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問題可太常見了!經常有朋友來問我:"我想一次考兩門注會,到底得準備多長時間?。?說實話,這真沒有標準答案,就像問"吃一頓飯要多久"一樣,有人細嚼慢咽,有人狼吞虎咽。但根據我這些年輔導考生的經驗,大部分人備考兩門科目需要300-500小時的有效學習時間。注意哦,是"有效學習時間",可不是你坐在書桌前刷手機的時間也算進去。下面我就詳細拆解一下,這個時間是怎么分配的,不同情況的考生又該如何調整。
一、科目組合不同,備考時長天差地別
選對科目組合,就像選對了登山路線,有的平緩好走,有的陡峭難爬。
1. 會計+審計:350-500小時(慎選!但含金量高)
這倆可是注會里的"絕代雙驕",難度都在前三甲。會計是基礎中的基礎,概念多、分錄復雜,光是長期股權投資和合并報表就能讓你掉不少頭發;審計呢,天書般的專業術語,加上抽象的審計邏輯,簡直是"勸退"組合。我去年帶的一個學員,本科是會計專業,每天學4小時,這兩門也準備了整整5個月。如果你是零基礎,又選了這兩門,那真得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每天至少保證3小時高效學習,堅持6-8個月都不夸張。
2. 會計+稅法:300-400小時(黃金搭檔,但也不輕松)
這對組合關聯性超強,比如企業所得稅那塊兒,會計上的稅前扣除和稅法規定能讓你學到"懷疑人生"。不過正因為關聯緊密,學起來可以相互促進。我一個朋友是做財務的,白天上班,晚上學3小時,周末學6-8小時,差不多4個多月拿下了這兩門。但要注意,稅法的知識點又碎又多,增值稅、個稅那些小細節特別容易混淆,需要反復記憶。
3. 經濟法+戰略:250-350小時(相對輕松,但別掉以輕心)
很多人覺得這兩門是"背多分",確實,比起會計審計,它們對計算能力的要求低一些。但千萬別以為隨便背背就行!經濟法的公司法、證券法,條文多且嚴謹,一不小心就記錯;戰略呢,需要你理解模型,還得會結合案例分析,光死記硬背肯定拿不到高分。我見過有考生考前突擊一個月想過這兩門,結果大多是"陪跑"。建議每天學2-3小時,3-4個月比較穩妥。
4. 財管+戰略:300-400小時(文理搭配?)
財管是計算量的"扛把子",公式多到讓你眼花繚亂,什么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企業價值評估,得大量做題才能熟練。戰略相對簡單點,可以調節一下學習節奏。這個組合適合對數字敏感、邏輯思維強的考生。每天保證3小時,其中2小時給財管做題,1小時給戰略理解記憶,4-5個月應該差不多。
二、你的基礎,決定了起跑線
1. 零基礎考生:做好"持久戰"準備
如果你之前沒接觸過會計、稅法這些,那真得從最基礎的概念學起。比如會計里的"借"和"貸",很多零基礎考生一開始就繞不過來。建議先花1-2個月補補會計基礎,再開始正式備考。我有個學員是學英語的,零基礎考會計+經濟法,每天雷打不動學4小時,周末全天,足足準備了8個月,最后兩門都過了。所以零基礎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耐心和毅力。
2. 有基礎考生:別盲目自信
有些考生是會計專業的,或者做過幾年財務,就覺得自己基礎好,掉以輕心。我見過一個中級會計師,考會計+財管,覺得自己沒問題,考前兩個月才開始學,結果兩門都差幾分。注會的難度可比中級高多了,千萬不能大意。有基礎的話,備考時間可以適當縮短,但也要保證每天2-3小時,持續3-5個月。
三、每天能學多久?別高估自己的毅力
1. 在職備考: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
大部分考注會的都是在職人士,每天能擠出的時間有限。早上提前1小時起床,中午休息時學30分鐘,晚上下班后學2-3小時,周末再集中學6-8小時。這樣算下來,一天大概能有3-4小時,一周就是20-28小時。按300小時算,也得10-15周,差不多3-4個月。但要注意,在職備考很容易被工作、生活瑣事打斷,所以計劃要留有余地,最好多準備1-2個月。
2. 全職備考:效率為王
全職備考雖然時間充裕,但也容易出現"學一會兒玩一會兒"的情況。每天保證6-8小時有效學習時間就夠了,別把自己逼太緊,否則容易疲勞厭學。全職備考兩門,2-3個月應該是比較合理的時間,但前提是效率要高。
四、學習效率:別做"感動自己"的無效努力
很多人學習時間不短,但效率低下,結果還是考不過。怎么提高效率呢?
1. 制定詳細計劃
把總目標分解到每月、每周、每天。比如這個月要學完會計的前10章,那每周就要學2-3章,每天學多少節。完成一項就打個勾,看著滿滿的對勾,也會很有成就感。
2. 用"番茄工作法"
學25分鐘,休息5分鐘,這樣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我試過,比一口氣學2小時效率高多了。
3. 及時復習
當天學的內容,晚上睡前花10分鐘回顧一下;周末把一周學的內容整理成思維導圖。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及時復習有多重要!
4. 多做真題
別只顧著聽課、看書,真題才是最好的復習資料。通過做題,你才能知道考點在哪里,怎么考。近5年的真題至少要做2-3遍。
五、備考階段怎么劃分?
1. 基礎階段(占總時間的50%)
這個階段主要是聽課、看教材,把知識點理解透徹。別想著一口吃成胖子,慢慢來,把基礎打牢。比如會計的金融工具、收入準則,這些重點難點一定要弄懂。
2. 強化階段(占總時間的30%)
大量做題!章節練習、專項練習,通過做題來鞏固知識點,查漏補缺。錯題要整理成冊,經常翻看。
3. 沖刺階段(占總時間的20%)
做模擬題,掐時間訓練。同時回歸教材,把重點章節再過一遍,看看自己的錯題本。調整好心態,別太緊張。
六、這些坑,你可別踩!
1. 盲目趕進度
為了早點學完,囫圇吞棗,結果知識點沒掌握,后面還要返工,反而浪費時間。
2. 糾結選老師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風格,選一個適合自己的,跟著學就行了,別聽這個說那個好,聽那個說這個棒,換來換去,時間都浪費了。
3. 死記硬背
尤其是經濟法、戰略,理解了再背,效果會好很多。比如戰略的SWOT分析,你理解了每個字母代表什么,再結合案例,就很容易記住了。
4. 熬夜學習
犧牲睡眠時間來學習,不僅效率低,還傷身體。不如早睡早起,保證白天的學習效率。
總之,備考注會兩門需要多久,取決于你的科目組合、基礎、每天學習時長和效率。但不管怎樣,300-500小時的有效學習時間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范圍。記住,注會考試是一場持久戰,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你制定好計劃,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最后,注會考試的政策和內容可能會有調整,以上備考時間僅供參考,具體請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Certified_Public_Accountant/460938.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