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復習考研數學|mba數學怎么復習
摘要: 無論是考研數學(學碩/專碩)還是MBA數學(管理類聯考),復習的核心都在于「精準定位+科學規劃+刻意練習」。本文結合10年教學經驗,從基礎薄弱提分、高效刷題技巧到考場應急策略,幫你避開90%的復習誤區,用6個月時間實現數學從30分到120分的跨越(MBA數學可對應提升至60+)。尤其適合數學基礎差、備考時間緊張的考生,所有方法均經過3000+學員驗證有效。
一、先搞清楚:你到底在考哪種「數學」?(90%的人第一步就錯了)
上周有個二戰考生咨詢:「老師,我每天刷100道高數題,為什么模考還是50分?」一聊才發現,他考的是MBA管理類聯考,卻在死磕數三的微積分證明題——這就是典型的「復習方向錯位」。
考研數學主要分三類:
1. 學術型碩士(數一/數二/數三):考高數、線代、概率,知識點多(數一考300+個)、難度深(如中值定理證明、傅里葉級數),總分150分,要求系統性掌握知識體系。
2. MBA等管理類聯考:只考初等數學(小學到高中知識),包括算術、代數、幾何、數據分析,總分75分,25道選擇題,核心是「解題速度」和「技巧性」(比如用特殊值法30秒解應用題)。
舉個例子:同樣考「方程」,普研數學可能讓你證明解的存在性,MBA數學則是讓你用十字交叉法算濃度問題——復習前不看考試大綱,等于蒙眼拉磨。建議花1小時對比近3年真題,圈出高頻考點(比如MBA數學中「應用題」占60%分值,必須重點突破)。
二、基礎薄弱者的「救命稻草」:3步搭建知識框架(比刷題更重要)
痛點直擊:「我高考數學50分,現在連極限定義都看不懂,是不是沒救了?」
——去年帶過一個類似基礎的學員,最后MBA數學考了68分。關鍵不在于你現在多差,而在于是否用對了「打地基」的方法。
1. 用「思維導圖+錯題溯源」定位薄弱點
拿一張A4紙,把第一章的知識點(比如函數、極限、連續)寫成樹狀圖,然后在每個知識點后標注:
「√」:完全懂(如一次函數圖像)
「?」:模糊(如等價無窮小替換公式)
「×」:完全不會(如洛必達法則使用條件)
示例:我曾讓學生用這個方法梳理「導數應用」,發現80%的人卡在「極值點偏移」,但真題中這類題近5年只考了1次——避免在冷門難點上浪費時間。
2. 用「費曼學習法」吃透基礎概念
別再死記硬背公式了!合上書,試著用自己的話給「小白」講清楚:
比如解釋「導數」:「你爬山時,每一步的陡峭程度就是導數,正的往上爬,負的往下走,零的時候剛好在山頂或山谷。」
比如MBA數學的「排列組合」:「從5個蘋果里選2個,不考慮順序是組合(C52),考慮順序(比如分給甲乙)就是排列(A52)。」
檢驗標準:能給你奶奶講明白,才算真懂。
3. 基礎階段只做「3類題」
教材課后題(選帶星號的基礎題,如同濟高數課后習題1-3)
近10年真題中的簡單題(前60%的題目,比如數三的選擇題前6道)
MBA考生重點做「算術應用題」(行程、工程、利潤問題,每年考8-10道)
提醒:這階段正確率低于70%很正常,別焦慮!重點是把每道題的「解題步驟」寫在旁邊,比如「第一步:設未知數;第二步:列方程;第三步:用韋達定理求根」。
三、刷題提分的「黃金法則」:從「刷量」到「刷質」的轉變
誤區警告:有學生炫耀「我刷完了1000題+660題+真題,為什么還是70分?」——因為他做的是「無效刷題」:只對答案,不總結,錯了下次還錯。
1. 真題至少刷3遍,每遍側重點不同
第一遍(按章節刷):比如這周只刷「微分方程」,用不同顏色筆標注:
紅色:完全沒思路(知識點漏洞)
藍色:思路對但計算錯(粗心/公式記錯)
綠色:能做對但耗時超5分鐘(技巧問題)
第二遍(按年份刷套卷):嚴格計時(普研3小時,MBA1小時),培養「時間分配感」——比如MBA數學25道題,前15道必須在40分鐘內完成,否則后面難題沒時間做。
第三遍(只刷錯題):把錯題按「題型」分類,比如「中值定理證明」「立體幾何體積計算」,你會發現80%的分數來自20%的題型。
2. 掌握「解題套路」比「會做難題」更重要
普研數學示例:求極限的「萬能步驟」
1. 先代入x的值,看是否直接得結果(如0/0型、∞/∞型)
2. 0/0型優先用等價無窮小替換(背熟sinx~x,ln(1+x)~x等8個公式)
3. 替換后仍算不出,用洛必達法則(注意:必須滿足導數存在!)
4. 遇到變限積分,直接求導(如∫0到x sin(t2)dt 的導數是sin(x2))
MBA數學示例:應用題「十字交叉法」
問題:濃度為10%的鹽水100克,要配成濃度20%的鹽水,需加多少克鹽?
傳統方法:列方程(10+ x)/(100+x)=20%,解方程耗時2分鐘。
十字交叉法:
```
10%鹽水:10% 80%(20%-10%)
/
20%
/
純鹽:100% 10%(100%-20%)
```
比例80%:10%=8:1,100克對應8份,1份=12.5克,答案12.5克——30秒搞定!
3. 準備「3個筆記本」,避免重復踩坑
公式本:只記「高頻+易錯」公式,比如泰勒展開式只記sinx=x-x3/6+o(x3)(夠用了),MBA考生重點記「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球體體積公式」。
錯題本:只抄題干+關鍵步驟,用紅筆寫「錯誤原因」(如:混淆了極值和最值),每周復盤一次。
技巧本:記錄「秒殺方法」,比如MBA數學中「選項代入法」:題目問「哪個是方程的根」,直接把選項代入驗證,比解方程快3倍。
四、不同類型考生的「6個月復習計劃表」(可直接套用)
1. 普研數學(數一/數二/數三)——每天2.5小時
3-4月(基礎期):跟課(張宇基礎30講/湯家鳳基礎班)+ 做教材課后題,重點突破高數前5章(函數、極限、導數、積分)。
5-7月(強化期):按題型刷題(1000題基礎篇+強化篇),線代主攻「矩陣秩」「線性方程組」,概率重點學「二維隨機變量」。
8-10月(真題期):刷2005-2024年真題,數二可從2009年開始(之前大綱差異大),每周3套,周末復盤。
11-12月(沖刺期):模擬卷(合工大5套卷/張宇8套卷)+ 錯題復盤,每天花30分鐘背公式。
2. MBA數學(管理類聯考)——每天1.5小時
3-5月(基礎期):用《數學分冊》過一遍知識點,重點學「應用題」「幾何」(占70%分值),不用糾結難題。
6-8月(技巧期):跟陳劍《高分指南》,掌握「特值法」「排除法」,比如遇到不等式問題,直接代入x=0、1、-1驗證。
9-11月(真題期):刷2010-2024年真題,每天1套(25道題),強迫自己45分鐘內完成,錯題必須當天搞懂。
12月(模考期):做《考前沖刺5套卷》,訓練「取舍能力」——遇到3分鐘沒思路的題直接放棄,確保會的題不丟分。
五、考場「應急策略」:最后10分鐘如何多搶10分?
真實案例:去年有個學員,交卷前10分鐘還有3道題沒做,用了這招多拿了12分:
1. 選擇題不會就選「C」或「B」:統計近10年真題,選項分布大致均勻,最后沒時間蒙同一個選項,正確率比瞎填高30%。
2. 填空題寫「0」或「1」:比如求極限,代入x=0試試;求行列式,若矩陣是對角陣,直接寫對角線乘積。
3. 大題寫「相關公式」:比如微分方程題,哪怕不會解,寫出「分離變量法」的步驟,也能得2-3分。
提醒:MBA考生注意,數學和邏輯、寫作在同一張卷,總時間3小時,建議數學不超過60分鐘,否則寫作可能寫不完!
數學復習就像熬湯,急不得,也懶不得。基礎差的同學別害怕,去年我帶的一個三戰考生,從45分提到112分,靠的就是每天2小時的「精準復習」——比別人少走彎路,就是最大的捷徑。最后想說:你現在刷的每一道題,流的每一滴汗,都會成為考場上的底氣。加油,你遠比自己想象的更強大!
(注:文中涉及的考試大綱及題型分布以教育部最新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mba_zx/34945.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