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考試的流程是怎么樣的-考試順序-注意事項
摘要
雅思考試是很多人留學、移民的必經之路,但第一次考的同學往往對流程一頭霧水:早上幾點到考場?聽力聽完有時間填答題卡嗎?口語考試要不要提前準備模板?這篇文章會從考前準備、考試當天全流程(筆試+口語)、各科目避坑細節三個維度,幫你把雅思考試的“每一步該做什么、要注意什么”講清楚,看完直接能上手,再也不用慌里慌張踩坑。
一、考試前:這些準備工作能讓你少走90%的彎路
很多人覺得“考前準備就是復習”,但其實“流程準備”沒做好,復習再好也可能白搭。我當年第一次考雅思,就因為沒提前看考場位置,差點遲到(血淚教訓!)。
1. 報名后必須做的3件事
打印準考證:考前3天登錄雅思官網(NEEA系統)下載,建議打2份(一份放包里,一份備用),黑白彩色都可以,但別折疊得太皺(考官可能會核對信息)。
確認考試時間和地點:筆試通常在周六/周四上午9點開始,但8:30就停止入場!口語考試時間不固定,可能在筆試當天下午,也可能在前后一周,一定要提前看準考證上的具體時間(別想當然以為口語和筆試在同一天)。
準備證件:中國大陸考生帶身份證原件(必須在有效期內!臨時身份證也可以,但要確保沒過期);非大陸考生帶護照。千萬別帶復印件,考官不認!
2. 考試當天必帶物品清單(附“禁帶雷區”)
必帶:身份證/護照、準考證、黑色簽字筆(建議帶2支,筆芯0.5mm最好,太細可能掃不清楚)、鉛筆(2B或HB,削好尖,別帶自動鉛筆,有些考場不讓用)、橡皮(普通白色橡皮就行,別帶花哨的“改正帶”“涂改液”,絕對禁止)。
可帶:透明水瓶(標簽要撕掉,考場有飲水機但不一定夠用)、機械手表(電子表、智能表絕對不能帶!考場有鐘,但可能在你斜后方,看時間不方便,機械表能幫你把控節奏)。
禁帶:手機(關機也不行,必須存到考場外面的儲物柜,帶進去就算作弊)、紙巾(除非你感冒,提前跟考官申請,否則不能帶)、任何資料(單詞本、筆記等,進考場前要放在指定位置)。
二、考試當天:從進考場到出考場的全流程拆解
(一)筆試流程:聽力閱讀寫作,3小時“持久戰”怎么扛?
筆試在上午進行,建議提前40分鐘到考場(比如8:20到,熟悉環境+上個廁所,別踩著8:30的點到,慌慌張張影響狀態)。
1. 入場前:安檢+存包(約30分鐘)
到考場后先找“存包處”,把手機、錢包、資料等放進儲物柜,只留必帶物品(證件、筆、橡皮、水瓶、手表)。
然后排隊安檢,考官會核對身份證和準考證,用金屬探測器掃全身(口袋別放任何東西,包括紙巾)。
進候考室后,按座位坐好,考官會發“考生須知”,別著急看,先填桌上的“簽到表”(寫姓名、考號、簽名,字跡別太潦草,考官要核對)。
2. 進入考場:找到座位,調整狀態(約10分鐘)
按考官指示分批進考場,找到自己的座位(桌子上有考號標簽),坐下后把證件、筆放在桌上,其他東西放椅子底下。
考官會發答題卡(聽力、閱讀、寫作三張,長得很像,別拿混了!),先填個人信息:姓名(拼音,姓在前,名在后,比如“張三”寫“ZHANG San”)、考號(準考證上有,數字別填錯)、簽名(中文簽名,和身份證一致)。填完一定要檢查!我考場當年有個同學把考號填錯一位,最后成績作廢了。
3. 聽力考試:30分鐘聽+10分鐘填卡,別“聽完就忘”
9點左右開始,考官會用英語念“考試說明”(不用認真聽,都是套話),然后發聽力試卷(注意!沒說“開始”前絕對不能翻開試卷,翻了就算作弊,會被警告)。
開始后先看題目:每部分開始前有30秒審題時間,快速圈畫題干關鍵詞(比如人名、數字、地點),預測答案(比如看到“how much”就知道要聽數字)。
聽的時候邊聽邊在試卷上寫答案(別直接寫答題卡,時間不夠),遇到沒聽清的別糾結,趕緊過,不然會錯過下一題(我當年就是因為糾結一道題,后面3道都沒聽到,血的教訓!)。
全部聽完后,考官會說“現在有10分鐘填答題卡”,這時候趕緊把試卷上的答案抄到答題卡上,注意:聽力答題卡是分題型的,Section 1到Section 4的題號別填錯(比如把Section 2的答案寫到Section 3的位置),大小寫、單復數、拼寫別錯(比如“February”別寫成“Feburary”)。10分鐘夠用,慢慢抄,抄完檢查一遍。
4. 閱讀考試:60分鐘3篇文章,“時間管理”是關鍵
聽力結束后不休息,直接發閱讀試卷。閱讀沒有額外填卡時間!60分鐘包括做題和填卡,所以一定要邊做邊填,或者每做完一篇就填卡,千萬別等到最后一起填,時間絕對不夠!
3篇文章難度遞增,建議時間分配:第一篇15-18分鐘,第二篇20分鐘,第三篇22-25分鐘(別在某一道題上死磕,比如判斷題“NOT GIVEN”糾結5分鐘,不如先跳過,最后有時間再回頭看)。
題型技巧:先看題目再讀文章(比如段落匹配題,先讀題干,圈關鍵詞,再去文章找對應段落),遇到生詞別慌,通過上下文猜(雅思閱讀不考“認不認識單詞”,考“能不能理解意思”)。
5. 寫作考試:小作文20分鐘+大作文40分鐘,別寫反答題卡!
閱讀結束后發寫作試卷和答題卡(寫作答題卡有兩張,Task 1和Task 2分開,千萬別寫反了! 每年都有同學把小作文寫到大作文的位置,直接0分)。
小作文(圖表題/流程圖/地圖):先花3分鐘審題(看清圖表類型、時間范圍、數據趨勢),然后搭框架(開頭改寫題目,中間分2-3段描述主要特征,結尾總結趨勢),別寫細節數據(比如圖表里有10個數字,挑3-4個最關鍵的寫就行,全寫會超時)。
大作文(議論文):花5分鐘列提綱(觀點+論據+例子),開頭別太長(一句話點明觀點就行),主體段每段一個論點,用“for example”“however”等連接詞(別用太復雜的詞,簡單清晰最重要),結尾總結觀點(別出新觀點)。
字數要求:小作文至少150詞,大作文至少250詞(不夠字數會扣分,多寫50詞左右沒關系,但別超太多,沒時間)。寫完檢查語法和拼寫(比如“there”和“their”別寫錯)。
(二)口語考試:11-14分鐘“面對面聊天”,別當“背書機器”
口語考試通常在筆試當天下午或前后一周,提前30分鐘到考場(比如14:00考試,13:30到),流程分3個部分:
1. 候考+核對信息(約15分鐘)
到候考室后,考官會核對身份證和準考證,然后帶你去考室門口等(別到處亂走,考官叫到名字再進去)。
2. 考試3個Part:自然交流比“完美答案”更重要
Part 1(4-5分鐘):日常問題
考官會問“家鄉在哪”“喜歡什么運動”“平時怎么放松”等簡單問題,回答不用太長,2-3句話就行(比如問“喜歡看書嗎?”,可以說“喜歡,尤其是小說,因為能讓我放松,最近在看《百年孤獨》”),別只說“是”或“不是”。
避坑點:別背答案!考官一聽就能聽出來(比如問“你家鄉的天氣怎么樣”,你背了“我家鄉天氣很好,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太模板化了,反而低分)。
Part 2(3-4分鐘):個人陳述
考官會給你一張話題卡(比如“描述一個你喜歡的公園”“講一次你幫助別人的經歷”),給1分鐘準備時間(可以在紙上記關鍵詞,別寫完整句子),然后說1-2分鐘。
小技巧:記關鍵詞時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感受”記(比如話題“描述一次難忘的旅行”,記“地點:青島,時間:去年暑假,和朋友去,做了什么:看海、吃海鮮,感受:開心,因為第一次看海”),說的時候按這個邏輯串,就不會卡殼。
Part 3(4-5分鐘):深入討論
考官會根據Part 2的話題問更抽象的問題(比如Part 2說“公園”,Part 3可能問“現在城市里的公園對人們重要嗎?”“年輕人和老年人用公園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回答要展開,說3-4句話,舉個例子(比如“重要,因為現在人壓力大,公園能讓人放松,我鄰居每天早上都去公園散步,說這樣一天都有精神”)。
三、各科目高分避坑指南:這些細節能幫你多拿0.5分
1. 聽力:答案“形式”別出錯
單復數:聽清楚是“a book”還是“books”,比如題目問“how many books”,聽力里說“three”,答案就寫“3 books”(別漏“s”)。
大小寫:專有名詞要大寫(比如“London”“Monday”),普通名詞小寫(除非在句首)。
拼寫:高頻詞別錯(比如“accommodation”“environment”,考前集中背一下)。
2. 閱讀:別“過度理解”
判斷題“NOT GIVEN”:題目內容在原文中沒提到,就是NOT GIVEN,別自己腦補(比如原文說“小明喜歡蘋果”,題目說“小明喜歡水果”,雖然蘋果是水果,但原文沒說“水果”,就是NOT GIVEN)。
匹配題:先做簡單的(比如填空題),再做難的(段落匹配),別在一道題上耗太久。
3. 寫作:邏輯比“高級詞”更重要
小作文:別用“我認為”“我覺得”,客觀描述數據就行(比如“圖表顯示,2020年人數增長了50%”,別說“我覺得2020年人數增長很快”)。
大作文:論點要清晰,比如支持“線上學習”,就說“方便(不用出門)、省錢(不用交通費)”,每個論點配一個簡單例子(“我同學在家上網課,每天省2小時通勤時間”)。
4. 口語:流利度>發音
允許小錯誤:比如時態說錯(“I go to Beijing last year”),只要不影響理解,沒關系,別停下來改,越改越緊張。
沒聽清問題:直接說“Could you repeat the question, please?”,考官會重復,別瞎答。
最后想說:雅思考試不只是考英語,更是考心態
我見過很多同學復習很認真,但因為考試當天緊張,聽力漏聽、寫作寫不完,真的很可惜。其實只要把流程摸清楚,提前“模擬”一遍(比如在家按考試時間做一套題,練習填答題卡),到了考場就會覺得“和平時練習一樣”,心態穩了,發揮自然不會差。
當然,考試政策可能會有調整(比如個別考點的物品要求、口語考試形式等),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祝你考試順利,一次上岸!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ieltszx/731374.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