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考試復習攻略-注會考試怎么準備
摘要: 注會考試被譽為"財經第一考",每年都有上百萬考生報名,但通過率常年維持在15%左右。其實只要避開盲目刷題、科目搭配混亂、忽視真題這三大誤區,掌握"基礎先行-真題突破-錯題復盤"的三階備考法,普通人也能在2-3年內通過專業階段考試。本文結合100+考生真實案例,從科目搭配、時間規劃、資料選擇到高效學習方法,手把手教你搭建注會備考體系,幫你少走80%的彎路。
一、先搞懂這3個問題,再決定要不要開始
1. 注會考試到底難在哪?
很多人以為注會難在內容深,其實更難在周期長。專業階段6科要求5年內考完,平均每科需要200-300小時學習時間。我見過不少考生第一年激情滿滿報3科,學到中途發現每天下班后背書3小時堪比渡劫,最后只能棄考。
真實案例:我同事小林去年報了會計+審計+稅法,白天上班晚上學到12點,堅持2個月后急性咽炎住院,最后只過了稅法。所以千萬別迷信"一年過6科"的神話,普通人合理節奏是2-3年考完專業階段。
2. 哪些人真的需要考注會?
如果你屬于這三類,那值得投入:
目標進會計師事務所(尤其是四大,注會是晉升經理的硬性要求)
在企業做財務,想從核算崗轉向財務管理(注會的財管+戰略能幫你建立管理思維)
零基礎想轉行財務(注會證書能彌補學歷或專業短板)
注意:如果只是想考個證掛靠,現在監管趨嚴,掛靠風險遠大于收益,慎重!
3. 備考前必須準備的3樣東西
可支配時間清單:用一周時間記錄每天能專注學習的時段(比如早上6-8點、晚上8-10點),避開通勤、家務等碎片時間
抗干擾環境:在家備考建議用"Forest"類APP鎖手機,圖書館/自習室效率通常比家里高30%
明確的獎懲機制:比如每周完成學習計劃獎勵自己看場電影,連續擺爛3天罰做50個俯臥撐(親測對拖延癥有效)
二、科學搭配科目:這才是通過率的隱藏密碼
1. 科目難度排序(從易到難)
戰略()< 經濟法()< 稅法()< 財管()< 審計()< 會計()
說明:會計和審計是注會的"兩座大山",建議分開考;稅法和經濟法都屬于"記憶+計算"型,適合搭配偏理解的科目。
2. 3種經典搭配方案
零基礎/在職黨(推薦):
第一年:會計+稅法(會計是基礎,稅法和會計關聯度高,比如增值稅、所得稅核算)
第二年:審計+戰略(審計需要會計基礎,戰略偏背誦可調節難度)
第三年:財管+經濟法(財管計算量大,經濟法純記憶,勞逸結合)
全職備考/學霸:
第一年:會計+審計+稅法(三科關聯度最高,號稱"事務所套餐")
第二年:財管+戰略+經濟法(剩下三科一次性解決)
時間緊張黨:
每年考2科,按"難+易"組合:會計+戰略、審計+經濟法、財管+稅法
避坑提醒:千萬別第一年就報會計+審計+財管,這三科被稱為"死亡組合",每年都有大量考生折在這上面。
三、保姆級時間規劃:每天2小時也能過3科
1. 備考周期表(以會計為例)
基礎階段(3-6月):每天2小時,看網課+做輕一習題
第1-2周:會計基礎(會計要素、會計等式、借貸記賬法)
第3-8周:資產章節(重點: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
第9-14周:負債+所有者權益(重點:所得稅、股份支付)
第15-16周:財務報告(合并報表是難點,建議聽2遍網課)
強化階段(7-8月):每天2.5小時,真題+專題突破
按"章節真題跨章節綜合題模擬卷"順序刷題,重點突破長期股權投資+合并報表、收入準則等主觀題高頻考點
沖刺階段(9-10月):每天3小時,錯題復盤+機考模擬
用Excel整理錯題本,標注錯誤原因(概念不清/計算失誤/審題偏差),最后2周每天用機考系統做1套模擬題
2. 碎片化時間利用技巧
通勤時:聽經濟法/戰略的喜馬拉雅音頻(推薦劉忠老師的"磨耳朵"系列)
午休時:用"會計云課堂"APP做10道選擇題
睡前30分鐘:默寫財管公式或稅法稅率表(手寫記憶效果比打字好)
四、資料選擇:別再買一堆書當擺設
1. 必備核心資料(3樣就夠)
官方教材:每年4月出版,新增內容往往是考點(比如2023年新增的租賃準則應用案例)
輕一/應試指南:東奧或中華的輔導書,知識點總結+章節習題,基礎階段必備
歷年真題:近5年真題至少刷3遍,尤其是會計和審計的主觀題,考點重復率高達60%
2. 網課老師推薦(親測有效)
會計:張敬富(幽默接地氣,零基礎友好)/ 張志鳳(邏輯嚴謹,適合有基礎)
審計:劉圣妮(講得細,口訣多)/ 金鑫松(框架清晰,適合應試)
財管:閆華紅(公式推導清楚)/ 鄭曉博(Excel解題技巧一絕)
建議:先試聽2節再決定,每個老師風格不同,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
3. 避坑指南
不要買"押題卷":每年都有考生被"考前必看3套卷"坑錢,注會根本不存在押題
筆記別抄書:很多人喜歡把教材內容抄到筆記本上,純屬浪費時間,直接在輕一上劃重點效率更高
少加備考群:除非是自制力極強的人,否則很容易變成水群閑聊群
五、高效學習法:別人學3小時=你學1小時
1. 費曼學習法:學完就當老師
每學完一章,試著用手機錄音講解核心知識點(比如"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轉換"),如果卡殼說明沒真懂,回頭重學。我去年用這個方法學審計,把"風險評估"章節講給我媽聽,她居然聽懂了,考試這章拿了滿分。
2. 真題三步法
第一步:閉卷限時做(嚴格按考試時間,會計主觀題控制在30分鐘/道)
第二步:逐題分析(即使做對的題也要看解析,可能存在蒙對的情況)
第三步:回歸教材(錯題涉及的知識點在教材上標紅,這才是你的薄弱環節)
3. 對抗遺忘的艾賓浩斯表
第1天學完第2天復習第4天復習第7天復習第15天復習
工具推薦:Anki記憶卡,把稅法稅率、財管公式做成卡片,自動按遺忘曲線提醒你復習
六、避開這些坑,效率提升50%
1. 不要追求完美筆記
我見過有考生筆記做得像藝術品,彩色標注+思維導圖,但就是不做題,最后60分都沒到。筆記的作用是輔助記憶,不是用來炫耀的,簡單清晰能看懂就行。
2. 別和別人比進度
備考群里總有人說"我已經刷完3遍真題了",別焦慮!每個人基礎不同,有人會計專業本科,有人零基礎跨考,比進度只會內耗。按自己的節奏走,穩扎穩打最重要。
3. 重視機考練習
很多人平時做題用紙質版,考試時對著電腦屏幕頭暈眼花,打字速度慢,財管公式不會輸入。建議從強化階段開始,全部用機考系統做題(中注協官網有模擬系統,免費!)
4. 學會戰略性放棄
注會60分萬歲,沒必要追求滿分。遇到特別難的知識點(比如財管的期權估值),如果實在學不會,就放棄,把時間花在能穩定得分的章節上。我去年戰略性放棄了會計的"反向購買",照樣考了72分。
最后想說,注會考試就像一場馬拉松,不在于你開始多快,而在于能否堅持到最后。每天進步一點點,到考試那天你會發現,那些曾經覺得難如登天的知識點,不知不覺就弄懂了。備考過程中如果感到焦慮,記得告訴自己:"別人能過,我憑什么不行?"
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Certified_Public_Accountant/752669.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