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國考行測和申論怎樣復習
摘要: 公務員國考復習是一場持久戰(zhàn),行測和申論的備考需要科學方法與系統(tǒng)規(guī)劃。本文結合數(shù)萬考生實戰(zhàn)經驗,從"避坑指南+模塊突破+時間管理"三個維度,詳細拆解行測五大題型的提分技巧與申論讀寫練的核心邏輯,幫助考生避開"假努力"陷阱,用6個月備考周期實現(xiàn)分數(shù)質的飛躍。尤其適合零基礎小白和二戰(zhàn)瓶頸期考生,所有方法均經過考場驗證,可直接落地執(zhí)行。
一、備考前必須捅破的3個"窗戶紙"
1. 行測不是"刷題大賽",而是"精準打擊"
見過太多考生行測刷到1.5萬題仍卡在60分,根源在于陷入"做題-對答案-記錯題"的機械循環(huán)。去年上岸的省廳學姐分享:"行測78分的關鍵是把1000道典型題做透,而非1萬道重復題湊數(shù)。"比如資料分析的速算技巧,吃透"截位直除+百化分"兩個方法,比盲目刷500道題更有效。
2. 申論不是"作文考試",而是"材料翻譯"
某申論閱卷老師透露:"80%的采分點都藏在材料里,小題只要做到'問什么答什么,答案全在材料中'就能拿70%分數(shù)。"很多考生大作文狂背范文卻忽略小題,實則小題才是拉開差距的關鍵——去年國考地市級申論75分的考生,4道小題僅扣9分。
3. 備考周期不是"越長越好",而是"節(jié)奏為王"
3個月沖刺上岸和備考1年落榜的案例同樣常見??茖W的備考周期應為5-6個月:前2個月打基礎(每天4小時),中間2個月強化突破(每天6小時),最后1個月模擬沖刺(每天8小時)。在職考生可延長至8個月,但需保證日均有效學習時間不低于3小時。
二、行測6075分的模塊化突破策略
資料分析:20道題30分鐘內正確率90%+
核心公式:基期量=現(xiàn)期量/(1+r),增長量=現(xiàn)期量×r/(1+r)(百化分速算)
實戰(zhàn)步驟:
1. 先看問題劃時間(基期/現(xiàn)期)、辨題型(增長量/增長率)
2. 再讀材料找數(shù)據(jù)(圈畫關鍵詞)
3. 最后列公式用技巧(截位直除看選項)
例題示范:(2023國考真題)
"2022年糧食產量13731億斤,同比增長0.5%,其中夏糧產量2948億斤,增長1.0%"
問:2021年夏糧產量占糧食產量的比重約為?
破題:基期比重=2948/(1+1%) ÷ 13731/(1+0.5%) ≈ 2948/13731 × (1.005/1.01) ≈ 21.5%(截位估算)
判斷推理:40道題35分鐘內正確率85%+
圖形推理:背熟"對稱、一筆畫、開閉、曲直"四大基礎規(guī)律,遇到復雜題優(yōu)先考慮"元素換算"(如黑塊數(shù)量=白塊數(shù)量×2)
邏輯判斷:翻譯推理牢記"如果就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削弱題先找論點,直接否定論點強度>拆橋>否定論據(jù)
言語理解:40道題30分鐘內正確率80%+
片段閱讀:先看提問方式(主旨/意圖/細節(jié)),主旨題找"但是""因此"等關聯(lián)詞后的重點句;意圖題優(yōu)選對策項
邏輯填空:積累高頻成語(如"一蹴而就""應運而生"),注意"語義輕重"(比如"輕視"和"蔑視"的區(qū)別)
數(shù)量關系:15道題挑7道做,正確率80%+
必拿分題型:工程問題(賦值總量法)、行程問題(相遇追及公式)、容斥原理(公式法)、利潤問題(方程法)
蒙題技巧:選項出現(xiàn)3奇1偶選偶數(shù),3偶1奇選奇數(shù);題干有和差關系,優(yōu)先選選項中的和差項
常識判斷:20道題5分鐘內解決
復習重點:近1年時政(二十大報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法律(民法典、行政處罰法)、科技(航天成就、新能源技術)
省時技巧:發(fā)卷后到開考鈴響的5分鐘內,可快速瀏覽常識題,開考后直接涂卡
三、申論從50到70+的"材料掘金"法則
小題:踩點給分,答案都在材料里
概括題:"摘抄+歸納",遇到數(shù)據(jù)型材料注意"多少、高低、快慢"等比較詞;遇到案例型材料提煉"主體+做法+結果"
對策題:按"問題反推對策",比如材料提到"資金不足",對策就是"加大財政投入,引入社會資本"
例題:(2023國考地市級)根據(jù)"給定資料1",概括S市在鄉(xiāng)風文明建設方面的舉措。
材料片段:"S市開展'好媳婦好婆婆'評選,舉辦農民運動會,組建紅白理事會規(guī)范婚喪嫁娶。"
答案:1. 開展文明評選活動(好媳婦好婆婆);2. 豐富文化體育生活(農民運動會);3. 推進移風易俗(紅白理事會)
大作文:結構為王,論點來自材料
五段三分式結構:
開頭:背景+問題+總論點(如"鄉(xiāng)村振興需要顏值與內涵并重")
分論點1:顏值提升是基礎(材料案例:廁所革命、垃圾處理)
分論點2:內涵建設是關鍵(材料案例:文化傳承、鄉(xiāng)風治理)
分論點3:長效機制是保障(材料案例:制度建設、人才支撐)
結尾:總結升華(呼應總論點,引用政策文件)
萬能開頭公式:"時代背景+成績+問題+總論點",比如"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鄉(xiāng)村發(fā)展取得顯著成就,但基礎設施薄弱、文化傳承斷層等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推動鄉(xiāng)村振興必須堅持顏值與內涵并重。"
四、6個月備考時間軸(可直接套用)
基礎階段(1-2月)
行測:聽980系統(tǒng)課(倍速1.2倍),每天2個模塊,做50道對應練習題
申論:聽李夢圓基礎課,每天精讀1篇人民日報評論,摘抄3個金句
強化階段(3-4月)
行測:分模塊刷5000題,重點突破資料、判斷、言語三大模塊
申論:做近5年國考真題小題,每天1道,對照3家機構答案總結共性采分點
沖刺階段(5-6月)
行測:每周3套真題模考,嚴格計時,分析錯題本找出高頻失誤點
申論:每3天1套完整真題,大作文寫提綱+開頭結尾,重點練議論文結構
特別提醒:考前1周停止刷新題,回歸錯題本和筆記,每天做1套真題保持手感。
五、那些"上岸人"踩過的坑,你別再跳
1. 行測不要放棄數(shù)量:哪怕只做5道簡單題,剩下的蒙同一選項,也比全蒙B多3-5分
2. 申論不要過度依賴模板:去年有考生大作文用"五段三分"被打低分,因為分論點與材料脫節(jié)
3. ??挤謹?shù)波動很正常:某考生??汲煽冊?2-75分之間波動,最終國考行測73.5分
4. 別和別人比進度:有人3個月上岸,有人備考2年,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最重要
備考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凈沒有,只能一遍遍地洗。等上了考場的那一刻,燈亮了,你發(fā)現(xiàn)有的人忘了加洗衣粉,有的人用的是洗衣機,但只要你認真洗過了每一個地方,那件衣服一定是潔白如新的,而你以后每次穿這件衣服時,都會想起那段歲月。
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Civil_servants/561877.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