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口語的訣竅,學霸媽媽強烈推薦
摘要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學了五六年英語,課本單詞背得滾瓜爛熟,可讓他用英語說句“我想吃蘋果”,卻支支吾吾半天,最后蹦出一句“Apple… I… eat…”?或者自己跟著APP練了半年口語,一到實際對話就卡殼,總覺得“我說的英語,老外能聽懂嗎?”作為一個曾經為孩子口語愁到失眠的媽媽,我太懂這種“學了個寂寞”的焦慮了。直到去年,我家孩子從“開口就躲”到能獨立用英語講完一個小故事,還在學校英語演講比賽拿了獎——不是因為報了多貴的外教課,而是我摸索出幾個“接地氣”的小訣竅,今天就掏心窩子分享給你,親測有效,普通家庭也能輕松復制。
一、別再孤立背音標!用“場景錨定法”讓發音“活”起來
很多家長(包括我以前)都覺得:“學口語先學音標,音標準了自然敢開口?!庇谑琴I了一堆音標書、APP,讓孩子每天跟讀20分鐘。結果呢?孩子能把/?/ /e/的發音規則背出來,可看到“cat”還是讀成“凱特”,看到“bed”張口就是“拜德”——因為他記的是“抽象符號”,不是“具體聲音”。
后來我換了個思路:把音標和孩子每天接觸的“場景”綁在一起。比如學/?/這個音,我沒讓他盯著書本念,而是拿起桌上的蘋果說:“看,apple,嘴巴要張得像咬蘋果一樣大,舌尖抵著下牙床——/?/pple!”然后讓他對著鏡子咬一口蘋果,同時發/?/的音,觀察自己的口型對不對。學/?/(短音“伊”)時,就指著家里的小豬佩奇玩偶:“Peppa Pig,‘pig’的‘i’要讀得短一點,像被針扎了一下‘伊’,不是拉長音‘衣’哦!”
現在孩子看到香蕉會下意識說“banana,/b??nɑ?n?/,第二個‘a’要卷舌頭”,看到杯子會念叨“cup,/k?p/,嘴巴要撅起來像吹蠟燭”。發音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讓身體記住“怎么動嘴就能發出這個音”,比單純背音標表有效10倍。
二、沒有外教?“家庭微場景對話”就是最好的“練嘴場”
“我們家沒人會英語,怎么給孩子創造環境?”這是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說實話,我英語也一般,四級水平,發音還帶著點“中式口音”,但這不妨礙我和孩子練口語——關鍵不是“你說得有多標準”,而是“敢不敢開口聊”。
從去年3月開始,我和孩子定了個“10分鐘英語早餐時間”:每天早上吃早飯時,我們只用英語聊三件事:“今天吃什么”“昨天做了什么有趣的事”“今天想做什么”。一開始真的很尷尬,孩子憋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我也經???,比如想說“牛奶有點燙”,腦子里先冒出來“milk very hot”,然后趕緊糾正自己“Milk is a little hot”。
但我們沒放棄,還準備了個“救場小本子”,把每天卡殼的句子記下來,晚上一起查字典、看例句。比如有天孩子想說“我昨天看了動畫片,主角是只兔子”,他只會說“Yesterday I watch cartoon, rabbit…”,我們就一起查:“看動畫片”是“watched a cartoon”(過去式要加ed),“主角”是“main character”,然后組合成完整的句子:“Yesterday I watched a cartoon. The main character is a rabbit.” 第二天早餐時,我們就故意聊這個話題,把這句話練熟。
現在半年過去,孩子不僅能流暢聊早餐,還會主動用英語跟我分享學校的事:“Mom, today Tom gave me a sticker. It's a dinosaur! I said ‘Thank you’ to him.” 我才發現,口語環境不用“高大上”,廚房、客廳、上學路上,只要愿意開口聊,處處都是“練嘴場”。
三、別逼孩子“每天背10句”!用“興趣鉤子”讓他主動想說
“堅持不下去”是口語學習的最大攔路虎。我見過太多家長給孩子定“每天背10句英語”的計劃,結果孩子背了一周就哭著說“不想學了”——因為這件事對他來說,太“枯燥”“沒意義”了。
我家孩子喜歡看《汪汪隊立大功》,以前我總覺得“看動畫片是浪費時間”,后來發現: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就是最好的“口語鉤子”。現在他看完一集動畫片,我會問他:“剛才Ryder(萊德隊長)讓阿奇做什么了?你能用英語說說嗎?”一開始他只會說“阿奇,go!”,我就引導他:“對,阿奇是警察狗,Ryder說‘Chase, go get the robber!’(阿奇,去抓小偷?。┠阍囋囌f這句話?”
為了讓他更有動力,我們還做了個“口語積分卡”:用英語描述動畫片劇情積1分,主動用英語問我問題積2分,積滿10分就能兌換一次“和媽媽一起看英文電影”的機會?,F在他看完動畫片,會主動跑過來:“Mom, let's talk about Paw Patrol! I want 1 point!” 有時候甚至會自己編劇情:“Today, Skye(天天) flies to the moon. She sees a alien. The alien says ‘Hello!’”
孩子不是“不想學”,而是“不想學沒意思的東西”。把口語和他喜歡的動畫片、玩具、游戲綁在一起,他會覺得“說英語很好玩”,根本不用你催。
四、別讓“中式思維”毀了口語!用“影子跟讀法+語境復盤”練地道表達
很多人說英語,語法沒錯,但聽起來就是“怪怪的”,比如想說“我很喜歡這本書”,說成“I very like this book”,其實是把中文語序直接套進英語里了。這就是“中式思維”在搗亂——學口語不只是學單詞和語法,更要學“英語母語者怎么說話”。
我對付“中式思維”的辦法是“影子跟讀法+語境復盤”。每天晚上,我會和孩子一起聽5分鐘英文繪本音頻(比如《牛津樹》《培生幼兒英語》),他跟著音頻“影子跟讀”——音頻說一句,他立刻模仿一句,不僅模仿發音,還要模仿語氣、停頓。比如音頻里說“Look! A big dog!”,他會學著把“Look”讀得又短又驚訝,“big dog”重讀“big”。
跟讀結束后,我們會做“語境復盤”:我問他“剛才這句話里,‘Look’是什么意思?什么時候會說‘Look!’?”他會說“看到好玩的東西,想讓別人看的時候說!”然后我讓他用“Look!”造個句子,結合當天的生活場景,比如他看到窗外的小鳥,就說“Look! A bird!” 這樣一來,他不僅記住了“Look”這個詞,還知道“在什么情況下用”,下次遇到類似場景,自然就會說出來了。
現在孩子說英語,很少再犯“中式錯誤”,有次我問他“你吃飽了嗎?”,他會說“I'm full. I can't eat any more.”,而不是“我飽了,不能吃了”的直譯——因為他在繪本里聽過類似的表達,還知道“full”是“飽的”,“any more”是“再、還”的意思。
其實學英語口語,真的沒有那么難。不需要花大價錢報外教課,也不用逼著孩子死記硬背。關鍵是找到“孩子能接受、家長能堅持”的方法:把發音放進生活場景,把對話融入日常聊天,把學習綁在孩子的興趣上,再用“影子跟讀+語境復盤”糾正思維習慣。
我家孩子從“開口就躲”到“主動想說”,用了半年時間。過程中也有過孩子不想聊、我自己沒耐心的時候,但每次看到他能用英語說出新句子,眼睛亮晶晶的樣子,就覺得一切都值了。
如果你也在為孩子的口語發愁,不妨試試這些方法——別害怕開始,也別追求完美,哪怕每天只練10分鐘,堅持下去,你會發現:孩子的嘴巴,真的會“越說越溜”。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yyxx/741518.html,違者必究!