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淘寶主圖
每天盯著生意參謀看數據,標題改了十幾次,直通車出價一調再調,可流量就是上不去?別光盯著關鍵詞和出價了,你可能忽略了一個更關鍵的流量入口——淘寶主圖。
說白了,主圖就是你店鋪的“線上導購員”。用戶在搜索結果頁刷到你的商品時,給你的時間可能不到3秒:主圖沒吸引力,手指直接劃走;主圖抓不住需求,就算點進來也留不住。我見過太多賣家,花大價錢請人拍詳情頁,卻隨便用手機拍張圖做主圖,結果點擊率只有行業均值的一半——這不是產品不行,是主圖“拖了后腿”。
今天就從底層邏輯到實操步驟,手把手教你設計出“一看就想點,點了就想買”的高轉化主圖。內容有點干,建議先收藏,邊看邊對照自己的主圖改。
一、先想清楚:主圖到底是給誰看的?
很多人設計主圖時,總想著“我覺得好看就行”,但淘寶主圖的核心不是“你覺得”,而是“用戶需要”。之前幫一個賣母嬰用品的朋友改主圖,她一開始把主圖做成了“ins風大片”,寶寶穿著可愛的衣服在草坪上跑,結果點擊率低得可憐。后來我們把主圖改成“寶寶坐在安全座椅上,安全帶卡扣特寫+‘ISOFIX接口,3秒安裝’”,點擊率直接翻了3倍。
為什么?因為買母嬰用品的媽媽,關心的不是“好看”,是“安全”“方便”。你得搞明白:你的用戶是誰?他們在搜索這個商品時,心里在糾結什么?
比如:
買連衣裙的女生,可能糾結“顯胖嗎?”“起球嗎?”“小個子能穿嗎?”;
買掃地機器人的男生,可能想知道“吸力多大?”“能不能掃床底?”“續航多久?”;
買零食的吃貨,第一眼會看“分量多少?”“甜不甜?”“有沒有添加劑?”。
主圖的任務,就是在3秒內告訴用戶:“我知道你在擔心什么,我能解決。” 所以設計前,先去生意參謀看“搜索人群畫像”,去評論區翻100條差評和問大家——用戶的痛點,就是你主圖的“發力點”。
二、設計主圖前,必須避開的3個“致命坑”
別急著動手做圖,先檢查下你的主圖有沒有踩這些平臺和用戶的“雷區”,否則做得再好看也白搭:
1. 違反平臺規則:直接降權,流量清零
淘寶對主圖有明確規定:第一張主圖不能有大面積文字(除非是品牌logo或少量賣點詞)、不能有邊框/水印/聯系方式、不能用拼圖(部分類目除外)、尺寸至少800x800px(不然無法放大查看細節)。之前有個賣手機殼的賣家,為了突出“防摔”,在主圖上寫了“摔碎包賠!加微信XXX”,結果被系統判定“牛皮癬主圖”,商品直接降權,半個月沒流量。
2. 跟競品“長得一樣”:用戶憑什么點你?
打開淘寶搜“夏季連衣裙”,首頁刷下來全是“模特站在花叢中,裙子飄起來”——這種主圖,用戶根本記不住你是誰。去年幫一個賣帆布鞋的賣家做優化,發現同行主圖都是“白底+鞋子正面圖”,我們直接換成“男生穿著帆布鞋踩水,水花濺起來+‘防滑鞋底,雨天也不怕’”,點擊率比同行高出40%。差異化不是標新立異,而是找到競品沒說的痛點。
3. 主圖和詳情頁“脫節”:點進來就跑
見過最可惜的案例:主圖寫“買一送一”,用戶點進去發現送的是“價值2元的小贈品”;主圖拍“超大容量”,詳情頁里沒尺寸對比。用戶感覺被騙,跳出率飆升,系統還會判定“主圖與實物不符”,影響后續流量。主圖承諾的賣點,一定要在詳情頁第一屏就兌現,比如主圖說“300g大分量”,詳情頁就放“產品和手掌的對比圖”。
三、5步實操:從0到1設計高點擊主圖
第1步:明確“1個核心賣點”,別貪多
主圖不是“賣點說明書”,最多放1-2個核心賣點。比如賣防曬霜,你不能同時說“防曬指數50+”“美白”“清爽不油膩”“敏感肌可用”——用戶記不住,也抓不住重點。正確的做法是:根據目標人群選1個最痛的點。
如果用戶是“戶外工作者”,核心賣點是“高倍防曬+長效”;
如果是“油皮女生”,核心賣點是“清爽不悶痘”;
如果是“寶媽”,核心賣點是“兒童可用+溫和無刺激”。
怎么找核心賣點?去看同行銷量前10的主圖,他們都在強調什么?如果8家都在說“防曬指數”,你就換個角度說“防水防汗”——避開競爭,才能突出自己。
第2步:用“場景化”代替“產品堆砌”
用戶買的不是產品,是“產品能解決的問題”。比如賣取暖器,光拍“機器正面圖”沒用,用戶想象不到“用起來多暖和”。但如果拍“女生坐在沙發上,腳邊放著取暖器,旁邊放著一杯熱茶,配文‘-5也能在家穿短袖’”,是不是瞬間有畫面感了?
再舉個例子:
賣睡衣:別只拍“睡衣平鋪圖”,拍“女生穿著睡衣窩在沙發上追劇,配文‘軟糯像云朵,穿了不想脫’”;
賣書桌:別只拍“桌子全景”,拍“學生在書桌前寫作業,臺燈+書架+桌面整潔,配文‘1.2米大桌面,書本雜物全放下’”。
場景化的關鍵是:讓用戶看到“自己用這個產品的樣子”。
第3步:視覺設計“3個小技巧”,一眼抓住注意力
(1)顏色對比要“跳”,但別“亂”
主圖的背景色和產品色要有對比,比如深色產品用淺色背景,淺色產品用深色背景。但別用超過3種顏色,否則會顯得雜亂。比如賣紅色口紅,用白色背景+口紅特寫,比用五顏六色的背景更突出;賣黑色運動鞋,用灰色背景+鞋子側面圖,比用花里胡哨的背景更高級。
(2)文字“少而精”,重點加粗
如果一定要加文字(比如核心賣點),控制在15字以內,字號別太小(手機上看不清),重點詞加粗。比如“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比“本產品具備快速充電功能,充電5分鐘即可支持2小時通話”簡潔10倍。
(3)用“人模”或“手部特寫”增加代入感
除非是標準化產品(比如手機、家電),否則盡量用真人模特或手部特寫。比如賣衣服,人模上身比平鋪圖點擊率高30%;賣首飾,手部佩戴特寫比產品單獨拍更有吸引力——用戶會不自覺地“代入自己”:“我穿這件衣服好不好看?我戴這個項鏈怎么樣?”
第4步:用“對比”突出優勢,讓用戶“沒得選”
用戶買東西時,心里總在“比較”:你的產品比別人好在哪里?直接在主圖上告訴他。比如:
賣垃圾袋:拍“左邊普通垃圾袋破了,垃圾漏出來;右邊你的垃圾袋裝滿水也不破,配文‘承重10斤,再也不怕漏’”;
賣面膜:拍“敷前皮膚干燥起皮,敷后皮膚水潤有光澤,配文‘一片補水,干皮救星’”;
賣洗衣液:拍“左邊用普通洗衣液洗的衣服還有污漬,右邊用你的洗衣液洗得干干凈凈,配文‘頑固污漬,一泡就掉’”。
對比不是貶低同行,而是用事實證明“我更好”。
第5步:AB測試!數據說了算,別憑感覺
設計好2-3版主圖后,一定要用直通車測圖——別覺得“我覺得這個好看”就直接用,數據才是真理。測圖時注意:
只開“搜索推廣”,關閉“定向推廣”,避免非精準流量干擾;
出價到行業均值的1.2倍,確保有足夠曝光;
至少測3天,看“點擊率”和“轉化率”,點擊率高于行業均值的主圖留下,低于的直接淘汰。
我之前幫一個賣保溫杯的賣家測圖,A版是“白底+杯子特寫”,點擊率2.1%;B版是“女生冬天拿著保溫杯喝熱水,配文‘12小時保溫,冬天隨時喝熱水’”,點擊率4.8%——數據不會騙人,用戶的點擊就是最好的投票。
四、不同類目主圖“避坑+加分”指南
服飾鞋包類:重點是“上身效果+細節”
避坑:別只拍“衣架掛著的衣服”,用戶看不到版型;別用過度修圖的模特,顯得不真實。
加分:主圖用“正面+側面+細節”組合(第一張正面上身,第二張側面顯瘦,第三張面料特寫);小個子/大碼服飾,直接標注“身高155cm試穿”“200斤可穿”。
3C數碼類:重點是“參數+場景”
避坑:別只放“產品說明書式參數”,用戶看不懂;別用太專業的術語,比如“驍龍8 Gen3”不如“玩游戲不卡頓”。
加分:用“對比圖”突出核心參數(比如“充電速度對比:我們1小時充滿,別人3小時”);拍“使用場景”(比如耳機拍“通勤路上戴著聽歌,配文‘降噪深度40dB,地鐵里也安靜’”)。
食品生鮮類:重點是“新鮮+分量+安全”
避坑:別用“過度美化的網圖”,實物和圖片不符會被差評;別只拍“包裝圖”,用戶想看到里面的東西。
加分:拍“打開包裝的特寫”(比如餅干拍“掰開的截面,巧克力流心”);標注“凈含量”和“生產日期”(比如“300g/包,生產日期新鮮7天內”);有機食品直接放“檢測報告”小圖。
家居百貨類:重點是“解決問題+性價比”
避坑:別拍“產品孤零零放著”,用戶不知道怎么用;別只說“便宜”,要說“為什么值”。
加分:拍“使用前后對比”(比如收納盒拍“沒收納前亂糟糟,收納后整齊有序”);突出“多場景使用”(比如折疊桌拍“客廳當餐桌+臥室當書桌+戶外當野餐桌”)。
五、最后說句大實話:主圖不是“一勞永逸”的
就算現在主圖點擊率很高,也別掉以輕心。淘寶的用戶喜好、競品策略、平臺規則都在變——上個月好用的主圖,這個月可能就“過時”了。建議每個季度重新分析競品主圖,每個月用直通車測一次新圖,把主圖當成“動態優化的工具”,而不是“做完就不管的擺設”。
記住:淘寶主圖的本質,是“和用戶對話”。你說得越懂他,他就越愿意“停下來聽你說”——流量和轉化,自然就來了。
(注:文中涉及的淘寶平臺規則及功能,以淘寶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jsjzx/Graphic_Design/602293.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