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英語五年級學(xué)習(xí)方法
五年級英語,是小學(xué)階段的“分水嶺”。低年級時孩子憑著興趣和簡單模仿還能拿不錯的分?jǐn)?shù),但到了五年級,單詞量翻倍、語法規(guī)則變多、讀寫要求提高,不少孩子成績開始下滑——單詞背了又忘,語法像“天書”,閱讀總卡殼,開口說英語更是支支吾吾。家長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買了一堆輔導(dǎo)書、報了補(bǔ)習(xí)班,孩子卻越來越抵觸:“英語太難了,我學(xué)不會!”
其實,五年級英語不難,只是很多家庭用錯了方法:要么盯著分?jǐn)?shù)死磕,忽略了基礎(chǔ);要么用“填鴨式”硬灌,磨滅了興趣。這篇文章會從興趣激活、單詞記憶、語法理解、閱讀提分、口語開口五個核心方面,給你可落地的具體方法,每個方法都附步驟和例子,家長帶著孩子就能做,幫孩子把英語從“負(fù)擔(dān)”變成“優(yōu)勢”。
一、先搞懂:五年級英語“難”在哪?
不少家長覺得“孩子低年級英語挺好,怎么五年級突然跟不上?”其實,五年級英語和低年級有本質(zhì)區(qū)別:
低年級側(cè)重“聽說感知”,比如認(rèn)字母、跟讀單詞、唱英文歌,孩子靠模仿和記憶就能應(yīng)付;五年級側(cè)重“系統(tǒng)應(yīng)用”,需要孩子學(xué)會“認(rèn)、記、用”結(jié)合——不僅要背單詞,還要知道怎么用在句子里;不僅要懂語法規(guī)則,還要能判斷句子對錯;不僅要會讀短文,還要能提取關(guān)鍵信息。
更關(guān)鍵的是,五年級課本里的話題更貼近“真實生活”:比如談?wù)撊粘A?xí)慣(一般現(xiàn)在時)、描述能力(情態(tài)動詞can)、介紹家庭成員(名詞所有格),這些內(nèi)容不再是簡單的“單詞拼接”,而是需要孩子用英語“表達(dá)完整意思”。
如果家長還在用低年級“背單詞、抄課文”的老辦法,孩子自然會覺得“難”。真正有效的學(xué)習(xí),是讓孩子覺得“英語有用、有趣”,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想用”。
二、第一步:用“場景化興趣法”讓孩子“想學(xué)時”
孩子抵觸英語,大多是因為覺得“沒用、無聊”。五年級孩子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喜好(比如喜歡動畫、游戲、運動),把英語和他們的興趣綁在一起,不用催,孩子自己就會學(xué)。
1. 把英語“搬進(jìn)”生活場景,讓孩子覺得“有用”
別總說“你要學(xué)英語”,而是讓孩子“不得不用英語”。比如:
早餐時:指著面包說“This is bread. It’s soft.”,指著牛奶說“Milk is white. I like milk.”,孩子吃著東西,自然就記住了單詞;
放學(xué)路上:玩“單詞接龍”游戲,家長說“apple”,孩子接“elephant”(不用嚴(yán)格按首字母,能聯(lián)想就行),輸?shù)娜艘f出一個剛學(xué)的英語句子;
周末做家務(wù):讓孩子用英語“指揮”家長,比如“Mom, pass me the spoon(勺子).”“Dad, clean the table(桌子).”
我見過一個孩子,以前背單詞總哭,后來媽媽每天讓他用英語說“今天最開心的事”,孩子為了“炫耀”自己的開心事,主動去查不會的單詞,兩周就記住了30多個新詞。
2. 用孩子的“心頭好”做“誘餌”,讓學(xué)習(xí)變“好玩”
五年級孩子大多有喜歡的動畫、游戲或偶像,順著他們的興趣選材料,學(xué)習(xí)就像“看動畫片”一樣輕松:
喜歡動畫:選帶中英字幕的英文版《小豬佩奇》《汪汪隊》(五年級適合看3-5分鐘的短片),看完后問孩子:“佩奇今天做了什么?用英語說一句試試?”(比如“Peppa played in the mud.”);
喜歡游戲:玩英語小游戲,比如“看圖猜單詞”(畫個簡筆畫,讓孩子猜“cat”“book”)、“動作單詞”(家長做動作,孩子猜“run”“jump”“eat”);
喜歡追星/球星:如果孩子喜歡梅西,就告訴他“Messi can play football very well.”,教他用“can”造句:“I can play basketball.”
記住:興趣不是“培養(yǎng)”出來的,是“撞見”的。家長不用刻意“教”,而是創(chuàng)造機(jī)會讓孩子“撞見”英語的樂趣。
三、單詞:3個“不死記”方法,記得牢、用得上
五年級單詞量從低年級的200+漲到400+,很多孩子靠背單詞表“硬記”,結(jié)果今天背明天忘。其實,單詞不用“背”,用對方法,孩子看一眼就有印象,用幾次就忘不了。
1. “場景關(guān)聯(lián)法”:把單詞和“畫面”綁在一起
大腦對“畫面”的記憶遠(yuǎn)強(qiáng)于“文字”。記單詞時,別讓孩子盯著字母背,而是讓他“看到畫面”:
記“kitchen(廚房)”時,帶孩子走進(jìn)廚房,指著灶臺說“stove(灶臺)”,指著冰箱說“fridge(冰箱)”,告訴孩子“These are in the kitchen.”;
記“delicious(美味的)”時,讓孩子吃一口喜歡的食物,問他:“Is it delicious?” 孩子邊吃邊點頭,自然記住“好吃=delicious”;
記動詞“run/jump/swim”時,讓孩子做動作,邊做邊說:“I can run. I can jump.”
我女兒五年級時記“umbrella(雨傘)”,總寫成“unbrella”,后來我下雨天帶她出門,指著雨傘說“u-m-b-r-e-l-l-a,雨傘打開像個‘u’,記住這個‘u’就不會錯啦!” 她從此再也沒寫錯。
2. “拆分聯(lián)想”:把長單詞“拆成”小故事
遇到長單詞(比如together, different),別讓孩子逐個字母背,而是拆成熟悉的部分,編個小故事:
together(一起):拆成“to(去)-get(得到)-her(她)”,聯(lián)想“去(to)得到(get)她(her),我們要一起(together)去”;
different(不同的):拆成“dif(弟弟)-fe(肥)-rent(人)”,聯(lián)想“弟弟(dif)是個肥(fe)人(rent),和我不同(different)”;
breakfast(早餐):拆成“break(打破)-fast( fast,齋戒)”,聯(lián)想“打破(break)一晚上的齋戒(fast),就是早餐(breakfast)”。
這種方法雖然“不嚴(yán)謹(jǐn)”,但對五年級孩子來說,有趣又好記,比死記硬背效率高10倍。
3. “艾賓浩斯復(fù)習(xí)表”:按規(guī)律復(fù)習(xí),不做“無用功”
單詞忘得快,不是孩子“記憶力差”,而是沒抓住“遺忘規(guī)律”。根據(jù)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單詞要在“1天后、3天后、7天后”復(fù)習(xí),才能記得牢。家長可以給孩子做個簡單的復(fù)習(xí)表:
新學(xué)單詞(日期:X月X日) | 第1次復(fù)習(xí)(當(dāng)天睡前) | 第2次復(fù)習(xí)(第2天早上) | 第3次復(fù)習(xí)(第4天) | 第4次復(fù)習(xí)(第7天) |
---|---|---|---|---|
kitchen, delicious, run | (讀3遍,說一句話) | (看中文說英文) | (聽寫+造句) | (融入對話) |
每次復(fù)習(xí)不用花太長時間,5-10分鐘就夠,重點是“用起來”——比如復(fù)習(xí)“run”時,讓孩子說一句“I can run fast.”,比單純默寫效果好得多。
四、語法:別背規(guī)則!用“故事+圖表”讓孩子“秒懂”
五年級語法是家長最頭疼的部分:一般現(xiàn)在時、情態(tài)動詞、be動詞……規(guī)則一大堆,孩子背了就混。其實,語法不是“規(guī)則”,是“說話的習(xí)慣”,用孩子能理解的“故事”和“圖表”,比講語法書管用100倍。
1. 一般現(xiàn)在時:用“每天做的事”編故事
一般現(xiàn)在時的核心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動作”,孩子每天都在做的事(吃飯、上學(xué)、睡覺)就是最好的例子。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編“日常小故事”:
小明的一天
每天早上7點,小明起床(gets up);
他吃面包當(dāng)早餐(eats bread for breakfast);
然后他走路去上學(xué)(walks to school);
下午5點,他回家(goes home);
晚上9點,他睡覺(goes to bed)。
講完故事,用表格總結(jié)“主語不同,動詞怎么變”:
主語(誰) | 動詞(做什么) | 例子 |
---|---|---|
I/You/We/They | 動詞原形 | I eat bread. You walk. |
He/She/It(小明) | 動詞+ s/es | He eats bread. He walks. |
孩子一看就懂:“哦,原來小明(he)做的事,動詞后面要加s!” 比背“第三人稱單數(shù)加s”好記多了。
2. 情態(tài)動詞can:用“能做/不能做”玩游戲
情態(tài)動詞can表示“能力”,孩子最熟悉“自己能做什么”。家長可以和孩子玩“Can you...?”游戲:
家長問:“Can you sing?” 孩子答:“Yes, I can. / No, I can’t.”
孩子問:“Can you swim?” 家長答:“No, I can’t. But I can run.”
進(jìn)階版:用can描述家人,比如“Mom can cook. Dad can drive. I can draw.”
玩幾次游戲,孩子自然記住“can后面跟動詞原形”,根本不用背規(guī)則。
3. be動詞(am/is/are):用“身份卡片”對應(yīng)
be動詞難在“什么時候用am/is/are”,給孩子做3張“身份卡片”:
I卡:“我(I)用am”——I am a student. I am happy.
單數(shù)卡:“一個人/物(he/she/it/單數(shù)名詞)用is”——He is a boy. The cat is black.
復(fù)數(shù)卡:“多個人/物(you/we/they/復(fù)數(shù)名詞)用are”——You are my friend. We are students.
讓孩子每天選一張卡片,說3個句子,比如選“單數(shù)卡”:“My dog is small. The book is red. She is my sister.” 一周后,孩子看到句子就知道該用哪個be動詞了。
五、閱讀:從“看懂單詞”到“拿分”,只需3步
五年級閱讀不再是“認(rèn)單詞”,而是要“找信息、懂大意、做判斷”。很多孩子單詞都認(rèn)識,卻做不對題,問題出在“不會讀短文”。教孩子3個技巧,閱讀分?jǐn)?shù)蹭蹭漲。
1. 選對材料:從“帶圖的小故事”過渡到“短文”
一開始別讓孩子讀太難的文章,打擊信心。按“3個原則”選材料:
興趣優(yōu)先:喜歡動物就選《動物故事》,喜歡冒險就選《小探險家》;
難度適中:一頁短文里,不認(rèn)識的單詞不超過5個(超過了孩子會放棄);
貼近課本:人教版五年級課本后的“Read and write”、外研版的“Reading for pleasure”都是最好的材料,先吃透課本,再拓展。
推薦一套分級讀物:《牛津閱讀樹》5-6級,每本300-500詞,帶圖、故事有趣,適合五年級孩子從“繪本”過渡到“短文”。
2. “找關(guān)鍵詞”法:題目問什么,就找什么
閱讀理解題大多是“細(xì)節(jié)題”(比如“誰做了什么?”“在哪里?”“什么時候?”),教孩子“帶著問題找答案”:
讀題時,圈出關(guān)鍵詞(比如人名、時間、地點);
帶著關(guān)鍵詞回短文里找,找到后畫出來;
對比選項,和短文中畫出來的句子一樣的就是答案。
舉個例子:題目問“Where does Tom go on Sunday?”(湯姆周日去哪里?)
關(guān)鍵詞是“Tom”“Sunday”“Where”,回短文找“Tom”和“Sunday”,看到句子“On Sunday, Tom goes to the park.”,答案就是“the park”。
這個方法簡單粗暴,但特別管用,孩子練5篇短文就能掌握。
3. 每天15分鐘“精讀”:從“讀得懂”到“記得住”
精讀不是“逐字翻譯”,而是“理解+復(fù)述”,步驟如下:
1. 第一遍:不查字典,讀大意,圈出生詞(不用太多,圈3-5個就行);
2. 第二遍:查生詞意思,把意思寫在旁邊,再讀一遍;
3. 第三遍:合上書,用英語或中文復(fù)述“短文講了什么”(比如“這篇短文說,小明周末去公園,看到一只小狗,他和小狗玩了很久”)。
每天15分鐘,堅持一個月,孩子不僅閱讀速度變快,還能積累好詞好句,對寫作也有幫助。
六、口語:3個“低壓力”方法,讓孩子敢開口、說流利
很多孩子“筆試還行,開口就卡”,不是“不敢說”,是“沒機(jī)會說”。家長不用逼孩子“說標(biāo)準(zhǔn)英語”,先讓他“愿意說”,再慢慢練流利。
1. 家庭“英語角”:每天10分鐘,說“最簡單的話”
不用搞復(fù)雜對話,每天10分鐘,說“日常短句”就行:
晚餐時:輪流說一句英語,比如媽媽說“I like rice.”,爸爸說“I like fish.”,孩子說“I like noodles.”;
睡前:和孩子互相說“Good night. / Sweet dreams. / I love you.”;
周末:一起做一件事時說英語,比如畫畫時說“I draw a cat. It’s black.”
重點是“不糾錯”——孩子說錯了別打斷,等他說完再用正確的句子重復(fù)一遍(比如孩子說“I like apple.”,家長說“Yes, I like apples too.”),保護(hù)孩子的開口信心。
2. “影子跟讀法”:跟著錄音“模仿”,練語音語調(diào)
孩子不敢開口,很多時候是“不知道怎么讀”。用教材配套錄音(或英語兒歌、動畫音頻),練“影子跟讀法”:
1. 先聽錄音1遍,熟悉語音語調(diào);
2. 第2遍,錄音說一句,孩子跟一句(像影子一樣跟著說),模仿發(fā)音和語氣;
3. 第3遍,和錄音一起說,盡量同步。
從短句開始,比如教材里的“Hello! How are you? / I’m fine, thank you.”,慢慢過渡到長一點的句子。堅持兩周,孩子發(fā)音會更標(biāo)準(zhǔn),開口也更自信。
3. “英語日記”:不用寫,說出來就行
讓孩子每天說3句“英語日記”,記錄當(dāng)天做的事,比如:
“Today is Monday. I went to school. I ate an apple.”
“It’s sunny today. I played with Tom. We ran fast.”
不會的單詞可以問家長,或者用簡單的詞代替(比如“跑太快”不會說,就說“ran fast”)。說的時候,家長可以幫孩子錄下來,周末一起聽,孩子會很有成就感。
五年級英語,不是“沖刺跑”,是“慢跑積累”。別盯著分?jǐn)?shù)焦慮,先幫孩子把“興趣”和“基礎(chǔ)”打牢——用場景化方法讓他覺得“英語有用”,用巧記法讓單詞“記得牢”,用故事和游戲讓語法“變簡單”,用每天15分鐘的閱讀和10分鐘的口語讓他“敢用英語”。
孩子就像小樹苗,方法對了,耐心澆灌,自然會慢慢長大。英語學(xué)習(xí)沒有“捷徑”,但有“巧勁”,家長找對方向,孩子就能學(xué)得輕松、學(xué)得開心,成績自然水到渠成。
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Children_English/505773.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