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初級會計備考攻略
摘要
總有人問:“只剩2個月,初級會計還來得及嗎?” 我可以肯定地說:只要方法對,完全來得及! 初級會計不難,但“短時間備考”的關鍵是“不做無用功”——拒絕盲目刷題、死磕教材,抓住核心考點+高效執行。這篇攻略會從“心態調整資料選擇分階段計劃避坑指南”全流程拆解,幫你用2個月穩穩拿下60分(甚至更高)。親測有效,零基礎、在職黨都適用。
一、備考前必做:先搞清楚“2個月到底夠不夠”
很多人一開始就被“時間緊”嚇退,其實初級會計的難度和備考門檻,遠低于中級或CPA。我帶過的學員里,有在職每天學3小時過的,有寶媽邊帶娃邊刷題過的,甚至有零基礎1個半月突擊上岸的。關鍵不是時間長短,是你有沒有“精準發力”。
3個真相幫你穩住心態:
考點重復率高:每年真題里,60%的分數來自“高頻核心考點”(比如實務的資產、收入,經濟法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抓住這些就等于抓住及格線。
題型簡單:都是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不定項),不需要寫主觀題,只要“選對”就行,哪怕記不準也能靠排除法蒙對幾分。
備考≠“學完所有內容”:初級教材厚,但很多章節考分少(比如實務的政府會計、經濟法的勞動合同),2個月時間完全可以“戰略性放棄”冷門考點,把精力砸在重點上。
重點提示:別糾結“要不要從第一章看到最后一章”,直接瞄準高頻考點突擊,效率翻倍。
二、資料別貪多!這3樣就夠了(親測不踩雷)
備考資料不是越多越好,2個月時間有限,選對資料能少走50%彎路。我見過有人買了七八本教輔,結果到考前一本都沒看完,純純浪費時間。
必備資料清單(按優先級排序):
官方教材/輕一(2選1):官方教材最權威,但內容太細;輕一(東奧/中華)考點總結更清晰,例題也多,零基礎優先選輕一。別兩本都買,選一本吃透就行。
基礎班視頻課(1個老師跟到底):別貪多,選1個風格適合自己的老師。實務推薦劉忠(幽默易懂,適合零基礎)、馬小新(考點抓得準);經濟法推薦黃潔洵(口訣多,記憶輕松)、侯永斌(法條講得細)。每天看2小時視頻,倍速1.25倍,重點章節反復聽。
近5年真題(必刷!):真題是最好的復習資料,能幫你摸清出題套路。別做模擬題,很多模擬題和真題思路差太遠,浪費時間。
避坑提醒:別買“押題卷”!初級會計幾乎沒有押題一說,每年都有考生被“保過押題”坑錢,最后還是得靠自己刷題。
三、2個月時間軸:按階段規劃,每天4小時就夠
把2個月分成3個階段,每個階段目標明確,避免“學了后面忘前面”。以下計劃按“每天可學4小時”設計,在職黨/時間少的可以按比例縮減(比如每天2小時,階段時間翻倍)。
第一階段:打基礎(第1-30天,每天4小時)
目標:過一遍核心考點,知道“考什么”“怎么考”。
實務(每天2小時):重點學第3章(流動資產)、第4章(非流動資產)、第5章(收入、費用和利潤),這3章占分超50%!比如“存貨的收發存”“固定資產折舊”“收入確認條件”,一定要聽懂分錄原理,別死記硬背。
小技巧:學完一節就做輕一的“同步練習”,只做單選多選,判斷和不定項先放著。
經濟法(每天2小時):重點學第4章(稅法概述及貨物和勞務稅法律制度)、第5章(所得稅法律制度),這2章占分近40%!增值稅稅率、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是每年必考的,聽完課一定要自己動手算例題。
小技巧:用“口訣本”記法條,比如增值稅“銷售服務”的稅目,黃潔洵老師的口訣“交郵基建不租不銷轉現代”,比死記硬背快10倍。
重點提示:基礎階段別追求“記住所有內容”,能理解“考點是什么意思”“大概怎么考”就行,后面刷題會幫你鞏固。
第二階段:刷題+錯題(第31-45天,每天4小時)
目標:通過真題檢驗漏洞,把“模糊考點”變成“確定考點”。
每天刷1套真題(實務/經濟法隔天刷):比如今天刷2024年實務真題,明天刷2024年經濟法真題,從最新的往回刷(近5年共10套題)。
刷題步驟:
1. 定時做:實務90分鐘,經濟法90分鐘,模擬考試氛圍;
2. 對答案:重點看“解析”,搞懂“為什么錯”,而不是只記答案;
3. 整理錯題:用活頁本按“章節”分類記錯題,只抄題干+正確思路,別抄整道題(浪費時間)。
每天花1小時復盤錯題:比如今天錯了“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就翻回教材對應章節再看10分鐘,然后在錯題本上寫“考點: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方法),易錯點:注意‘當月增加當月不提,當月減少當月照提’”。
重點提示:錯題本不是“擺設”,每天復盤時,把“已經完全搞懂”的錯題劃掉,剩下的就是你考前必須再看的“薄弱點”。
第三階段:沖刺(第46-60天,每天4小時)
目標:回歸教材+真題復盤,模擬考試找感覺。
前10天:教材/輕一“高頻考點”再過一遍:只看你標記的重點章節(比如實務的資產、收入,經濟法的增值稅、所得稅),結合錯題本,把“反復錯的考點”再背一遍。
小技巧:用“思維導圖”梳理章節框架,比如“存貨”這章,畫一個樹狀圖:存貨的初始計量發出計價方法期末計量(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幫你串聯知識點。
后5天:模擬考試(每天1套):用近2年的真題當“模擬卷”,嚴格按考試時間(上午8:30-11:30考實務,下午14:30-17:30考經濟法)做題,適應考試節奏。
注意:模擬時遇到不會的題別糾結,先標記跳過,做完再回頭,避免因小失大。
重點提示:沖刺階段別學新內容!把已經學會的考點穩住,保證“會的題不丟分”,就能過線。
四、各科“偷分技巧”:這些坑我幫你踩過了
初級會計實務:分錄是核心,別死記硬背
很多人覺得實務難,其實難在“分錄記不住”。但分錄不是背的,是“理解業務邏輯”。比如“銷售商品確認收入”,你就想:公司賣了東西,錢要么收到了(銀行存款),要么沒收到(應收賬款),同時貨少了(庫存商品減少),還要交增值稅(應交稅費),所以分錄自然是“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貸:主營業務收入,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
必拿分章節:第3章(流動資產)、第4章(非流動資產)、第5章(收入),這3章至少要拿35分(總分100分)。
經濟法基礎:法條記“關鍵詞”,別背全文
經濟法法條多,但考試只考“關鍵詞”。比如“增值稅視同銷售”,不用背所有情形,記關鍵詞:“委托代銷”“異地移送”“自產委托加工用于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個人消費”“外購用于投資/分配/無償贈送”,考試時看到這些詞就選“視同銷售”。
必拿分章節:第4章(增值稅、消費稅)、第5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這2章至少要拿30分(總分100分)。
五、最后提醒:這3個坑千萬別踩!
別“完美主義”:2個月時間,別想著“每章都學好”,冷門章節(比如實務的政府會計、經濟法的社會保險)考分少,直接放棄,把時間留給重點章節。
別“只看課不刷題”:看課是“輸入”,刷題是“輸出”,只輸入不輸出,等于白學。我之前有個學員,課聽了3遍,題一道沒做,結果實務考了58分,血的教訓!
考前別熬夜:最后一周保證睡眠,初級會計不難,狀態好才能發揮穩定。我見過有人考前熬夜刷題,第二天考試腦子發懵,會的題都做錯了。
2個月備考初級會計,拼的不是“時間多少”,是“效率高低”。按這個攻略走,每天4小時,抓住重點、刷透真題、避開坑,60分真的不難。最后想說:備考過程肯定會累,會想放棄,但想想拿到證書后的開心,現在的辛苦都值得。加油,你一定能過!
(注:本文考試科目、題型等內容基于2024年初級會計考試政策,如有變動,請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Accounting_titles/658032.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