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讓孩子愛學英語
一提英語,多少家長頭疼:孩子背單詞像擠牙膏,讀課文像蚊子哼哼,一到英語作業就“肚子疼”“要喝水”,報了好幾千的補習班,成績沒見漲,抵觸情緒倒是越來越大。咱當爸媽的都懂,不是孩子笨,是他打心底里覺得“英語沒用”“英語不好玩”。其實啊,讓孩子愛上英語根本不用“硬逼”,關鍵是把英語從“課本里的任務”變成“生活里的樂趣”,從“爸媽要我學”變成“我自己想學”。今天就掏心窩子分享幾個親測有效的方法,全是能落地的實在招,看完你就能回家試試。
一、先搞懂:孩子為啥不愛學英語?別再冤枉孩子“不努力”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不愛學英語,就是懶、沒毅力”,其實真不是。你想想,咱們小時候學英語,是不是也覺得“ABC”比“一二三”難?孩子抵觸英語,多半是這幾個原因,咱先對癥下藥:
第一個坑:把“學英語”和“背單詞、做習題”劃等號。剛上小學的孩子,抽象思維還沒發展好,你讓他對著一張單詞表死記“apple=蘋果”,他哪記得住?就算記住了,也不知道這玩意兒有啥用——就像你讓一個從沒見過手機的人背“充電口=USB”,他能有興趣嗎?
第二個坑:用“成人標準”逼孩子“完美”。孩子說“我要吃 apple”,你立馬打斷:“不對!是‘I want to eat an apple’,少了‘to’和‘an’!” 幾次下來,孩子就不敢開口了——誰愿意總被挑錯啊?學英語就像學走路,先跌跌撞撞“說出來”,再慢慢“說對”,上來就要求“語法正確、發音標準”,只會把孩子嚇跑。
第三個坑:英語成了“懲罰工具”。“這次數學考不好,罰你抄100遍英語單詞!” 你想想,孩子會怎么看英語?他會覺得“英語是爸媽用來折磨我的”,能不討厭嗎?就像你小時候要是因為沒考好被罰吃最不愛吃的青菜,你這輩子可能都不想碰青菜了。
二、核心秘訣:讓英語從“任務”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越“有用”越愛學
孩子天生就喜歡“有用”的東西。你給他買個玩具,他會琢磨怎么玩;你教他說“謝謝”,他發現說了你會夸他,就會天天說。英語也一樣,只要讓他覺得“英語能幫我做喜歡的事”,他自己就會追著學。
1. 從“日常對話”開始:把英語變成“聊天工具”,而不是“課本知識”
別總想著“今天要教孩子5個單詞”,先試試把英語“揉”進生活里。比如:
早上孩子起床,你不用問“今天穿哪件衣服?”,試試說:“寶貝,Do you want the blue T-shirt or the red one?(藍色T恤還是紅色的?)” 他可能聽不懂,你指著衣服比劃一下,他就明白了。下次你再說,他說不定就會指著衣服說“blue!”
晚上陪他玩積木,別光看著,說:“Can you build a big house for me?(能給我搭個大房子嗎?)” 他搭好了,你夸張地說:“Wow!So big!I like it!(哇!好大!我喜歡!)” 孩子聽到你用“新語言”夸他,會特別開心,下次可能主動說“Mommy,look!Big house!”
我鄰居家的小明媽媽,就用這招讓孩子愛上了說英語。一開始孩子只會說“yes/no”,現在每天晚上都主動跟媽媽說:“Mommy,today I want to read English story(媽媽,今天我想聽英語故事)”。你看,不用刻意教,孩子自己就“撿”會了不少。
2. 用孩子的“興趣”當“鉤子”:他愛恐龍?那就用恐龍“釣”英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心頭好”:有的愛恐龍,有的迷公主,有的天天抱著汽車模型不撒手。別管他喜歡啥,把英語“包”進他的興趣里,他絕對抗拒不了。
我同事家兒子是個“恐龍迷”,以前一提英語就跑,后來同事找了英文版的《恐龍列車》動畫片,孩子一看“恐龍”倆字就挪不開眼。一開始聽不懂沒關系,開著中文字幕看,看著看著,孩子自己就記住了“T-Rex(霸王龍)”“herbivore(食草恐龍)”,還會跟爸爸炫耀:“爸爸,你知道嗎?Brachiosaurus has a long neck!(腕龍有長長的脖子!)”
還有個朋友的女兒喜歡畫畫,朋友就買了英文版的涂色書,上面寫著“Color the sun yellow(把太陽涂成黃色)”“Draw a red flower(畫一朵紅花)”。孩子為了涂色,主動問媽媽“yellow怎么說?”“flower是什么意思?”——你看,不是孩子不愛學,是你沒找對他的“興奮點”。
三、讓孩子“上癮”的關鍵:在“成就感”里找到自信——越“會用”越想學
你有沒有發現,孩子玩游戲為啥能熬夜不睡?因為游戲總能讓他“贏”——打死一個怪就升級,過了一關就有獎。學英語也一樣,得讓孩子嘗到“我能行”的甜頭,他才會越學越有勁。
1. 給孩子“小目標”,讓他“跳一跳就能摸到”
別一上來就說“這個月要背完100個單詞”,孩子一聽就怕了。換成小目標:“今天我們學3個水果單詞,學會了就能用英語跟媽媽點水果吃。” 目標小,孩子容易完成,完成了就有成就感。
我見過一個媽媽,給孩子做了個“英語小星星”表格,孩子每用英語說對一句話(哪怕是“我要水——I want water”),就貼一顆星星,集滿10顆星星換一個小獎勵(比如多看10分鐘動畫片、買個小貼紙)。孩子為了集星星,天天追著媽媽說英語,半年下來,日常對話基本沒問題了。
2. 讓孩子當“小老師”,把學到的英語“教”給你
孩子都喜歡“當大人”,你讓他當“英語老師”,他會特別認真。比如你故意問:“寶貝,‘小狗’英語怎么說呀?媽媽忘了。” 他告訴你“dog”,你就夸張地說:“哇!寶貝教得真好,媽媽記住了!” 他會覺得“我比媽媽還厲害”,下次就更愿意學新的“知識點”來“教”你。
我兒子前段時間學了“butterfly(蝴蝶)”,天天在家找機會“教”我:“媽媽,你看窗外那個,是butterfly!”“媽媽,這本書上有butterfly!” 現在不僅記住了這個詞,還自己拓展了“butterfly is beautiful(蝴蝶很漂亮)”——你看,孩子的潛力,都是在成就感里“逼”出來的。
四、家長別當“監工”,要當“英語搭子”——你的態度,決定孩子的興趣
很多家長說“我英語不好,教不了孩子”,其實根本不用你“教”,你只要當孩子的“英語玩伴”就行。關鍵是這3件事別做,3件事多做:
別做這3件事:
1. 別總說“你看XX都會背單詞了,你怎么還不會”——每個孩子節奏不一樣,比來比去只會讓孩子覺得“我不行”。
2. 別孩子一說錯就打斷糾錯——先鼓勵“寶貝敢說就很棒!”,等他說完了,你用正確的說法重復一遍,他自然就記住了。
3. 別把“學英語”搞得太嚴肅——不用正襟危坐地“上課”,在玩玩具、散步、吃飯的時候隨口說幾句,效果反而更好。
多做這3件事:
1. 跟孩子一起“犯傻”——比如學動物單詞時,你故意模仿“cat(貓)”的叫聲叫錯,孩子會笑著糾正你“媽媽,不對!是‘meow~’”,在笑聲里就記住了。
2. 跟孩子分享“你學英語的趣事”——比如“媽媽今天學了個新詞‘yummy’,以后我們吃好吃的就說‘yummy’好不好?” 讓孩子覺得“學英語是件好玩的事,媽媽也在學”。
3. 給孩子“選擇權”——比如問他“今天我們是聽英語兒歌,還是看英語動畫片?”“你想先學水果單詞,還是動物單詞?” 孩子覺得“這是我自己選的”,就會更主動。
其實啊,讓孩子愛上英語,真沒那么難。不用買多貴的課,不用逼他背多少單詞,就記住一句話:讓英語變得“有用”“有趣”“有成就感”。孩子覺得“英語能幫我玩得更開心,能讓我被表揚,能讓我當‘小老師’”,他自己就會追著學。
當然,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你可能需要多試幾種方法,找到最適合自家娃的那一個。別著急,給孩子一點時間,也給自己一點耐心——興趣的種子一旦種下,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Children_English/685990.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