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么用英語怎么說
摘要:
當(dāng)你想問"是么"時,英語里沒有完全對應(yīng)的萬能翻譯。這個看似簡單的詞,其實藏著中文特有的語氣密碼——可能是驚訝、懷疑、敷衍,也可能是真心好奇。今天我們就拆解6種最常用的場景,教你精準(zhǔn)拿捏"是么"的英文表達,讓你在對話中不再卡殼,還能自帶"戲精"語感。
一、先搞懂:中文里的"是么"到底藏著多少層意思?
前幾天刷到個段子:留學(xué)生小明跟教授說"我明天請假",教授皺眉:"Is that so?" 小明以為教授在確認,趕緊點頭:"Yes, that's so." 結(jié)果教授臉更黑了。后來才知道,教授的"Is that so?"其實帶著"你怕不是在逗我"的質(zhì)疑,而小明的回答等于火上澆油。
這就是"是么"的坑——咱們說這兩個字時,70%的意思都藏在語氣里:
閨蜜說"我脫單了",你瞪大眼睛:"是么?!"(驚訝+八卦)
同事說"這項目我一個人搞定的",你挑眉:"是么?"(懷疑+不服)
老板說"這個月要加班",你低頭:"是么..."(無奈+敷衍)
英語里每個語氣都有專屬表達,用錯了真的會社死。
二、這些表達讓你秒變"語氣達人"(附場景對話)
1. 最萬能:Is that so?(中性/輕微懷疑)
適用場景:聽到新消息時的常規(guī)反應(yīng),可進可退。
關(guān)鍵點:尾音上揚表疑問,下降表懷疑。
錯誤示范:
老外:"I met Jackie Chan yesterday."(我昨天遇到成龍了)
你:"Is that so?!"(尾音猛上揚+瞪大眼睛)
(潛臺詞:你怕不是在吹牛?對方可能覺得被冒犯)
正確示范:
老外:"I met Jackie Chan yesterday."
你:"Is that so?"(尾音輕微上揚,表情自然)
(潛臺詞:真的嗎?說來聽聽)
2. 表驚訝:Really? / Oh really?(比"是么"更夸張)
適用場景:聽到顛覆認知的事,比如"我中了五百萬"。
地道用法:可以疊詞加強語氣,比如"Really really?"
對話示例:
A:"I quit my job to travel the world."(我辭職去環(huán)游世界了)
B:"Oh really? That's bold! How did you decide?"(是么?好大膽!怎么決定的?)
3. 表懷疑:Seriously? / You don't say!(帶點"扯吧你"的意味)
適用場景:聽到離譜的事,比如"我家貓會算微積分"。
注意:"You don't say!"字面是"你別說",實際是反諷"真的假的?"
翻車案例:
老外:"I can speak 10 languages."(我會說10種語言)
你:"You don't say! Teach me!"(你別說!教我!)
(正確理解:"真的假的?快教我!"但對方可能以為你不讓他說話)
4. 敷衍專用:Hmm / Uh-huh(相當(dāng)于"哦,是么")
適用場景:不想聊天但又要回應(yīng),比如爸媽催婚時。
肢體配合:低頭玩手機+點頭,效果更佳。
對比:
認真傾聽:"Is that so? Then what happened?"(是么?后來呢?)
敷衍模式:"Hmm. Right."(哦,是么。對。)
5. 八卦專用:No way! / Get out!(相當(dāng)于"臥槽,是么?")
適用場景:閨蜜爆料時,主打一個震驚+興奮。
語氣要點:音調(diào)拔高,配合捂嘴動作。
對話示例:
A:"Guess who's dating with Tom?"(猜誰在跟湯姆約會?)
B:"No way! Is it Lily?"(臥槽是么?是莉莉嗎?)
6. 確認細節(jié):Is that right? / Did I get that right?(偏書面,用于確認信息)
適用場景:工作匯報、聽講座時,比如"截止日期是周五,是么?"
正式用法:
開會時:"The budget is $10,000, is that right?"(預(yù)算是一萬美元,是么?)
三、3個"反直覺"技巧,讓你聽起來更像 native speaker
1. 少用"Yes/No"開頭
中文習(xí)慣說"是的,是么?",但英語里直接說"Is that so?"更自然。比如:
錯誤:"Yes, is that so?"
正確:"Is that so? That's interesting."
2. 用肢體語言補語氣
不確定用哪個詞時,皺眉+歪頭=懷疑,睜大眼睛+微笑=驚訝,聳肩=敷衍。
3. 看劇學(xué)語氣
推薦《老友記》里Rachel的"Oh my God!"(驚訝版"是么"),《破產(chǎn)姐妹》Max的"Please!"(諷刺版"是么"),模仿10句就能找到感覺。
四、常見誤區(qū):這3個翻譯90%的人都用過
1. "Is it?"——太生硬,像機器人對話,除非對方問"Is it raining?"(下雨了嗎?),你可以回"Is it?"(是么?)
2. "Really?"用太多——會顯得沒主見,比如對方說"今天天氣不錯",你回"Really?"就很奇怪。
3. 忽略語境——跟老板說"You don't say!"可能會被炒魷魚,跟朋友說就很幽默。
其實語言的魅力就在于這些"只可意會"的細節(jié)。就像咱們說"是么"時,心里可能已經(jīng)演完了一整部戲,英語也一樣。下次再想說"是么",先停半秒想想:我現(xiàn)在是想八卦,還是想質(zhì)疑,還是只想敷衍?選對了詞,溝通效果直接翻倍。
最后想說,別怕用錯。我剛出國時把"Seriously?"說成"Sirius?"(天狼星),老外笑了半天,但也記住了我這個"喜歡星星的中國女孩"。語言嘛,本來就是在犯錯中變地道的。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Spoken_English/252253.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