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平面設計公司掃樓有業(yè)務嗎
摘要:
新開平面設計公司通過“掃樓”獲取業(yè)務是可行的,但絕非簡單發(fā)傳單式的盲目行動。它更需要精準定位客戶群體、設計高吸引力的合作方案,并結合后續(xù)服務轉化形成長期客戶。本文將從掃樓的利弊分析、實操步驟、避坑指南到替代獲客策略,全方位拆解新公司如何通過線下地推打開市場,尤其適合預算有限、缺乏品牌背書的初創(chuàng)團隊參考。
一、掃樓獲客:為什么有人顆粒無收,有人卻能打開局面?
剛創(chuàng)業(yè)時我見過最“野”的同行——三個合伙人背著樣品冊,用兩周時間掃遍了市中心20棟寫字樓,硬是簽下了5個常年合作的小客戶。但更多人則是印了500張傳單,最后收回300張皺巴巴的廢紙。掃樓本身沒有錯,錯的是用“發(fā)廣告”的思維做“商務拓展”。
真實痛點拆解:
客戶為什么要理你?90%的公司每天收到的傳單比郵件還多,你的設計服務憑什么讓前臺不扔進垃圾桶?
初創(chuàng)公司沒案例沒名氣,客戶憑什么相信你能做好?
就算當場加了微信,后續(xù)如何轉化成付費訂單?
去年幫朋友的設計工作室做地推時,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反常識現(xiàn)象:主動說“我們做設計很便宜”的團隊,轉化率反而最低。 中小企業(yè)主對設計的核心訴求從來不是“便宜”,而是“解決問題”——比如新品包裝如何提升溢價,官網(wǎng)改版如何降低跳出率。
二、掃樓前必須做好的3項準備工作(比發(fā)傳單重要10倍)
1. 用“客戶畫像”篩樓,拒絕盲目掃街
不是所有寫字樓都值得進。我們曾花3天時間調研,最終鎖定兩類目標樓宇:
產業(yè)聚集型:比如廣告產業(yè)園、電商孵化基地,這類樓里80%的公司都是直接潛在客戶;
配套需求型:寫字樓周邊有密集餐飲、零售商戶的,他們常年需要菜單設計、海報更新、會員卡制作等高頻小額需求。
反面案例:有個團隊沖進金融街掃樓,結果90%的公司都有固定的4A廣告合作,初創(chuàng)公司根本無法切入。
2. 設計“鉤子物料”:讓客戶舍不得扔
別再印“專業(yè)設計、價格優(yōu)惠”的傳單了!我們設計的物料是 “行業(yè)設計診斷手冊”:
給餐飲老板的《菜單排版3個錯誤讓你少賺30%》
給電商公司的《詳情頁轉化率提升指南:從配色到字體》
手冊里穿插3個我們做的真實案例(哪怕是免費幫朋友做的),最后一頁放“首次合作體驗價”(比如200元做一張海報,成本價引流)。
3. 準備“30秒電梯話術”
不是“您好我們是做設計的”,而是:
“您好,看到您店里最近上了新品(觀察到的細節(jié)),我們剛幫隔壁街XX奶茶店做了新品海報,他們說掃碼率提升了20%(具體成果),這是我們整理的飲品海報設計要點,或許對您有幫助(遞手冊)。”
三、掃樓現(xiàn)場實操:3個細節(jié)決定成敗
1. 突破前臺防線的“非推銷”話術
90%的人被前臺攔下就放棄了,其實可以說:
“我們是給XX公司(樓里已合作或假裝合作的公司)送設計稿的,順便給同樓層的朋友帶了些行業(yè)資料,您看方便放前臺嗎?”(遞手冊時順便說)“對了,您這邊負責公司的宣傳物料嗎?我們最近幫很多類似公司解決了XX問題……”
2. 識別“關鍵決策人”的3個信號
主動問“你們做過XX行業(yè)的案例嗎?”(有真實需求)
翻看手冊時重點看案例頁(關注實際效果)
說“我們最近正好要做XX設計”(直接需求)
遇到這類人,立刻說:“我們下午正好有空,可以帶電腦過來給您看幾個類似案例的源文件,您看方便嗎?”(上門演示比微信溝通轉化率高3倍)
3. 當天必須完成的“趁熱打鐵”動作
加微信后1小時內,發(fā)一條這樣的消息:
“王總您好,我是上午給您送手冊的XX設計的小李,這是我們幫XX餐廳做的菜單設計源文件(發(fā)壓縮包),您可以看看我們的設計細節(jié)。您提到的新品海報,如果需要的話,我們明天可以出一版初稿給您參考(免費),您看需要什么風格的?”
四、掃樓后的客戶轉化:從小單到長期合作的4步法則
1. 用“體驗單”建立信任
哪怕客戶只花200元做一張海報,也要當成10萬的單子來做:
出3版不同風格的初稿(超出預期)
交付時附帶“印刷建議清單”(比如用多少克的紙、哪種工藝性價比最高)
一周后回訪:“海報用得怎么樣?需要調整尺寸或修改文字隨時找我。”
2. 設計“階梯式報價”引導復購
客戶第二次咨詢時,推“組合套餐”:
“您這次做3張海報的話,我給您按季度套餐算,相當于打7折,還送2次免費修改。”
3. 綁定“行業(yè)資源”提升不可替代性
我們和2家印刷廠、1家物料供應商達成合作,給客戶報價時直接包含“設計+印刷+配送”一條龍服務,價格比客戶自己找還便宜5%。
4. 老客戶裂變:轉介紹的“隱形收益”
有個餐飲客戶合作半年后,主動把我們推薦給了3個同行。秘訣很簡單:每次交付后,送客戶1張“轉介紹感謝卡”,憑卡可兌換200元設計代金券或免費做1張節(jié)日海報。
五、掃樓之外:新公司低成本獲客的3個補充策略
1. 本地商家“設計置換”
幫咖啡店設計菜單,換3個月的免費咖啡;給健身房做宣傳冊,換半年的健身卡。這些不僅能節(jié)省成本,還能在商家的物料上印上自己的公司信息(“設計支持:XX設計”)。
2. 行業(yè)社群“價值輸出”
加入本地餐飲協(xié)會、電商創(chuàng)業(yè)者群,每天花30分鐘回答問題:
“請問哪里能做性價比高的宣傳單?”
“我不是打廣告哈,我們工作室最近幫XX做的宣傳單用了XX紙張,成本比常規(guī)低15%,需要的話我可以把供應商推給你。”(先給資源,再談合作)
3. 公益設計“借勢傳播”
去年我們免費幫社區(qū)養(yǎng)老院做了一套春節(jié)活動物料,被本地媒體報道了3次,帶來的咨詢量比掃樓還多。重點是選對公益項目——優(yōu)先選有媒體曝光度、能體現(xiàn)設計價值的(比如舊小區(qū)改造的墻繪設計、流浪動物救助站的領養(yǎng)海報)。
六、新手掃樓最容易踩的5個坑(血淚教訓)
1. 穿運動鞋背雙肩包:客戶會覺得你不專業(yè),至少穿商務休閑裝,帶皮質文件夾放資料。
2. 只掃一次就放棄:有個客戶我們前兩次去都被拒絕,第三次去正好遇到他們設計師離職,當場就簽了合同。建議同一棟樓每2個月去一次,每次帶不同的案例和優(yōu)惠。
3. 過度承諾:“保證比大公司做得好”“三天就能交稿”,一旦沒做到,直接失去信任。
4. 忽略小客戶:我們最小的客戶是個花店,每月只做2張海報,但兩年內給我們介紹了7個客戶。
5. 沒有數(shù)據(jù)記錄:用Excel表格記錄每棟樓的掃樓時間、對接人、需求點、跟進狀態(tài),否則很容易遺漏客戶。
最后想說,掃樓就像種地,春播秋收需要耐心。我們見過最快當天簽單的,也見過跟進6個月才合作的。關鍵是別把它當成“走投無路的選擇”,而是“建立本地人脈的窗口”。很多時候,客戶選擇你,不是因為你設計得最好,而是因為“你是那個愿意跑三趟寫字樓、認真聽我需求的人”。
(注:本文案例均來自真實行業(yè)經(jīng)驗,不同地區(qū)市場環(huán)境可能存在差異,具體效果需結合實際情況調整。)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jsjzx/Graphic_Design/248771.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