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上,不僅給孩子買書,還應該鼓勵孩子讀書,讓他們從中感受閱讀的樂趣。下面這篇課外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學習心得,希望對你有幫助。
許多教育家指出,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但最重要的習慣是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是獲取知識和認識世界的基本形式,是吸收精神營養(yǎng)的重要途徑。
人們的知識和能力直接取決于他們接收到的信息量。只有當一個人接收到足夠多的信息時,才能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和組合,從而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因此,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將對包括語文在內(nèi)的所有學科產(chǎn)生持久而強大的促進作用。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不僅要教學生在課堂上閱讀的方法,而且要努力引導學生在課后閱讀。
今天我想談談我自己在這方面的學習心得。
(一)以教材為基礎
1. 帶領學生閱讀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
語文教材中不乏名著。如果老師在學習一篇文章后能及時向學生推薦其他作品,學生是愿意接受的。例如,在學生學習了“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文章中,介紹了作者另外一篇文章“我的祖國”,那么就能讓學生感受到真切的愛國情感。
2. 引導學生閱讀原著
語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節(jié)選自名著,讓學生在閱讀課文中發(fā)現(xiàn)問題。老師可以借此機會鼓勵學生在原著中尋找答案,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指明方向。例如,在第五卷教材中,從《哪吒鬧海》到《神曲》等等。
3.引導學生閱讀其他與教材內(nèi)容
例如,在完成了《一夜的工作》學習后,可以向學生推薦《大地之子》這本書,學習《大地的兒子》的知識后,可以問學生:“知道哪些成語是來自《三國演義》嗎?”學生將能夠從原著中學習更多的內(nèi)容。
(二)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讀物
經(jīng)常聽到學生家長說:“我們不知道該給孩子買什么書!”“他在家里沒有讀那么多書!”學生不喜歡閱讀,不喜歡看父母認為應該看的書,是有很多原因的,那就是我們經(jīng)常忽視學生閱讀的興趣,盲目地要求他們讀那些有意義的書,結果適得其反。
事實上,對于孩子來說,閱讀可以從他們感興趣的內(nèi)容開始。首先感受閱讀的樂趣,享受它,才能喜歡上閱讀。
此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也應該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這樣學生才能有條件的展開課外閱讀。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fangfa/581940.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