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備考英語四六級
備考英語四六級真的不用死磕單詞書! 作為帶過3屆學弟學妹備考的“過來人”,見過太多同學抱著紅寶書從A背到Z,最后考試還是卡在424分。其實四六級通關的核心是“題型拆解+針對性訓練”,只要用對方法,基礎薄弱的同學3個月也能穩(wěn)穩(wěn)過線,基礎好的甚至能沖刺600+。這篇文章會把聽力、閱讀、寫作、翻譯四個板塊的提分技巧拆解得明明白白,每個方法都附帶著真實案例和可直接套用的模板,看完就能上手練。
一、聽力:別再“盲聽”浪費時間,3步精聽法效率翻倍
你是不是也這樣練聽力? 做題時盯著選項,耳朵里的音頻像跑火車,聽完感覺啥也沒記住,只能靠蒙;或者逐句聽寫,一篇短文練兩小時,正確率還是上不去。其實聽力提分的關鍵不在“聽多少”,而在“怎么聽”。
1. 第一遍:抓“信號詞”預判考點
拿到題目先圈畫選項中的名詞、數(shù)字、否定詞,比如選項出現(xiàn)“l(fā)ibrary”“30%”“can't”,就要在聽的時候重點捕捉相關內容。去年帶的英語基礎差的室友小林,用這個方法后,短對話正確率從40%提到了70%。真題里常考的信號詞整理好了:
轉折類:but/however/actually(后面往往是答案)
因果類:so/because/therefore(注意邏輯關系)
強調類:most importantly/especially(重讀部分要記筆記)
2. 第二遍:精聽“漏聽句”而非全文
對完答案后,把錯題為標記,只精聽錯誤選項對應的句子。比如長對話第3題錯了,就倒回去反復聽那1-2句話,直到能逐詞寫出來。精聽材料優(yōu)先選近5年真題,模擬題的出題思路和真題差距太大,練了等于白練。
3. 第三遍:跟讀模仿培養(yǎng)“語感節(jié)奏”
每天花10分鐘跟讀真題音頻,重點模仿語音語調,比如連讀(“not at all”讀成“no-ta-tall”)、弱讀(“because”弱讀成“’cause”)。我自己備考時,堅持跟讀1個月,發(fā)現(xiàn)很多之前聽不懂的“模糊音”突然就清晰了。
注意:聽力播放結束后,務必在5分鐘內涂完答題卡!每年都有同學因為糾結最后一題沒涂完卡,這種低級錯誤一定要避免。
二、閱讀:3種題型“解題公式”,拒絕“通讀全文”
四六級閱讀分仔細閱讀、長篇閱讀和選詞填空,分值占比40%,是提分的“大頭”。但很多同學習慣拿到文章就從頭讀到尾,結果時間不夠用,正確率還低。其實每種題型都有“捷徑”。
1. 仔細閱讀(每題2分,性價比最高)
黃金步驟:題干定位原文找線索比對選項
先讀題干劃關鍵詞(人名、地名、數(shù)字),比如題干問“作者為什么反對網(wǎng)購?”,直接在原文找“反對”“網(wǎng)購”相關表述,不用看全文。
正確答案往往是原文的“同義替換”,比如原文說“the number is increasing”,選項可能是“growing popularity”。干擾項常犯的錯誤是“偷換概念”(擴大或縮小范圍)、“無中生有”(原文沒提的內容)。
2. 長篇閱讀(匹配題,找對方法超簡單)
技巧:先題后文,劃出3個以上定位詞
每個題干至少劃3個定位詞(名詞短語、數(shù)字、專有名詞),比如“2023年大學生就業(yè)報告”,就劃“2023”“大學生”“就業(yè)報告”。
原文段落通常對應1個題干,偶爾有段落不被選中,但不會出現(xiàn)1個題干對應多個段落的情況。去年有個同學用這個方法,10道題只錯了1道。
3. 選詞填空(分值最低,最后做)
策略:先判斷詞性,再結合上下文填空
拿到題先把15個選項的詞性標出來(n./v./adj./adv.),比如“abandon”是動詞,“abundant”是形容詞。
然后看空格前后的單詞,比如空格前是“the”,后面是“of”,那大概率填名詞。基礎差的同學重點背高頻考察的50個動詞和形容詞,能覆蓋80%的考點。
三、寫作:模板要“活學活用”,3段式結構保底100+
很多同學背了一堆模板,上考場還是寫不出來,或者寫出來的句子千篇一律得低分。其實四六級寫作套路很固定,只要掌握“開頭引入+中間論證+結尾總結”的結構,再加上自己的“個性化表達”,就能拿高分。
1. 開頭段:2句話點明主題
萬能公式:背景引入+觀點表達
背景引入:用“Nowadays/With the development of.../As an old saying goes...”等句式,比如寫“在線教育”,可以說“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online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way for people to study.”
觀點表達:直接說“From my perspective/I firmly believe that...”,不用繞彎子。
2. 中間段:2個論點+1個例子
每個論點用“Firstly/Moreover”連接,論點后一定要跟具體例子。比如論證“閱讀的重要性”,可以說“Firstly, reading broadens our horizons. For instance, through reading history books, we can learn about the rise and fal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without traveling back in time.” 例子不用高大上,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我的同學通過閱讀提高了寫作能力”)也可以。
3. 結尾段:總結觀點+升華主題
用“In conclusion/To sum up”總結,然后升華一下,比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我相信未來會...”。注意:千萬別在結尾段提新觀點,這是很多同學容易犯的錯誤。
小提醒:考前一定要自己寫3篇不同類型的作文(議論文、應用文、圖表描述),把模板變成自己的東西。我當時就是因為只背不寫,第一次考試作文只拿了80分,第二次仿寫了5篇真題范文,直接提到了120+。
四、翻譯:別追求“高大上”,“說人話”更重要
四六級翻譯常考中國文化(比如剪紙、春節(jié)、長城),很多同學看到生詞就慌,其實翻譯評分標準是“達意優(yōu)先”,只要意思對,用詞簡單也能得分。
1. 遇到不會的詞,用“解釋法”
比如“剪紙”不會寫,就說“the art of cutting paper into different shapes”;“舞獅”可以說“a traditional dance where people dress up as lions”。去年考“燈籠”,有同學翻譯成“the red things that we hang during festivals”,雖然不精確,但也拿到了基本分。
2. 多用簡單句,少用復雜從句
基礎差的同學就用“主謂賓”結構,比如“中國有5000年歷史”,直接說“China has a history of 5000 years”,比硬湊“With a history of 5000 years, China...”更不容易出錯。
3. 積累“高頻文化詞匯”
整理了近5年常考的文化詞匯:
傳統(tǒng)節(jié)日:Spring Festival(春節(jié))、Mid-Autumn Festival(中秋節(jié))
名勝古跡:the Great Wall(長城)、the Forbidden City(故宮)
藝術形式:Peking Opera(京劇)、Chinese calligraphy(書法)
五、備考時間規(guī)劃:3個月沖刺計劃表(可直接套用)
基礎階段(1-4周):打牢基礎,每天2小時
單詞:用“艾賓浩斯記憶表”背高頻詞(推薦《四級/六級詞匯閃過》,收詞全且劃重點),每天50個,早上背晚上復習。
語法:看劉曉燕《不就是語法和長難句嘛》,重點學“定語從句”“狀語從句”,每天分析2個真題長難句。
強化階段(5-8周):分題型突破,每天3小時
聽力:每天1套真題精聽(按前面說的3步法),錯題整理到本子上。
閱讀:仔細閱讀每天2篇,長篇閱讀每天1篇,總結錯題原因(是定位錯了還是詞匯不認識)。
寫作翻譯:每周各練2篇,寫完后對照范文修改,把好句子抄到筆記本上。
沖刺階段(9-12周):模擬考試,每天3小時
每周做2套完整真題(嚴格計時,包括涂卡),用近5年的真題,模擬題可以不做。
重點復習錯題本,把反復錯的題再做一遍,總結規(guī)律。
作文模板和翻譯詞匯每天早晚各背15分鐘,形成肌肉記憶。
最后想說:四六級考試真的不難,難的是堅持。我見過太多同學一開始斗志滿滿,背了一周單詞就放棄了;也見過基礎差的同學,每天雷打不動學3小時,最后考了500多分。記住,方法再好,不行動也沒用。從今天開始,每天背50個單詞,做1篇閱讀,堅持到考試,你一定會有驚喜。
以上備考方法基于歷年考試規(guī)律總結,具體考試內容請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cet4-6/502108.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