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用吹風機吹頭發不傷發
很多人洗完頭都糾結:“到底要不要用吹風機?”不用吧,濕頭發貼在頭皮上又冷又難受,尤其冬天還容易頭疼;用吧,吹完頭發像枯草一樣炸毛,發尾分叉、掉發也變多了——這大概是90%的人都遇到過的“吹發困境”。其實,吹頭發本身并不會傷發,傷發的是我們用錯了方法。今天就把我踩過無數坑后總結的“不傷發吹發指南”分享給你,從吹前準備到吹后護理,每一步都有細節,看完就能上手,讓你吹完頭發又順又亮,告別“炸毛星人”!
一、先搞懂:為什么吹頭發會“越吹越傷”?
在說方法前,咱們得先明白“傷發”的根源在哪。頭發最外層是“毛鱗片”,它就像屋頂的瓦片一樣,一片疊著一片,正常情況下是閉合的,能鎖住頭發里的水分和營養,讓頭發看起來順滑有光澤。但濕發狀態下,毛鱗片是張開的,這時候頭發特別脆弱,稍微折騰就容易受損。
而吹風機傷發,主要有3個“兇手”:
一是高溫烘烤:很多人覺得“溫度越高干得越快”,直接開到最大熱風檔對著頭發猛吹。但超過80的高溫會讓毛鱗片變形、翹起,甚至斷裂,頭發里的水分和蛋白質被“烤”干,自然就變得干枯、易斷。
二是濕發拉扯:剛洗完頭頭發打結,直接拿著梳子硬扯,或者吹頭發時梳子和吹風機一起用力,脆弱的濕發很容易被扯斷,長期下來掉發只會越來越多。
三是錯誤手法:比如吹風機離頭皮太近、對著一個地方長時間吹、吹到全干才停……這些小習慣看似不起眼,其實都在悄悄“摧毀”你的頭發。
二、吹發前:這3步做錯,后面再小心也白費!
吹頭發就像化妝,“打底”沒做好,后續再精致也沒用。吹發前的準備工作,直接決定了頭發會不會受傷,這3步一定要記牢:
1. 擦頭發:別用毛巾“搓”,改用“按壓吸干”
洗完頭第一件事就是擦頭發,但很多人習慣用干毛巾裹住頭發用力搓,覺得這樣干得快——大錯特錯!濕發毛鱗片張開,摩擦會讓毛鱗片外翻,頭發直接變成“爆炸頭”。
正確做法:用吸水性好的干發帽(推薦超細纖維材質)或毛巾,輕輕按壓頭發,把多余水分吸干。就像按海綿一樣,從發根到發尾順著擦,別來回搓。擦到頭發不滴水、有點潮濕的狀態就行,大概3-5分鐘,千萬別擦到半干(太干了吹發時間長,太濕了傷發)。
我之前圖省事,用普通毛巾使勁搓,結果頭發越擦越毛躁,后來換了干發帽,按一按就能吸干大部分水,頭發明顯順了很多。
2. 涂護發產品:給頭發“穿件防護衣”
濕發時是護發的黃金時間,這時候涂護發產品,營養能順著張開的毛鱗片滲進去,還能在頭發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吹發時的高溫損傷。
推薦3類產品:
護發素/發膜:洗完頭先用護發素(重點涂發尾,別碰頭皮),停留2分鐘沖掉;每周2-3次用發膜,給頭發“深度補水”。
隔熱噴霧:吹發前在發中到發尾噴一點,就像給頭發涂了“防曬霜”,能阻擋高溫對毛鱗片的傷害(選含硅油、泛醇成分的,隔熱效果更好)。
護發精油:如果頭發特別干、分叉多,吹前可以抹1-2滴精油(注意別太多,否則頭發會油),重點涂發尾,增加頭發順滑度。
我之前忽略這一步,吹完頭發總覺得澀澀的,后來堅持用隔熱噴霧,頭發明顯沒那么容易打結了。
3. 梳頭:先梳順再吹,避免拉扯斷發
濕發打結時直接吹,吹風機的風力會讓打結更嚴重,一扯就斷發。吹前一定要先梳順,但梳子選錯了也不行!
正確梳子:選寬齒梳或氣囊梳,寬齒梳能輕松梳開打結的頭發,氣囊梳能按摩頭皮,減少拉扯。千萬別用細齒梳,尤其是塑料梳,容易產生靜電,讓頭發更毛躁。
梳頭方法:從發尾開始梳,慢慢梳到發根。比如發尾打結,就先抓住發尾上面一點,輕輕梳開打結的地方,再往上梳,避免直接從發根硬扯(我之前就是從發根梳,每次都扯掉一把頭發,心疼死了)。
三、吹發中:掌握5個“黃金技巧”,頭發越吹越順滑
做好準備工作,就到了最關鍵的吹發環節。很多人吹頭發像“打仗”,拿著吹風機亂吹一通,其實只要記住這5個技巧,就能把損傷降到最低,還能吹出順滑感:
1. 溫度:別貪熱!“中溫檔”是護發首選
開頭說了,高溫是傷發的“元兇”,所以吹發時溫度一定要控制好。大部分吹風機有“熱風、溫風、冷風”三個檔位,吹發時優先用“溫風檔”(溫度大概50-60,手感溫熱不燙頭皮),既能快速吹干,又不會損傷毛鱗片。
如果頭發特別濕,剛開始可以用熱風檔吹30秒,把表面水分吹掉一些,然后立刻轉溫風檔。絕對不要一直用熱風檔,尤其是對著頭皮吹,高溫會燙傷頭皮毛囊,導致脫發(我之前趕時間用熱風對著頭皮吹,結果那段時間發際線掉了一小塊,后悔死了)。
2. 距離:保持“20-30厘米”,別貼頭皮吹
吹風機離頭發太近,局部溫度會瞬間升高,直接“烤傷”頭發。正確的距離是離頭皮20-30厘米(大概一個拳頭的距離),吹發尾時可以稍微近一點,但也別小于15厘米。
吹的時候手腕動起來,讓吹風機左右移動,別對著一個地方吹超過3秒,尤其是頭頂和發旋,這些地方頭發薄,容易被吹傷。
3. 風向:順著毛鱗片吹,告別“炸毛”
頭發的毛鱗片是“從上往下”生長的,吹發時順著毛鱗片的方向吹,才能讓它閉合,頭發更順滑;如果逆著吹(從下往上吹發根),毛鱗片會被吹翻,頭發直接炸毛。
正確方向:低下頭,讓頭發自然下垂,吹風機從發根開始,順著頭發流向往下吹,吹到發尾時可以稍微向內扣一下,頭發會更服帖。如果想讓頭頂蓬松一點,可以在吹發根時,用手指把頭發撩起來,吹風機斜著向上吹3秒,然后立刻用冷風定型(冷風能讓毛鱗片閉合,固定發型)。
4. 順序:先吹“頭皮”,再吹“發中發尾”
很多人習慣先吹發尾,結果頭皮一直濕著,吹半天頭發還是潮的。其實應該先吹頭皮,因為頭皮濕著容易滋生細菌,還會讓人頭疼。
吹發順序:
1. 低下頭,用吹風機從后往前吹頭皮,吹30秒-1分鐘,讓頭皮干爽(注意溫度別太高,避免燙傷)。
2. 抬起頭,從頭頂開始,順著頭發往下吹,先吹發中,再吹發尾(發尾最脆弱,最后吹能減少高溫接觸時間)。
吹的時候可以用另一只手配合,比如吹左邊頭發時,用右手把頭發撩起來,讓風從發根穿過去,干得更快。
5. 吹干程度:“8分干”就停,留一點水分給頭發
很多人覺得“吹到全干才干凈”,其實這是最大的誤區!頭發完全吹干后,水分流失嚴重,會變得干枯、沒有彈性。正確的吹干程度是“8分干”——頭發摸起來不潮濕,稍微有點潤感,發根干爽,發尾帶一點點水分。
這時候關掉吹風機,讓頭發自然晾干剩下的2分水分,既能減少高溫損傷,又能讓頭發保持水潤。如果要出門,擔心頭發亂,可以用冷風檔快速掃一遍,定型又不傷發。
四、吹后護理:最后一步別忽略,鎖水又修護
吹完頭發不是結束,最后一步護理能讓護發效果翻倍,尤其對干枯受損發質來說,千萬別省!
1. 涂護發精油:給頭發“鎖水保濕”
吹完頭發后,毛鱗片還沒完全閉合,這時候涂精油能鎖住頭發里的水分,讓頭發更順滑有光澤。取1-2滴精油在手心搓熱,然后從發中到發尾輕輕抓揉(別抹頭皮,會油),重點照顧分叉的發尾。
我用的是含摩洛哥堅果油的精油,吹完涂一點,頭發摸起來軟軟的,第二天也不會毛躁。
2. 別立刻扎頭發:給頭發“放松時間”
剛吹完的頭發比較脆弱,這時候扎馬尾、丸子頭,會讓頭發受到拉扯,容易變形、斷裂。最好等10-15分鐘,讓頭發完全“冷靜”下來,毛鱗片閉合后再扎頭發,而且扎的時候別太用力,松一點更護發。
五、選對吹風機:這些功能才是“護發關鍵”
除了方法,吹風機本身也很重要。選對吹風機,能讓護發效果事半功倍,這幾個功能一定要看準:
1. 負離子功能:減少靜電,頭發更順滑
普通吹風機吹頭發時會產生正電荷,讓頭發互相排斥,變得毛躁;而負離子吹風機能釋放負電荷,中和頭發上的正電荷,減少靜電,讓毛鱗片閉合得更好,頭發更順滑。預算夠的話,優先選帶負離子功能的吹風機(看產品說明,負離子濃度越高越好,一般1000萬+/cm3就夠用了)。
2. 恒溫功能:避免高溫燙傷
前面反復強調高溫傷發,所以吹風機一定要有“恒溫功能”——能自動控制溫度,不會忽高忽低,始終保持在50-60的護發溫度。沒有恒溫功能的吹風機,吹久了溫度會越來越高,很容易傷發。
3. 功率:1800-2200W足夠,別盲目追求大功率
很多人覺得“功率越大干得越快”,其實功率太高,風力太大會拉扯頭發,反而傷發。家用吹風機選1800-2200W就夠了,風力適中,干發速度也不慢(我之前用2400W的,風力太大,吹得頭發亂飛,后來換了2000W的,舒服多了)。
4. 帶集風嘴:精準控風,吹造型更方便
集風嘴是個“小寶藏”,能讓風力更集中,吹發時可以精準對著發根或發尾吹,減少亂吹導致的毛躁。如果喜歡吹內扣、外翻等造型,集風嘴更是必備。
六、避坑指南:這4個“傷發習慣”趕緊改!
最后再提醒大家,除了上面說的方法,這幾個常見的“傷發習慣”也一定要避開,否則前面的努力都白費:
洗完頭不擦干直接吹:濕發水分太多,吹發時間變長,高溫接觸久了更傷發(前面說了,擦到不滴水再吹)。
吹完頭發馬上出門:剛吹完的頭發毛鱗片還沒完全閉合,出門被風吹、被太陽曬,水分會快速流失,頭發容易變干(最好等10分鐘再出門,或者戴帽子)。
長期不清潔吹風機:吹風機后面的進風口會積灰塵、頭發絲,堵塞后風力變小,吹發時間變長,還可能滋生細菌,吹到頭皮上引發頭癢、頭屑(每月用棉簽清理一次進風口)。
頭發打結時硬扯:不管是吹前還是吹中,遇到打結別硬扯,先用手把打結的地方慢慢解開,再用寬齒梳梳順。
其實,吹頭發不是“任務”,而是給頭發“做護理”的過程。只要記住“控制溫度、順著吹、別全干”這三個核心,再搭配正確的產品和工具,就能讓吹頭發從“傷發”變成“護發”。我按照這個方法堅持了3個月,以前干枯分叉的發尾慢慢變順滑了,掉發也少了很多。
頭發和皮膚一樣,需要用心呵護,別再讓錯誤的吹發習慣“毀掉”你的好發質啦!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Stylist/485094.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