行業競爭分析)等工具,結合案例寫具體措施。比如“某國產手機品牌想進入歐洲市場,用SWOT分析:優勢是性價比高,劣勢是品牌知名度低,機會是歐洲中低端市場空白,威脅是當地品牌競爭,所以策略是‘先和當地運營商合作,主打千元機市場’”。
3. 《英語二》寫作:別用“模板句”,要“接地氣”
很多人背模板,比如開頭寫“As far as I am concerned...”,結尾寫“In conclusion...”,結果分數低。自考英語二寫作(尤其是書信)講究“實用”,比如“給客戶寫一封道歉信”,要寫清楚“為什么道歉、怎么補救、下次怎么做”,語言簡單直接就行(比如“I’m sorry for the delay of delivery. We will send you a 20% discount coupon as compensation.”),不用堆砌復雜句。
不同基礎的人,怎么規劃科目備考?
最后給大家一個“備考路線圖”,根據自己的基礎選:
零基礎/跨專業:先啃《管理學原理》《英語二》(打基礎),再學《市場營銷學》《財務管理》(難度中等),最后攻《戰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難度較高)。
有管理經驗:可以先學《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結合工作經驗理解更快),但別跳過《管理學原理》(理論框架很重要)。
數學/邏輯差:管理類綜合能力里的數學和邏輯,每天花1小時專項練習(比如邏輯做“削弱題型”10道,數學練“應用題”5道),堅持2個月就能看到效果。
自考MBA的科目看起來多,但只要“理解+應用”,其實不難。記住:它不是讓你成為“理論家”,而是讓你學會用管理工具解決實際問題。最后提醒:不同院校的科目設置、考試大綱可能有調整,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以報考院校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祝你備考順利,早日拿到畢業證,成為更懂管理的自己。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mba_zx/661238.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