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財管備考攻略-注會財管考試技巧
摘要
注會財管被考生稱為“理科中的文科,文科中的理科”——公式多到能塞滿筆記本,計算量堪比數學考試,邏輯繞得像迷宮。每年都有大批考生栽在“背了公式不會用”“做題速度趕不上時間”“考場一緊張連計算器都按錯”這些坑里。今天這篇文章,結合我當年備考踩過的坑和帶過500+考生的經驗,從基礎階段怎么打牢根基、強化階段如何刷題提分、沖刺階段怎樣模擬實戰,到考場3小時如何分配時間、哪些“陷阱”必須避開,給你一套能直接上手的備考全攻略,幫你把財管這座“大山”拆成可攀登的臺階,穩穩拿下60+。
一、備考全流程攻略:從“看不懂”到“會做題”,分三階段突破
1. 基礎階段(3-5個月):理解是“根”,別急著“刷題趕進度”
很多人一開始就抱著“快點過完基礎去刷題”的心態,結果公式背了一堆,做題時還是兩眼一抹黑——這是典型的“假努力”。財管的核心是“邏輯推導”,不是“死記硬背”,基礎階段必須花足時間啃透教材和網課,把每個公式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具體怎么做?
教材+網課:抓“推導過程”而非“結論”
選網課別只看名氣,找那種喜歡“拆公式”的老師(比如講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時,會告訴你β系數怎么來的,市場風險溢價為什么是“平均收益率-無風險利率”)。看課時手里拿張紙,跟著老師推導公式,比如“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你要自己寫一遍:
WACC = (債務資本/總資本)×稅后債務資本成本 + (股權資本/總資本)×股權資本成本
搞懂“為什么要稅后債務成本”(因為利息抵稅)、“股權資本成本怎么算”(CAPM模型或股利增長模型),比單純抄10遍公式有用。
課后練習:一道題做3遍,勝過刷10道新題
基礎階段別貪多,教材例題和基礎班習題就夠了。但每道題要做3遍:第一遍跟著答案做,搞懂每一步的邏輯;第二遍自己獨立做,寫清步驟(比如計算凈現值時,先列現金流、再確定折現率、最后折現相加);第三遍隔3天再做,檢驗是否真的記住了——我當年學“企業價值評估”時,一道現金流量折現的例題做了5遍才徹底明白“實體現金流量”和“股權現金流量”的區別,后來考試遇到類似題直接秒解。
重點提示:基礎階段別和別人比進度!有人3個月過完基礎,有人5個月,但5個月吃透的人,強化階段會甩別人一大截。
2. 強化階段(2-3個月):真題是“圣經”,錯題是“寶藏”
基礎打牢后,就進入“從理解到得分”的關鍵階段——刷題。但財管刷題有個坑:很多人買一堆模擬卷狂刷,卻忽略了真題的價值。其實近5年真題涵蓋了90%的核心考點,把真題吃透,比做10套模擬卷有用10倍。
具體怎么做?
真題至少刷3遍,每遍有不同重點
第一遍:按章節刷,比如學完“資本預算”就刷近5年真題里的相關題目,目的是熟悉“考點怎么考”(比如凈現值計算常結合所得稅、折舊抵稅);
第二遍:按套卷刷,嚴格計時(3小時),用機考系統做(中注協官網有模擬系統),感受“考試節奏”;
第三遍:只刷錯題,把每道錯題的錯誤原因寫在旁邊(比如“公式記錯:把可持續增長率的‘權益凈利率’寫成了‘總資產凈利率’”“步驟漏了:計算經營性現金流時沒加折舊”),這些錯題就是你上考場前必須填平的“坑”。
整理“公式錯題本”,按“場景”記公式
別把公式孤立記在筆記本上,而是按“題目場景”分類。比如“求資本成本”的場景下,整理:債務資本成本(到期收益率法、可比公司法)、股權資本成本(CAPM、股利增長模型)、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注意權重是市場價值還是賬面價值),每個公式下面附一道錯題作為例子——這樣考試時看到“求WACC”,大腦會直接調取“場景公式例題”的記憶鏈,比單純背公式快10倍。
重點提示:機考系統必須練!財管計算量大,很多人平時用紙筆算得快,上了機考因為不熟悉計算器(比如開方、冪運算)浪費20分鐘,直接導致做不完題。
3. 沖刺階段(1個月):模考+查漏,把“模擬”當“實戰”
考前1個月,別再學新內容,重點是“模擬真實考試”和“查漏補缺”。很多人模考時隨便做做,覺得“反正不是真考試”,結果上了考場慌了神——模考的意義就是提前適應“3小時高度集中”的狀態,以及檢驗“時間分配”“答題策略”是否合理。
具體怎么做?
每周2-3套模考卷,嚴格按考試時間
用近3年真題套卷或口碑好的模擬卷(比如東奧、中華的最后六套題),每天早上8:30-11:30(和真實考試時間一致),用機考系統閉卷做。模考后花2小時分析:哪些題是“完全不會”(回頭看教材和筆記),哪些是“會但算錯”(練計算器和步驟),哪些是“時間不夠沒做”(調整時間分配)。
回歸教材和筆記,抓“高頻考點”
沖刺階段別再糾結偏題難題,把教材里“第三章價值評估基礎”“第五章投資項目資本預算”“第八章企業價值評估”“第十章長期籌資”這些每年占分60%+的章節,再快速過一遍,重點看公式推導和教材例題。我當年考前3天,把整理的“公式錯題本”翻了3遍,考試時至少遇到5道題是錯題本里的“原題變形”。
重點提示:模考分數低別慌!我當年模考最高才65分,最后考試78分——模考的目的是找問題,不是定分數,把問題解決了,上考場自然能提分。
二、考場實戰技巧:3小時如何“穩準狠”拿分?
1. 時間分配:別讓“難題”偷走你的“簡單分”
財管考試3小時,14道單選(21分)、12道多選(24分)、5道計算分析題(40分)、1道綜合題(15分),平均每分對應1.2分鐘,但難題(比如綜合題最后一問)可能花5分鐘才得1分,簡單題(比如單選的公式題)1分鐘就能得1.5分。所以時間分配必須“抓大放小”:
題型 | 題量 | 分值 | 建議時間 | 目標得分率 |
---|---|---|---|---|
單選題 | 14道 | 21分 | 20分鐘 | 80%(16.8分) |
多選題 | 12道 | 24分 | 25分鐘 | 70%(16.8分) |
計算分析題 | 5道 | 40分 | 60分鐘 | 75%(30分) |
綜合題 | 1道 | 15分 | 35分鐘 | 60%(9分) |
檢查 | - | - | 10分鐘 | - |
操作技巧:拿到卷子先花30秒掃一遍,把“一眼會做”的題(比如單選里考基本公式的題)標出來,先做這些題“熱身”,建立信心;遇到“3分鐘沒思路”的題立刻標記跳過,別死磕——我當年考場上有道單選題卡了5分鐘,最后發現是自己把公式記混了,浪費時間還影響心態,幸好后面及時調整。
2. 答題策略:從“會做”到“做對”,步驟比結果更重要
財管計算分析題和綜合題有“步驟分”,即使結果錯了,步驟對也能拿一半分。所以答題時一定要“寫清步驟”,別直接寫答案。
舉例:計算“股權資本成本”(CAPM模型)
正確步驟:
股權資本成本 = 無風險利率 + β×(市場平均收益率 無風險利率)
= 3% + 1.2×(10% 3%)
= 3% + 8.4%
= 11.4%
如果直接寫“11.4%”,結果錯了就是0分;但寫了步驟,即使最后算成11.5%,也能拿2/3的分。
多選題技巧:財管多選題“少選有分,錯選沒分”,不確定的選項別選。比如一道題有A、B、C三個選項,你確定A、B對,C不確定,就只選A、B,能得1分(每題2分,選對一個得0.5分),總比選了C錯了得0分強。
3. 避坑指南:這些“坑”90%的人都踩過,你別踩!
單位陷阱:題目里“萬元”和“元”混用,比如“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成本是“500元/件”,計算時一定要統一單位(把“500元/件”換算成“0.05萬元/件”)。
時間點陷阱:現金流是“年初”還是“年末”?比如“項目初始投資1000萬(第0年年初),第1-5年每年年末現金流入500萬”,折現時第0年的現金流不用折現,第1年的現金流折1期。
公式混淆:比如“實體現金流量”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折現,“股權現金流量”用“股權資本成本”折現,別把折現率用反了——我當年有個學生就是因為這個,一道10分的計算分析題直接丟了6分。
財管難,但不是“不可攻克”。記住:基礎階段“慢就是快”,強化階段“真題為王”,沖刺階段“模考實戰”,考場上“抓大放小”。按這個方法走,你會發現財管其實是“紙老虎”——公式是工具,邏輯是線索,只要把“工具”用熟,“線索”理清,60+真的不難。
最后提醒:注會考試政策、題型題量等如有調整,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Certified_Public_Accountant/748124.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