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答題技巧
摘要
大學英語四級聽力占總分35%,是不少同學的“老大難”——要么耳機里的聲音像“天書”,要么聽懂了卻選不對,甚至考試時手忙腳亂涂錯卡。其實,聽力拿高分不靠“天賦”,靠的是“套路”:考前怎么練、聽時怎么抓重點、不同題型怎么破,甚至沒時間時怎么“蒙”對題,都有章法。這篇文章從“基礎準備-聽中策略-分題型突破-應急技巧”四個維度,給你可直接上手的實操方法,幫你把聽力從“丟分重災區(qū)”變成“提分強項”。
一、考前準備:別等上考場才發(fā)現(xiàn)“坑”
很多同學聽力差,不是耳朵不行,是準備階段就踩了“隱形坑”。比如考前一天才想起練聽力,或者耳機沒試音就進考場——這些細節(jié)沒做好,技巧再好也白搭。
1. 先搞定“聽力高頻詞”,別讓單詞成為“攔路虎”
你是不是覺得“聽力不用背單詞,聽懂大概就行”?大錯特錯!聽力里的高頻詞重復率極高,比如“reservation(預訂)”“deadline(截止日期)”“scholarship(獎學金)”這些詞,幾乎每次考試都出現(xiàn)。你要是不認識,聽到了也等于沒聽。
具體做法:拿近5年真題,把聽力原文里反復出現(xiàn)的詞抄下來(不用抄難詞,就抄你“眼熟但反應不過來”的詞),每天花10分鐘讀熟。比如“check in(入住)”“extension(延期)”“seminar(研討會)”,這些詞不僅要認識,還要聽到發(fā)音能立刻反應出意思——畢竟聽力是“用耳朵記”,不是“用眼睛看”。
2. 真題“精聽”3遍,比泛聽100遍有用
“每天聽1小時BBC/VOA,為什么聽力還是沒進步?”因為你練錯了!四級聽力考的是“應試能力”,不是“英語母語者的聽力水平”。真題才是最好的材料,而且必須“精聽”,不是“泛聽”。
精聽步驟(以1道短對話題為例):
第一遍:盲聽,像考試一樣做題,不管對錯先選答案;
第二遍:逐句聽寫,聽不懂的地方暫停,反復聽3遍,實在寫不出就空著;
第三遍:對照原文,標出錯漏處(比如“把‘schedule’聽成‘school’”“漏聽了‘but’后面的內容”),然后跟讀3遍,模仿語音語調。
注意:精聽1篇短文(約200詞)比泛聽10篇新聞有用。每天精聽1-2道題,堅持2周,你會發(fā)現(xiàn)“抓關鍵詞”的能力明顯提升。
3. 考前3天必做:檢查設備+模擬“考試生物鐘”
每年都有同學因為耳機沒電、調頻不對,在考場上慌了神。這些“低級錯誤”完全可以避免:
設備:考前用真題模擬時,就用考試同款耳機,提前試音(比如學校廣播臺的試音時間),帶2節(jié)備用電池(別用雜牌,以防突然斷電);
生物鐘:四級聽力在上午9:00-9:35考,考前3天每天這個時間練聽力,讓大腦在這個時段“對英語更敏感”。
二、聽中策略:3個“反套路”技巧,讓你“沒聽清也能選對”
上了考場,就算耳機里的聲音有點模糊,也別慌。掌握這3個技巧,能幫你“從選項反推答案”,正確率至少提升30%。
1. 提前“預判選項”,讓耳朵“帶著問題聽”
很多同學拿到題目就等錄音,其實從發(fā)卷到聽力開始,有大約5分鐘時間——足夠你把選項“掃一遍”,預判問題會問什么。
怎么預判?看選項“重復詞+特征詞”:
如果選項里反復出現(xiàn)“l(fā)ibrary”“book”“borrow”,問題大概率是“地點”或“做什么事”;
如果選項是數(shù)字(如“$20”“3 days”),問題可能是“時間”“價格”;
如果選項是“he”“she”開頭的句子,注意聽錄音里男女的對話,比如“男士建議什么”“女士為什么拒絕”。
舉個例子(2023年6月真題選項):
A) She needs more time to finish the report.
B) She has to change her travel schedule.
C) She is sorry to cancel the appointment.
D) She will call the man this afternoon.
掃一眼選項,“she”出現(xiàn)4次,“report”“schedule”“appointment”都是“事務相關”,預判問題可能是“女士為什么做某事”。聽錄音時,重點抓女士說的話,尤其是“because”“but”后面的內容——答案往往藏在這里。
2. 抓“信號詞”:轉折、強調、因果后面,90%是答案
四級聽力的“答案句”不會藏得太深,通常會用“信號詞”標出來。記住這些詞,聽到時立刻豎起耳朵:
轉折詞:but、however、actually(比如“Sounds good, but I have to finish my essay first.”答案在“but”后);
強調詞:in fact、especially、most importantly(比如“In fact, the library closes at 8 pm on weekends.”答案在“in fact”后);
因果詞:because、so、therefore(比如“I can’t go because I have a doctor’s appointment.”答案在“because”后);
建議詞:why not、how about、you’d better(比如“Why not try the new café downtown?”答案就是“try the new café”)。
小提醒:聽到這些詞時,別忙著記筆記,先豎起耳朵聽后面的內容——聽懂比記下來更重要。
3. 避坑:“原文原詞”大概率是干擾項,“同義替換”才是正解
四級聽力最愛“挖坑”:把原文里的某個詞原封不動放在選項里,引誘你選。比如錄音里說“the meeting will start at 3 pm”,選項里有“the meeting starts at 3 pm”,但其實后面還有一句“but we need to arrive at 2:30 to prepare”,正確答案可能是“arrive at 2:30”。
怎么識別? 如果選項里有和原文“一模一樣”的詞,先打個問號,再看看其他選項有沒有“同義替換”的表達。比如“reserve a room”替換“book a room”,“postpone the trip”替換“delay the trip”——這些才是正確答案的“真面目”。
三、分題型突破:4大題型“各有套路”,逐個擊破
四級聽力分“短對話、長對話、短文理解、新聞報道”4種題型,每種題型的“考點”和“技巧”都不同,不能用一套方法應付所有題。
1. 短對話(8題):“日常場景+語氣”是關鍵
短對話常考“校園、生活、工作”場景,比如選課、借書、面試、購物等。對話短(1-2輪),但“語氣”很重要——比如反問、感嘆、猶豫,都可能藏著答案。
高頻場景及考點:
校園:選課(“Which course do you recommend?”)、考試(“How did you do on the math exam?”)、圖書館(“Can I borrow this book for a week?”);
生活:飲食(“The food here is too spicy.”)、交通(“The bus is always late.”)、天氣(“It’s going to rain tomorrow.”);
工作:面試(“Why do you want to work here?”)、加班(“I have to finish the project tonight.”)。
技巧:聽到“建議”“拒絕”“抱怨”的語氣,重點記!比如女士說“Not really, I think it’s too expensive.”(拒絕),男士問“Why not try the discount store?”(建議)——答案可能和“discount store”相關。
2. 長對話(7題):“開頭結尾+重復信息”是重點
長對話有2-3輪對話,內容更復雜(比如采訪、討論項目),但邏輯清晰。開頭常交代“對話主題”,結尾常總結“結論或下一步行動”,中間重復出現(xiàn)的信息(比如反復提到的“deadline”“budget”)也是考點。
舉個例子:對話開頭男士說“We need to discuss the marketing plan for the new product.”(主題:新產(chǎn)品營銷計劃),中間女士多次提到“the budget is limited”(重復信息:預算有限),結尾男士說“Let’s focus on social media then.”(結論:用社交媒體)——這三個地方極可能出題。
技巧:邊聽邊在選項旁標“√”(聽到相關內容),重復被標“√”的選項,大概率是答案。
3. 短文理解(10題):“結構+首尾句”幫你抓主旨
短文理解常考“科普、故事、文化”類文章,結構多是“總分總”:開頭講主旨,中間分述細節(jié),結尾總結觀點。
考點分布:
開頭1-2句:考“主旨題”(比如“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中間舉例前:考“觀點題”(比如“The study shows that...”“For example...”前面的觀點);
結尾句:考“結論題”(比如“In conclusion...”“Therefore...”后面的內容)。
技巧:聽短文時,先在草稿紙上寫“主(主旨)、細(細節(jié))、結(結論)”,聽到對應內容就簡單記關鍵詞(比如“主旨:AI影響就業(yè)”“細節(jié):30%崗位受影響”“結論:需提升技能”)。
4. 新聞報道(7題):“導語=答案”,聽懂第一句就夠了
新聞報道有“倒金字塔”結構:最重要的信息(5W1H: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全在開頭第一句(導語),后面是補充細節(jié)。
比如:新聞開頭“China successfully launched a new satellite into space on Monday.”(who: China; what: launched a new satellite; when: Monday)——如果問題是“What did China do on Monday?”,答案就是“l(fā)aunched a new satellite”。
技巧:新聞第一句必須聽懂!如果第一句沒聽清,后面的細節(jié)也不用糾結——大概率考導語內容。
四、緊急救場:最后5分鐘還沒涂卡?這些“應急原則”能多拿5分
就算前面沒發(fā)揮好,也別放棄!最后沒時間時,用這些“蒙題原則”,正確率比瞎選高50%:
選項特征:選項中有“maybe”“probably”“could”等模糊詞,比“must”“never”“all”等絕對詞正確率高;
相反選項:兩個選項意思相反(比如“A. 20元”“B. 30元”),答案大概率在其中;
高頻詞:多個選項提到同一個詞(比如3個選項有“l(fā)ibrary”),選包含這個詞的選項;
涂卡提醒:聽力結束后立刻涂卡!別想著“做完閱讀再回來涂”——每年都有同學因為沒時間涂卡,白白丟分。
聽力提分沒有“捷徑”,但有“方法”。把這些技巧融入日常練習,每天精聽1篇真題,每周總結1次錯題(比如“總錯短對話的建議題”“新聞導語沒聽清”),堅持1個月,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四級聽力,真的沒那么難。
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cet4-6/486301.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