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一級建造師考試還有不到一個月,最近后臺收到最多的留言,幾乎都繞不開一個話題:“明明知識點都背了,一到答題就發懵怎么辦?”“案例題寫了滿滿一頁,為啥分數還是上不去?”“多選題到底該不該冒險選第四個選項?”
說實話,一級建造師考試這玩意兒,難就難在它不光考你會不會知識點,更考你“會不會答題”。每年都有考生估分覺得穩過,結果成績出來差幾分,很大可能就是栽在了答題細節上。今天這篇文章,結合近5年考生的真實踩坑案例和閱卷老師的隱形規則,從審題、答題技巧、時間分配到格式細節,一次性給你講透——一級建造師答題,到底哪些“坑”必須避開,哪些“分”一定要拿到。
一、審題:別讓“會的題”變成“送命題”
很多考生考完吐槽“題目太偏”,但閱卷老師私下說:“至少30%的失分,不是因為不會,而是因為沒看清題。”審題這一步,比你想象中重要10倍。
1. 單選題:警惕“反向提問”陷阱
單選題看似簡單,但命題人最愛在“問法”上挖坑。比如題目明明問“不正確的是”,你掃一眼選項,看到A是教材原文,直接選了A,結果丟分——這種錯誤,每年都有上萬考生犯。
正確做法:讀題時圈出“不正確”“錯誤”“不屬于”這類關鍵詞,甚至可以在旁邊打個“×”提醒自己。比如這道真題:
> “關于混凝土養護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 應在澆筑完畢后12h內覆蓋養護
> B. 養護期間澆水次數應使混凝土保持濕潤
> C. 摻用緩凝型外加劑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d
> D. 抗滲混凝土養護時間不應少于14d”
如果你沒看到“錯誤”二字,很可能直接選A(A是正確說法),但正確答案其實是C(緩凝型外加劑養護時間不應少于14d)。
2. 多選題:別忽略“隱藏條件”
多選題的坑,往往藏在題干的“限定詞”里。比如“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下列情形中屬于違法分包的是( )”,如果你忽略了“《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這個限定,用別的法規內容去套,很可能選錯。
一個閱卷老師透露:多選題的選項設置,經常有“看起來對,但不符合題干限定條件”的干擾項。比如題干問“屬于施工成本控制措施的是”,選項里混一個“設計階段成本優化”,雖然“成本優化”沒錯,但“設計階段”不屬于“施工成本控制”,這種選項就得排除。
3. 案例分析題:圈畫“得分指令詞”
案例分析是一建考試的“重頭戲”,也是最容易因審題不清丟分的地方。很多考生拿到題就埋頭寫,結果答非所問。比如題目問“指出事件1中的3處錯誤,并說明理由”,你卻只找了錯誤沒寫理由,或者寫了5處錯誤(閱卷只看前3處),都是白忙活。
我的建議:讀案例題時,用筆畫出“指出錯誤”“說明理由”“計算結果”“補充程序”這類“得分指令詞”,明確題目到底要你干什么。比如這道實務真題:
> “事件2中,施工單位提出的工期索賠是否成立?說明理由。若成立,索賠工期為多少天?”
這里有3個指令:“是否成立”“說明理由”“索賠工期多少天”,少答一個就少拿一部分分。千萬別覺得“理由不重要”,閱卷時“理由”往往占分比“結論”還高。
二、答題技巧:不是“寫得多”,而是“踩得準”
很多考生案例題寫得密密麻麻,結果分數不理想,總以為是“寫得不夠多”。但閱卷老師說:“案例題是按‘采分點’給分的,關鍵詞對了,一句話就能拿分;關鍵詞不對,寫滿一頁也沒用。”
1. 單選題:“排除法+關鍵詞”效率最高
單選題考的是“精準記憶”,遇到不確定的題,別死磕,用“排除法”先去掉明顯錯誤的選項。比如選項里有“必須”“所有”“一律”這類絕對化表述,大概率是錯的(但要注意,法規題里有些“必須”是正確的,比如“施工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繳納工傷保險”,這點要結合教材判斷)。
舉個例子:
> “關于項目經理任職條件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項目經理必須取得注冊建造師證書
> B. 項目經理年齡不得超過50周歲
> C. 項目經理必須從事施工管理工作5年以上
> D. 項目經理必須經施工單位法定代表人任命”
先排除B(教材沒提年齡限制)、C(沒說必須5年以上),剩下A和D。教材明確說“項目經理必須由注冊建造師擔任”,所以A正確(D選項“法定代表人任命”雖然實際中常見,但教材里是“施工單位任命”,不夠精準)。
2. 多選題:“寧少勿多”,保2爭3
多選題的規則是“選對一個得0.5分,選錯一個整題不得分”,所以“保守”永遠比“冒險”更劃算。如果一道題你確定2個選項正確,另外2個拿不準,那就只選這2個——至少能得1分,總比選4個錯一個得0分強。
一個過來人的經驗:歷年真題中,多選題“正確選項為2個”的占比約40%,“3個”的占比約50%,“4個”的不到10%。所以遇到拿不準的題,優先選2-3個選項,別輕易選4個。
3. 案例分析:“分點作答+關鍵詞前置+結合材料”
案例分析題的閱卷規則是“按點給分”,每個采分點對應1-2分,關鍵詞對了就能得分。比如問“補充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正確的答法是:
> “施工組織設計還應補充:施工部署(1分);施工進度計劃(1分);施工準備與資源配置計劃(1分);主要施工方法(1分)。”
注意三點:
分點標序號:用或(1)(2)(3),讓閱卷老師一眼看到你的得分點;
關鍵詞前置:把“施工部署”“進度計劃”這類教材原文關鍵詞放在句首,后面簡單解釋即可;
結合材料:如果題目涉及“事件X”,答題時最好提一句“事件X中,XX做法違反了……”,比如“事件1中,施工單位未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就開工,違反了《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
三、時間管理:3小時120分,每分每秒都值錢
一級建造師考試時間緊張(實務科目3小時,要做5道案例分析+20道單選+10道多選),每年都有考生因為時間分配不合理,最后兩道案例題沒來得及寫。記住:考試不是“做完所有題”,而是“拿到最多分”。
1. 各題型時間分配(以實務科目為例)
單選題(20題,1分/題):控制在20分鐘內,平均1分鐘1題,不會的題先標記,別糾結;
多選題(10題,2分/題):控制在30分鐘內,每題3分鐘,拿不準的選項別選;
案例分析(5題,共80分):留130分鐘,平均每道25-30分鐘,其中前3道簡單題控制在20分鐘內,后2道難題可以多花5-10分鐘。
一個關鍵原則:先做會的題。比如案例分析第1題如果卡殼,別硬啃,先做后面的題,把能拿的分拿到手,最后回頭再攻難題。去年有個考生,在一道1分的單選題上糾結了10分鐘,導致最后兩道案例題只寫了一半,直接丟了40分,太可惜了。
2. 案例分析“搶分”技巧:先寫框架再補內容
遇到案例分析題,如果一時沒思路,別干坐著,先把“框架”寫出來。比如問“指出事件2中的不妥之處,并說明理由”,你可以先在草稿紙上列:
> 不妥1:……(對應教材知識點:XXX)
> 不妥2:……(對應教材知識點:YYY)
哪怕暫時想不起具體內容,先把“不妥1、不妥2”的序號標上,后面想到一點填一點,總比空著強——閱卷老師看到你有“分點意識”,可能會酌情給1分,而空著就是0分。
四、格式規范:這些“細節分”,丟了就太虧了
閱卷老師每天要改上千份試卷,卷面是否清晰、格式是否規范,直接影響他的“閱卷心情”。有些考生明明知識點都對,卻因為格式問題丟了“印象分”,實在不值。
1. 答題卡填涂:別犯“低級錯誤”
姓名、準考證號、科目代碼:開考后先填這些,別等最后慌慌張張填錯(尤其是科目代碼,實務分建筑、市政、機電等,填錯了直接0分);
選項填涂:用2B鉛筆涂滿,別畫勾或打叉,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避免機器識別錯誤;
案例分析答題區域:別超出黑色邊框,超出部分機器掃描不到,寫了也白寫。
2. 案例分析書寫:“清晰>美觀”
不用追求“書法級”字跡,但一定要讓閱卷老師能看清你寫的字。建議:
用0.5mm黑色簽字筆(太細看不清,太粗容易暈開);
段落之間空一行,分點標序號(比(1)(2)(3)更清晰);
別在答題卡上做“標記”,比如畫橫線、打勾、寫“此處重點”,可能被認定為“作弊標記”。
五、心態調整:考場上,“穩”比“快”更重要
最后想說的是,考試心態真的會影響發揮。每年都有考生因為前幾道題不會做,就慌了神,后面會的題也答錯了。記住:一級建造師考試是“通過性考試”,不是“選拔性考試”,你只需要考到60分,不是100分。
1. 遇到難題:告訴自己“我不會,別人也可能不會”
一建考試沒有“送分題”,遇到難題很正常。這時候別鉆牛角尖,先深呼吸,告訴自己“這道題可能就是拉分題,我不會,大部分人也不會,先把后面的分拿到手”。等做完會的題,心態穩了,回頭再看難題,可能突然就有思路了。
2. 檢查答案:別輕易改“第一印象”
檢查時如果發現“不確定”的答案,別輕易修改——除非你有100%的把握。很多考生本來選對了,檢查時“感覺不對”就改了,結果改錯了。記住:第一印象往往更準,尤其是單選題,你的“直覺”可能就是平時刷題積累的“題感”。
其實說到底,一級建造師答題沒有什么“玄學”,無非就是“把會的題做對,把能拿的分拿到”。考前把這些細節再過一遍,考場上穩住心態,你會發現:那些你以為的“難”,很多時候只是“沒注意”。
最后提醒:以上內容基于歷年考試經驗和閱卷規則整理,具體答題要求請以當年官方最新公布的考試須知為準。
祝各位考生,今年都能一次通關,拿到屬于自己的一級建造師證書。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Construction_division/585921.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